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境外投資遭遇嚴峻挑戰,背後原因主要來自民粹主義作祟。其一是蔡政府嘉勉「護國神山」地位後所衍生的「矽盾」之說;其二是在全球廣泛布局、大量投資而產生人手不足現象和創新能量稀釋的問題。媒體報導,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已否定「矽盾」之說,缺工的問題也由台積電美國廠增聘新進人員,只要「十天密集培訓」即可上手。至於創新能量稀釋問題,仍待台積電高層解決。
首先,「矽盾」就是民粹主義/大內宣的口號,政府「冊封」單一產業為「護國神山」,本身就是民粹主義。「矽盾」要靠智慧,小國掌握了全球的關鍵資源而成為「眾矢之的」,並非好事。在全球分工/競合的格局中,政治利益永遠大於經濟操作。用國際地緣政治操作霸凌商業行為,是大國的專利;沒有堅實的國際政治實力,小國是玩不動也玩不起地緣政治的!
另外,台積電在快速擴張時刻也必須承受巨大的風險,人才不足、創新能力稀釋是主要關鍵。廿至廿一世紀中美國的典範企業—通用電子(GE),在快速擴張/投資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策略中,卻忽略了曾以為傲的科技創新,在紛紛擾擾中分崩離析造成全面的潰敗。
半導體產業在台灣得以蓬勃發展,除了優質的高階人力外,最重要的是來自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在技術創新及人才培育方面。台積電在美國投資所遭遇的問題其實是「資源分配」問題的延伸。台灣傾全國之力卅年成就了台積電的霸業,現今官員開口閉口「護國神山」,但到了國外「因地制宜」策略能在地複製嗎?如果台灣半導體製造的核心能力在「英明」政府領導下即可輕易複製,再創一個護國神山不就該易如反掌?□
科技創新是國家社會進步的泉源,不論是國家主導還是民間企業經營,其領導力的重點在於研發實力及規模、系統性/策略性的長期投入、國家知識體系及技術系統的獨立性和專業性,但這些條件都逐漸被意識形態及民粹主義所淹沒了!
事實上,台積電國外的缺工、缺創新能量,是政府廿年來民粹主義所形成的惡果。
選舉文化使得社會傾向短線操作;官員的誠信攸關國家長期發展,但網路傳播使得資訊變得易得而廉價。在政客操作下,社會對立分隔嚴重,加速了民粹主義的發展。而教育體系還加入政治霸凌行列,成為道德淪喪的幫凶。
當科技淪為政治的裝飾品,創新也變得虛華而缺乏內涵。一群非專業、科技文盲的官員「引領」科技發展,台灣的「產學國家隊」就是民粹主義的產物。量子技術、高溫超導、生成式人工智慧、產業聯合艦隊、精準醫療等都是「真」蹭預算的科技研發項目。
民粹政府搞「史詩級」的劃時代科技創新只是譁眾取寵,但這樣的民粹主義,不正是台灣各個政黨所標榜的美式民主制度?
在民粹主義盛行的現代選舉文化中,長期投入專業領域和技術開發已成為緣木求魚的政策,小確幸、跟風、炒短線是政治正確的表現,滿坑滿谷的「產學國家隊」是現代版台式的「國王新衣」,台式民粹主義已積習難返。
在全球局勢詭譎不定、地緣政治和民粹主義外溢的情況下,台灣的下一步怎麼走?真要靠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