【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07/19 第551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念念安倍,終是空想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英進CPTPP,港入RCEP,台續反服貿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通縮失業 經濟陷危機
民意論壇 美元強升強降 難再掀金融風暴
公正轉型如轉骨 低碳經濟全靠它
根留台灣 才是和平支柱
只重罰無配套 難解物流臨停難題
積極抗暑 運動鍛鍊熱適應
應用AI 推展無齡化社會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念念安倍,終是空想
黑白集/聯合報
日本前首相安倍遇刺身亡周年,台灣舉辦多項紀念活動,並邀其遺孀安倍昭惠訪台。上由正副總統親自接待,下至台南、高雄市長安排攝影展、銅像獻花等活動。這排場,舉世唯一,彷彿日本自民黨紀念活動的「海外版」。

安倍是印太四邊安全對話的倡議者,但他逝世周年,未見美印澳等國元首表示緬懷。在日本,也非全民追悼;忌日當天,數名年輕人模仿凶手在暗殺原址高喊「炸彈」,表達抗議。還有網民P圖,將安倍留魂碑照片扭曲成垃圾堆,散布社交平台。其遺孀有意在三地設置「晉三紀念館」,因動用政治獻金,引起社會爭議。

自民黨一年來派閥爭權,各路同聲「繼承安倍遺志」,卻暗潮洶湧,連安倍家選區地盤都面臨被滅危機。相較之下,蔡政府忠誠追念,格外令遺孀暖心。尤其賴清德深情擁抱,這是岸田首相都做不來的事。

諷刺的是,無論綠營與安倍派酒肉交心,或與防衛省建立交流管道,現實卻是明月照溝渠。岸田政府藉台海緊張恢復國防自主權,達成擴軍,卻拒絕承諾與美國聯手出兵保台。大白話就是,「台灣有事,日本有事」並無法源依據,沒有參戰義務。民進黨可用來騙選票,卻嚇阻不了解放軍。

美媒披露,日本不願捲入台海戰爭,揭露安倍遺言的虛妄。就算念念不忘,也是空想。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英進CPTPP,港入RCEP,台續反服貿
社論/聯合報
中共外事辦主任王毅近日在東協外長會議表態,支持香港加入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六月對菲律賓生效後,十五個會員國已全部生效;去年申請加入的香港,可望成為首個新成員。另一頭,英國日昨在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紐西蘭會議正式成為第十二個會員國,會上也討論了大陸與台灣的入會案,並無結果。我外交部次長李淳稱,台灣完全符合加入CPTPP的標準,但存在「政治問題」。

儘管美中貿易對峙激烈,各國對於加入區域貿易協定,消除關稅壁壘、承諾開放服務業等作為依然積極。美國在前總統川普任內退出CPTPP,換成日本主導下,還有烏拉圭和烏克蘭等國在排隊申請。對台灣而言,加入CPTPP是政府重要目標,但若無法克服大陸因素,我國將一直被排除在區域貿易組織門外。

馬政府時代採取迂□轉進的策略,在兩岸簽署ECFA後,促成《台星經濟夥伴協定》和《台紐經濟合作協定》。這是台灣和非邦交國僅有的自貿協定。美國雖強調挺台,但雙方迄今僅有《台美貿易倡議》,實則連傳統FTA的關稅減讓、商品准入都未涵蓋。我方對FTA深懷期待,美國卻冷冷對待。

兩岸ECFA只是個架構性協議,需要服貿、貨貿等協議進一步落實;但「反服貿」浪潮使協議中挫,其他協議更無從進行。當年民進黨把ECFA說成糖衣毒藥,宣稱要發動公投撤除ECFA;但蔡政府執政七年多,從未付諸行動,繼續享受ECFA的果實。如今大選將至,賴清德亟欲洗刷他「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自封標籤,卻不肯降下反服貿大旗,企圖利用太陽花經驗為民進黨繼續執政保溫。

