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1/29 第564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台電先學說實話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答題完還要面試,柯文哲只是想綁架藍綠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調整退休制度 提升社會勞動力
民意論壇 缺科技監管 長照蟑螂橫行
完善少事法配套 讓孩子平安成長
退休公職醫師的另一扇窗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共同努力,幫助弱勢孩子的學業
大屋頂下/大一中架構(下) 施明德遇到郝柏村
阻卻違法 教師真能安心?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台電先學說實話
黑白集/聯合報
台電高喊虧損希望漲電價,但對內部狀況卻不老實說,還任意瞎掰。台電說,去年共售電二三三○億度,較前年「微幅」減少一﹒六%。但且慢!前年台電售電二七九四億度,其實是減少十六%,台電卻偷偷挪移小數點,向民眾隱瞞了十倍的真相。

亂報的數字還不止如此。去年工業用電計售出一三○六億度,較前年的一五六八億度年減十六﹒七%,這真實反映了台灣工業生產「連十九黑」的慘狀。但台電不提前年的數字,只說減少三﹒七%;掐頭去尾,馬上幫蔡政府省下好多顏面。包括說住宅用電「小幅成長」,其實是減少廿二億度電,報喜不報憂到這種地步。

只能說,現在的台電得了人格分裂症。高階主管拚命粉飾太平,表現出政府決策一切英明太平之狀,因此數字能掰就掰,能騙就騙。基層人員則被困在矛盾的決策間勞碌奔忙,希望能搶救自己的公司,但錯誤的決策豈是徒勞的執行所能挽救?

去年媒體就發現,由於製造業接單及生產衰退,台灣工業用電量年減六%。也因此,在酷熱的七月,大家都開著冷氣,我們的電竟然夠用。有人形容,這是「衰退救供電」,好不諷刺!我國工業生產連續十九個月衰退,蔡政府裝作若無其事;但台電對工業用電量遮遮掩掩,立刻露馬腳。

台電要漲電價,得先學說實話!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答題完還要面試,柯文哲只是想綁架藍綠
社論/聯合報
對於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到底要支持國民黨或民進黨,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要求藍綠候選人與白營立委「座談溝通」。選後民眾黨馬上就提出「國會改革方案」,要藍綠「答題」,接著又要求當面座談溝通,形同「答題完還要面試」,民眾黨的自我膨脹和政治算計,讓人開了眼界。

其實民眾黨提出的「國會改革方案」,皆是舊案重提;過往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候選人拜會跨黨派黨團尋求支持,也是常態。但民眾黨特別提出「答題加面試」的要求,卻顯得刻意且矯情。其主要目的,就是想把「關鍵少數」作用發揮到極致,營造「立法院正副院長由白營決定」的氛圍。

民眾黨這一系列操作,是企圖把自己放在政策與政治道德的制高點。但民眾黨真的站上制高點了嗎?選前選後,民眾黨爆出的內部黑幕,並不下於其他政黨,從黃珊珊球員兼裁判決定不分區立委名單又把自己放在首位,到大選期間不斷公布「假民調」,再到藍白合的簽字又撕毀,乃至選後內鬥傳聞不斷。只有八席立委的民眾黨,崩壞速度已經超藍趕綠。

此次柯文哲要藍綠立院正副院長候選人到民眾黨「溝通座談」,一面高舉「公開透明」大旗,一面又說要「閉門會議」,還強調「不會搞得像君悅那樣在現場直播」,簡直就是認知錯亂。藍白合的君悅直播,不就是起自於柯文哲出爾反爾、毫無誠信,又指控國民黨「暗算」他,才需要完全公開以昭公信?如今又說溝通座談要「閉門會議」,民眾黨不過是重施故技,消費其他政黨成就自己罷了。

以席次論,民眾黨尚不及藍綠的六分之一,更僅占國會總席次的十四分之一,並無決定法案與人事同意的主導權。只因「三黨不過半」,民眾黨得以合縱連橫,透過與其他政黨合作或不合作的方式,來表現政策立場,發揮政治影響力,甚至操弄政局走向。所謂「超越藍綠」的另一面,其實是「寄生藍綠」,甚至「綁架藍綠」,藉此把自己的權力極大化,並謀求自己政黨的利益。

