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0/13 第600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哈瑪斯13日釋放以色列48人質 50萬人集會翹首
波蘭欲訂新規 提高外國人獲得公民身分門檻
荷蘭政府介入安世半導體 憂技術流向中國母企
自民黨可能丟掉執政權 日相選舉推演三劇本
強調不派美軍 美籌組國際部隊維穩加薩
華郵:美中怨偶難脫鉤 最好重回談判桌
美政府關門 川普「找到錢了」軍餉照發
阿拉伯6國 以哈交戰時悄與以色列合作
阿富汗、巴基斯坦邊境交火 傳數百死傷
與巴基斯坦鬧僵 阿富汗轉向擴大與印度關係

焦點新聞
哈瑪斯13日釋放以色列48人質 50萬人集會翹首
編譯茅毅、盧思綸/連線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居間的加薩停火協議十日生效,根據該協議,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應在十三日正午十二時(台灣時間同日下午五時)前,釋放四十八名以色列和其他國家的人質,無論生死。廿一歲人質羅姆的父親布萊斯拉夫斯基十一日說,每一秒都覺得彷彿無盡的等待。

以色列十一日晚間約五十萬人在特拉維夫著名的「人質廣場」舉行集會,除了引頸翹望遭關押在加薩的人質獲釋回家,並感謝促成該協議的美國總統川普。

根據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辦公室公布的行程,他十三日先在以色列國會和來訪的川普會面,緊接著川普在以色列國會接見人質家屬,並在以色列國會發表演說。之後他轉往埃及,在度假勝地夏姆錫克與埃及總統塞西共同主持加薩和平峰會,廿多國領袖及代表可望出席,法國、英國、義大利及西班牙將由領袖親自出席,並傳出已邀日本與加拿大與會。

布萊斯拉夫斯基在該廣場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說,「我只盼團聚的時刻到來,其他都不重要」。至於內唐亞胡是否應對前年十月七日以哈開戰,以及左右釋放人質和加薩終戰的談判直到上周才終於有所成果負責,布萊斯拉夫斯基則說,對政治不感興趣,「我只想要和平」。

兩年多來,特拉維夫幾乎每周六晚間都有民眾走上街頭,要求以色列政府加快談判,好讓人質獲釋返家。十一日晚間此一集會的規模與氣氛空前,除了有群眾高喊「謝謝川普」,還可見有群眾帶自製的「諾貝爾獎總統川普」。正訪以的美國中東特使威科夫、川普女兒伊凡卡及其夫婿庫許納也現身前述集會。但威科夫上台致詞時提到感謝內唐亞胡為該協議所做的努力時,現場卻爆出噓聲。

根據以色列非營利組織「人質與失蹤家庭論壇」估計,這場集會湧入約五十萬人。該組織表示,「我們的奮鬥還沒結束,直到最後一名人質回家前都不會停歇。全國人民正屏息以待」。許多以色列民眾殷切期盼,這將是最後一次為了讓人質歸來而走上街頭集會遊行。

根據該協議,在以軍撤至約定的撤軍界線後,哈瑪斯應在七十二小時內釋放四十八名人質,而其中廿人有望倖存。內唐亞胡辦公室十二日對以色列政府人質協調員赫西說,以方準備好「立即接收我們遭擄走的同胞」。

哈瑪斯高官哈姆丹指稱,十三日上午展開換囚行動,此外別無進展,前線的哈瑪斯戰士尚未回報相關具體安排。作為交換,以色列也應釋放約兩千名巴勒斯坦人,其中約二五○人是在以色列監獄服刑的囚犯,約一七○○人是兩年來在未被以色列當局控罪下,就遭抓捕的加薩巴人。以色列監獄管理局指稱,已將相關巴囚移送至遣返設施,「待政治高層下達指示」。加薩民防機構十一日則表示,十、十一日兩天已有逾五十萬巴人返回加薩北部家園。

   
波蘭欲訂新規 提高外國人獲得公民身分門檻
華沙12日專電/中央社
波蘭內政部提出新法案,計畫收緊外國人取得波蘭公民身分的條件。新法案規定外國人須在波蘭居住至少8年(其中3年臨時居留、5年永久居留),且須通過社會融入考試及簽署效忠宣言。

