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智庫健康生活週報】提供中醫養生智慧,及最新、最實用的養生健康知識,和你一起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元化的科學,【科學少年雜誌親子報】精選雜誌內容,給你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19/10/03 第471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台商資金回流 財長有信心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境外資金匯回專法上路逾一個月,財政部統計至10月1日止,合計申請案件數共18案,申請金額已近30億元;其中已有11案核准共18億元,財政部長蘇建榮昨(2)日表示,將持續向有需求的台商說明,歡迎台商透過專法讓資金回流。

境外資金匯回專法今年8月15日正式上路,財政部日前估算,專法上路後每年誘發匯回資金低推估為1,333億元,中推估4,272億元,高推估達8,907億元;若依中推估來看,預估每年可挹注GDP(國內生產毛額)約1,500億元,創造2,100多個就業機會,可望帶動台灣經濟發展及增進就業機會。

不過,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昨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上指出,目前專法上路一個多月,申請匯回金額僅約30億元,就算以低推估來看,仍有相當大的距離,質疑財政部推估過於樂觀。

曾銘宗並追問,以目前成果來看,財政部推估值是否要下修?蘇建榮對此則回應,沒有下修問題,財政部會努力讓廠商了解專法內容,協助台商資金順利回台。

蘇建榮說,財政部已在各區國稅局舉辦過說明會,也透過台商、會計師了解到,專法上路第一個月,許多廠商都還在觀察期,接下來對於專法將會愈來愈熟悉,準備妥善後就會出手,財政部會積極說明,後續再持續觀察匯回結果。

賦稅署也表示,經濟部「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審核回台的投資中,部分資金來自海外,其中一部分已確定會透過專法回台,預計今年底資金就會陸續到位,展開實質投資,整體而言,對於資金適用專法回台案件應可樂觀看待。

財政部賦稅署統計,目前18件申請案中,共六件個人申請案件,12件營利事業,中區國稅局轄區內,已有一件個人申請案確實將資金匯回,金額近7,000萬元,已扣繳稅額約550萬左右。

觀察各區國稅局表現,目前以北區國稅局共八案申請最多,申請金額合計約13.6億,也冠居全台。其次則是中區國稅局共五案,台北、高雄國稅局分別有三案、兩案,南區國稅局掛零。

 
國際財經要聞
美再出招 擬禁投資大陸股債
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封殺中國大陸再出新招,擬限制美國資金投資大陸股票及債券。美國財經頻道CNBC引述美國白宮內部文件指出,美國需時至少幾個星期,研究限制美國資金投資中國大陸證券(股票、債券等)的政策。

據香港信報引述CNBC報導,美國白宮官員曾經先後澄清,美政府目前無計劃阻止中資公司上市。

不過,CNBC披露,白宮上周初曾在內部傳閱文件,列出限制美國投資中國大陸證券的原因。

文件指出,下一步會安排政策協調會議在9月30日至10月4日期間舉行,政策制訂過程為時數周至超過一年不等,視乎美國總統川普會否介入。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創辦人達里奧(Ray Dalio)表示,川普或在中資公司在美國除牌的討論後有更大的動作,包括動用特權阻止美資流向中國。

路透日前引述三位消息人士報導,美國川普政府正在考慮,將中國大陸企業從美國境內證券交易所下市,此舉恐將導致美中貿易緊張急遽升高。

消息指出,白宮考慮的可能途徑,包括要陸企從美國證券交易所下市,限制美國政府退休金基金投資陸企。美國官員也在研究如何限制美國企業管理的指數納入陸企。數以百計的陸企去年納入MSCI指數。

美中新一輪的高階官員貿易談判暫定10月10日將在美國華府展開,此時美方傳出這些訊息,外界解讀是美方在談判前提高壓力的一種策略。

另外,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昨天表示,香港示威活動可能影響下周在華盛頓舉行的新一輪中美高級別經貿磋商,希望衝突能夠盡快和平解決。

香港信報財經網報導,對於香港有高中生在示威活動中被警員槍傷,羅斯接受外國媒體Varney & Co時指出,這對全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人道事件,希望衝突能夠盡快和平解決。