自選前藍白合破局後,民眾黨便「批藍打綠」,爭取「討厭藍綠」的民意。民眾黨的算計,藍綠有不同回應。選後民眾黨要藍綠「答題」,民進黨冷漠以對甚至反脣相譏,國民黨則有趙少康、韓國瑜和朱立倫等人給予正面回應。另外,雖然新科立委尚未就任,國民黨陸續提出的政策主張,例如不在籍投票、核電廠延役、人工生殖法與代理孕母等,無一不是民眾黨支持的政策主張。藍營對於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人事問題的看法,亦和民眾黨相近。雖然藍白協議早已被撕毀,國民黨仍未放棄選後藍白合作的可能,希望在野攜手共同對抗民進黨,達到監督目的。

不過,國民黨這些作為似乎並未獲得民眾黨的正面回應,顯見民眾黨主戰派仍是黨內主流。選前「支持韓國瑜當立法院長」,選後卻否認。選前說要政黨輪替,選後卻說「別把民進黨與新潮流混為一談」。選前藍白合破局教訓不遠,選後國民黨還想著在野合作監督,民眾黨卻已經想著如何自抬身價、綁架藍綠。

雖然從民眾黨自身政黨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些作法無可厚非,然高舉「國會改革」大旗,口口聲聲「超越藍綠」,卻又心心念念要在藍綠競爭中見縫插針,權謀算計自己的政黨利益,顯然與自己標榜的政策高度、政治道德互相扞格,更對廣大民意和選民付託置若罔聞。但如果真要走自己的路,民眾黨不妨提出自己的國會正副院長人選,別再挾藍綠自重了。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調整退休制度 提升社會勞動力
社論/經濟日報
臺大醫院今年起全院實施退休醫師可留任延聘制度,每年遴選有意願的五位資深醫師擔任「特聘醫師」,三年一聘,維持全薪,最長可延至75歲。臺大醫院希望藉助此一制度,傳承醫學實務經驗,照顧特殊疾病病患,並協助年輕醫師加速成長。

隨著人類壽命延長,健康狀況改善,半個世紀前制定的65歲強迫退休制,早已不符合現今社會真實現象,路上65歲退休健康老人比比皆是,惟囿於此一制度,不僅不能繼續貢獻其經驗腦力與勞力,而且成為勞健保制度龐大負擔。我們認為,此一不符時宜的制度實在有必要重新檢討,賦予退休制度適當彈性,提高社會整體勞動力。

此一議題約可分為三種類型分析:

軍人和中小學教師,是最早就業,也是最早符合服務滿25年即可退休之族群,許多教師在55歲申請退休,中低階士官兵甚至在45歲便可選擇退伍。這些社會中/壯年人群,於退休後乾領退休俸祿,結朋引伴出遊爬山喝茶,雖屬生活愜意,但徒然浪費其尚可貢獻社會之勞動力與工作經驗。當然,這些是他們為社會服務屆滿後應得待遇,屬於不可剝奪之權利。但政府是否應該因應社會勞動力短缺現象,制定適當獎勵措施,鼓勵這些成熟族群,重新投入職場,貢獻社會?

第二類是藍領勞工與農民,這些社會基層而且終年辛苦的族群,許多家境並不富裕,年屆65歲後,尚需養家糊口。以目前勞保領取2.5萬月退,在大都會城市,或家中有弱勢尊長子女,恐很難自給自足。

第三類是專業技術與管理人才,這些腦力與經驗菁英,是台灣社會與經濟成長最主要的貢獻來源,許多專業白領,年屆65歲後正值經驗豐富時段,強迫其退休,無異放棄企業與社會寶貴資產,殊屬可惜。君不見:張忠謀年逾90,尚能代表台灣出席亞太經合會議,台積電即將退休的劉德音董事長,亦年逾70,尚且精神奕奕,頭腦清晰。許多年長之文化、影視、藝術、創作傑出工作者,更是國之重寶。

或許有人擔心:65歲以上年長者若不退休,將剝奪年輕族群工作權與機會,其實這是多慮。根據生物與人類學家研究得知,人類之所以文明進化快速,大異於其他生物,關鍵在於人類可有效傳承上一代的經驗與智慧,這種傳承可以形諸文字書籍影音,但更重要的是現場實作之互動與指導,如此,新一代便可以站在前輩的肩膀上繼續增進,這個經驗傳承現象在科學研發、精敏製造、服務品質提升、工藝文化創作等領域,尤為明顯。

