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慈濟月刊電子報】提供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的彙編選粹,慈悲與智慧的雋永語錄,是您日常生活中的心靈資糧!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3/12 第567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周處暴紅的啟示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中常委沒人選,國民黨的危機不止黃復興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電價調整機制 需合理可預測
民意論壇 看奧本海默 知戰爭悲劇
孫中山先生逝世99周年/國父是中國人 我們呢?
中美晶片戰 陸穩步突圍
除三害 幫助植物人善終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年少能記是幸,年老能忘是福!
聽教宗勸喻 不羞於和談
賴需開創新局 勿低估人民智慧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周處暴紅的啟示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去年在台上映時,票房、口碑平平的國片《周處除三害》,近日以黑馬之姿在對岸大放異彩。票房突破三億人民幣、評分節節攀升,劇情更成對岸熱議焦點。電影又「紅回台灣」,在串流平台高居榜首。《周處除三害》,已成「現象級」電影。

三億人民幣的票房,是台片在大陸票房的歷史第三,且可能再躍升第二。更令人驚奇的是,《周處除三害》是社會寫實片,有大量敏感暴力、血腥和宗教情節,與過去國片在大陸主流的「小清新」大相逕庭。也難怪,兩岸都以「黑馬」形容。

過去國片在大陸,鮮有類似題材叫好叫座。其間,除成本、過審考量,就是過於強調「台灣本土色彩」,與對岸觀眾產生隔閡。在此背景下,《周處除三害》能為國片殺出一條血路,更顯難能可貴。也為兩岸電影人未來選材,提供全新思考點。

《周處除三害》採用中國歷史典故,講台灣的故事;幕前幕後的主力,是台港聯軍。雖是黑道殺手的故事,卻牽涉社會、宗教、心理等層面,甚至帶有政治意涵。能讓不同觀眾,跨越文化及意識形態隔閡,觀影後獲得滿足,或許這就是《周處除三害》成功的祕訣。

近年在「反中」情結下,「中國因素」被刻意降低、醜化。《周處除三害》暴紅,不是曇花一現,而能真正為華人電影合作開創新頁。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中常委沒人選,國民黨的危機不止黃復興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國民黨中常委順利完成改選,但除首次出現參選不足額、登記就當選的問題外,這個最大在野黨核心決策機構的改選並未受到太多注意。相對的,在中常委改選前夕,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提出了黃復興黨部整併案,引發高度關注及黃復興的反彈。中常委的弱化,反映國民黨權力結構與社會的距離;黃復興的存廢,則顯示黨員結構與社會的落差,都是國民黨必須解決的危機。

朱立倫把「鐵衛部隊」黃復興黨部改組為黃復興工作委員會,並在組發會下設「退伍軍人部」,黃復興地方分部整併入地方黨部,終結「黨中有黨」。朱立倫強調,黃復興不會走入歷史,而是要用另一角色創造歷史。然而,黃復興黨部為此炸鍋,反彈聲不絕於耳。

改革黃復興,幾乎是歷任黨主席都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因時代及政治變遷,軍人已不再是「效忠黨國」的產物,黃復興也不純粹是軍系代表。但黃復興意見常左右國民黨提名與政策走向,又和地方黨部時有磨擦,國民黨若不打開這個僅存特種黨部的竹籬笆,即難以再造形象。而另一個難言之隱是,地方黨部皆得自謀生路經營,唯獨黃復興是靠中央黨部支撐,在國民黨大筆黨產遭蔡政府凍結後,已養不起特種黨部。國民黨再不扁平化、黃復興再不改革,也難以為繼。

然而,朱立倫以「突襲」手法,先在即將畢業的中常會丟出改造案,再讓黃復興黨部主委季麟連到各地溝通說明,並不漂亮。朱立倫應是顧慮黃復興必然有意見,為免夜長夢多橫生枝節,才機巧地交給已無心論政的中常會去背書。此一做法,讓過去因「換柱」對朱立倫耿耿於懷的黃復興,更加反彈。這次黨務組織改造,一手成立青年數位部,另一手整併黃復興黨部,其實是因應社會結構變遷該做的事。然而,若因處理不當而導致黃復興成員離心離德,就只能收到反效果。

