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Sports觀點報】提供知名運動評論家的精彩體育賽事評論文章,讓你輕鬆瞭解比賽及體育界相關訊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3/07 第566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撐人權,才撐得起主權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滿朝業餘失能的官員,處處假裝解決的問題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歐對俄經濟制裁效益與反思
民意論壇 處理金廈翻船 應知2故事
陸對台政策 反介入、促融為首要
建立師生特教「衛教」制度
微罪不罰 增加事故風險有多大?
併黃復興外 藍應提新論述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撐人權,才撐得起主權
黑白集/聯合報
大陸漁船翻覆事件,兩岸歷經十五次協商仍告破局,死者家屬拒收慰問金含怨而返。一起個別漁船事故,蔡政府將之上綱為兩岸政治角力,因態度傲慢終難善了。可能的後續效應,將由金馬乃至全台民眾承擔。

民進黨在野時,即擅長以製造衝突賺取籌碼;執政後,更將「抗中保台」的雙面槓桿玩到極致。事實上,這次事件造成大陸漁民二死,儘管對方越界,但造成傷亡就該致歉,這是基於人道關懷。誰料,蔡政府態度強硬拒不道歉,又堅稱「不是碰撞」,只想用錢解決。誰受得了這種羞辱?

蔡政府一貫的手法,宣稱這是為了捍衛「主權」;綠營更將主張和解的在野黨醜化為與中共「唱和」。依其邏輯,為了主權顏面,人命就可以白死,真相也可以被遮蓋。民眾能接受這種詭辯的邏輯嗎?

民主政治講究的是「理性」與「就事論事」,但在民進黨的抗中大旗下,什麼都可以犧牲。它今天可以犧牲大陸漁民,明天不會犧牲台灣百姓嗎?向死亡漁民家屬為執勤意外致歉,是基於人權展現人道,國家主權完全不會因此而受損。相反的,一個重視人權的國家,更能凸顯自己主權的高尚,不是嗎?

說到底,台灣人民要求政府妥善處理此案,只是希望日後我國人民遇到類似狀況,也能討得真相和公道。設身處地,很難嗎?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滿朝業餘失能的官員,處處假裝解決的問題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最近幾天,彷彿在上演「官場現形記」的台灣版。在國會,是行政院長陳建仁在議場咆哮立委;在國門,是無能的桃機維修導致機場大塞機;在民間,是亂竄的「蘇丹紅」把知名食品都拖下水;在金門,是兩岸十幾回合的談判破裂;在軍方,是特勤少將謝靜華當街熱吻馬尾妹之真相曝光,馬尾妹竟是高階女艦長。「不專業」已不足以形容這個空窗期的政府,人們看到的是無能、敗德,「朽木為官,禽獸食祿」的場景。

漫長的交接期,可能導致官箴愈發鬆散;但所有問題的源頭,卻是在平日即已種下。平庸的官員,因為總統及高層用人的拙劣口味,而高居要津。無能的官員,因政府識人的偏頗乃至對行政效能的漠不在乎,長期得過且過。失德的官員,則因上級沾親帶故的放水及私心包庇,而愈發大膽放肆。這些問題存在已久,因蔡政府「完全執政」缺乏監督而遭隱蔽;直到這次新國會成立,在野黨全力猛攻,終於無所遁形。

如果陳建仁真的「有料」,他拿出理據來回應立委質詢即可,何需在那裡臉紅脖子粗地叫罵,用聒噪的發言自曝無理?站在一旁的經濟部長王美花,顯然也愛莫能助。八年來變調的能源政策已是失控又失控,她自己都已詞窮,如何幫陳建仁脫困?食安問題也一樣,陳建仁意圖將瘦肉精問題推給台中市「實驗室汙染」,但蘇丹紅問題卻暴露政府的邊境檢查早已失守,形同虛設。從疫苗到快篩的處理,已證明食藥署長吳秀梅的能力漏洞,她卻繼續尸位素餐;直到現在,藍綠立委齊轟她不適任,但先前又是誰在護她?