如果台灣經濟成長,單僅依賴約五成人口的年輕力壯族群打拚,我們的總體勞動力,可以與近億人口的越南、2.7億的印尼,甚至14億人口的印度競爭嗎?做為一個小型經濟體,台灣的國際競爭力,需要的是群體智慧與經驗有效累積。

面對人工智慧(AI)將取代眾多固定型工作機會之挑戰,新一代年輕人更需要擁有無法立即被AI取代的職場技巧與實務經驗。未來,AI與人類分工勢在必行,人類在職場所能繼續存在的價值,應該就在不斷地創新與開創。試想:「青銀共治,無縫傳承」何嘗不是未來人類面對人工智慧挑戰,繼續擁有不可被取代價值的唯一方式?

當然,每個人的健康狀況、生活壓力、人生追求目標並不相同,我們並不建議政府直接取消65歲退休制度,或大幅延長強迫退休年限,而是應該修訂相關勞動法規,在雇主與員工達成共識之前提下,鼓勵仍具備貢獻能力的健康年長者延長其工作年限,而在其延長工作年限期間,企業及勞動相關法定仍然給予相同之保障。以正面心態看待健康銀髮族活躍職場,應該是現今台灣社會應有之共識。

   
民意論壇
缺科技監管 長照蟑螂橫行
趙福園/照顧服務員(新北市)/聯合報
高雄市某居服機構偽造簽名或私刻印章浮報費用,二年多來涉嫌詐領近千萬,高雄市衛生局接獲檢舉卻僅中止派案,也未追回不法所得。而這只是冰山一角,長照多年來欠缺科技化的監管機制,只用被動的方式來監督居家服務,造成正當的居服機構做功德,不良的居服機構荷包滿滿也沒事,劣幣驅逐良幣,長照品質不忍卒睹。

現行長照政策下的居家服務,是經由政府部門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長照中心)的照顧管理專員(照專)評估個案的需求等級,不同等級有不同的補助額度。有了需求等級後,經由與公部門契約的社區整合型服務長照個案管理師(A個管)和案家討論後擬定照顧計畫,並派案給居家服務機構,居家服務機構則依照案家需求的時間及照顧計畫的居家服務項目,派居家服務員到案家服務。

因此,居服品質最重要且最主要的把關者,是居服機構自律的居服員與勤於督導的居服督導。但現行僅規定由居服督導每三個月家訪及每個月的電訪把關,A個管僅半年家訪及每個月電訪,照專僅一年複評時家訪及每個月電訪,短短的家訪與電訪就可以評斷居服的品質?

另外,現行規範,一個居服督導負責六十位個案,一個A個管要負責一二○位個案,照專負責的個案更是二百至三百位,如此不合理的案量,個管和照專光評估與擬定照顧計畫就已無暇他顧,遑論實地查核服務。

目前公部門只要求居服機構用落伍的紙本紀錄佐證,不僅浪費紙張資源,居服機構還要依法找空間存放紙本資料七年;而且紙本紀錄易於偽造,早已不是新聞。有些地方政府想到的方式,是委託民間單位在案家蹲點觀察居服員提供的服務,但無法從根本管理。

其實衛福部在長照機構申報資料中分析服務時間即可發現貓膩,一位居服員可以在五分鐘內幫個案洗好澡?而且手機早已是生活常用品,衛福部僅需發展一套類似警政的巡邏系統,強制居服員到班時,需在案家或服務地點掃QR code打卡定位,服務過程拍照或錄影上傳即可;即使無網路,也可以先存在手機,等到有網路時可以上傳資料。衛福部如果沒能力,可以跟數位部一起合作開發。

現在已經是科技時代了,自傲於晶片王國的政府可以動動腦,否則號稱千億的長照經費將會被無數長照蟑螂給偷走,認真的居服機構永遠在做功德。

   
完善少事法配套 讓孩子平安成長
游毓蘭/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台北市/聯合報
去年十二月廿五日,新北市國中生在校被捅死的悲劇,對當時的選戰投下石頭,引起陣陣漣漪。當時討論的焦點,多在為何孩子在校園裡會有生命安全之虞?為什麼殺孩子的另一個孩子如此凶狠?過去多年來我們保護的兒少權益,反倒成為保障惡人、傷害善良的屏障?甚至,社會上出現的鄉民正義,還直接到紐約時報廣場去登廣告,讓殺人者與教唆殺人者「名揚海外」,也為出資為求一爽不計成本的網紅迎來掌聲。