除了黨部架構調整,國民黨要爭取民心,更重要的是心態與作法的改變。對內,要加強上下的溝通;對外,要打開大門讓外界的聲音進得來。從這點看,中常會淪為雞肋,就是不及格。這次中常委共廿九席,卻僅廿七人成功登記,幾乎是資格符合報名就上榜。這樣的中常會,如何有一言九鼎的力量,這樣的決策機構如何能符合社會期待?國民黨家大業大時,搶中常委曾經是眾人搶破頭;曾幾何時,當家道中落,連中常委選舉都破天荒不足額。一位中常委形容,「年繳五十萬責任額,連黨要做什麼都不知道。」這樣的中常會,朱立倫更該設法改革。

試想,若連中常委都沒人要選,又有多少人願意為黨出錢出力?國民黨目前在地方掌握最多執政縣市,又在國會掌握最多席次,這些縣市首長、立委乃至各地民代公職,都應被納入黨中央的決策機制,才能使黨的戰力發揮到極致,並符合多數民意的期待。朱立倫必須明白,國民黨目前已是一個「強枝弱幹」的政黨,如果黨中央將這些具有實權的公職人員排除在外,或任由他們各自為政,黨中央卻自以為還能號令天下,以這樣的眼光,藍軍要在下一個四年奪回政權,豈有可能?

這次大選有六成民意希望下架民進黨,國民黨卻因社會對話與世代溝通環節斷鏈,終致功敗垂成。國民黨現下的改革,必須做到「加法」哲學,讓各方樂意為黨效力,黨中央不要害怕地方首長或立委會奪去主席光采,要善用他們的團體戰力凝聚社會的支持,拉近青年的認同,這才是國民黨成功的中興之道。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電價調整機制 需合理可預測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電價審議會本月底前召開並拍板下月要實施的新電價,電價調漲已無懸念,待討論的是調漲電價的範圍與幅度。過去一個多月以來,我們看到眾多經濟部或台電釋出的電價調漲方案,從所有用電戶都要漲價,到工業用戶或用電大戶調幅較高,相關訊息顯然是用於「測風向」,再視外界的反應嘗試找到一個全民都可接受的電價調整方案。對產業而言,並非反對漲價,而是期待政府提出一個合理的電價方案。

電價調整長久以來都不是純經濟議題,而是複雜的政治議題。陳水扁總統時代凍漲油電價,把燙手山芋丟給下一任馬政府。馬政府處理油電雙漲一事未能符合外界期待,成為其首任任期最大的民怨來源,馬政府第二任任期時記取教訓,在當時的台電董事長黃重球努力推動下,終於在2015年改革了實施長達55年的舊版電價公式。

新版電價公式的最大意義在於將電價的燃料成本與國際燃料價格掛鉤,讓國內電價上下浮動時有一客觀數據可以參考,再加上設定「超額利潤」條款,將台電的超額利潤撥入電價平準基金,可讓電價在面臨國際重大政經變故時,可以緩解電價大幅上調的壓力。

當年為推動新版電價公式,歷經朝野激烈攻防才獲通過,但僅在前兩年試用期尚能落實其精神,在2017年新版電價公式正式實施後,再度因政治力介入,讓電價調整變成政治角力的犧牲品。從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以及2018年到2022年間,我國電價歷經了11次凍漲,其中應對新冠疫情而凍漲尚有其理由,但有多次凍漲,就是明顯的政治力介入。

舉例來說,2019年3月台電建議調漲電價6.48%,若照電價公式至少也要調高3%,但當時經濟部強力介入,聲稱國際燃料價格即將走跌,沒有調漲電價的必要。然而,在電價決定不漲後,國際油價又繼續上漲了兩個月,讓台電當年前八月的虧損暴增六成達到202億元。換言之,不論從當時的國際燃料趨勢,或從電價公式來看,都必須讓電價合理反映,當時不漲電價的原因很明顯,因為馬上就要舉行總統大選。

過去八年多來的電價緩漲或凍漲,讓台電背負了龐大的虧損,即便今年經濟部認購台電增資的1,001億元,仍不足以讓台電的財務狀況過關。今年電價調整壓力大,再傳出政府有意補貼台電1,500億元,這項政策除了緩解台電的破產危機,更直接的用意其實是要降低電價調漲的幅度。然而,從人民的左口袋掏錢補助人民的右口袋,並非電價調整的長久之計。