羅斯表示,香港示威活動可能對中方在中美貿易談判中產生一些影響,因示威活動表明中方社區內部存在國內分歧,而且香港對中國的國際貿易活動甚為重要。

羅斯強調,美國總統川普希望能與中國達成一項完整的貿易協議,以解決結構性問題,包括強迫技術轉移、補貼國有企業、侵犯智財權,以及要求平等市場准入等。倘若中美貿易協議並無解決這些問題,便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協議。

 
陸反嗆:美控制海外金流
記者呂佳蓉/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質疑陸資之際,大陸也反嗆美國控制美資。中國大陸駐美大使崔天凱表示,對於來自中國大陸的投資是否有中國大陸政治影響力的滲透一事,若認為每一分錢的中國大陸對外投資都有中國大陸政府支持或操縱,那應也擔心美國政府是否控制了美國企業的海外資金。

中評社報導,崔天凱在上月30日接受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早間新聞》欄目主持人英斯基普採訪,雙方談及香港問題、中美關係與經貿議題,有關採訪於10月1日播出,他說中美的確制度不同,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的制度就是正確的制度,中國大陸的制度就是錯誤的。

在談及中美經貿問題時,崔天凱被問及,如何看待美方對中國大陸企業在美投資設限,以及來自中國大陸的投資是否有中國大陸政治影響力的滲透?崔天凱表示,儘管美國對中國大陸投資的限制越來越多讓很多人感到擔憂,但仍有很多中國企業希望來美投資興業。

崔天凱說,陸方一直要求美方解除對中國大陸投資的限制,因為只有這樣才符合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中國企業投資美國能為美國創造就業。中國大陸的私營企業正在蓬勃發展,國有企業也是遵循市場規律運作的,而不僅僅是聽從政府指令。

至於美方有聲音鼓吹中美脫鉤,認為經濟脫鉤有利美國,這是否符合中國大陸利益?崔天凱表示,脫鉤不符合任何一個國家的利益。很多美國企業在中國的生意風生水起。脫鉤作法不可理喻,也不利於全球經濟發展。

他並反問,「如果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試圖脫鉤,將對世界經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全球經濟波動又會反過來對中美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歐元利率新指標上路 取代Libor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歐洲央行(ECB)2日開始公布歐元短期利率(ESTR),正式展開改用這種新指標短期利率的過渡期,以取代已染上汙名的倫敦銀行同業拆款利率(Libor)。

新利率稱為ESTR,是由ECB編製的新指數,反映歐元區銀行間隔夜貸款成本。經過一段測試期後,ECB自2日起首度正式公布這個利率,反映前一日的交易。ECB官網說,1日的ESTR訂在負0.549%,這是根據32家銀行之間完成的432筆、總值近360億歐元的交易而定。

ESTR是一種銀行拆款利率,完全根據每日貨幣市場個別交易,不像Libor是依據銀行的報價。由於交易有受驗證的市場活動可供追查,使ESTR較難操縱。

除了歐元外,英鎊和美元市場也正經歷類似轉變,因為原有「世上最重要數字」之稱的Libor爆發遭銀行聯手操縱醜聞,使各界對Libor的信心蕩然無存。之前Libor是全球價值約370兆美元金融產品交易的基準。

世界各國金融主管當局預定在2021年12月前,逐步停止廣泛使用Libor。目前為止,歐元區的轉換進度落後其他地區。例如,美國企業近一年前就開始發行與一種美國新的參考利率連結的債券,而英國金融市場也已展開改用一種英鎊隔夜利率指數的過程。

不過,ECB以ESTR取代歐元隔夜利率平均指數(Eonia)的策略,可望加快轉換腳步。Eonia原先根據銀行的報價而定,2日起重新定義為ESTR利率外加8.5個基點。Eonia將於2021年停用。

 
美企新增就業 不如預期
編譯黃嘉洵/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9月民間企業新增就業不如預期,連8月數據也比先前公布的少,顯示製造業衰退、全球經濟走疲,以及美中貿易戰延燒正逐漸衝擊企業聘雇決定。美股道瓊指數繼1日收盤跌逾300點後,2日早盤再跌400點。