波蘭在過去10年經歷歷史性移民潮。根據歐盟統計局統據,2017至2022年間,波蘭連續6年頒發給非歐盟公民的首次居留許可數量居歐盟之首。2023年,獲得波蘭公民身分的外國人達到創紀錄的1萬6342人,較10年前增加4倍。

然而,這一現象引發部分社會群體反彈,去年出現多場反移民示威,也促使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領導的政府推出更嚴格的移民政策。隨著社會氛圍轉趨保守,總統納夫羅茨基(Karol Nawrocki)在競選期間以「波蘭優先」的移民主張成功當選。

根據波蘭英文網路媒體波蘭筆記(Note FromPoland)報導,波蘭內政部在公告中指出:「成為波蘭公民是一種特權,也是一項責任。波蘭公民身份不僅僅是一份文件,而是一種基於價值觀與社群歸屬的承諾。」

內政部副部長羅古斯卡(Magdalena Roguska)補充說,授予公民身份的過程應確保新公民「真正尊重波蘭文化、傳統與法律,並忠於國家」。

納夫羅茨基一週前向議會提交自己的版本,主張將入籍居留年限延長至10年,並以「優先保障波蘭人利益」為核心理念。

波蘭內政部表示,將於10月27日舉辦公開辯論,邀請納夫羅茨基總統共同討論兩項法案,以期在不政治化的前提下達成共識。

新提案的核心包括新增「融入測驗」,除語言能力外,還須評估申請人對波蘭歷史、價值與法律的了解,以及他們在波蘭的社會參與度。通過測驗者必須簽署效忠宣言,承諾維護波蘭憲法與國家利益。

根據現行制度,外國人申請公民身份須至少3年永久居留,部分特例(如持有「波蘭人卡」者或遣返後裔)可縮短年限。內政部的新方案不僅適用於一般申請人,也涵蓋總統裁量授予公民身分的個案,意在防止政治性審批。

內政部在聲明中強調:「這些改變旨在保障現有公民的權益,並確保新公民的忠誠與文化認同。」

要讓新法案生效,仍需獲得執政聯盟控制的議會通過,並取得總統的簽署。觀察人士認為,兩方雖理念接近,但在具體條件上仍存在「象徵性競爭」,反映波蘭政治版圖中對移民議題的保守化趨勢。

   
荷蘭政府介入安世半導體 憂技術流向中國母企
阿姆斯特丹12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荷蘭政府今天表示,已對半導體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進行干預,原因是擔憂關鍵技術可能被轉移至中國母公司聞泰科技(Wingtech)。

路透社報導,安世半導體主要生產汽車與消費性電子產品所用的晶片。

荷蘭經濟部指出,這項干預係針對公司行政管理缺失,將允許政府在必要時撤銷或阻止有害決策,不過公司日常生產作業可繼續運作。

安世半導體發言人表示,公司一向遵守「所有相關法律與法規、出口管制及制裁規定」。

安世半導體為全球重量級簡易電腦晶片製造商,產品包括二極體和電晶體等基本元件。

荷蘭經濟部在聲明中表示,此次干預係依確保危急時刻關鍵物資供應的相關法律進行,屬於「極特殊」情況,同時未來可能遭到上訴挑戰。

   
自民黨可能丟掉執政權 日相選舉推演三劇本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本公明黨退出自民黨領導的執政聯盟後,金融市場將面臨更高的政局不確定性。隨著距離日本國會恢復開議、選出新首相只剩不到十天,日本媒體盤點三種可能情境。

日媒報導,公明黨10日退出執政聯盟當天,已造成日本市場振盪,不僅日圓匯率止跌回升,日經225指數期貨也大跌,在三天連假過後,14日開盤時預料將迎來更劇烈的波動。

現在距離國會預訂開議日期只剩不到十天,且在野黨打算共推候選人,各政黨都在忙著確保自家候選人能獲得足夠選票。參眾兩院都將舉行首相指名選舉,但將以眾議院選出的人選為優先。若第一輪投票沒有候選人過半數,前兩高票將進行第二輪決選。