日前被害學生出殯,心碎的父母也發表「殺人償命、速審重判」公開信,沉重呼籲司法機關成為人民安全的保護傘,為無辜受害者伸張正義,殺人和教唆者應受刑罰。家屬說,面對法律嚴謹檢視被害人,希望同等標準審視教唆者及殺人者,使其受到懲罰。祈求法院能公正嚴判,真正替兒子討回公道,不讓「年齡」導致司法成為失衡的天秤,不斷犯錯成殺人魔者,還可一再被保護。

為人母親也為人師長的我,能夠同理被害人父母的椎心之痛,也希望孩子們能夠平安的成長,但是缺乏配套地加重少年犯刑責,恐怕不是解決之道。過去四年,我對少年事件處理法新制上路後,配套措施、人員經費的付諸闕如,不知提過多少次質詢,但是在民進黨完全執政的現實下,在野黨委員的質詢比蚊子咬還輕,政府理都懶得理!

隨著選戰結束,新北少年在校被刺死的慘劇,還能留下多少漣漪?能不能帶動兒少安全改革?說真的,我沒有信心。

因為就連攸關全民的交通安全,民進黨亦自有一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因應之道。為了扭轉行人地獄的惡名而通過的道交條例記點制,除了在施行前喊停外,新會期可能就會再修回來。剛通過的道路安全基本法,希望在道安會報中能納入民間團體的聲音,而才公布的中央道安會報委員名單中,四十一名委員中有部會首長和縣市長等卅五位當然委員、六名學者,完全沒有路權與交通安全的民團代表。

英雌所見略同,昨天民意論壇王如玄律師的〈打破高牆 改革少年司法〉,其中的論點與希拉蕊.柯林頓在一九九六年寫的〈It Takes a Village〉相似,希拉蕊說必須同村協力才能讓孩子平安成長。王如玄日前也問:「在少年事件路上,國家社會丟包了誰?」

少年事件法新制於今年全面上路,在曝險少年部分,要求各縣市政府成立「少年輔導委員會」,以「行政輔導先行」方式,減少少年觸法的可能。請問,各縣市長有真心了解少事法的需求?有遴聘適任的委員(還是像中央的道安會報)?有給予足夠的輔導資源與人員?有建立溝通共識的平台嗎?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但是很多孩子因為我們的失責,見不到他們自己的未來。希望新政府、新國會必須打破藍綠,共同思考解決之道。

   
退休公職醫師的另一扇窗
陳曾基/台北榮總新竹分院院長(竹/聯合報
日前聯合報專文探討公立醫學中心屆齡退休醫師留任課題,提到延聘時的薪資可維持全薪,然暫停發放退休金。後者係依現行「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第七十七條規定,支領月退休金再任政府機關與相關機構時,每月薪酬不得超過法定基本工資(今年為二七四七○元),或是暫停支領月退休金。不過,年金改革特為醫療人員訂定例外條款,值得闡述。

退撫法修法時,考量偏鄉醫療現況,在衛福部醫事司與退輔會就醫保健處長官的爭取下,公務人員退休後再任山地、離島或偏遠地區的公立醫療機構,從事基層醫療照護職務,領雙薪時薪酬不受限制(第七十八條)。而且不限年齡,醫師與其他職類醫事人員一體適用。官方歷來偏鄉定義不一,考試院銓敘部採取寬鬆標準,涵蓋七種方案所列地區,共計二○八家衛生所與廿七家醫院(十二家部立醫院、九家榮民醫院、三家軍醫院、二家台大醫院分院、一家縣立醫院)。

機構清單一○七年底公告至今,政策成效並不顯著,究其原因:一、宣導不足,恰又歷經三年多的新冠病毒疫情,很少人知曉法規細節;二、只能從事醫療照護,不能擔任行政主管;三、偏鄉醫院多非教學醫院,甚少住院醫師,必須另外培訓專科護理師,協助臨床工作;四、偏鄉醫院設備可能不足,往往還需重新建置;五、基層醫療疾病樣態迥異於醫學中心,醫師單打獨鬥,樣樣都看,廣博多於專精。