有「小非農」之稱的美國ADP報告2日公布,9月民間企業就業人數新增13.5萬人,為三個月以來最小增幅,也遜於預期的14萬人;上月新增就業則從19.5萬人下修至15.7萬人。ADP副總裁伊德馬茲表示,過去三個月平均新增就業為14.5萬人,低於去年同期的21.4萬人。

美國勞動部將在4日公布9月非農就業人口,經濟學家預期將新增14.5萬人,低於年初至今每月平均15.8萬人。8月非農就業人口新增13萬人。美國9月失業率預估將連續第四個月持平在3.7%。

員工規模50人以下的企業上月新增就業僅3萬人,大型與中型企業則分別新增6.7萬和近4萬名人手。穆迪首席經濟學家詹迪說:「企業對聘雇員工轉趨謹慎,特別是小型企業。若企業進一步縮手,失業率將開始增加。」

 
要聞
財經觀點/3大跡象 MIT重新受到關注
馬鐵英(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聯合報

經過二十年的投資外流以及產業中空化,受外部推動以及內部拉動因素的共同作用,「台灣製造」(MIT)又重新受到關注。由於美中關係持續存在不確定性,提升了供應鏈多元化的需求,迫使一些大陸台商將生產轉移回台灣。

MIT已開始產生動能,首先是台灣對美國的出口增長明顯。今年一到八月台灣對美國市場的出口平均增長了百分之十八點六,去年增長百分之七點六,其中辦公機械、自動化數據處理設備、電信和錄音設備出口份額的增長最為顯著。

第二,台灣的海外生產比率(OPR)下降。今年一到七月降至平均百分之五十點五,低於去年的百分之五十二點一。尤其是訊息和通信產品的OPR,同期下跌至百分之九十二。

第三,政府的「投資台灣」口號下投資申請激增。據投資台灣辦公室統計,年初至九月六日已收到一二九家在海外有運營的台灣企業投資申請,金額總計達到五七六七億新台幣,約占GDP的百分之三。

世界最大的筆記型電腦製造商廣達,已宣布拿出四十二點八億新台幣,在北部的桃園市收購土地並建廠。世界最大的自行車製造商捷安特,也宣布拿出五十億新台幣,在中部的台中市擴大生產線。

全球最大的開關電源供應商台達表示,未來三年將總計投資一百三十二億新台幣在台北、桃園、台中和台南。

官方估算,今年投資申請總計將達到七千到八千億新台幣,其中一千八百六十八億元將在今年內實現投放。

但MIT的興起並不意味大陸將失去作為台灣企業主要製造樞紐的地位。對於具有較高勞動內容,或針對大陸市場、非美國海外市場的產品來說,在大陸進行生產仍具有意義。

不論MIT能否普遍興起,未來更為可持續的基礎將取決於在台灣如何應對勞動力和土地問題。有效的措施包括進一步促進自動化技術運用、放寬外國工人就業規定、增加工業園區公共土地供應等。

 
財長看9月出口…還不敢說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製造業活動景氣加速萎縮,相關指數掉到十年低點,亞洲製造業也疲弱不堪,各界因此關切將於下周公布的9月海關進出口概況。財長蘇建榮昨(2)日表示,由於去年9月基期較高,出口表現有待觀察,會不會有驚喜?「我不敢說。」

美國供給管理協會(ISM)日前公布美國9月製造業指數降至47.8,是2009年6月以來最低,表現不如市場預期。

蘇建榮昨天出席立院財委會被問及台灣的情況,他說,台灣影響情形仍須觀察,不過,雖近期美中貿易爭端不斷,但國內實質投資增加,加上轉單效應發酵以及台商回流等三大利多因素,台灣經濟表現相對穩健,惟後續仍待觀察。