在柯文哲提出「重啟服貿談判」話題後,服貿再度受到熱議。民進黨隨即動員民間團體反對,營造「各業代表反服貿」的氛圍,並重提「引清兵入關」論調,企圖再燃反中氣氛。事實上,服貿協議文本及附件均未提及「設立資本額」,亦不涉及移民或永久居留權的問題;但民進黨和側翼不斷散播「大陸勞工來台會搶走台灣人工作機會」的論調,以誤導民眾。事實上,全民真正要正視的問題是:當區域自貿協定不斷走向全面免關稅的境地,台灣卻不得其門而入,我們的產業將面臨嚴重的競爭壓力。目前的影響或許還不明顯,但十年之後,衝擊就很可觀;尤其RCEP,台灣廠商要如何與韓日在東協競爭?

高科技電子業因為有《資訊科技協定》(ITA)的免關稅保障,不受衝擊:但其他較傳統的製造業,出口勢必受到關稅競爭的壓力。更吃緊的則是服務業,因規模太小走不出去,或薪資難以提升,或投資不足,競爭力薄弱。簡言之,蔡政府一味採取守勢,讓許多產業困在島內,或削弱了競爭力,或根本走不出去。服務業因為薪資偏低,缺工嚴重,蔡政府最近又想開放服務業引進移工外勞。如此一來,勢必形成惡性循環,更多移工搶走本勞的底層工作,服務業的低薪化愈難挽救,這些產業也將更陷於空洞化危機。

自由貿易的遊戲規則,就是要雙方平等互惠,沒有單方面受惠而不付出的可能。今年四月,大陸商務部宣布要就兩千多項商品對台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時,我方顯未做好應有準備;十月間一旦調查結束並採取行動,勢必有不少廠商將受到衝擊。這其實正是蔡政府的根本問題:無力爭取加入區域自貿組織,對既有兩岸經貿卻輕蔑粗暴以對。一個不肯誠實面對現實的政府,一方面閉關自守,一方面又自斷活路,台灣如何找得到真正的機會與出路?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通縮失業 經濟陷危機
社論/經濟日報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雖然為6.3%,但去年第2季上海等多地封控,導致當時GDP年增僅0.4%,按理說,今年第2季的GDP增幅應該跳高,可是卻低於先前多家機構的預測,進一步證實中國當前經濟情況不佳。

在拉動經濟成長的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方面,上半年消費年增8.2%,而6月僅年增3.1%,是今年迄今最低;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幅縮小0.2個百分點,民間投資降幅擴大0.1個百分點;6月進出口雙降,出口年減12.4%,是逾三年來最大降幅,而進口年減6.8%,也高於市場預估。

另外,大陸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幅回落至零,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5.4%,均低於市場預期,凸顯需求持續疲弱,中國可能已經進入通貨緊縮的危機。

大陸自從去年年底解除疫情封鎖,原本期待經濟復甦反彈,現在看來,經濟反而降溫,雖然還未出現連續兩季經濟收縮,進入學理上的衰退,但外界認為已在邊緣。

儘管許多人呼籲北京採取行動支持經濟,但迄今大多數措施,效果都很有限。過去中國依賴地方政府透過增加支出來推動經濟成長,但如今地方政府債務負擔沉重,甚至許多省市瀕臨破產邊緣,中國前財長樓繼偉公開反對國有銀行「借新債、還舊債」,他認為透過債務置換,將導致地方債務規模愈來愈大,呼籲要守住「堅決不救」的底線。