偏鄉服務也有不少優點:空氣好、人情濃、工作步調和緩、醫病關係較佳。山地離島以外的平地偏鄉,交通便利,並不遙遠,生活機能不差,尤其醫院一定設置於區域中心點,絕非山巔海角。各地通訊建設完善,線上會議,面向國際,無遠弗屆,並不孤單。退休再任偏鄉,全職工作,輪流值班,或許超出體力負荷,也可因地制宜,議定工作時間與內容。最重要的是,偏鄉迫切需要各類醫事人員。

以往台灣公立醫學中心醫療部科組織架構,類似歐日大學的講座制,主管終身任職,後起之秀只能另起爐灶。現在公立醫院主管則採任期制,一任三年,通常連任一次。國家級醫學中心擔負服務教學研究重責,醫事主管資格門檻較高,並非同仁依序輪替。院方往往要求部科制定短中長期人才培育計畫,對於找不到合格接班人的部科,不假辭色,甚至逕行對外徵才,確保部門優秀水準,不受人事更迭影響。

台灣的醫療資源與醫事人力,向來不患寡而患不均;縱使整體醫療品質傲視全球,城鄉差距仍待努力縮小。江山代有才人出,醫界老將作育英才無數,應可放心如期交棒,另覓戰場,接受挑戰,在醫療荒漠裡,灌溉甘泉,建造綠洲。改寫德蕾莎修女的嘉言共勉:「在更需要的地方,看到醫者的責任」,果能如此,偏鄉民眾甚幸。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共同努力,幫助弱勢孩子的學業
李家同/聯合報
最近新聞報導一個校園慘劇,居然有人在校園裡用刀殺死另一名學生。很多教育界人士指責教育部沒有給老師足夠的權力來管制學生,因此老師們也無法知道學生有沒有帶武器到學校。這當然是正確的,可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更基本的問題,一個孩子走偏了,他也許無法帶刀進入學校,但是他總可以在校外做非常不好的事情。所以問題是要好好地檢討,為什麼一個國中生會想帶刀進入校園?

希望大家知道,我們的社會的確還是有孩子走偏了,他們多半是來自經濟弱勢的家庭,學業程度又完全跟不上,對自己的前途毫無信心,附近又有一些黑道幫派,所以他們因此會有逞勇好鬥的想法,也因此會造成大的悲劇。

我們必須要幫助這些孩子,可是要幫助這些孩子,不能靠道德勸說。我們不能對一個窮小孩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個孩子一定回答說,我本來就不期盼天降大任於我。但是,根據我的經驗,如果一個弱勢孩子功課不好,只要我們將他的功課搞好了,他會忽然發現自己將來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當然他也不會再想去和社會的壞分子鬼混了。

其實我國一直有一個很基本的問題,沒有因材施教。因此,一個孩子在小學如果有功課落後的現象,教育制度還是會讓他繼續升級,他就被迫上愈來愈聽不懂的課。如果家庭經濟情況好,家長會設法幫他的忙,請家教、送補習班或者家長自己教。家境不好的孩子,父母當然也不會教,其結果是,這個可憐的孩子即使想用功,也做不到了,因為他上課時完全聽不懂。

很多國中校長發現有些學生abc寫不全,最基本的數學也不會。我很同情他們,因為我國的小學沒有把關,學生到了國中就完全學不好了。

要請教育部徹底地施行因材施教,似乎是相當困難的事,因此我在此呼籲社會善心人士幫助社會裡一些團體,鼓勵他們實施因材施教。只有如此,才可以幫助那些功課落後的孩子。

教育界不能只注意功課好的孩子,每一所學校如果有學生考上好的高中,就會用紅布條將這個消息掛在校門口。我曾經問過一些校長,有多少學生在會考中考不好,他們居然完全不知道有多少學生是落後的。教育部大概也不關心這個資料。

有些學生家境不好,但沒有和黑道接觸的機會,問題還不嚴重。問題最嚴重的是,有相當多的學生家境不好,再加上功課不好,非常容易被黑道吸引。政府不能不重視這件事。要剷除黑道,最重要的莫過於不讓他們吸引新血。如果教育部不注意這件事,我們的治安不會好的。

(作者為清大榮譽教授、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大屋頂下/大一中架構(下) 施明德遇到郝柏村
黃年/聯合報
二○一二年五月間,台灣的高希均與大陸的李開復兩位先生共同組織接待了一個台灣參訪團,賓客皆是中國大陸背景的菁英,來自大陸、香港及外國,重頭戲是一場以台灣民主與兩岸關係為主題的座談會。