眾議院過半數需要233席,自民黨目前只有196席,前三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日本維新會、國民民主黨)則共有210席。

日媒盤點日相投票的三種可能結果,首先是自民黨新任黨魁高市早苗當選為首相,由自民黨自組少數政府執政黨,但這需要前三大在野黨無法團結、公明黨也拒絕支持在野黨人選,讓高市以196席取勝。

第二種情境是高市在其他政黨的協助下,當選為首相,但公明黨退出執政聯盟,可能降低國民民主黨或日本維新會攜手自民黨的意願。一些自民黨人士寄望七席無黨籍議員,能增加高市的票數。

第三種情境是三大在野黨團結共推候選人,擊敗高市早苗,讓自民黨2012年來首次失去執政權,達成執政輪替。目前唯一浮上檯面的人選是國民民主黨代表玉木雄一郎,因為他已拒絕支持立憲民主黨黨魁野田佳彥。野田10日未徹底否認支持玉木為共推候選人的可能性。

   
強調不派美軍 美籌組國際部隊維穩加薩
編譯廖振堯、茅毅/連線報導/聯合報

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美國官員已正商討組建一支數千名兵力的「國際維穩部隊」(ISF),其任務旨在確保戰後加薩的安全。如何組成尚未敲定,可能來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埃及、土耳其、摩洛哥、印尼和幾個中亞國家。

另據其他外媒報導,ISF將在加薩負責發展並培訓一支巴勒斯坦警力,將讓其成為維護加薩長期安全的機構,巴勒斯坦的警察未來將與以色列及埃及合作,以確保加薩的安全。

解除哈瑪斯武裝成難題

建立ISF也面臨諸多挑戰,首先是如何解除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的武裝。相關國家的外交人員已商討使哈瑪斯戰士手中武器「除役」的程序,預計在下個階段的談判中制定,很可能在人質獲釋後才開始談判。

早在拜登政府時期就已初步規畫ISF,包含後勤、運輸、情報和支援等層面,由駐埃及的美國將領督導。埃及則是阿拉伯和其他國際部隊部署加薩前的中轉點。但拜登政府排除向加薩派遣美軍的可能性,考慮由埃及或阿聯的指揮官領導這支國際部隊。

美軍抵以監督加薩停火

另外,協助監督加薩停火的兩百名美軍官兵十一日開始抵達以色列,這代表一項格外複雜作為的開端,除了維護加薩脆弱的和平,還要建立治理戰後加薩的框架。這兩百人隸屬司令古柏領導的美國中央司令部,也將組織讓人道援助物資進入加薩,以及對加薩的後勤和安全協助。白宮已強調,美軍不會進入戰後的加薩。

美扮重建加薩重要角色

美國政府已迴避大力「改造」其他國家與地區,即所謂「國家建設」或「國家建構」,改以著重捍衛其本土所在的西半球安全。不過卸任和現任的美國官員指稱,美國在政治及軍事上的角色,對鞏固加薩停火協議,以及將川普的加薩和平計畫第一階段變為持久和平勢必不可少。

根據前述計畫,加薩將由一個巴勒斯坦技術官僚委員會管理,該委員會再受「和平理事會」監督,並由川普親自領導該理事會,其成員包括英國前首相布萊爾。

組建前述的技術官僚委員會可能具挑戰性。一位前美國官員說,加薩約三萬名技術、行政及安全人員,這些人的薪資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支付,他們可能有助維持對加薩居民提供的必要服務,並開始轉型為加薩的巴勒斯坦行政機構,如同川普的計畫。

然各方政治分歧恐使加薩治理計畫很複雜,例如阿聯堅持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必須結構改革,才能在加薩最後正式的行政機構中扮演吃重角色。而沙烏地阿拉伯則持不同看法。一位消息人士十二日則對法新社指稱,哈瑪斯將不參與戰後加薩的治理。

   
華郵:美中怨偶難脫鉤 最好重回談判桌
編譯盧思綸、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華盛頓郵報十一日以「美中貿易戰再次爆發」為題發表社論指出,美國與中國這對宿敵再度衝向一場沒人樂見的貿易戰,有如「準備離婚卻仍同居」的怨偶,料將損及兩國經濟並衝擊全球成長。但兩國相互依存,短期內不可能脫鉤「離婚」,最好還是重回談判桌。