而財政部將於下周公布9月海關進出口概況,美中貿易戰的轉單效應能否持續發酵,挹注9月出口表現?蘇建榮表示,由於去年9月基期比較高,出口表現有待觀察。

財政部統計處上月公布8月出口時表示,去年全球景氣樂觀,美中貿易戰發動後,帶動廠商備貨潮,去年9月、10月出口規模分別高達296.2億美元、295.5億美元,如此高基期形成「兩座高山」,短時間要越過高山恐有難度。

 
大潭電廠7號機展延 環差過頭關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因應台商回流、用電需求增加,台電公司提出大潭電廠7號單循環機組運轉期間展延三年至2022年底的環境影響差異分析,昨(2)日在環保署專案小組初審過關,環評委員要求台電須將後續複循環機組預定完成期程說明清楚,送環評大會確認。

台電2013年提出希望在大潭電廠新建三部燃氣機組,不過2017年因供電吃緊,台電緊急提出環差,讓大潭7號機先行擔任「救火隊」,原預計僅運轉至今年底,但由於台商回流投資,用電需求增加,加上地方政府限煤政策、民營電廠招標未如預期順利等因素,為了供電穩定,再度提出環差變更,希望讓7號機再延三年。

台電指出,天然氣是較為潔淨的燃料,而大潭7號機為既有燃氣機組,對環境衝擊相對較低,可有效維持供電穩定性,降低系統風險。據台電統計,大潭7號機2018年氮氧化物排放量僅占桃竹苗排放總量的0.7%,可見並非空汙主因。

而有別於前面幾場環評會議的炮聲隆隆,昨日新一屆環委首度審查此案,可說是「一堂和氣」,甚至有環委對台電引進最新型低氮氧化物燃燒器(LNB)表示「高度肯定」。不過有環委直言,台電若有誠意,7號機早就該裝LNB,而不是為通過展延環差,拿出來作為籌碼;另也有環委要求台電承諾,7號機展延下不為例。

台電總經理鍾炳利回應,8號、9號燃氣複循環機組已在今年2月決標,預計8號機2022年就能商轉,7號機展延至2022年底,將可順利銜接,「不會再提延長。」

鍾炳利指出,8號機頂上之後,7號單循環機組會下線進行後段工程,轉為複循環機組後再上線,若再加上9號機順利商轉,原規劃的三部複循環燃氣機組可望陸續到位。桃園市環保局則表示,大潭7號機展延對於空汙仍會造成一定衝擊,希望台電清楚說明抵換機制。

 
名家觀點/AIoT與低碳社會的雙人舞
周桂田經濟日報
趨近下一個2020年代,綜觀全球發展趨勢有二個最上位的前瞻螺旋,一為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二為全球暖化導出的低碳社會,其涵蓋以2030年為期程的SDGs(全球永續發展目標)與2050年的深度減碳。而這二個發展螺旋,正強烈碰撞第四次工業革命與落點在台灣最新的台商回流。

因此,除了老化社會結構問題,這樣的碰撞將可能帶動台灣未來30年的科技、產業結構性的轉換,以及社會全盤的轉型。

而就這二個最上位的架構,台灣科技界與產業界傾向僅關注前者,全力的驅動AIoT,尤其過去八年我們在物聯網部分有所落後;而大部分僅將後者窄化為環境議題,重視到後者是未來科技、經濟、社會前瞻發展的關鍵者甚少,國內目前僅有13家產業或金融業簽訂國際碳揭露(TCFD)機制。這樣的發展,對曾引領東亞四小龍的台灣,已顯落後。

從社會轉型座標來看,若縱軸為發展結果、橫軸為發展時間,當台灣若仍沈迷在低電價、低水價、低薪資之路徑依賴,及在此舊典範下的微利製造業思維、由硬轉軟的轉換困境、工程師訓練思維等,其所架構的社會發展曲線可稱之為褐色經濟社會S曲線;對比於此,將低碳、碳中和、環境友善、資源循環、社會公平、世代公平等鑲嵌在最先進的科技、產業與社會發展,可稱之為為低碳經濟社會S曲線。後者為以人為本的未來科技社會想像與認同,並蘊含創新生態系本質。