電價是產業重要的生產成本,電價上揚當然會增加企業經營成本,產業界絕非逢漲必反。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多年前被問及電價調整一事時曾說,可以接受電價調整,但台積電不可以一分鐘沒有電。張忠謀的談話有兩個意義,除了強調供電穩定對產業的重要性以外,一個制度合理、可長可久、可預期的電價調整機制,對產業界同等重要。去年上半年政府調漲電價,立刻影響台積電第2季毛利率0.6個百分點,對其他產業的影響亦然,電價絕對是企業在評估生產計畫時最需要掌握的資訊。

電價調整有高、低兩個位階,高位是能源配比,低位是因應國際能源價格的波動做出最妥切的應對。對產業而言,高位的能源配比,像是要不要重新擁抱核能等議題,並非企業呼籲就可以讓政府做出快速的改變。然而在電價的短期調整一事上,政府有責任依據現有的機制做出相應的電價調整,而非每年3、9兩月由政治角力來決定電價調整幅度。產業時時刻刻都在應對生產成本的變化,電價上漲並不可怕,就怕政府的電價調整機制失去了合理與可預測性。

   
民意論壇
看奧本海默 知戰爭悲劇
林斯檀/公(彰化市)/聯合報
「奧本海默」描寫「原子彈之父」一生傳奇,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如今核武毀滅力道不可同日而語,面對中美爭霸和台海兵凶戰危,這部電影對我們應別具意義。

奧本海默團隊研發原子彈,確實讓二戰迅速落幕,但他與不少計畫參與者,對廣島之後繼續轟炸長崎,造成無數百姓死傷的決策感到不滿;最終這些「傑出英雄」,才發覺身為科學家的倫理責任超乎想像—畢竟是他們釋放了無人能掌控的怪獸,並將這隻巨獸拱手讓給官僚體制。就像電影裡男主角首次觀看試爆,當蘑菇雲升起時說:「現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這一切似乎早已埋下伏筆。

但奧本海默無可挽回的悲劇不僅於此,除了學術同僚、政府部門的內鬥,戰後美國掀起反共浪潮,讓有強烈左翼與反戰傾向的他,陷入無止境被跟監和調查的惡夢。表徵奧本海默「忠誠」的安全許可遭撤,直到二○二二年也就是他死後五十五年,官方才正式取消這項決定。

具傲人資歷或聲譽的天才,如果在號稱最民主國度都無法擺脫政客的把戲,那麼平凡如你我,今天又該怎樣面對美、中、台當權者,層層疊疊的糾纏?

法國大導演楚浮曾說:「戰爭片,即使是和平主義,即使是最好的,也會有意無意美化戰爭,並以某種方式吸引人。」習近平定調「和平統一」,民進黨「和平獨立」的劇情早就演爛,比起這些虛矯的戲碼,「奧本海默」確實值得好好看上一回。

   
孫中山先生逝世99周年/國父是中國人 我們呢?
周玉山/前考試委員(台北市)/聯合報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孫中山先生不幸逝世,實僅五十八歲四個月。廿天內,北京公祭處收到輓聯五萬九千多件,橫幅逾五萬件,其中有人直書「國父」二字,反映了當時民心,十五年後獲得了公認。

一九四○年四月一日,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孫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用以報本追遠。從此,中國人稱他為國父,一如美國人稱華盛頓為國父,土耳其人稱凱末爾為國父,新加坡人稱李光耀為國父。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共建立政權,自稱「中華人民共和國」,並說中華民國業已不存,卻一直害怕這個「歷史名詞」,也不認孫先生為國父,只敢稱之「革命的先行者」,顯現了叛徒的悲哀。

毛澤東不久就表示後悔,而且多次如此。一九六五年,毛澤東接見法國《人道報》的記者馬嘉麗,直言不該改國號,「把一個中國搞成了兩個」。假如不改國號,就會減少很多麻煩,解決很多問題,例如聯合國問題、台灣問題等。一九七○年,毛澤東又對美國記者史諾表達了悔意。

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十五日,中共終於進入聯合國,但是憲章上的中華民國,即Republic of China仍在,所謂台灣問題也仍在,因為台灣屬於中華民國,是國民的最大公約數,而且連陳水扁都說,他最敬佩孫先生。大勢所趨,中華民國和國父,成為我們的保護傘,七十五年來的事實,勝過一切雄辯。