中國商務部九日無預警公告收緊稀土出口管制,引發美國總統川普不滿,隔日宣布自十一月一日起對中國加徵百分之一百關稅,同時禁止所有關鍵軟體出口至中國。中國商務部十二日回應,管制稀土是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批評美國「典型的雙重標準」,強調中國「不願打但也不怕打」。

其實,美中已各自預留轉圜空間。中國將新限制的生效時程延至十二月一日;川普則把報復措施實施日期推遲到十一月一日。此舉顯示,兩大經濟體很可能是藉著擺出強硬姿態,透過威脅與最後通牒來爭取更有利的談判籌碼。

然而,從長遠來看,過去四十八小時的發展揭示,兩個超級大國的摩擦將加劇,並從偶爾合作的競爭關係逐漸邁向公開衝突甚至徹底對抗。

目前中國掌握全球百分之七十稀土開採及百分之九十稀土加工,北京藉此施壓完全是可預見的。事實上,稀土對於美國而言並不稀有,美國擁有豐富的稀土資源,但是最方便、最便宜的提煉與加工集中在中國;美國不僅仰賴中國採礦,還把約百分之九十五的稀土送往中國加工,因為美國國內處理成本高且審核程序冗長。要在美國本土建立可替代的加工能力,恐需十年以上時間,但北京打稀土牌料將加速華府相關布局。

美戰略儲備 將採購300億重要礦產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國防部後勤署(DLA)的公開文件顯示,美國五角大廈展開全球戰略儲備行動,計畫採購高達十億美元(約台幣三百億元)的重要礦產,以抗衡中國在國防製造業關鍵金屬的主導地位。

中國長期掌控多項關鍵礦產及製造永久磁鐵的供應鏈,並針對多種這類礦產實施出口管制,這些礦產是智慧手機、戰機等技術不可或缺材料。 對五角大廈而言,關鍵礦產已成國家安全優先事項,因為這些礦產不僅對幾乎所有武器系統至關重要,也攸關雷達和飛彈偵測系統等各類技術。

華郵指出,美中貿易戰火重燃之前,兩國都曾放軟姿態,似乎是為川習會鋪路。

如今,美中先前在日內瓦和倫敦會談的表面和諧,已掩蓋不了兩國在亞太地區爭奪影響力與軍事優勢的現實,這場角力將定義廿一世紀地緣政治格局。

隨著美中緊張升溫,外界甚至開始談論兩國經濟脫鉤。但華郵社論認為這是種幻想,在可見的未來,美中仍互相依賴,貿易戰不符合雙方利益,既然「離婚」在短期內不切實際,華府與北京還是重回談判桌比較好。

   
美政府關門 川普「找到錢了」軍餉照發
編譯陳韻涵/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說,聯邦部門雖因預算案卡關而停擺,但他已指示國防部長赫塞斯本周照發薪餉給所有官兵,以免兩大黨在聯邦開支上陷入僵局而影響官兵及其家庭生計。

川普十一日在自創社媒真實社群寫道,已下令赫塞斯動用所有可用資金,確保部隊十五日能收到軍餉。美軍原預料無法領到聯邦政府停擺後的首筆全額薪資。川普在該發文中說明,他之所以採取行動,是因「我們勇敢的部隊恐無法在十五日領到他們應得的薪水」。

川普還寫道,「我們已找到經費處理此事,赫塞斯部長將用這些資金支付軍餉」。川普也將聯邦政府關門中的責任歸咎民主黨籍國會議員。白宮管理與預算局(OMB)則表示,這筆資金來自五角大廈用於研發的可動用資金。

自聯邦政府一日停擺以來,現役軍人仍堅守崗位。政府雖承諾在政府重啟後補發薪餉,但官兵認為可能拖欠的悲觀心理對白宮造成龐大壓力。若政府在停擺期間能照發軍餉,將創美國史上紀錄。

