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6/07 第573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毀憲與護憲的角色倒錯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郭智輝錯了!請你先解除台電的政治任務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打造AI智慧島 要超前部署
民意論壇 高薪不減壓 難解護理荒
校史納台北高校 台師大主體性何在
AI時代 光電能補足電力缺口?
黃仁勳AI盛宴 誰來埋單
美國承諾、擁高科技 台灣安了?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毀憲與護憲的角色倒錯
黑白集/聯合報
金庸小說《笑傲江湖》,華山劍派「劍宗」與「氣宗」相爭。氣宗弟子令狐沖意外習得精妙的獨孤九劍,卻因傷全無內力。他與上門奪位的劍宗師叔相鬥,觀戰群雄看傻了眼:怎會「氣宗徒兒劍術高,劍宗師叔內力強」?

類似的角色顛倒,近日也在立院上演。國民黨團總召傅□萁疾呼廢監察院,民進黨團與監察院長陳菊則痛斥,藍白陣營修法是「毀憲」。

賴總統不顧憲法增修條文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從憲法本文斷章取義,得出「兩岸互不隸屬」的結論;就連親綠的法學家,也不敢為這樣的釋憲角度背書。對中華民國缺乏感情、千方百計將之「空殼化」的執政黨,如今面對國會少數,竟突然義正辭嚴地變成中華民國憲法捍衛者,令人啼笑皆非。

反之,不少藍委以近年監委甘為執政黨打手、「辦藍不辦綠」為由,便主張監院必須廢。近年監委行事偏頗的事例確實繁多,但一些人不適格,能否當成廢監察院的理由,也猶待商榷。再說,蔡政府八年肆無忌憚安插人事,理當獨立行使職權的機構都淪為執政黨側翼打手,豈在少數?難道檢調、大法官、NCC等都該一併廢掉?

孫中山先生獨見創獲的監察權,百年後應該如何存在、如何轉型,值得深入探討。遺憾的是,朝野雙方除了互噴口水,都未拿出及格的論述。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郭智輝錯了!請你先解除台電的政治任務
社論/聯合報
新任經濟部長郭智輝在立院表示,他不支持政府用預算「補貼台電」;他認為電價一定要「反映成本」,台電得靠自己的努力賺錢。不愧是出身企業界的經濟部長,郭智輝講究成本效益,反對政府補貼企業,見解正確。問題是,台電並不是普通的民營企業,它是背負著政府不合理能源政策的國營事業;除非郭智輝能幫台電解除「非核」等政策任務,否則要求它「反映成本」不僅是強人所難,更是嫁禍全民。

如果以為治理台電就像管理一家民營企業那麼簡單,郭智輝就大錯特錯!如果以為台電「反映成本」,就是照著既有電價公式公事公辦,那也是想得太美。台電若是一家有自主意志的民營公司,它絕對不會把自己「成本低廉」又「零碳排」的核電廠一座座關掉,也不會花核電三倍的價格去購買綠電,然後用虧本低價賣給民眾和產業用戶。台電也不會無緣無故把好好的核燃料棒送回美國,卻必須在全球到處搶購高價的天然氣,同時還得擔心國內的天然氣接收站因民眾抗爭而無法及時完成。

台電這些年許多不合理的經營策略,明知會造成財務虧損卻仍一頭往火坑裡鑽,明知是自殘行為卻仍執意以赴;原因無他,台電是被逼的,它被迫執行蔡總統交付的「非核家園」能源轉型政策,毫無抗拒的能力。民進黨當然知道自己對台電的虧損難辭其咎,因此提出各種對台電的補貼、現金增資之議,以稍示彌補。現在,郭智輝這個「局外人」來了,覺得政府補貼不能再繼續下去;但除非他能立刻解除台電所背負的各種政策任務,否則,他憑什麼要求已被政治壓力壓彎脊梁的台電要靠自己努力賺錢?