我曾在大陸委員會,告訴蔡英文主委,中國人不等於「中共人」,台灣人不等於「台獨人」。郝柏村先生愛中國不愛中共,愛台灣不愛台獨,他在行政院長任內,獲得百分之九十以上民調的支持,可為旁證。時至今日,中共黨員只占大陸人口的十五分之一,說明中國人不是「中共人」的專利。

「中國人」一詞是廣義的,可從政治、文化、歷史、地理各方面分析。即就政治身分而言,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的國民,當然是中國人(Chinese)。今天中華民國的國民,絕大部分居住台灣,如蔣經國先生所說,也是台灣人了。兩千三百萬的台灣人,可以反共,但不必反中或反華,因為我們就是中華民國人,豈能目中無己?

一九二四年五月三十日,孫先生應上海《中國晚報》之請,播音於廣州,呼籲同胞都要奉行三民主義,這是他留在世間唯一的國語原聲。第一句說:「諸君,我們大家是中國的人。」孫先生的中國,當然是中華民國。如今國家仍在,國父不朽,我們是台灣人,當然和國父一樣,也是中國人!

   
中美晶片戰 陸穩步突圍
王伯元/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聯合報
過去一年多來中美晶片戰爭持續進行,美國不斷祭出各種高階晶片及設備的出口禁令和限制,並要求其他國家遵行,以圍堵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發展,但北京政府並未因此屈服。去年八月華為發表了Mate 60 Pro手機,採用麒麟9000S晶片,是由中芯代工、接近七奈米技術的產品,震驚各界,甚至傳聞華為下一款Mate 70手機,有可能會採用中國自製的五奈米晶片。

上月英國《經濟學人》專題報導指出中國正在減少對外國晶片技術的依賴,同時,包括華為在內的許多中國企業也在培養本地供應商。雖然在晶片法令下,中國無法進口最先進的EUV,但去年十二月中國自荷蘭進口的DUV數量突破新高,中國利用這些機器,採用重覆曝光模式以及一些技術的升級,即可生產高階晶片,雖然距離尖端技術仍有距離,但是靠著國家的補助和廣大的內需市場,中國的半導體正在穩步深化,朝著自給自足的目標邁進。

在全球半導體的版圖上,先進尖端晶片僅占市場的二至三成,而廣泛應用於自駕車、汽車、家電,甚至部分軍事武器的中低階晶片,則占了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七至八成。中國大陸雖在高階晶片的生產上受到美國壓制,但正快速地推升中低階晶片在市場上的占有率。目前中國有四十四座半導體工廠,預計到二○二四年底,還要再建立十八至廿二座大型晶圓廠,且大部分鎖定為成熟製程。其產能占比將從今年二成九成長至二○二七年的三成九,預估到二○三○年,全球五成的中低階半導體晶片都將在中國生產,屆時勢必開啟另一波美中晶片大戰。

於此同時,中國還在持續發展尖端晶片技術,並自行開發光刻機。據傳中國已可生產廿八奈米的光刻機,中芯也已擴大七奈米晶片的產能,為華為手機生產更多的麒麟處理器和AI繪圖處理器。甚至最近Financial Times報導,中芯今年已有量產五奈米晶片能力,而華為生產的昇騰910B晶片已拉近了與NVidia GPU的差距。過去我們保守估計在製造方面台灣領先大陸五年,IC設計則領先三年,但以現在的發展狀況來看,時間差距可能會縮短。

中國大陸在太陽能、電動車以及電池等領域亦有長足的發展。二○二三年國產品牌比亞迪挾著國內廣大市場優勢,銷量完勝特斯拉,最近更推出一款低價電動車,只需要八萬人民幣,震驚世界。中國也因此超越美國、南韓、德國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出口國。同時因為掌握鋰電池原料及生產優勢,二○二三年全球電池市場市占率的冠亞軍皆由中國廠商包辦,遠勝昔日霸主韓國廠。此外,目前中國將太陽能零件生產成本大幅降低了四成二,已成全世界成本最低的太陽能零件製造商,美國、印度和歐洲各國已無力與其競爭。其他科技產業如AI、通信、航太、量子電腦亦蓬勃發展中,後勢不容小覷。