說蔡政府許多首長高官是「業餘」,並非無的放矢。經濟部長王美花出身經濟部,但她的專業領域是在智慧財產權的法律專務,與經濟和產業發展相去十萬八千里;若非其夫國安會祕書長顧立雄深受蔡英文倚重,王美花的背景如何堪當經濟部長重任?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也一樣,其專業與海洋完全扯不上關係,只因她由「謝系」改投「英系」,去年獲得此一職務之酬庸。從這次金門撞船事件的處理,她無法提供海巡官兵足夠密錄器在先,又屢屢失言於後,其不及格的專業表現也就一覽無遺了。

再看這次桃園機場跑道歲修引發的塞機事件,問題如出一轍。桃機董事長楊偉甫曾任經濟部次長、中油董事長、台電董事長,而其專業卻是水利和土木。可見,蔡政府將其資歷視為「萬用替補員」,根本不是用人唯才。這和現任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兼任台電董事長一樣,都是為了執行上級的政策任務而來。若是由專業經營者治理,會任由台電虧損數千億嗎?更進一步說,桃機的無能,包括第三航廈和第三跑道的進度大落後,都與鄭文燦八年桃園市長任內對機場周邊的桃機、桃勤、華航、華儲等事業的人事掌控有莫大關係。當派系利益寄生機場,貪腐無能便接踵而來,有誰在關心國門風光?

再看,「萬里警衛室」少將主任謝靜華曾涉私菸及體能造假,均安然過關,很難不令人懷疑與民進黨或賴清德的護航有關。更可議的是,他強吻馬尾妹新聞曝光逾月,方才查出馬尾妹竟是曾任艦長的上校尤鐿濂,且雙方均已婚。國安局約談時,她還謊報身分。蔡政府任內,官員出軌事件層出不窮,僅因王必勝「不倫升官」之惡例一開,倫理道德的底線就被踩到不見蹤影了。

在蔡英文即將卸任之際,滿朝業餘而失能的官員,處處假裝解決的問題,交織出沉痾遍地的景象。令人三嘆!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歐對俄經濟制裁效益與反思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烏俄戰爭兩年至今,美國、歐盟等國對俄羅斯早已實施經濟制裁,近期又宣布新制裁方案。檢視過去制裁措施效果,能為未來之借鏡。

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美、歐與英、加、日等國,對俄羅斯實施了超過16,500項以上的經濟制裁措施,包括有禁止俄羅斯石油、天然氣、海鮮與非工業用鑽石及黃金進口;限制對俄羅斯提供如會計、證券、量子計算、建築與工程顧問等服務;對於在俄羅斯境內經營若干行業的企業與個人進行制裁;限制金融機構與俄羅斯交易、及限制其他與俄羅斯的金融相關交易,例如排除俄國銀行在「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國際資金清算系統外;制裁俄羅斯相關的政治寡頭、上流人士、工業實體、電視台、航空等。這些措施目的都在弱化俄羅斯可用於戰爭的資金,以及課責對烏俄戰爭有責之人士。

這些廣泛制裁措施對俄羅斯確有影響,依IMF、OECD、世銀估算,2022年俄羅斯GDP因而衰退2.1%,不過2023年GDP表現,則有再衰退2.5%至正成長0.7%之預估差異,顯示原制裁措施對其經濟衝擊未必能持久,也是日前美歐公布加碼制裁的考量。

至於對俄羅斯的貿易限制則有明顯成效,IMF評估俄羅斯2022年進口下降15.01%、2023年仍衰退6.8%;2022~2023年出口衰退幅度約8.7%,世銀則認為2023年出口下幅更達14%。因而俄羅斯從原油出口獲致之收入也降低,跟各同期比較少了42%至27%不等。概括而言,俄羅斯央行外匯存底有3,000億美元受到七大工業國(G7)在內的國家凍結,70%的俄羅斯金融體系控制資產受到制裁,約200億美元為受制裁的俄羅斯寡頭或實體擁有的資產,也被凍結。

除了這些經貿數據呈現的結果外,還有如麥當勞、星巴克等上百家跨國企業停止在俄羅斯的營運、上百萬人離開俄羅斯、俄羅斯削減國內醫療等財政預算等其他影響層面。然總體而言,各國集體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措施,其效果顯然仍無法逼使俄羅斯停止繼續烏俄戰爭的野心。

這並非指美歐等國結束烏俄戰爭之決心不足,而是凸顯出全球化下各國依賴彼此的程度,使得各國須適度拿捏對俄的經濟制裁,避免對己有過大的反作用力。若對於GDP總值在2024年排名第12位的俄羅斯,尚需如此斟酌,則對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大陸,西方國家恐更需審慎,應亟力避免走向對中國展開集體經濟制裁之作為。

舉例而言,中國大陸在化工、金屬、電子、運輸設備及航太等行業與全球經濟高度連結,若G7對這些行業實施全面廣泛的出口管制措施,國際機構預估有3,780億美元的貿易額將受產業斷鏈的衝擊,進而使中國超過1,500萬個工作受影響,但G7國家也約有130萬個職缺失業。