民進黨的「非核」神主牌,如今是處於「幽明之間」。蔡政府如火如荼推動了八年的非核家園,先在俄烏戰爭期間因天然氣價格暴漲受到了挑戰,後又因西方國家為「減碳」重新肯定核電的「綠能」地位再受衝擊。一年多來,「重啟核能」及「既有核電廠延役」的呼聲不斷,民進黨仍故意裝聾作啞,不願正面調整政策。賴總統組建政府期間,他曾有意延攬為閣揆的童子賢曾公開表態挺核,多位內閣成員也都聲稱認同或不排斥核能,一度讓外界以為新政府立場將有所轉變。誰料,在綠營的政治壓力下,這些閣員隨即收斂或改變了說法。

郭智輝自己的立場也一變再變。就任前,他稱核能是「乾淨能源」,並說上任後會盡速盤點政策解決問題;但王美花的經濟部立馬一刀掃來,稱核能「不是綠能」。上任十天時,他改口稱供電無虞,非核不變,核三除役勢在必行。但上任十五天時,他的說法又變,改口稱核二核三可以延役二、三十年,但要先通過修法。可見,他內心也十分掙扎吧!此際,他把刀口轉向台電,認為台電不應再接受補貼,要自力賺錢,未免強人所難。身為部長,郭智輝知道自己必須在政治刀鋒中游走,以策安全,他難道不知被政策綁架的台電連掙扎的能力都沒有?

台電董事長近年皆由經濟部次長兼任或轉任,其原因,就是為了確保台電聽命行事,不得有自己的盈虧意志。而今,台電董座確定由代理了兩年多的前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接任,這項安排,不也在確保曾文生執行多年的非核政策不會「人走茶涼」嗎?

經濟部可以要求台電自力更生,但是,必須先把政府加給它的枷鎖鬆開。否則,郭智輝一味要求台電反映成本,就會變相由民眾承擔政府錯誤能源政策的代價,那根本是行不通的!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打造AI智慧島 要超前部署
社論/經濟日報

2024台北國際電腦展在眾多國際IT領導廠商參與下熱鬧開展,總統賴清德也出席開幕典禮並致詞。他表示要把台灣變成AI智慧島,提出三項具體措施,包括政府會持續穩定供電,並且建立屬於台灣的資料中心;其二是建置超級電腦,賴總統表示感謝黃仁勳捐贈一台超級電腦給台灣,也謝謝台積電支付後續的營運費用,更期待未來建置更多超級電腦,讓台灣全力發展AI人工智慧。最後是政府會持續培養與投資人才,包含晶圓、半導體、人工智慧。

賴總統所提的發展方向,充分顯現台灣在AI時代的雄心壯志,也表明政府致力於推動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及人才培養的決心。然而,面對全球快速變遷的技術和市場環境,台灣還是有許多需要強化之處,以確保能夠迎接AI時代的挑戰。

首先是供電及用水。眾所皆知,資料中心進行大量運算需要耗費不少的電和水。根據The New Yorker雜誌報導,OpenAI的ChatGPT為回覆用戶每天2億個詢問,需耗費50萬千瓦時的電力,此一電量可供1.7萬個美國家庭使用。而其文生圖的功能,亦即每個使用者用ChatGPT畫一張圖所耗用的電,可以將手機充滿。

另根據統計,總計OpenAI訓練其GPT-3模型大概消耗了1,300兆瓦時的電力,如果用這些電來播放串流媒體,可以看185年。BCG顧問公司的報告也指出,2022年資料中心用電量約占美國總用電量的2.5%、預估到2030年將升至7.5%,幾乎將近三分之一美國家庭的用電量。

已同意向Microsoft資料中心供應核電的Constellation Energy公司預估,美國境內AI用電量未來可能是電動車充電量的五至六倍。因此荷蘭國家銀行的一份研究就指出,生成式AI帶來的創新,都是以處理性能和功耗方面的高昂成本為代價,預測未來兩年內產業將由「缺矽」變為「缺電」,而這可能阻礙人工智慧的發展。

除了電之外,訓練和運行AI大型語言模型通常需要數以萬計的伺服器,其運作時會產生熱能,這需要大量的水資源進行冷卻。以Google為例,其資料中心和辦公室用掉了約212億公升水,相當於8,500個奧運會規格的游泳池。根據預測,到2027年,AI可能會耗掉66億立方公尺的水,幾乎相當於美國華盛頓州全年的用水。而未來台灣會有更多的資料中心,水電的需求亟需未雨綢繆。