央行上月也小幅下調關鍵政策利率,但恐怕很難重新刺激經濟,因為消費者及企業在沉重的債務負擔及信心低迷下,都在減少開支及投資,幾乎沒有人願意借貸,令經濟增長乏力。

無計可施之下,大陸重新肯定並積極推動平台經濟的發展,國務院總理李強11日召開平台企業座談會,強調平台經濟「大有可為」,希望廣大平台企業「堅定信心向前看,練好內功加油幹」,並肯定它們「為創新發展提供了新引擎,為就業創業提供了新渠道」。座談會有美團、小紅書、貨拉拉、阿里雲、抖音、智聯招聘、拼多多、京東等多家大型平台企業負責人出席。大陸國家發改委官方微信還公開點名肯定三家平台企業,包括騰訊、美團與阿里巴巴,在支持科技創新、傳統產業轉型的貢獻。

但在肯定之前,針對金融活動存在違法違規,先予以重罰,對騰訊的財付通開罰人民幣29.9億元;螞蟻集團及旗下機構,也被處以人民幣71.2億元罰款,表示歷經逾兩年的強力整頓後,監管結束,前帳先了,再觀後效。

既然政府缺乏有效刺激經濟的措施,而通縮拖累經濟成長,企業為了應對,只好裁員,或是停止雇用新人,引發嚴重的就業問題。

疫情以來,失業嚴重,大陸16至24歲的年輕人,5月時失業率竟達20.8%,6月再創新高至21.3%,今年畢業季到來,有爆量1,158萬大學畢業生, 7月失業率恐再攀高,據統計,大陸共有2,500萬至3,000萬青年失業。

中高齡失業,還可以自嘲為提早退休,但是年輕人失業,倘若處理不當,將會引發經濟領域之外的其他社會問題,甚至成為政治問題的導火線。

許多人年輕人找不到工作,負擔不起獨立生活,而成為「全職兒女」,寄居父母生活,同時繼續念書或考公務員,現在年輕人標榜「四不青年」:不戀愛、不結婚、不買樓、不生子,因為他們負擔不起。中國青年中非985一流大學畢業、較底層的大學院校生會是對現狀最不滿的一群,「白紙運動」也大多源於此。

通縮與失業,現在是中共當局必須要面對的危機,如果像《人民日報》刊發特稿《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仿效文革時知青下鄉的語言,呼籲年輕人「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揮光和熱」,這無疑只會點燃網民的怒火,無濟於事。

   
民意論壇
美元強升強降 難再掀金融風暴
林建山/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聯合報
隨著美國通膨、就業資料均不及預期,市場對未來Fed加息的預期進一步減弱,美元指數一路走低,至七月十三日美元指數跌破一百大關,創下二○二○年七月以來最低;美元大貶跌,全球非美貨幣應聲而漲,金融資產大反彈,漲幅超過第一季的兩倍。大情勢是否意味:強勢美元時代即將結束,全球當然關注。

美元走低,也讓大宗商品充滿了吸引力:黃金期貨創第一季以來最大漲幅,多數分析認為還有持續上漲空間,會維持在一九八五美元至二千美元水準;白銀期貨一周之內累漲百分之八點二,國際原油也持續走高,OPEC減產和美元走軟的雙重作用下,國際油價或將遠高於每桶一百美元。

美元指數雖在七月十三日跌破一百大關,但整體態勢或許還未見底。歐洲金融機構預測,美元在今年和明年走弱,整個二○二五年也持弱勢:原因是美元正遭受「可持續的貨幣縮表」和「經濟成長正向但太微弱」雙重打擊。

Fed必然還會在今年內再加息兩次,逼使通膨率回到Fed政策目標水準,市場押注Fed會在明年快速降息的夢幻,於今恐怕為時尚早;倘若Fed過早降息,勢必削弱美元長期勢頭,以致美元進一步向下貶跌。

長期看似美元指數上行的周期愈來愈長,但上行高度與速度卻已明顯下降。儘管美元指數的上行周期還會持續拉長,但其上行的高點卻見明顯下降趨勢,因此短期美元指數繼續再大幅上行的可能性已很低了;特別是,美元既已成為全球貨幣,而新興市場國家已經漸漸由債務國轉化為債權國,其所大量積累的外匯儲備,已然可以實際對沖其匯率必須因美元而貶值的壓力。