事實上,包括AIoT之第四次工業革命,最先進的科技與產業創新,都需具備高度的社會鑲嵌性。創新生態系不會只是科技創新,它需要科技、產業與社會鑲嵌性互為建構並演化。而全球目前驅動發展的時代精神(Zeitgeist)正是低碳社會經濟潮流,忽略或無視之,將被遠遠的拋開於世界歷史舞台之外。台灣現在相當棘手的困境是,如果未能夠脫離褐色經濟社會S曲線的思維、認同與運作模式,明確而前瞻的導向低碳經濟社會S曲線,未來的落差將逐漸擴大。

AIoT與低碳社會螺旋是否可以跳出美麗的雙人舞?當然可以,根據「2050世界願景」於2019年7月最新的報告,數位(化)革命將啟動並促進SDGs的六大主軸目標,包括人力量能與人口、生產與消費、去碳化與能源、食物及生物環境與水、智慧城市。而這第一階段的啟動,將創造出第二階段的永續數位化社會的動態演化,及至2100年將創造出第三階段以人為本的未來社會。

就實務面來看,目前國內雖然有將自動製造連結到數位與AI,而產生節能、能源效率與產品分殊化努力結果,並符合國際上將數位化導入減碳、低碳機制。

台灣無論在政府、產業與社會層面上,都缺乏全盤的低碳、碳中和的治理、科技與社會發展的想像、野心與前瞻目標。AIoT本質上為高附加價值的科技擴散與社會擴散,並無法返回褐色經濟架構下進行良善運作,相反的,國際上已經將之鑲嵌在以SDGs為主軸的低(去)碳社會S曲線,以全新的、加速脫離高碳社會、經濟的方向進行前瞻建構,這個期程應當在約十年後即2030年會看到全球主要國家脫胎換骨的演化,成就新社會、新經濟、新文明。

科技創新與社會轉型絕非一蹴可幾,台灣需要跳躍式的創新與想像,也需要全力轉型實務上的舊典範生產與社會發展模式。事實上,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早於2011年就定調台灣要從效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而創新驅動需要有高度的人文、社會與環境來嵌入科技變革,但成效有限。新的科技治國圖像,應涵蓋這些以人為本的元素,方為創新國家的根本。(作者是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總計畫主持人)

 
吳政忠看5G發展 第四條高速公路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政忠昨(2)日表示,第五代行動通訊(5G)將引領商業模式創新,開拓新商業藍海,成為台灣海、陸、空以外的第四條高速公路。

經濟日報昨天舉行2019科技論壇,主題為「5G新時代 翻轉大未來」,邀請吳政忠、交通部郵電司長王廷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代主委陳耀祥、中華電信總經理郭水義、中華電信技術執行副總林國豐等產、官、研等專家出席,探討進入5G時代後,台灣產業轉型與各類應用的新契機。

本論壇由中華電信、工研院、資策會、宏達電、台新銀行協辦。由於5G議題熱門,現場人氣爆棚,參與聽眾約600人,不少人都站著聽演講。

吳政忠表示,5G會導引商業模式創新,會開拓新的商業藍海,創造「B2B2X」的新商業模式,第一個B是電信業者,第二個B代表各種可能產業領域的企業,X代表客戶,可以是人、法人機構跟政府。

吳政忠表示,未來第二個B,也就是垂直場域業者將是5G決勝關鍵,涵蓋生活上食衣住行育樂,最先想到的是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等娛樂服務,未來還可以發展遠距智慧醫療,透過5G技術讓台北醫生與蘭嶼醫生合作幫病人開刀。

吳政忠說,台灣電信業者包含中華電信等已經組成國家隊,攜手多家垂直場域業者,近期日本電信業者NTT DoCoMo也積極串連合作夥伴,目前已經與3,000多家合作,未來兩年要擴充到5,000家。

他認為,5G將成為社會重要基礎建設,同時涵蓋偏鄉等整個國土, 5G網路將成為台灣在海、陸、空之外的第四條高速公路,未來電信業者跟垂直場域企業可以一起努力。

王廷俊指出,交通部長林佳龍上任以來,積極增修法規接軌未來趨勢,投入資源推動產業發展,創造有利投資環境,結合產官學組成國家隊打世界盃,陸續打造38個5G實驗場域,76個無人載具創新場域,確保台灣領先國際,創造優質便捷智慧化交通訊運輸及服務。