至於金融交易之限制,目前看來G7成功凍結俄羅斯中央銀行約49%的外匯儲備,也禁止使用SWIFT的服務進行金融業務往來,造成俄國企業需繞道其他國家進行交易,大幅增加成本 。然而G7國家僅持有中國3.1兆美元外匯儲備中之約520億美元,占整體1.7%,遠低於G7國家對俄羅斯之可控資產規模。即便對中國大陸禁止SWIFT服務,預期短期內約有3兆美元的跨境貿易及資金流動受影響,但中國2015年建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至少已有1,360家來自109個國家的金融機構加入該系統,雖然CIPS使用者多為中國金融機構,且遠低於 SWIFT有1.1萬家的國際金融機構,但仍至少確保中國不會因美歐金融制裁下,對外貿易就全面中斷。加上中國積極與其他國家簽訂貨幣互換協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則美歐金融制裁效果恐更有限。

就此可見對中國大陸實施大規模的貿易與投資限制,應當是最下策思維;如何避免美歐等國被迫對中國大陸展開共同經濟制裁的困境,上策就是避免中國大陸在台海與南海擦槍走火。如何達成,考驗著各方及國際社會的智慧。

   
民意論壇
處理金廈翻船 應知2故事
曾士宇/大學教師(新竹市)/聯合報
二月十四日發生金廈翻船致死事件後,迄今兩岸經十五次協商談判始終未達協議,顯然陷入僵局,雙方似乎都不急於早日解決,應是各有謀畫。

我方理虧在說詞反覆,又未密錄自保,讓人懷疑另有文章;根據海巡署三月四日在立法院的說詞:「當時違法船舶右滿舵高速大轉彎,兩分鐘內速度由零節加速到四十節,又因平底船舶特性加上配重不良,導致右傾翻覆。陸船除了船左舷有明顯撞擊點,其他船身並無破洞或凹陷;而且根據海巡調查報告,我方船隻沒有破損,相關雷達航跡和影像已交檢調,所有雷達可看到雙方目標的航向、航速,都非常清楚,一切留給檢調說明。」在兩岸緊張情勢急遽升高之際,若我方掌握有力證據,不立即出示以排除各方疑慮,而訴諸曠日持久的法律解決,有兩個可能原因,一是證據仍然不足,無法釐清真相,另外則是不想讓事件落幕。

不想讓事件翻頁的原因,可推測民進黨與中共溝通管道本已中斷,又值各方咸認未來將使兩岸關係更趨緊繃的賴清德即將上任,同時認定中共並未準備於十一月美國大選揭曉前進犯台灣,在金門海域讓中共海巡、海警船隻「侵門踏戶」,損失不大,而仍可以雙方艦艇對峙喊話驅離的「精神勝利法」,內宣有力「抗中保台」,藉此試探對方底線,同時也可了解美方支持的力度。

在中共方面,已聲明根本不存在所謂「禁止、限制水域」,在金馬地區動作頻頻,看準兩岸船隻噸位與數量差距懸殊,對其艦艇越界「莫可奈何」,不時到我方海域逛逛,如入無人之境,作為演訓的一部分:即使與我方艦艇互相喊話驅離無妨,至少贏了裡子,看看台灣以及美國如何反應,穩賺不賠,何須立求解決。

然而雖然雙方各有盤算,由於大小懸殊,台灣尤須謹慎。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在《美中對抗下的台灣選擇》新書中,講述了兩個故事,都與目前兩岸情勢息息相關,值得大家思考。

一個是作家海明威在《太陽照常升起》小說中的一段著名對話,朋友問主角之一的麥克「你是怎麼破產的?」麥克答「慢慢地,然後突然地」。美中全面對抗下,台灣情勢相當險峻,但因幾十年來均遠離戰爭,大多數人都「居危思安」,像「溫水煮青蛙」,中共船隻目前在金馬我方畫定的海域活動,以後擴展到澎湖甚至台灣本島,而台灣束手無策的話,難保不再節節進逼,突然大舉進犯。台灣將如何因應,必須未雨綢繆。

另一個故事,則是雅典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的精彩對話,史稱「米利恩對話」。海上霸權雅典用軍艦包圍愛琴島小島米諾斯並遣使勸降。米諾斯統治者反覆用各種政治與道德理由企圖說服雅典來使接受該島在雅典與斯巴達之間的中立地位,同樣雄辯滔滔的雅典使者最後用一句名言總結在國際中政治中「強者可以任性,弱者只有忍受」。雅典最後不但滅了米諾斯,還盡屠城中男性,擄走所有婦孺。他們的宮中對話後來成為國際關係學的經典。