其次,超級電腦具有廣泛的應用範圍,從科學、氣候模擬與預測、天文、材料科學、醫療與生物科技、藥物研發、智慧交通、能源管理、製造流程優化等領域,我們是都要投入?還是選擇與聚焦?而AI產業化與產業AI化也是如此,AI有多個領域可以深耕,產業也有上百種需要提升,是集中焦點?還是雨露均霑?策略重點是專注於開拓新的市場?還是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資源有限下,策略需要有創新的想法,才能讓效益極大化。

最後是人才,除了專注於晶圓、半導體和人工智慧專業人才,還應該重視跨領域人才的培養,推動AI與其他學科的交叉學習,尤其是要推動產業AI化,更需要跨域人才。例如AI與醫學、工程、環境、經濟學等,創造更多創新應用場景,培養具備多元技能的複合型人才。針對產業界人士,推動在職進修,建立AI及相關技術領域的認證體系,提升現有勞動力AI素養,也需要全面展開。

賴總統提出的三項措施顯示台灣在AI發展上的雄心,但隨著資料中心和AI應用普及,電力和水資源需求將顯著增加,政府必須提前規劃並建置相關基礎設施,避免因供應不足而阻礙產業發展;對於AI產業化及產業AI化的投資也需有明確的策略與重點;尤其人才的培養需應更加多元化,讓AI人才與專業領域能夠融合創新,全面提升產業從業人員的AI素養與能力。

   
民意論壇
高薪不減壓 難解護理荒
邊立中/護理師、副教授(台中市)/聯合報
報導指出,臨床護理人力短缺問題已嚴重惡化,即使提供高達九萬元的月薪,也無法有效挽留護理人員留任。這是多年來錯誤的護理人力政策累積延宕未解決所致,如今終於爆發出嚴重的後果。

維持穩定充足的臨床護理人力,關鍵在於「開源」培育新血以及「節流」留住現有人員。開源方面,政府近年來採取增加護理相關科系招生名額、開設學士後護理學系等措施,期望培養更多護理人力。然而,對於這些政策實施的評估卻顯得不夠透徹。舉例來說,雖然新增學士後護理學系、增加護理科系招生名額,但實際上有多少畢業生真正投身臨床工作,相關的統計和評估付之闕如,也未根據這些數據去適時調整政策方向。目前僅統計畢業一年內的就業率,卻未深入調查眾多畢業生為何在臨床工作短暫後便離職,因此政策制定缺乏實證依據。

在節流方面,雖然政府補助夜班費用,意圖增加臨床工作的吸引力,但各班別工作負荷懸殊不均,導致醫院內部護理人員負擔分配不平衡。白班雖工作量最大,卻是最低薪資;相較之下大夜班薪資高於白班許多,因此反而出現護理人員搶著要上夜班的情況,進而加劇不同班別間的對立衝突。

部分病房雖有輔助人力協助護理人員處理雜務,但根據臨床護理師的實際反映,現有輔助人力無法徹底減輕他們的工作負擔。更重要的是,相較於僅補助加班費等津貼,許多臨床護理師更期望能獲得與工作強度相稱的合理薪酬水準。筆者接觸的臨床護理人員表示,儘管疫情期間月薪高達八、九萬元,但多數人仍希望能有合理的工作量,而非在被迫承擔過度勞累的狀況下,用高薪來掩飾這個問題,因為如此只會加速人員流失。

因此提出以下建議:適度落實分級醫療,減少不必要的住院病患,避免大醫院人滿為患的窘境,進而降低護理人員的工作負荷;應改變目前的臨床照護模式,設置專責小組分工處理特定醫療項目(如打靜脈留置針等),減少不必要的臨床雜務,縮減與彈性護理人員工時;護理人員的薪酬項目應當及時反映實際工作價值,護理項目給付應合理分配至護理人員身上,而非僅只補助夜班費用。

疫情過後,護理人力短缺危機日益顯現。當臨床護理人員的薪資水平與相對輕鬆的美容診所工作相去無幾時,多數人自然會選擇較為輕鬆單純的那一方。維持護理人力「開源節流」是一個錯綜複雜且艱困的課題,如果無法及時採取有效紓解,將會陷入惡性循環,最終犧牲的將是全體國民的健康福祉。

   
校史納台北高校 台師大主體性何在
段心儀/中華文化教育促進協會秘書/聯合報
前天六月五日台灣師大舉辦第一○二周年校慶慶祝大會,但同時也掀起各界對師大重編校史的關注。因為此非單一事件,而是重新定盤台灣歷史的一環。