美國總統大選不管是拜登連任或川普入主,「保護主義」的基調應該不會變,尤其針對中國,各項禁令還會層出不窮。但從過往經驗來看,美國對中國的制裁短期或有成效,但終無法攔阻中國進步的腳步,反而會讓他們加倍努力,打造出替代辦法,屆時美國反而損失了龐大的市場及商機,可謂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七傷拳。這場晶片之戰,最終會不會是贏得一場戰役卻輸掉整場戰爭,且讓我們看下去。

   
除三害 幫助植物人善終
吳育政/醫師(彰化市)/聯合報
國內最為人所知的植物人王曉民女士,十七歲因車禍成為植物人,六十四歲過世,臥床四十七年之久。有鑑於此,她過世兩年後,立法院修正《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七條,明定末期病人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可由其最近親屬出具同意書,撤除維生醫療,順其自然善終,以保障基本人權。

今年一月底,我收治一位五十九歲的病人。她在十八年前因喉嚨腫瘤造成呼吸困難,雖然送醫緊急搶救,但仍因腦部缺氧過久,成為植物人。自此,氣切管、鼻胃管相伴,在護理之家依賴抽痰、管灌,維持呼吸心跳。

常年累月,病人眼神空洞,四肢攣縮,其間多次因感染進出醫院。家屬來回探視、奔波勞碌、花錢無數,雖無奈認命,但實在不忍病人身處毫無尊嚴、飽受折磨、永無止盡的困境。他們偶然看到《過場》一書中,我提倡的自然善終理念,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向我求助。

入院後,一切依法進行。先是召開醫護與家庭會議,全程錄音錄影。我和另一位醫師診斷確為末期病人,家屬一致決定撤除維生醫療,簽署同意書,隨即我撤除氣切管和鼻胃管。十九個小時後,病人安詳往生。

以上的例子只是我收治個案的其中之一,並非特例。有緣相遇的話,我們醫療團隊必定善盡職責,謹慎判斷病人是否符合法律規範,交由家屬決定,希望做到終止悲劇、生死兩安。

對我而言,植物人求得善終是天經地義的事,理由顯而易見。病人毫無意識,依賴飲食管灌,按時翻身、抽痰,才得以存活。姑且不論每年家屬及健保付出的費用,試問這種生活是否是病人想要的?是在照護病人,還是在折磨病人?換成我們是病人的話,有誰想要這樣過?

然而,現實卻有三害,造成植物人難以善終。第一害是大多數的醫師不知道對植物人可以依法作為,撤除維生醫療,自然善終;第二害是有些醫師認為植物人有極少數多年後突然甦醒的案例,不符合條例中的末期病人;第三害是植物人潛藏的產業價值,每年有幾百億花費在醫療、護理、長照,既得利益者難以割捨。

第一害可以透過教育宣傳除之,不難。第二害的論點只是事不關己、高談闊論、以偏概全,大可不予理會,除之。因為大數據的統計顯示,植物人超過半年後甦醒的案例,微乎其微。所以,讓家屬可以選擇撤除維生醫療,可說幾乎是全球共識。第三害是擋人財路,最難除之。唯有政府提供適當的誘因,並列入考核項目,才有可能基於病人最大的利益,促成醫院依法讓家屬決定是否撤除維生醫療。如有不肯配合的醫院,定期公開名單,以示懲戒。

要除三害,不僅是為植物人本身,也為其家屬,也為健保節省開銷,避免破產導致全民受害。除三害,得三贏,何樂不為?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年少能記是幸,年老能忘是福!
趙坤茂/聯合報
年少時,記憶猶如順水推舟,不忘則記;年長後,記憶猶如逆水行舟,不記則忘。尤其是初老後,記性再好的人難免也會碰上應該牢記的人事物,一時之間卻完全想不起來的窘境。

如今,聊天之間常常出現的場景是大家拿起手機,當場查詢人名地名、圖文資訊或新聞事件。雖然有時會懊悔應該更專注在彼此的對談上,不要讓枝微末節岔開主幹話題,但手機和網路幾乎無所不知,有求必應,也著實補足了許多人腦記憶未逮之處,豐富了彼此的知性交流。