對台灣來說,即使處理此次事件自認站在理的一方,但海巡不遵循標準程序與影像紀錄,又遲遲不拿出或拿不出有力證據,只想在人命關天的談判上得分,讓人感嘆「書面道歉」有那麼困難嗎?與強者對峙,讓事件拖久鬧大,惡意螺旋持續上升,將對台灣極為不利。

   
陸對台政策 反介入、促融為首要
黃健群/工業總會大陸處處長、大學/聯合報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全國人大會議開幕式發表任內首份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台議題和去年相較,新增「反對外來干涉」等敘述。學者指出,中共此舉即是將反獨力道擴大到國際層面,透過國際作為增加國際反台獨的力道。然而,由於反對外來干涉的操作,涉及國際輿論反應,並非完全操之在己;因而可以預判,促融將是中共未來最主要、也最具體的對台策略。

中共二十大後的對台政策,重點在堅持一中原則下的促統、促融、反獨、反介入等所謂的「兩促兩反」。歸納其具體舉措,在促統方面,除了將「促統」納入民族復興進程,並透過兩岸一家親、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民族主義號召,強化台灣社會對中華民族的認同;與此同時,加強國際宣傳與作為,限縮台灣國際空間。

在促融方面,基於融合發展戰略,以經貿交流為主軸,一方面以大陸內需市場、各種惠台政策為槓桿,磁吸台灣企業、人才赴陸投資發展;另一方面,加強與特定台灣產業、企業的接觸與鏈結,以穩固大陸特定產業供應鏈。

在反獨方面,中共一方面將視國際與兩岸情勢持續在軍事上進行威懾,以化解內部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並以軍演常態化、海峽中線隱形化,製造台海緊張氛圍,建構有利大陸談判的氛圍。與此同時,在「吃飯不能砸鍋」原則下,明確對所謂的台獨企業、藝人畫下紅線。至於反介入方面,中共將持續向國際社會釋放台灣問題為核心利益的訊息,並透過經貿政策的工具化,阻卻西方國家介入台海事務。

然而,為因應嚴峻的經濟情勢,中共短期內必定以內政為主,專注發展,先求穩再求進。因此,在管控分歧下,尋求與美國關係的和緩並創造更多與美對話空間。

種種跡象研判,中共「兩促兩反」的對台政策,反介入是首要任務,促融是主要手段;至於反獨或促統,孰先孰後?則可根據現實情勢進行動態調整。

也就是說,對中共來說,台灣總統大選結果意味台灣多數民意支持兩岸和平發展,因而中共定調近期的對台工作有所成效。二月下旬中共對台工作會議中,大陸政協主席王滬寧表示,對台工作雖然「克難前行」,但在推動兩岸關係方面「取得新進展」。基於此,中共即定調:未來對台將著重在擴大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同時透過兩岸產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

一言以蔽之,由中共在台灣大選後恢復台灣農產品輸陸、避免金門漁船事件擴大等諸多舉措可以窺知,在大陸經濟下行壓力仍大、以美國為主的國際勢力持續打壓下,對台以經貿為主的融合發展最符合陸方利益。換言之,在中共不希望海峽兩岸再生事端,甚至希望兩岸能透過交流走向合作,以求共同發展、休養生息的此刻,我方除了聽其言,更應觀其行,才能務實維護甚至創造台灣利益。

   
建立師生特教「衛教」制度
王品/台北大學社工系副教授(新北/聯合報
近日高中特教生毆師事件引起很大討論,教育部也回應,承諾將增加特教助理員、給老師心理輔導資源,並常態性建立處理機制。筆者以在大學擔任過特教生導師超過十年的經驗,想建議衝突預防做法。

首先,師生都需要特教「衛教」。據筆者在高教端觀察,目前並無制度性的特教「衛教」機制,幫助全體師生認識多重障礙,並學習溝通技巧及教學策略。這導致教學現場很容易發生師生或生生衝突,或權益受損。且「衛教」該如何落實到老師這一方,才是困難所在。

教育場所一向預設「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若要讓全體老師(包括代課)都對「特教生應對」這議題產生學習的必要感、責任感與樂趣感,恐怕教材教法都須一番創意設計,否則恐怕又是「簽到心不到」、「言教身不教」。