經濟日報社長黃素娟表示,本報連續八年舉行科技論壇,年年都是叫好又叫座,參加聽眾非常踴躍,更顯示5G議題的熱度。現在美國、韓國搶先推出5G服務,中國大陸緊跟在後,台灣年底釋照,翻轉產業生態,顛覆生活模式,改變經濟模式的5G新時代已經來臨。

 
微星、技嘉 出貨喊衝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英特爾(intel)即將在10月7日亮相代號 Cascade Lake-X 第10代高階桌上型處理器,與前一代產品相比,大幅調降價格,最高降幅逾50% ,隨著英特爾藉由降價爭取市占率,並擠壓對手超微(AMD),可望推升微星(2377)、技嘉與華碩等主機板業者本季出貨量。

隨著英特爾推出新處理器,可望推升主機板出貨量,以微星來說,7至8月主機板出貨量分別為800至900萬片、900至1,000萬片。

顯示卡為 500至600萬片、600至700萬片。

法人預估,微星9月主機板出貨量將增加10%,顯示卡出貨量增加不到10%。

外電報導,即將新推出的 Cascade Lake-X的新一代處理器,其中,最高階的18核心36執行緒的i9-10980XE售價來到 979美元,14核心 28 執行緒i9-10940X 來到784美元,而12核心24執行緒的i9-10920X售價為689美元,至於10核心20執行緒的i9-10900X達590 美元。

依以上資料判斷,Cascade Lake-X 在售價調降後,概略換算只要前一代的 49% 到 59% 花費就能入手。

 
研華工業物聯網 進軍俄國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工業電腦龍頭研華(2395)工業物聯網揮軍俄羅斯,攜手共創夥伴搶市,並將設立在地組裝廠,朝俄羅斯製造(Made in Russia)邁進,目標成為俄國工業物聯網第一品牌。

研華於去年9月正式成立俄羅斯子公司,這一年來持續開疆闢土。研華表示,上周在莫斯科舉行物聯網共創夥伴會議,分享專為俄羅斯設計的全新產品與在地服務,並與在地共創夥伴發展工業應用解決方案。

研華工業物聯網事業群資深協理暨海外新興市場行銷總經理張敏忠表示,研華對俄羅斯市場策略主要為「Be Local」在地化發展,包括深植在地生意、建置在地服務、培育在地人才。針對建置在地服務,研華預計於當地設立組裝服務、產品售後維修服務、倉儲,以便更即時服務及滿足當地客戶需求。

研華也將首度在俄羅斯舉辦物聯網開發者競賽,研華俄羅斯在與當地大學合作下,藉由開發競賽讓當地學生一展長才,透過研華硬體開發出許多令人驚艷作品;其中,優勝隊伍以「空氣品質監測解決方案」取得評審青睞奪得冠軍,並獲邀至莫斯科論壇現場,進行作品說明與分享。

研華積極拓展亞洲及新興市場,在新興市場啟動「5年大計」計畫,將以台灣業務團隊為樞紐,結盟南亞、中東、俄羅斯、中南美等新興市場當地渠道夥伴,設立新據點,強化在地服務,目標五年後營收達6億美元(約新台幣186億元),年複合成長率17.8%,展現相當的野心。

 
微軟用賽靈思晶片 晶圓一哥間接受惠
編譯黃淑玲、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微軟證實,將在Azure雲端運算服務的資料中心採用賽靈思(Xilinx)晶片,改變單獨仰賴英特爾(Intel)提供可編程晶片的現況。賽靈思是台積電的客戶之一。

一名微軟主管1日參加賽靈思開發者大會時表示,微軟將在部分資料中心使用賽靈思的Alveo晶片。去年10月彭博新聞就曾報導,賽靈思贏得微軟訂單,賽靈思晶片將用於微軟Azure的資料中心。