電腦愈來愈精明,不只運算能力進步神速,它的記憶裝置也正全面擴增。如同處理器的晶片設計走向立體化堆疊,近年競爭極為激烈的高頻寬記憶體(HBM; High Bandwidth Memory)系列,也利用三維先進封裝技術,堆疊出速度更快、功耗更低和容量更大的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以因應人工智慧運算晶片的需求。

人工記憶體在單位空間所能儲存的記憶容量固然驚人,但這與老天爺在小小細胞內就能嵌入大量遺傳資訊DNA相比,仍是小巫見大巫。遺傳基因資訊由一種使用A、G、C、T四個字母的DNA語言所寫成,乃數位化的生命樂章。每個生物體的生命藍圖不僅可以代代演化相傳,而且如果環境合宜,它的保存年限還挺驚人的。例如,數萬年前冰封在西伯利亞的長毛象,它們的毛髮仍保有損害不大的DNA片段,讓科學家可以在幾萬年後將遺傳資訊讀出來。

在資料儲存的軍備競賽下,不少科技巨擘並未漠視DNA儲存器(DNA Storage)驚人的儲存潛力,紛紛投入研發能量。科學家已能在實驗室展示DNA儲存器的讀寫功能,惟現階段DNA儲存器的存取速度仍相當牛步,與當前尖端記憶體最高每秒可存取上兆位元的速度相比仍差好多截,而且它的不穩定和高成本也存在許多挑戰。所幸目前人類所開發的DNA讀取與合成技術仍在起飛階段,或許在未來某個時間點,DNA儲存器可以真正派上用場。

江山代有強機出,各領風騷數百天。電腦不僅算得愈來愈快,而且也記得愈來愈多,反觀我們隨著韶光荏苒,運算力和記憶力卻逐步走入窘境。若要比精明,恐怕我們還真得要服老,也不得不服輸。不過,諸君切莫因而氣餒,數百年前鄭板橋就曾說過:「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

好友輝哥旅日回來後,分享幾則銀髮族睿智幽默的川柳集錦:「實在真好吃/但剛剛吃了什麼/我已經忘記」、「計步器步數/一半都是找東西/累積出來的」…讓人會心一笑,深知此中有真意,但欲辯時已忘言。

該記則記是幸,該忘則忘是福!然而,有時不該忘而忘恐怕就要付出代價。聽聞有對銀髮族夫婦,大熱天為了省電,在百貨公司待了一整天,回家時才發現出門時忘了關冷氣。不禁為他們的白努力心疼,也祈願他們很快就能忘記慘痛代價,繼續做聰明的糊塗蟲。(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聽教宗勸喻 不羞於和談
林軺/教(台北市)/聯合報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表示,烏克蘭應拿出「舉白旗」的勇氣,經由談判終結俄烏戰爭。

教宗認為「能看清局勢、為人民著想」的領袖,會捫心自問「戰爭可能會造成多少人喪生?」所以舉白旗進行談判並不代表軟弱,而是避免讓國家走向自殺之路的勇氣。

教宗這番話應是本著悲天憫人的胸懷而發,旨在呼籲烏克蘭政府和人民正視戰爭的現實,不要抱有幻想。因為烏克蘭不可能在戰場上徹底擊敗俄羅斯,而戰爭的代價又是那麼殘酷。因此,烏克蘭應盡快與俄羅斯展開談判,結束戰爭。

對澤倫斯基和烏國人民而言,教宗的話聽來難免刺耳,但聽在身處兵凶戰危寶島的我們,卻格外令人省思。

最近,國防部長邱國正因兩岸情勢嚴峻,瀕臨動武,坦言每天都提心吊膽睡不好。可是我們的國安部門依舊認為台海局勢可控,無須過度擔心。行政院長陳建仁和民進黨則老神在在,繼續暢談「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

其實,「備戰才能避戰」的邏輯並非完全正確,在某些情況下,積極備戰反而可能會刺激另一方,增加戰爭風險。君不見,因為實力懸殊,烏克蘭雖備戰了八年,俄烏戰爭照樣發生。

只有溝通、進而談判,才能真正避戰。套句教宗呼籲烏克蘭的「在情況惡化前,不要羞於進行談判」,呼籲台灣高官們能憂其民,發生戰爭前不要羞於遞出橄欖枝、羞於溝通和談判,避免戰事發生。因為戰爭只有輸家,溝通和談判卻能創造雙贏,也是唯一能阻止「社稷丘墟,蒼生塗炭」的途徑。