其次,我國現行之學生「獎懲處分」機制,並無針對特教生另設更為周延之程序保障。建議應比照現行之「學生申訴」機制,凡遇特教生案例,「委員應增聘至少二人與特殊教育需求情況相關之特殊教育學者專家、特殊教育家長團體代表等。」

再者,衝突之後,師生關係需要修復。但衝突走到「獎懲」,甚至「申訴」的那一天,師生關係早已破裂、再破裂。甚至收到獎懲或申訴結果時,對特教生的身心健康又是一重打擊。真正能夠挽救師生關係、避免衝突節節升高的做法,是在衝突發生後,能有個「師生一起坐下來談」的機制。把彼此想法徹底講開,確保彼此都有聆聽與細講的義務與權利,才可能「修復正義」。這樣的機制目前並不存在,或許這次事件可以開啟討論?

其實,隨著台灣社會對人權重視度提高,現今凡是外表可見的身心障礙者已很容易獲得社會大眾順手幫忙。但那些具有「隱性特殊需求」的孩子,卻最難被辨識出來,遑論得到社會及學校的包容與支持。

「隱性特殊需求」這個議題很新。台大還在二○二二年出動「社會設計跨域專長」師生,開發出「國小學童隱性特殊需求資源指南」,公開歡迎各界取用(網站連結:https://ntusoc5016.wixsite.com/website-1)。可見社會對此有多陌生。

如果我國連師生人數最多的國小階段都對此議題陌生,可想而知中等與高等教育端就更需要「教育」了。請社會停止究責,趕快承認我們對此議題就是不夠認識,一起捲起袖子來做事吧!

   
微罪不罰 增加事故風險有多大?
李克聰/消基會董事暨交通委員會召/聯合報
因交通安全問題近年來持續嚴重,行政院希望透過嚴格執法來改善,而在去年六月底再次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但修正前未與外界充分討論溝通,實施前也未向民眾完整宣導提醒。修正後民眾檢舉與逕行舉發的違規都會被記點,一年被記十二點將吊扣駕駛執照二個月,引發許多民怨,尤其是職業駕駛。因此,交通部目前參考「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中微罪不罰的精神;如第十二條超速十公里以內、吐氣酒精含量在○點○二毫克以下、載貨超重十%內不罰等,朝民眾檢舉不記點、罰鍰一二○○元以下違規不記點方向進行規畫。

首先,建議應具體說明,超速、酒測及超重微量不裁罰原因,是因為量測儀器會有誤差範圍而不裁罰?還是因其影響交通安全較小而不裁罰?如是影響較小而認定是微罪,應有分析認定依據才能得到認同,未來不記點的所有違規項目認定亦應如此。

交通部未記取去年修正實施產生極大爭議的教訓,只在三月四日與相關民團進行一次討論,就決定微罪不記點的規畫,並在今天要由行政院會通過送立法院審議。其中包括臨時違規停車、違規停車、機車手持行動電話等,擬列微罪不記點。另外,現行因道路環境導致之違規臨停及停車,導致機車駕駛人未依規定行駛車道罰九百元,但擬免記點。

任何交通事故發生都有因果關係,是否能用罰鍰金額高低來判斷違規輕重?如違規停車因罰鍰較低而定義為微罪;而因道路違停,機車未依規定行駛車道也是微罪,導致其未能與其他車輛保持行車安全間距,極易發生嚴重事故。這一連串的相關違規,因微罪不罰而增加的事故風險,不容忽視。

目前交通違規取締產生爭議的主因,在於道路交通工程未從需求導向規畫設計,且未能因應問題進行滾動式檢討修正。因此交通違規成為日常。當初交通執法因警力不足而開放民眾檢舉,當違規民眾被檢舉後覺得冤枉不公平,也加入檢舉行列,產生惡性循環甚至民眾對立。除了交通工程盡快改善外,仍應回歸到由地方政府規畫的常態性執法。建議在社區內,透過先勸導再檢舉的方式協助執法;在道路的路口及路段,則可透過科技執法先宣導再取締的人性化方式,另配合警方不定期的駐點執法,應可得到民眾認同配合,從交通管理3E有效改善交通安全。

此次修法,不僅是平衡道路安全與民怨,應以能有效改善道路安全為目標,不要在看守內閣期間倉促送立法院審議。應全面檢討各違規項目的事故危險嚴重性,調整對應的罰鍰及執法方式,並與社會各界溝通說明。