觀察美元指數的「三個周期美元匯率循環」,可以發現已顯現越來越發乏力態勢,「美元指數的周期高點」已經在大幅度向下減降。特別是布列敦森林體系解體後,美元成為全球貨幣過程中造成全世界積累了大量的美元,五十年世界貨幣地位加上Fed長期寬鬆導致全世界象徵經濟部門從「美元不足」已經轉進「美元嚴重過剩」,美國也從全主要債權國轉化為債務國。

觀察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外匯儲備,可以發現多數國家外儲占外債的比率都超過百分之五十,全球平均外儲占外債的比率水準更已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在這種背景下,包括新興市場國家在內的所有非美經濟市場國家的「匯率貶值」和「資本外流」之間的聯鎖性關係,將明顯減弱脫鉤,「匯率貶值—資本外流的邏輯」已經承受到極大「外匯儲備對沖效應」的嚴厲稀釋;也就是說,今年下半年後,「美元指數」升降變動,對於全世界金融貨幣市場的衝擊力,將愈來愈有限。

絕大多數新興市場經濟體外匯儲備基本健康,因此,去年八月以來這波因美元指數強升肇致的全球匯率貶值潮或者亞洲區域貨幣競爭潮,已不太可能再演化成為類似亞洲金融風暴式的傳統貨幣危機;即使偶有惡性貶值,絕大多數國家也都具有較強的匯率干預能力,足以化解衝擊。此亦意味美元指數強升或美元指數強降,都已難以再掀金融風暴了。

   
公正轉型如轉骨 低碳經濟全靠它
方元沂/聯合報
最近酷熱的高溫讓人對氣候變異非常有感,七月已一舉刷新有紀錄以來的地球高溫,可能是十萬年來最熱的夏天。這是關乎人類生存的重大挑戰,有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轉型為低碳經濟是當務之急。各國都致力於推進綠色經濟轉型,但過程中有個重要的議題,「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也將是這波永續改革的成敗關鍵。

國際勞工組織與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於二○二二年共同發表「公正轉型金融工具研究報告」,其中指出綠色轉型將替社會與經濟帶來新機會,低碳經濟活動支持可負擔的清潔能源,新市場的多樣化可創造就業機會;而提高能源和資源效率則可為公司和消費者節省成本,改善空氣品質。

不過新挑戰亦隨之而來,包括高碳排產業將面臨收入減少、失業、地域間就業和發展的不均勻。又因為轉型過程中缺乏工作技能的快速接軌,對弱勢群體可能產生不公平的影響。

這份報告對「公正轉型」也有清楚的說明:透過有效社會對話(social dialogue),及尊重基本人權與工作權的機制,最大限度利用氣候行動為社會帶來新的經濟機會,同時謹慎管理新挑戰。其中社會對話是指政府、企業和員工代表之間所有類型的談判、協商和資訊交流,並包含與原住民、消費者、社區和民間組織等其他利益關係人的接觸與溝通。

同時,在轉型低碳經濟過程中,必須仰賴金融的力量擴展綠色和低碳活動,協助高排放和難以減排的部門轉型,促進社會韌性。金融機構應與ESG企業社會責任中凈零、脫碳、永續發展與公正轉型的每個考量點連結,互相對齊目標,弭平差距。

在實際作法上,首先可將公正轉型納入機構文化,透過對內對外的聲明,將公正轉型列入董事會議的常規議程,展現經營者的堅定承諾。並要在組織中以實際的角色分配建立責任關係,職務及薪酬也要能反應相關的職責分配與績效目標。

同樣要緊的,是企業必須建立有效的執行和監控機制,定義里程碑來推進已確定的目標,並應與負責執行公正轉型的團隊之間建立溝通和反饋管道。這整個過程都需要組織能力的提升,以足夠的預算讓員工接受培訓,方能具備必要的技能和知識;同時可聘請外部專家或成立設諮詢委員會提供建議。