   
賴需開創新局 勿低估人民智慧
蘇治灝/雲林縣圍棋教育推廣協會理/聯合報
台灣人民很善良,大陸很多人也持這種看法,願意善待台灣。但是一碰觸到政治就變得很醜陋,金廈事件有些人就掉入這種泥淖。

如果從人道、人性的善良面來看,這是很細微的一件事,只要真相公諸於世,公道自在人心。

與此同時,在南海,中國與菲律賓也發生了嚴重衝突,大陸姿態很強硬,反而是小馬可仕表現得理性克制,他說南海很大,足夠容得下中國與菲律賓並存。他並沒有跟隨美國的調子,希望盡快弭平爭議,讓事件早日落幕,讓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他深知菲律賓的軟肋在經濟,菲律賓亟需大陸的市場,以人民的福祉利益為依歸,這才是大智慧、大戰略。

金廈事件延宕多日,得不到真相,金門地檢署睡著了?台灣贏了面子或輸了裡子?反倒是大陸悄悄收回了中線管轄權後,又讓禁限制水域消失。兩岸相較,高下立判。

民進黨從八一七萬票到不過半當選,賴清德要有臥薪嘗膽、開創新局的決心和抱負。不拘一格用人才,讓人民看到新氣象、新希望。閣員要適才適用,要有專業素養,不要酬庸,不要考慮派系。不要低估人民的智慧,只要肯努力,有決心,點點滴滴人民都會有感,要找回初心,找回民進黨的價值。

賴準總統必須盱衡世界局勢,在美中關係間找到平衡點,找出利國利民的大智慧、大戰略。美國是國家利益優先,大陸以靜制動在觀察賴準總統的動向。賴準總統步步維艱,期許他親美友日和中,並有實質的作為;全世界都在觀察他的一舉一動,動見觀瞻將決定台灣的安危禍福,甚至擴散到全世界的和平安定。

世事一局棋,乾坤在其中。尼克森、季辛吉以大戰略的布局,聯中抗蘇,終結東西方冷戰,讓中國重返世界舞台。鄧小平以儒家為體、法家為用,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引領中國開創新局。不到數十年,美中兩強並列。

川普民粹,拜登老邁,美國倒退,世界分崩離析。中國有數千年文明底子,過往仁道禮義廣被、和平萬邦來朝,今朝卻與俄羅斯、北韓等窮兵贖武國家連線,這是大戰略?千秋大義?

中國只要不爭而爭,無為而為,兩岸問題不要躁進,不要有個人歷史定位,讓時間自然解決。歐盟都可以成立,在大中華民族的廣義中,總可以找出解決方案。習近平一念之間決定兩岸的命運,也決定全世界的大戰略,期待他能返樸歸真,成為中國繼鄧小平之後的世紀領袖。

維持現狀是台灣主流民意。一國兩制,台灣人民斷難接受,霸凌或高壓手段,只會傷害到台灣人民。一榮俱榮,一枯俱枯,在大中華民族旗幟底下,化干戈為玉帛,讓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平共存。

成就非常偉業,要有非常氣度、非常識見、非常格局,共同締造和平,留芳千秋萬代,造福炎黃子孫。在歷史浩瀚煙波中,古今多少事,一笑泯恩仇;你儂我儂,讓兩岸擁抱和平紅利,共創大中華盛世。

   
當找不到合適的詞彙 老外會這樣說!
在中文裡,當我們不知道怎麼表達,或是不知道該說什麼時,會不自覺地說:「怎麼說呢?」變成英文對話,"How to say?"就脫口而出。基本上,"How to say?"這句話的文法就不對。當找不到合適的詞彙,老外會這樣說!

企業文化要注意 別踩禁忌紅線
職場新手在行事上,請記住「非禮勿視」、「非禮勿言」、「歸零思考」的原則,就不至於誤踩公司地雷!如很多年輕人心直口快,有什麼就講什麼,結果惹來一身腥,像是在辦公室肆無忌憚地,評論公司政策或產品,萬一主管或產品設計者恰巧聽見,後果可就不堪設想。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