第一組對談由施明德與郝柏村擔綱。

郝柏村說,二○○六年的百萬紅衫軍,隨時可以攻入陳水扁的總統府,但總指揮施明德拒絕了激進者的主張。這是「自我約制」的民主修養,是中國歷史上光榮驕傲的一頁。

輪到施明德講話。他開場禮貌地喊聲:「郝伯伯!」台下一片笑聲中爆出一片掌聲。

談話中,施明德說:蔣經國逝世時,已掌握兵權十年的參謀總長郝柏村立即宣示「國軍效忠依憲法繼任的李登輝總統」,並下令三軍防備共軍犯台。當時他因長期絕食正在三軍總醫院接受強制灌食中,立刻寫了一封信給郝柏村,感佩總長的行為對台灣人民的貢獻。說到這,台下又是一片掌聲。

(郝柏村在別的場域談到此事時說,「居然接到一個台獨分子向我致敬的信,大感意外」。又說,當年是他主張進行強制灌食,不讓施明德絕食致死。)

國殤時郝柏村宣示效忠憲法與總統,施明德不讓紅衫軍衝進總統府,或許有些人認為這只是沒有非分之想而已。但施郝兩位當事人不只是沒有非分之想,而是在人格深處知道為所當為。

郝柏村說,如果紅衫軍衝進總統府,民主法治將受重創,後患無窮。施明德則在悼郝柏村文中寫道「多少風雨誘惑中,不二之將相,一路好走!」施明德知道,不是沒有「風雨誘惑」,但郝柏村的「不二」,是對憲法與國家的忠貞「不二」,且是「不二,就是第一」文武兼資的「出將」與「入相」。於此可見,施對郝的評價一點都不吝嗇。

施郝兩人的惺惺相惜,不僅此爾。例如洪仲丘事件,馬英九政府廢了軍法體制,郝柏村大聲反對,施明德也頗不以為然,認為「被縱容呵護的年輕人,不配作台灣未來的主人翁」。再如,退役將領參與北京閱兵典禮,郝柏村反對,施明德也不屑。又如,施明德當郝柏村面說,國軍數十年來捍衛台灣的貢獻必須肯定;那些台獨高喊愛台灣,卻逃避兵役,令人不齒。

其實,郝柏村對中華民國的國防,確是功勳「不二」的軍事領袖。今日的漢光演習即出自他的倡議,金門當年浩大的地下化工事、佳山計畫、國艦國機國造,甚至祕密研製原子彈,他皆預聞。只是,郝柏村心中的國防是捍衛中華民國,而不是捍衛台獨。台灣今天對國防的炎上爭議,不仍舊是「捍衛中華民國vs.捍衛務實台獨」的爭議嗎?

施郝二人對於國家認同與兩岸問題的見解有許多差異,但雙方在「大一中架構」的交集卻可謂到了令人驚異的地步。

施明德在九○年代就率先提倡,「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民進黨如果執政,不會也不必宣布獨立」,這也是後來一九九九年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原型。他主張過「一中歐盟化」、「中華民國式的台獨」及「邦聯」等,「大一中架構」則可說是他「除卻巫山/曾經滄海」的心血結晶。

郝柏村當然從頭到腳都是中華民國。他主張「中華民國加台灣」而不是「台灣減中華民國」,歸結為「棄獨/不武/緩統」。至於「大一中架構」,他最後雖未能連署,但畢竟也走到了定稿時際未持異議。

如今,郝柏村辭世,施明德也走了。二人曾經相遇在「大一中架構」。

當年,我所以提議施明德與郝柏村兩人聯名提出兩岸倡議,是看在兩人的對比性、衝突性與代表性。施郝二人,是台灣藍綠政治的旗幟性人物,二人有各自的代表性,並因此呈現了鮮明強烈的對比性與衝突性。尤其,施明德自身兼具了美麗島事件的代表性與紅衫軍的代表性,因此也一身兼具了對比性與衝突性。

渲染地說,施郝二人合體,就大概呈現了台灣大部分的政治與社會內涵。由他們二位提出解決兩岸問題的倡議,應當可以呈現相當的能量與意義。這個倡議就是「大一中架構」。

以上這個想像,並非全無根據。倡議的連署名單:施明德、蘇起、程建人、洪奇昌、焦仁和、陳明通、張五岳。若再加上退出的郝柏村與被謝退的吳釗燮,這份名單的成立,包羅並超越了統獨藍綠,可說也就證明了「大一中架構」的能量與意義。

還有,昨天本文談到連戰主席,他主張過邦聯。

如果施明德與郝柏村能合體倡議「大一中架構」,台灣有什麼不能一同走向「大一中架構」,並進而引領對岸追隨跟進。

然而,此一倡議卻在記者發布會的第二天就幾乎成了泡影,也顯示理想不是現實,浪漫只是幻境。

再者,此議醞釀期間曾與對岸互動,最後未獲積極回應。如今眼見兩岸走到這般山窮水盡的地步,對岸會不會也覺得可惜當年錯過了施明德?