回到國內,金管會正大力推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三點○」,強調金融機構應進行碳盤查和氣候風險管理、發展永續經濟活動認定指引、促進ESG及氣候相關資訊整合、強化永續金融專業訓練,並協力合作凝聚淨零共識。而主管公正轉型的國發會則於日前設立「公正轉型委員會」,邀集公私部門一同推動淨零公正轉型。

身處這波低碳經濟革命的國際大趨勢,公正轉型就跟轉骨一樣,轉得順暢,產業才能撐過衝擊,社會也能安度過渡期。然轉骨非易事,必須確保政府跨部會之間能密切合作,公私部門能誠摯協作,金融機構能將公正轉型納入永續決策,教育機構全力培養新生代對公正轉型必備的素養,這些面向都顧到,才能一步一腳印,踏實的邁向永續。(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永續創新學院院長)

   
根留台灣 才是和平支柱
顏廷棟/銘傳大學財金法律系教授(/聯合報
美國前總統川普近日接受美媒專訪,批評台灣「搶走了我們『所有的』半導體業工作」,並強調「如果中國拿下台灣,他們就有能力翻轉世界」,接著再稱「美國早該阻止台灣,向台灣課稅,並對他們建立起貿易壁壘。」

川普向來以口出狂言著稱,此次出馬角逐二○二四年美國總統大選,為吸引選票發出如此驚人論調,並不令人意外;只是川普講的並非事實,美國早就軟硬兼施,設法阻擋台灣晶片事業發展。

記得在二○二一年十二月二日,美國英特爾晶片大廠執行長季辛格在國際會議發言,聲稱「台灣不是局勢穩定的地方」,呼籲美政府應多投資本土的半導體企業;其實季辛格發言的真意,在於覬覦美國半導體市場的龐大利益,企圖阻撓台積電前來分享這塊市場大餅。當時美國正在推動一項價值五二○億美元的半導體投資法案,希望能夠擴大美國的半導體產能,以確保穩定的半導體供應鏈;倘若台積電赴美投資設廠,勢必衝擊到英特爾在美國半導體市場的領頭地位。

嗣後,美國正式啟動「晶片法案」,依據規定爭取投資補助的台灣、韓國等國外廠商,十年內不得在中國等國家擴大半導體產能,另外還需交付客戶名單及其他敏感營業機密等資料。如此限制既可箝制中國半導體科技發展,又可藉機取得台積電等高階晶片技術,企圖達到削弱競爭對手實力、擴張美國半導體市場版圖的野心。

美國向來奉行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其在一八九○年首先制定「反托拉斯法」,藉由規範企業壟斷市場行為,達到維護市場自由競爭,以促進整體經濟福祉的立法目的。甚至於一九八二年制訂「對外貿易反托拉斯改進法」,在美國境外實施「反競爭行為」,若有直接、實質且合理可預見影響美國市場效果,仍應受到美國反托拉斯法規範。諷刺的是,從以上美方政府與英特爾公司阻擋台灣晶片事業發展、企圖壟斷全球晶片市場的手法來看,顯然已經違反自由經濟市場的公平競爭法則。

尤其是台灣出口晶片並未構成傾銷、侵害美國市場的反競爭行為,尚未達到必須課徵傾銷稅以制裁的地步;川普主張對台灣課稅以建立貿易堡壘,如此片面保護美方本土半導體廠商,更是違反WTO倡導去除關稅障礙的國際自由貿易精神。

當前台積電供應美國市場九成的高階晶片,也可以說是美國的「護國神山」,難怪川普擔憂中國若拿下台灣、取得台積電即可翻轉世界;這同時反映出美國關心台海局勢安全的真意,旨在確保美國本土半導體供應鏈穩定並抗衡中國。如此觀之,維護台積電高階科技根留台灣,才是保障台海和平的重要支柱。

