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聯準會(Fed)再度宣布推遲升息的腳步,且語意曖昧,陷全球金融市場於臆測滿天飛的不穩定中,而所謂「取決於經濟數據表現」(data dependent)的貨幣政策操作模式,也愈讓人難以判讀,金融市場動盪就成了必然。
若追溯前波(2004年6月起)美國升息週期的操作方式,時任Fed主席的葛林斯班(A. Greenspan)在會後聲明稿中,以隱含準確和預先決定字義的詞彙—「有節制的步伐」(measured pace)為政策定調,暗示Fed已決定未來升息時程及幅度。同時,亦提出未來經濟與物價「風險平衡」(balance of risk)的評估,傳達Fed判斷未來相關的不確定性偏向上行或下行。這兩項說明皆使市場對聯邦資金利率走勢形成穩定預期,有效降低市場雜訊及貨幣政策變化帶來的波動。
可惜的是,當時的做法使升息速度未跟隨經濟與物價情勢變化而改變,以至於後來當美國金融市場出現明顯投機行為、原物料價格大漲造成通膨問題時,無法有效調節過於寬鬆貨幣環境,讓Fed淪為引發次貸風暴的成因之一,而風險平衡做法的缺失亦然。
有鑑於此,現任Fed主席葉倫(J. Yellen)改採與前次升息週期截然不同的策略。像是在聲明稿中使用具有緩慢意味的用詞—「漸進」(gradual),既暗示升息態度的謹慎,也預留政策操作空間,即各界熟知的data dependent操作模式。同時,為避免市場忽略兩次會期間的經濟情勢變化,今年3月起Fed移除會後聲明的「風險平衡」評估,亦提供更多與會官員對未來經濟情勢看法及俗稱「點陣圖」(dot plot)的聯邦資金利率預測,意欲增強與市場的溝通效力。
然而,就近月市場對Fed貨幣政策預期有如雲霄飛車般頻繁調整看來,先是4月大幅調降今年升息機率,5月又信誓旦旦地預期6月必升息,進入6月後則斷言今年可能不會升息,葉倫的做法不僅未達到預期目的,反而成為加大金融市場擾動的因子。何以如此?理由有二:
首先,Fed的預測並未比坊間人士佳。根據2016年安德魯.張(A. Chang)及漢森(T. Hanson)的研究,Fed超過一季以上的預測,並無優於以前期數據為憑的「隨機漫步」模型,使其預測難讓人信服,自然較易成為擾動因素。
其次,Fed並未明說data dependent所指的數據為何。因為,若失業率與核心消費者物價平減指數為重要的政策參考指標,則這次Fed預期2016年兩者分別為4.7%及1.7%,前者低於自然失業率4.8%,後者接近2%的通膨目標,理應如期升息。但Fed卻解釋不能靠單一數據判斷就業市場與物價全貌,必須搭配「一籃子」勞動市場與物價數據才能完整評估,顯見Fed決策官員對於何謂重要數據的標準不一,反而拋給市場更多需要解讀的經濟數據,導致坊間分析師的主觀解讀甚多,加大市場雜訊。
由此可知,當Fed不斷在data dependent的操作模式下掙扎,未來市場對升息時點的預期,將如今年第2季般持續面臨洗三溫暖般的變化。至於,葉倫在會後記者會坦言,沒料到在4月會期未給出明確暗示,市場卻逕自以鴿派立場解讀一事,難免讓人感覺當前的貨幣政策操作方式已讓Fed與市場間缺乏暢通且有效的溝通管道。
只是,究竟是市場讓她感到「意外」(surprised),還是Fed讓市場感到意外,恐怕頗有解讀空間。
(作者是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