在參與「大一中架構」這一年多時間,謝謝嘉君嫂的款待,餐桌上施明德最愛的烏魚子迄今仍齒頰留芳。其間,我對施明德有了更多的瞭解。政治人物給人的感覺有「敬/愛/畏/憎/蔑」幾個層次,我對施的感覺,曾經有過憎,也有些畏,但後來愈來愈敬,也愈來愈愛。接近他,你一定會喜歡他。

經歷了非人滄桑的施明德,卻經常顯露出一種又赤子又江湖的笑靨。這是一個悟透人生的智者與偉人的笑,你會喜歡上他。

這場「大一中架構」的營造過程,也使我對自己的知識定位有了較清楚的認識。此議由我提出,施明德與郝柏村皆在第一時間應允。主要原因當然是他們之間的相互理解與信任,可能也因他們對我也有一定的評價與信任。這使我更相信「大屋頂中國」的思考有其存在的能量與意義。

二○二二年一月,我出新書《希望習近平看到此書/化解兩岸困局》(天下文化)。施明德的推薦文是:

「我願推薦此書。我和黃年兄有不同的歷史記憶與詮釋,但我同意他的結論:雙方處理兩岸問題應當定錨在中華民國,若持『中華民國滅亡論』是背離史實與現實的。」

俱往矣。當年施明德為「大一中架構」開設的群組還在,組名「思好」,施明德與郝柏村也。

一月十五日凌晨,在手機上看到施明德還是走了。起身在神案前焚香一炷,慟送施大哥,也祈台灣民主能有一個好句點。

美麗島事件總指揮,紅衫軍總指揮,這是台灣民主運動最高的兩頂冠冕。施總指揮,一路好走。

   
阻卻違法 教師真能安心?
李嘉賢/教育工作者(嘉義市)/聯合報
新北國中生割頸命案後,教育部擬在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中新增教師「阻卻違法」事由,讓教師在遇到學生攻擊、自傷時,得以採取必要的強制措施,不必擔心事後被告。

乍看之下,「阻卻違法」好像是教師行使管教權時的保命符,但過往教育部公布的諸多辦法,常有含糊不清的情形。加上現在親師對立、缺乏信任關係,單憑「阻卻違法」一條,未必能免於對簿公堂。

以學生攻擊事件來說,究竟是嬉戲打鬧或攻擊事件,便有不同的解讀標準,當教師以攻擊事件介入處理時,事後家長或學生也可辯解為嬉戲打鬧,是教師濫用職權,刁難學生,將事件層級升高所致。所謂「必要的強制措施」也有不同的認定標準,教師覺得必要的措施,家長未必認可;而家長覺得事發當下教師應該採取的手段,教師可能沒有使用。這些都會衍生後續的糾紛,甚至讓親師生三方的關係更加惡劣。

更重要的是,教師如何證明管教符合「阻卻違法」事由,是要拿手機自拍錄影或必須有第三人在場作證?需要動用到「阻卻違法」肯定是緊急狀態,究竟是要先阻止事件惡化,還是先自證清白,大概也考驗著學校與教師的智慧。教育部必須把「阻卻違法」明訂清楚。

   
擔心蔬果有農藥殘留?譚敦慈教你「高效洗菜法」安心大口吃!
吃蔬果對健康有利,但若把高度農藥殘留的蔬果吃下肚,就不好了。「無毒生活教母」譚敦慈公開蔬菜的清洗秘訣,讓大家每天安心吃蔬果。不必擔心農藥殘留。

加速AI醫材軟體取證,日本政府欲簡化臨床試驗流程
日本政府有意推動人工智慧(AI)影像診斷等醫療器材軟體加速取證,簡化目前需要5年才能完成的臨床試驗流程,並以「開發後一年內即可販售」為目標進行調整。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