分析過往各式路口事故,主因是車輛行經路口未適當減速慢行,導致遇橫向來車或行人時未能即時停讓而肇事。其實在「道路交通安全規則」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都有相關規定與罰則,若此次修正能訂出減速方式,例如先鬆開油門再視情況適當減速,並明確違規認定、罰鍰與執法方式,相信應可有效改善路口事故。

   
併黃復興外 藍應提新論述
蕭徐行/獨立評論人(台北市)/聯合報
國民黨展開大規模組織改造,黃復興黨部將改組為退伍軍人服務工作委員會,同時為爭取青年支持者,將新增青年數位部。由於黃復興黨部有其歷史與形成背景的特殊性,要加以整併,自然容易引起正反意見的相互爭議,甚至造成保守派的反彈。

歲月不等人,選民也不會等國民黨,組織改革只是貼近民意的治標手段;國民黨更要加速改革,提出能為泛藍、獨立選民乃至於淺綠選民認同的「新國民黨論述」,重新匯集民氣,拿下二○二六與二○二八的勝利,才是治本之道。

年輕選民不願意支持傳統的藍綠政黨,乃因不滿藍綠輪替執政政績不佳,這也是年輕選民厭惡藍綠,多數支持民眾黨的根由,也讓藍綠政黨都面臨嚴重的未來危機。年輕人認為國民黨與民進黨一樣無趣,整天喊統獨,整天在說教,反而柯P的耍寶逗趣才合乎年輕的心。雖然中央執政權得延續,民進黨的有識之士還是擔憂「怎麼跟年輕人溝通?這四年沒有去溝通,未來就會兵敗如山倒」。

相比民進黨,國民黨最讓人擔憂其未來性。這次選舉顯現,國民黨已經很難吸引到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宣傳管道被民進黨與民眾黨掌控,又講不出可以得到年輕族群共鳴的內涵,嚴重喪失未來的話語權。

國民黨的造勢場合幾乎很少見到年輕人,甚至有一大半是高齡族。因此,如何吸引年輕人關注乃成為國民黨最重要的課題。首先,國民黨要能夠反向的從年輕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針對他們有興趣的議題投入,博取認同感為先;其次,必須說年輕人的話語,才會有感。不要一天到晚「想當年」說些大道理,應該著重在青年世代關心的議題上。

此外,國民黨在媒體宣傳上完全處於發聲弱勢地位。傳統媒體被民進黨掌握,網路等新媒體又拚不過綠白兩黨,導致投票前一晚,飽受網路「棄侯保柯」的大量攻擊,卻束手無策。

國民黨想吸引年輕人的支持,一定要跳脫傳統的宣傳,並宣傳對於民眾有實質好處的政見,才能在年輕族群中挽回頹勢。很可惜,選舉結束兩個月,國民黨仍然沒有真正面對自己的危機。國民黨今年有年輕立委帶頭衝,在國會面臨實質的世代交替,但是除民意代表外,許多地方縣市政府是否真正挑選年輕幹部或是用心培養呢?國民黨最讓人詬病的,就是無權無勢的後起之秀沒有什麼出頭的機會。尤其都已經二○二四年了,怎麼還用一百多年前的三民主義來教導民眾,連話術也停留在一百多年前的風格,這樣怎麼能讓年輕人接受呢?

更糟的是,只要黨一出問題,永遠就是先交相指責。就像這次投票結果不贏不輸,國民黨的鐵桿深藍支持者只有打落水狗一招,想的先是朱立倫下台,並指責總統提名人選不佳,反而對於國民黨在台灣政治市場的得票率逐漸萎縮,沒人關心也沒人願意去改變。

這次選舉三黨都有利基與危機,國民黨拿回國會多數黨的面子,但受制於三黨不過半的裡子,必須自立自強,提出接地氣的主張,才能扭轉「老人黨」的形象並徐圖未來。未來一年藍綠白如何運作,即可窺見下次地方選舉與四年後總統選舉的前程。

   
解僱未通過試用期的員工之原則?
法院判決對於勞工勝任與否之判斷,會觀察勞工客觀能力及主觀意願層面,並認為雇主應該窮盡方法協助勞工改善而無法達成時,始能對其解僱。

「睡死了」 不是sleep die!「淺眠、昏睡」英文怎麼說?13個跟「睡眠」有關的實用說法
「睡死」的英文別說成”sleep die”喔,"sleep like a log" 或 "sleep like a baby",取決於你想要表達的感覺,這兩種都可用來形容一個人睡得非常沉。一起來來學學13個跟「睡眠」有關的實用英文說法!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