台灣在二戰後因急切需要培養大量中學與高中師資,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遂於民國卅五年六月五日成立具大學位階的「台灣省立師範學院」,負責中等教育師資的人才培育。一九五五年師範學院改制為「台灣省立師範大學」,一九六七年升格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七十八年來,台師大作育英才無數,更間接培育出全台菁英。但七十八年的校史怎麼突增為一○二年呢?因為納入了創立於一九二二年的台北高校。

師範大學原址為日治時期台北高校,這是地理上的事實。但台北高校已經停辦,校舍移轉師大使用,這是歷史上的事實。台北高校與師範大學位階與性質完全不同,師大的歷史若推前到創立台北高校的一九二二年,不但自降位階,且因台北高校附屬台灣大學,師大是否也應自認是台大的附屬學校?師大主體性何在?

師大自棄主體性事件與台南市熱烈慶祝「台南四○○」一樣荒謬。我就讀於台南市成功國小,我還清楚記得民國五十年台南各界熱烈慶祝鄭成功光復台灣三○○周年的盛況。慎重紀念鄭成功福建渡海,驅逐荷人,光復台灣的功勳,非常清楚是漢人史觀、中國史觀、台灣史觀。但是今年「台南四○○」慶祝荷蘭人四百年前在安平首建熱蘭遮城,這又是誰的史觀呢?既非漢人史觀、中國史觀,難道是台灣史觀、原住民史觀嗎?荷蘭人除了掠奪,帶給台灣什麼?原住民又該慶祝「一六二四」後被荷蘭人大肆屠殺的命運嗎?「台南四○○」只能是殖民者史觀,它置台灣主體性於何處?

師大近年來政策積極向執政當道靠攏,此次校史事件斧鑿痕跡更重,但這並非特例。政大改校歌,去前校長蔣中正銅像,也是同樣思維邏輯。換句話說諂媚當道已成顯學,大學已失風骨沒有脊梁。

但更可懼的是教育大校帶頭去歷史文化正統,影響人心極為深遠。清名臣劉墉說:「天地之間有桿秤,百姓是秤鉈。」如果說人心如秤,教育就是秤桿上那顆定盤星,定盤星決定秤錘與秤鉤能否平衡,教育決定一個時代如何面對歷史與文化。教育人立場偏移,文化道統就會失衡。文化道統失衡,證諸歷史,國家分裂與顛覆就在眼前。

   
AI時代 光電能補足電力缺口?
黃其君/永續教育公益講師(高雄市/聯合報
面對AI發展所帶來的用電需求年增三%的挑戰,經濟部部長提出「電不夠就用光電補」的解決方案。然而,這種說法是否經得起考驗?根據經濟部能源署的能源統計月報,呈現出幾個值得關注的事實:

首先,全球強調的是低碳電力,不僅是再生能源,絕大多數工業國也開始將低碳核能復興作為因應淨零的重要行動。然而,我國的核能發電量在「非核家園」意識形態作祟下明顯下降。與核一、核二、核三全運轉時相比,減少了二五五億度低碳穩定電力,這些電力正是AI運算與電子產業最需要的。本世紀以來,我國核能發電最高占比達十八點一%,約為當前總體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的兩倍,如今已大幅縮減,再生能源發展迄今並沒有取代這些發電量。

其次,部長強調的光電,發電量的增幅並不如預期。與能源轉型前的光電年發電量相比僅增加了一一八億度,也僅增加四點三二%,如何應對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此外,燃煤和燃氣發電量都顯著增加。這與民進黨政府所承諾的減碳目標背道而馳。

面對這些問題,民進黨的賴政府接續的能源轉型目的是否奏效?似乎不樂觀。當電力短缺時,政權宣稱會以光電補足,然而大部分的光電都已賣給了電子等產業。以台積電為例,其用電需求八%遠超光電所能提供的四點三二%的增幅。

更令人擔憂的是,光電不當發展持續對兼具生態服務與碳匯功能的生態環境和傳統農、林、漁、牧領域產生負面影響。光電不僅未能解決電力問題,反而製造了更多環境生態衝突與社會衝突。

值得一提的是,太陽光電是否存在重複計算問題?