   
只重罰無配套 難解物流臨停難題
林映辰/統一速達企業工會理事長、/聯合報
我國的道路規畫一直沒有跟上社會變遷,對行人不友善,對貨車司機也不友善。發展至今,已經變成行人走在路上有危險,司機下了車也是行人,一樣危險,今年五月才發生一起司機違停下貨遭撞致死的憾事。

政府為了宣誓對交通安全的重視,大幅加嚴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將違規停車也列入重罰的項目;違停一次就開罰記點一次,達一定違規點數,則課以吊扣、吊銷駕照或吊扣牌照處分,完全沒有考慮到現實貨車司機的工作困境。

台灣是住商混合社會,幾乎每條大街小巷都有商家林立;商家並不是單租店面就可以營運,要有人送貨才有東西好賣。然而商家承租店面或政府規畫道路時,常常沒有考慮到有無空間上下貨;貨車司機更常被高貨量所逼,要趕時間送貨,違停就變成常態。現今宅配需求愈來愈發達,單純的住宅區也可能有大量的貨件,但卸貨車格更少,違停也愈來愈嚴重。

貨車司機臨停的難題,也凸顯目前道路規畫的光怪陸離,甚麼地方要畫甚麼樣的標線、需要多少卸貨車格,常變成地方自治的權力邏輯;甚至有市議員把爭取卸貨車格假日開放給一般車停用當作選民服務,忽視貨車司機的需求,更看不出來有任何都市設計的科學邏輯。

強化交通安全的根本之道,應該是廣設人行道、挖停車彎;在配送熱點附近廣設卸貨車格,可以兼顧司機和行人的安全,物流和商家的營運也能穩定。這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方案,卻離現實還很遠,但並不是因為離現實很遠,就不用動腦。直接讓嚴刑峻法上路,甚至開放檢舉魔人檢舉,這種炒短線政策根本是作秀;結果就是很快會有大量的貨車司機不能工作,養家活口成為問題,物流業的運作也會發生困難。

在理想和現實中間,其實有很多配套可以逐步推行,例如統計配達熱點所需卸貨車格、限制非營業貨車停用卸貨車格;或仿效他國,特定路段讓物流車申請臨停許可來達成管制,這些都是可以討論的做法。希望政府和社會大眾能跟從業貨車司機們一起集思廣益,把我們的生計和安全也放進政策規畫的視野裡。

   
積極抗暑 運動鍛鍊熱適應
陶以哲/高中教師、人類運動學博士/聯合報
北半球夏天進入發高燒模式,七月的台灣就有數次白天破攝氏卅八度高溫紀錄,甚至發生多起熱中暑事件。根據歐美氣象歷史數據與專家指出,今年可能是人類自廿世紀中以來,最熱的一年。

全球暖化現象自二○○六年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不願面對的真相」紀錄片全球放送後,引起世人矚目,但至今人類仍無法有效抑制高溫趨勢,許多極端氣候災害頻傳,顯示跨國政策失能,也考驗個體如何有效行動因應。在全球抗暖化主流論述中,減碳行為經常被提倡;包括多搭乘大眾運輸、鼓勵低碳足跡產品、植樹等。然而,面對夏季一波波熱浪來襲,似乎需要更多即時行動以面對高溫挑戰。

炎夏許多人都會待在屋內避暑,然後冷氣鎮日吹送。好逸惡勞、不喜勞動為人性,但長期吹冷氣,無論對身體或荷包都是損失;也因為常待室內,身體能力也會因「用進廢退」後弱化不少。筆者身為體育專業人員,認為應透過運動投入做為更積極的抗暑手段;關鍵字概念包括循序漸進(低強度到中高強度)、擇時(清晨或傍晚後)、戶外運動鍛鍊(能適度在陽光下運動、自我挑戰)。