川普的出手也暫時解決白宮在聯邦政府關門期間最棘手的一大問題,畢竟國會領袖已表明,無法迅速通過撥款法案,且共和黨籍國會領袖也不願通過另一項單獨的軍餉法案。

尚不清楚川普前述對五角大廈的最新指示,是否適用美國海岸防衛隊,因該部隊雖屬於美國武裝部隊之一,但承平時期是在美國國土安全部轄下。

   
阿拉伯6國 以哈交戰時悄與以色列合作
編譯高詣軒/綜合報導/聯合報

華盛頓郵報十一日引述外洩的美國文件獨家報導,六個阿拉伯國家儘管譴責加薩戰爭,仍於戰爭期間在美軍中央司令部促成下,悄悄擴大與以色列軍方的合作。前述軍事聯繫一度在以色列九月空襲卡達後陷入危機,現在則可能在監督新的加薩停火上扮演要角。

過去三年,以色列與阿拉伯六國高階軍官曾在巴林、埃及、約旦、卡達舉行過規畫會議,包括去年五月曾在卡達重要美軍設施烏代德空軍基地開會。另在一月,美軍曾於肯塔基州坎貝爾堡陸軍基地訓練夥伴偵測並消除地道威脅;地道是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在加薩對抗以軍的關鍵工具。

文件顯示,伊朗的威脅是美軍促進以阿國家拉近連結的驅動力,其中一份文件稱伊朗和其結盟的民兵為「邪惡軸心」,另有一份涵蓋加薩和葉門的飛彈設置圖,這兩地均有伊朗盟友掌權。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取得並經華郵檢閱的五份美軍中央司令部PPT簡報中,詳述美軍所謂「區域安全架構」創建情形。除了以色列和卡達,還納入巴林、埃及、約旦、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這些文件也稱科威特、阿曼是潛在夥伴。

文件指出,該架構重點在於對抗伊朗飛彈的防空計畫,這在過去三年從理論成為現實。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二○二二年簽署該計畫,同意協調軍演與採購裝備促使計畫成真。去年,美軍中央司令部成功將多個夥伴國連結到其系統,讓這幾國能向美軍提供雷達和感測器資料,並查看各夥伴綜合而成的資料。

美軍官員曾公開承認這項夥伴關係存在,但未談到以阿相關合作的程度。二○二二年美軍中央司令部時任司令麥肯錫在國會作證說,該夥伴關係是建立在促進以阿關係正常化的「亞伯拉罕協議」動能。

儘管以阿安全合作在閉門會議不斷擴大,埃及、約旦、卡達、沙烏地阿拉伯領袖仍譴責以方在加薩的行動等同種族滅絕。一位匿名美國前國防官員說,以阿前述接觸反映雙方的務實關係,以及阿拉伯國家對以軍實力的尊重。

關注中東問題的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教授朱諾說,波灣國家很擔心失去束縛的以色列將有何行動,但也依賴美國作為安全擔保國且非常擔憂伊朗。

   
阿富汗、巴基斯坦邊境交火 傳數百死傷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巴基斯坦與阿富汗邊界多處十一日晚間出現激烈交火,阿富汗神學士(塔利班)部隊攻擊巴軍哨所。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十二日強烈譴責阿方行為,矢言做出強力且有效的回應,並強調巴基斯坦的國防沒有妥協餘地。

神學士政府說,共擊斃巴軍五十八人,並造成卅名巴軍受傷,神學士部隊則僅有九人身亡;反觀巴軍表示,只有廿三名官兵陣亡,兩百多名神學士相關部隊人員死亡。

巴基斯坦安全官員指稱,阿方無端發動攻擊,雙方在邊界逾六處地點交火,巴軍摧毀多個神學士部隊哨所。神學士部隊則宣稱,攻占廿五個巴基斯坦邊境哨所。根據巴基斯坦安全單位公布的影片,巴軍朝阿富汗境內開槍並砲轟,火光照亮整個夜空。

鑑於巴基斯坦日前空襲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和阿富汗東部一個市集,阿富汗國防部發言人聲稱,十一日的行動旨在回應巴基斯坦侵犯阿富汗空域,而阿方的攻擊已於當天午夜結束,「若巴方再侵犯我國空域,我們的武裝部隊已準備好捍衛領空,並會做出強烈回應」。