依據法律規定,台電購電、發電和售電所有相關數據都需經會計簽證,並經由經濟部能源署核實後統整成政府公開資料,每月定期發表。難道政府認為,能源議題專家或工商業巨頭不會察覺到再生能源發電量的有限性,根本無法重複支援多種額外增加電力需求?

例如,美國台灣商會昨天即已表達對台灣綠能進度落後的擔憂,全國工業總會等機構也多次提醒或質疑民進黨政權再生能源發展的成效未達預期,反映社會各界對於能源政策及再生能源推動進度的嚴重憂慮。

更令人費解的是,國際上一四○國認同潔淨與低碳的核能,紛紛提出復興策略,包括延役、重啟、興建。見賢思齊與時俱進,環境部長本該向立法院提出修法,將環境基本法中不合時宜的「非核家園」移除,方能積極履行推動淨零戰略,部長卻拿非核家園當淨零碳排做不到的藉口,無視蔡賴政權能源轉型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帶頭漂綠。

再生能源的發展需要真實、透明的數據支持,而非虛假的繁榮景象。政府應加強數據的透明度和準確性,確保能源政策的實施,能夠真正推動台灣走向永續發展的未來。

   
黃仁勳AI盛宴 誰來埋單
楊穎超/大學教師(台北市)/聯合報
最近身價三點三兆台幣的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台趴趴走,態度親民,又勾勒出不少投資合作前景,民眾對他頗有好感。但有點遺憾的是,對黃的報導,多停留在娛樂絮聞與AI浪潮,忽略了他所提投資合作案背後的政經意涵及影響。

首先,國際大廠願在兩岸緊張時出面投資,這本身就有豐富意涵。但如果將此解讀成台灣安了,卻是過度推論。因為最近台積電新任董事長魏哲家坦言,曾討論過兩岸地緣政治風險,讓台積電想移出產能,只是完全移出不可能。魏的結論是,相關領導人都很有聰明才智,他們不會讓這件事發生,但他同時也強調,這只是個人意見。

其次,黃仁勳也是非常聰明的生意人。他曾謂輝達投資台灣,主要是台積電太棒了,台灣同時還有完整上下游供應鏈。但他的說法切頭去尾,所獲利益來源遠不止於此,還包括我政府政策與社會力支持。

政府一直有發展型國家思維。簡單的理論陳述是政府強調經濟成長、推動「正確」產業政策、重視私有財產誘因,以及國家在操縱和調控市場上的角色。過去政府推動塑化電子等產業政策,使我們受益至今。

現在政府看好輝達,因此雖然該公司很有錢,經濟部還是藉由領航企業研發深耕計畫,補助該公司六十七億元,超過輝達自籌資金的三分之一,這還不包括國營單位的可能幫忙;而輝達之前想在台成立物流中心,透過談判,把當時物流稅務原本稅率百分之二,壓低到以最低稅率百分之○點○六來處理;此外,在黃提到要成立設計中心後,除了許多地方政府表態願提供土地外,例如北市府還加碼說「也會盡可能傾全力給予最佳的條件跟優惠」。

至於社會力支持方面,就是黃在台大演講的背板和影片,那五十多家企業、十七所公私立大學。這些高水準人力與合作廠商,能提供廉價有效率服務。台灣工程師的耐操文化,世界知名。而在學界,例如去年輝達與台大宣布合作,新聘千人研發團隊,以及後來成立雙方聯合研究中心;至於廠商,輝達位於亞灣高軟的研發中心,設於區內鴻海大樓。這些利益加在一起,輝達最後真正會投入多少成本,令人好奇。

為了爭取輝達,政府社會的支持無可厚非,但在互相需要前提下,到底該給多少?而發展型國家大力扶植本土產業,外國資本卻拿我這麼多資源,好壞如何?應該注意他國經驗。期盼政府是從經濟,而非政治來打外資算盤。

最後,提醒政府至少應就相關投資案,做好避免加速惡化貧富差距的配套。台灣過度偏愛電子產業已久,但在面對無法加入國際區域貿易組織,傳統產業處境愈趨艱難景況下,卻輕描淡寫地表示對台灣整體影響不大;而對無法追上AI浪潮的勞動力而言,就業前景堪憂。隨著輝達加入及後續效應,恐會進一步惡化台灣不同產業者的所得分配。如何透過徵稅等財富重分配手段走向久違的均富,是政府應盡的責任。

