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陽光行動」專題報導揭露台灣衛生所醫師荒近十年來逐年惡化。這是台灣公衛體系「血汗衛生所」現象的冰山一角。回溯公衛史,一九五○到一九七○年代,台灣公衛以「預防建設優於醫療建設」為最高指導方針;政府大幅投資及發展公衛預防部門,並在全台各鄉鎮市設立衛生所,賦與衛生所大量資源及人力。種種傳染病防治計畫均透過衛生所的公衛醫師、公衛護士及保健員,挨家挨戶地接觸、拜訪,展開衛生教育、預防、監測、通報、調查等等大量的公衛工作,使大多數傳染病在六、七○年代即銷聲匿跡,衛生所可說是「小兵立大功」。
這個時期,衛生所的主要工作場域是社區,主要服務對象是民眾。衛生所的工作人員,包括醫生、護士、保健員、檢驗師等等,擁有高度的熱誠及使命感,同心協力,以團隊精神與社區民眾為了維護民眾健康的共同目標,打成一片。
進入一九八○年代後,台灣在全球新自由主義浪潮下,政策大逆轉,政府對公衛體系預防部門的注意力及資源因此逐漸轉向醫療部門,開始推動公衛醫療化、醫療商品化、市場化及財團化,並推動衛生所建立群醫中心。
從此衛生所從以預防為主,轉為以醫療為主,並被迫進入醫療市場競爭,藉由提供醫療服務賺取所需利潤。
一九九○年代,政府進一步希望衛生所自負盈虧,逐漸縮減經費及人力支援,衛生所工作人員為提供民眾醫療商品以增加收入而疲於奔命;這個時期,衛生所的主要工作場域是群醫中心或診間,而非社區;主要服務對象是病人,而非社區民眾。相對於五○到七○年代衛生所工作團隊與社區民眾打成一片,這個時期衛生所與社區民眾是疏離的,衛生所的團隊精神也難以為繼。
此外,上級機構交代給衛生所大量工作,業務超過一百項,衛生所工作人員對衛生所的前景很悲觀。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訪談衛生所工作人員時,他們怨聲四起:「我們被目標數壓得死死的,非常累」、「我們的工作又多又雜又累」、「我們是做到流汗,卻被人嫌到流涎」…。這就是「血汗衛生所」形象生成的緣由。
在經費有限、人力嚴重不足、公衛體系領導者又不珍惜他們努力的情況下,衛生所工作人員流動率很高;很多工作人員有倦怠感,希望早日退休,造成嚴重缺額,醫師荒問題也於焉而生,這樣的困境持續累積二、三十年,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長此以往,「血汗衛生所」產生的醫師荒問題,對社區民眾的健康促進與維護十分不利。不幸的是,政府將公衛體系醫療化與市場化,讓多數民眾養成有病就去醫院和診所看病的習慣,不像之前與衛生所協力以「預防勝於治療」的原則維護健康。
衛生所應該與社區民眾密切合作、建立社區主體,將民眾的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政府是造成公衛政策大逆轉的始作俑者,社會大眾應該強烈要求政府改變公衛體系醫療化、醫療部門市場化的政策,回復昔日「預防建設優於醫療建設」的政策,才能根本解決衛生所醫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