事實上,透過適當身體活動,短期效應為人體透過運動發熱、流汗散熱降溫;長期而言,身體因處在體內外熱環境下運動,會產生熱適應,包括血液容量上升、皮膚血流量增加、流汗閾值降低、流汗量增加等。長期投入運動的人士,不介意出外日曬,也比較少吹冷氣;甚至在夏天還能蓋厚棉被睡覺,說明運動熱適應下的價值與益處。

   
應用AI 推展無齡化社會
蕭文欣/資深國際商務經理人(台北/聯合報
自去年底ChatGPT問世以來,我認識的多位年逾古稀者,竟然興致勃勃地熱中於學習各式新鮮有趣的AI工具,甚至多已現學現賣地將其應用於事業、工作或創作中。

他們的背景涵蓋矽谷科技產業的創業家、台灣企業的管理者、律師、會計師、醫師、教師、程式設計師、藝術與內容創作者。他們視AI工具的應用如其生涯的第二春,滿血復活了起來,彷彿回到當年新鮮人時那充滿無限希望、活力、樂趣的興奮情境。

根據聯合國二○一九年全球高齡人口報告,台灣名列全球高齡人口比率成長最快國家前三名;國發會二○二二年推估,台灣即將於二○二五年進入每五個人就有一人達六十五歲以上的「超高齡社會」;國衛院與失智症協會則推估,二○二六年後台灣失智人口將呈四十五度直線上升。

多數關於高齡化對社會影響的討論,皆抱持著較負面消極的想像,視高齡化為社會的負債與危機;也多局限聚焦於醫療與長照負擔的計算、社會福利方案等議題。然而,就上述我親眼所見,自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蓬勃面世以來,高齡者對其熱情擁抱而活力充沛的實景,令我更願意正面積極地想像,可藉由AI工具的發展,活化高齡社會成為「無齡社會」。

台灣高齡人口中,六十五至七十四歲比率占百分之六十,其中約半數擁有初中以上教育程度。如同高齡族群所熟稔、每天倚賴使用的LINE一般,目前的AI工具亦多僅需以口說,或以文字、包含語音輸入給予指令;如此簡易之使用方式,多數高齡者可以經學習而將其應用於許多方面,包括工作、生活自理、興趣、娛樂、社交等活動,不受體能與時空的限制。

特別是資深的專業族群,其多年生涯經歷所累積之深度分析力、判斷力、價值取向、人際互動、世界觀等思想智慧,更可藉由「與AI工具的協作」而得以提升、優化或價值創新,使生涯可完全不再受到年齡的限制,能持續地分享、傳承、貢獻他們各方面的智慧結晶,成為寶貴的社會資產。如此對高齡者個人的益處,是可盡可能延長其身心健康期、人生活躍參與期、生產力貢獻期、經濟自給自足期等;而對社會的益處,則是可盡可能降低醫療與長照等沉重負擔,甚至可最大化社會整體之經濟效益等。

無論對個人或對社會,皆具有活化、將負擔轉成資產的效果,不啻是對高齡社會一舉多得的解方;台灣公私部門應正面積極以全新的觀念、開放的思維,大力推展「無齡化終身學習應用」。以系統化機制引領全民無年齡差異、持續地藉由學習來適應新科技的應用,盡可能延長個人自給自足、自得其樂的生命品質,最大化個人對社會的貢獻。

   
當法律規定不能打小孩,會不會讓管教失靈?
法務部擬修法刪除父母的懲戒權,意味著以後父母進行管教時「不能打小孩」,事實上多數父母也不想打小孩,可是當小孩講不聽、念不動、歡起來的時候,父母該怎麼管教?

老闆要一個blow-by-blow account,不是吹來吹去的帳戶
Peter剛剛談了一個重要的案子,會後,他的外籍老闆跟他說:Please give me a blow-by-blow account of what happened. Blow-by-blow account? 「吹來吹去」還是「打來打去」的帳戶?Peter搞不清楚老闆到底要什麼。今天來看看blow這個字的道地用法。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