   
美國承諾、擁高科技 台灣安了?
張鐸/大學兼任副教授(高雄市)/聯合報
十九世紀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茲說的「戰場上的霧」,意指戰場永遠宛如迷霧瀰漫,指揮官無法完全看清戰場局勢。放到現在來看,講的就是我們的國安高層,已經戴上了「台灣科技可以左右世界」的眼鏡,樂觀地看不清楚兩岸局勢了。

近日,拜登第五度表態美國不排除動用武力保護台灣。對於是否派兵上台灣、是否從美軍在印太盟國的基地發動打擊?拜登耐人尋味地回答,不排除動用美國的軍事力量,但又說:「這和派陸海空部隊,有明顯區別。」別忘了,美國對烏克蘭出錢出武器、彈藥,也算是動用軍事力量,但就是不出兵參戰,而且還限制不准使用美軍提供的武器彈藥去攻擊俄羅斯國土。

美國很清楚自己的角色與利益在「協助防衛烏克蘭」與「防止自己直接與俄羅斯發生衝突」,有一道「明顯區別」的紅線,美國絕對不會讓自己跨越並捲入衝突。所以美國不排除動用武力保護台灣的紅線,應該比對烏克蘭的更謹慎。原因在於,烏克蘭與俄羅斯都是聯合國的會員國,兩個會員國交戰,美國都不敢跨越紅線出兵制止。在全世界的「一中政策」幾乎都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若兩岸啟戰端,那道「明顯區別」的紅線,絕不會與烏俄戰爭的相同。

讓迷霧更瀰漫的是,近幾年台積電及其供應鏈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暴增,成為經濟與地緣政治熱門話題,美國前總統川普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如果中國占領台灣,會令全世界停擺」。《紐約時報》也專文指出,台積電堪稱世界上最重要的公司,它是歷史上唯一在停產後會導致全球經濟蕭條的企業。如果數百億美元無法將晶片移到美國生產,那就應該努力地遏制台海戰爭。《彭博社》科技版也報導「因為如果沒有這個島上製造的晶片,就不會有價值數兆美元的輝達或是蘋果。台積電不僅是美國最重要的公司,也是美國股市重要的組成成分。」所以顧部長可以據以倡言「複雜化對岸算計,讓中國可能的軍事冒進作為時間表不斷往後遞延」。

再加上台北國際電腦展開幕時,科技大咖紛紛大談以「AI力即國力」,也樂觀地斷言「兩岸若發生衝突,受影響也不是只有台積電或半導體產業,而是所有產業都會受影響。」這是台灣高科技產業提供的一種兩岸及亞太地緣政治戰略的優勢嗎?是國安高層可以仰賴依靠的嗎?

國防部長已輕鬆地宣布,過去兩年各部隊正副主官因應共軍擾台,必須隨時維持一人留守,規定即日起取消,恢復常態,讓幹部兼顧家庭,有利人才長留。言下之意,若擾台的中共機艦,確實進行實彈科目,並出現大規模增加準備的異狀,並已「由訓轉戰」,國軍再下令不在營區的主官管回營備戰嗎?人才長留不是因為愛國,而是讓他回去顧家。

當年,美國人認為「在烏克蘭人心中,在全世界看來,俄羅斯的所作所為沒有什麼強大之處。」幾天後,普亭下令入侵克里米亞,隨後,烏克蘭東部爆發了一場漫長的消耗戰,直到現在。

美國人的口頭承諾,高科技的發展,就可以讓我們不用枕戈待旦了嗎?

   
Uber Eats、foodpanda 冤家變親家3大效應解析
Uber以9億5千萬美元併購外送龍頭foodpanda,只要主管機關核准,最快2025年,Uber Eats就會獨占台灣外送市場。這樁併購案背後將對台灣的外送、餐飲和零售產業造成什麼影響與效應?

別再說苗栗無聊!超狂「親子住宿推薦」 遊樂園、螢火蟲、溜滑梯通通有
當預計帶著小孩在台灣國內旅行的時候,大家會想到哪裡呢?除了台北、台中、高雄等大城市之外,其實苗栗也是不能錯過的目的地!本次就帶來最適合爸媽們帶著兒童入住的苗栗親子住宿推薦,不僅從大型豪華酒店到溫馨宜人的民宿小屋應有盡有,正在煩惱去處的人不妨趕緊作為實用的參考!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