賽靈思執行長維克特·彭(Victor Peng)一直致力於開拓資料中心元件的利基市場。微軟、Google、亞馬遜等雲端運算服務巨人已採購了大量伺服器晶片,這些公司現在紛紛轉向採購賽靈思製造的可編程晶片,做為配合標準處理器的加速器,以提升其資料中心效能。

傳統用在手機基地台上加速處理作業的可編程晶片,現在能夠應用在更多領域上。英特爾2015年以逾160億美元價碼收購晶片製造商Altera跨足這個領域,並讓主力產品伺服器晶片Xeon的產能更有靈活性。

賽靈思在開發者大會也發表新軟體方案Vitis,讓其可編程晶片更易於採用。可編程晶片即使已安裝在電子裝置上,也能改變其功能或進行更新。不過,因為編程困難,阻礙市場採用這類晶片。

維克特·彭表示,他已看到許多產業都對其產品充滿興趣,從運算、網路、儲存到自駕車。在這場開發者大會上,亞馬遜的AWS雲端部門和三星電子都承諾將增加使用賽靈思的晶片,IBM也表示正在研發將可編程晶片應用在人工智慧(AI)產品上。

 
緯創衝刺AI 拚數位轉型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代工廠緯創衝刺AI拚數位轉型,緯創副董事長暨總經理黃柏漙昨(2)日表示,公司已成立人工智慧(AI)委員會,在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工廠、研發與人資等部門,全面導入AI,除了提升良率與研發能量,也可預測離職率,減少旺季招工不易的問題。

黃柏漙說,緯創投入AI,更是集團總動員,旗下子公司緯育推動AI人員訓練,緯謙則提供AI雲服務。緯創除了內部培訓,也輸出給外部企業使用,包含金控業、塑化龍頭,甚至是養雞場都有導入AI課程,未來也不排除應用在醫療產業上。

經濟部工業局昨天舉辦「AI產業啟航暨AI HUB啟動大會」,邀請黃柏漙分享緯創集團發展AI的實際經驗。他說,緯創四年前開始進行數位轉型,兩年前成立AI委員會專責去做,項目涵蓋智慧製造、能源管理,財務及研發等,均導入AI,委員會的層級是在執行長與董事長之間,有錢有權,才能推動AI。

其實導入AI有困難,因為速度慢、費用高、投入資源及人才很多,緯創利用亞馬遜與微軟的AI工具,降低AI工程師的工作負擔,使得AI可以更快更精準,並帶出成果。

 
科技論壇/頻譜競標 電信五雄全遞件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首波5G頻譜競標將從12月10日開跑, 五家電信業者趕在競標遞件申請今(3)日截止前,已經全部完成遞件申請。中華電信技術執行副總林國豐昨(2)日率隊到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遞件申請5G競標,搭配滿滿12盒事業計畫構想書,宣誓中華電信對於5G頻譜勢在必的決心,最快明年下半年開使提供5G服務。

NCC表示,收到各業者申請書,將盡速辦理各項審查作業,並針對後續競價程序舉辦流程說明會,將在12月10日展開首波5G頻譜競標。

林國豐昨日下午至NCC濟南路大樓遞件申請參加5G競標,因5G首波競標,重要性不同於前兩次4G競標,林國豐送交投標申請12盒事業計畫構想書。

外界關注中華電信是否「標好標滿」100M,中華電信表示,將以合理的標金取得適當頻率為目標,得標後將依法規陳報事業計畫書、建設計畫書,核准後開始建設5G網路,初期將以產品較為成熟的3.5GHz頻段為主,預計最快可於明年下半年開放5G服務。

中華電信強調,就目前的5G技術標準及產品發展進程,5G初期應用仍以eMBB為主,例如4K、AR/VR、多視角、沉浸式效果的影視體驗為主,至於與垂直領域的應用則尚待開發。

遠傳表示,已於9月25日完成5G競標遞件申請,全力衝刺以取得最有效率的頻譜資源,並期望於5G正式商轉時,提供用戶可靠、多元的創新應用。

 
IPO市場 逐步回溫
記者盧宏奇/台北報導記者盧宏奇/經濟日報
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上半年全球初次申請上市(IPO)案件較去年同期減少28%,主因為國際政經情勢動盪,台股亦受影響,目前已掌握國內外公司送件與上市掛牌進度,預期下半年IPO市場將逐步復甦。