巴方暫未回應這場衝突是否已結束。美國領導的盟軍部隊二○二一年撤離阿富汗,神學士同年即奪回統治權,兩國漫長的邊界達二六○○公里,而自該年以來,兩國就多次在彼此邊境地區爆發衝突。有巴基斯坦安全官員日前對路透說,該國前述的空襲行動是鎖定當時正在喀布爾一輛車內的武裝團體「巴基斯坦神學士」領袖,尚不清楚此人生死。

阿富汗外長穆塔奇十二日在訪問印度時表示,相關情勢已獲控制,「我們十一日晚間的行動達成目標。我國的盟邦卡達及沙烏地阿拉伯,都呼籲必須立刻停戰,戰爭目前停了」。

開柏普赫圖赫瓦省等巴基斯坦西北部多個地區十日才發生攻擊事件,導致廿三人死亡,其中廿人為安全人員,三人是平民。巴基斯坦神學士十一日宣稱,該事件是其所為。而該團體和阿富汗神學士政權關係密切。

   
與巴基斯坦鬧僵 阿富汗轉向擴大與印度關係
編譯高詣軒/綜合報導/聯合報
阿富汗神學士政府和印度外交部長十日在新德里會晤,是雙方數十年來最高層交流,但神學士國防部同日指控印度宿敵、昔日支持神學士對抗美軍的巴基斯坦空襲阿富汗邊境領土,還侵犯首都喀布爾空域。紐約時報日前報導,這是地緣政治緊張升級的跡象。

神學士政府外長穆塔奇上周會晤印度外長蘇杰生時,蘇杰生說,印度將升級駐喀布爾代表團成為完備的大使館。此舉將使雙方外交關係升至數十年最高層級,但印度尚未正式承認神學士政府。印度駐喀布爾大使館在神學士首度掌權的一九九○年代關閉,過去四年開放,惟其角色縮減。

蘇杰生也說,印度將擴大對阿富汗援助。穆塔奇則強調兩國連結深厚,希望增加經濟交流,也邀印度投資阿富汗的採礦等領域。穆塔奇也說,不會容許任何團體從阿富汗境內威脅其他人。

穆塔奇當時避談喀布爾九日傳出爆炸的相關問題,但證實巴克迪卡邊境沿線遭受的空襲,指稱這是巴基斯坦政府的重大錯誤,神學士希望與巴基斯坦、印度都建立良好關係,但這必須是互惠,不能一廂情願。

巴基斯坦政府近廿年來持續對抗「巴基斯坦神學士」(TTP)武裝團體民兵,並已指控其策畫在印度情報單位協助下,從阿富汗的藏身處重新發動跨境攻擊,阿富汗官員對此否認。法新社十一日報導說,阿富汗神學士和TTP不同,但雙方連結密切。

印巴兩個核武國家五月曾短暫爆發軍事衝突。另一方面,巴基斯坦曾在神學士廿年叛亂行動中加以庇護,但自神學士重掌喀布爾,雙方關係急轉直下。

紐時引述幾名分析家說,新德里正設法從中得利。巴基斯坦若真的襲擊喀布爾,將是重大升級,其時間點也很可能向神學士高層就其與印度關係轉趨熱絡傳遞某種訊號。

   
AI應用拉抬 先進封裝需求水漲船高
隨著人工智慧與高效能運算(HPC)的持續發展,半導體產業正面臨一場結構性的轉折。摩爾定律推動晶片效能不斷提升的黃金年代,逐漸觸及物理與經濟的極限。如何在有限的晶片面積內塞進更多電晶體、縮短訊號傳輸路徑,並有效解決能耗問題,成為業界迫切要回答的難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先進封裝」正逐步浮現為核心解方,並在AI晶片製造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上帝漸層藍色畫布「宮古島」 每一幕都是旅遊明信片
這裡的景色不只適合用眼睛欣賞,更值得用鏡頭收藏,若喜拍照,宮古島是一座會讓快門頻繁響起的島嶼。光影在海面上遊走,幾乎不必刻意構圖,拍下的都是明信片,每一次快門,都是用藍色寫下的詩句。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