受到美中貿易戰漸趨激烈、地緣政治衝突及經濟成長放緩等負面因素衝擊,國際資本市場波動加劇,根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球IPO案件總數、IPO總籌資金額分別較去年同期下滑28%、27%,不若前一年度熱絡。

台股亦難置身事外,證交所表示,至9月底止,有15家公司送件申請上市,較去年同期減少25%,主要是相關企業觀望不前。

證交所分析,台灣今年第2季經濟成長率仍然達到2.40%,高居亞洲四小龍之冠,且至8月底,全體上市公司市值32.36兆元,在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中排名第17位。

至於台股加權指數9月底收在10,829點,與去年底相比上漲11%,在亞洲地區名列前茅,證交所表示,這代表台股動能良好,目前已掌握國內外公司送件與上市掛牌進度,預期下半年IPO市場將逐步復甦。

為了擴大台股IPO的市場,先前已經開放「多元上市制度」積極協助大型無獲利的新創企業,並引進「基石投資人」機制,扶植本土及海外台商獨角獸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籌資。

為強化公司治理,證交所今年起規範符合特定條件的上市公司須揭露英文財報、年報及股東會手冊,以提升上市公司資訊透明度,增加外資機構投資台股意願。

此外,證交所有價證券競價拍賣系統英文版成立滿周年,今年上半年證券市場競拍案平均投標件數及總投標張數皆大幅增加,顯示投資人參與IPO認購程度相當踴躍,未來將持續推動證券市場與國際接軌,使投資人更有信心參與我國資本市場。

為推動企業上市、擴大證券市場規模,證交所亦設立專責服務團隊,積極宣導上市業務,充分掌握擬上市公司送件進度。

具體做法包括針對公司規模及獲利達一定條件企業,優先安排拜訪及了解公司營運狀況,以期加速公司上市進程,且增加與承銷商、會計師等中介機構合作,辦理上市座談會,以開拓及穩固IPO案源;並積極參與知名企業聯誼社團活動,爭取優質企業加入資本市場。

面對國際交易所競爭,證交所持續辦理海外招商活動,偕同產業機構提供海外臺商升級轉型的「一站式」服務,今年已赴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柬埔寨及日本等地辦理招商活動。

日前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也率隊赴美國矽谷招商,預期今年將有美國科技公司來臺申請上市;為持續招商動能,擴大資本市場規模,近期證交所首長續將率上市團隊,主動赴越南等新南向國家辦理招商活動。

配合政府鼓勵臺商回台投資政策,證交所亦將舉辦台商回流相關論壇,以爭取跨國型台商企業及國內上市公司的海外轉投資公司來台上市,創造海外台商與台灣連結。

 
ETF投資設限30% 外資納管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嚴控債券ETF投資人比率,要求舊基金也落實單一投資人比率不得高於30%目標;對此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表示,為公平發展,30%的限制門檻由債券型ETF進一步擴及所有ETF,並於近期拍板;業界擔憂此舉除了壽險受衝擊外,也可能影響外資長期布局ETF的交易動能。

臺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最新統計,目前外資投資集中和櫃買市場ETF的檔數共93檔,占總檔數比例44%,總額大約500億元。今年高峰時,外資投資我國ETF金額一度達到千億元至1,500億元,較現在的水準倍增,且不乏外資持股比逾五、六成的ETF,諸如台股規模最大的元大台灣50、元大台灣50反1、元大MSCI台灣、富邦加權反1、國泰加權反1等,都是外資習慣使用的交易工具。

張錫表示,為求公平發展,政策指示,舊有債券ETF必須跟進新基金落實單一投資人比率降到30%以下,將擴大到所有的ETF,一律從嚴認定。

現行規定,新成立的ETF不分種類都要滿足單一投資人比率不得高於50%,滿半年降到30%,舊基金相對寬鬆,僅要求投資人比率降到70%以下,因此有呼聲認為舊基金也該設定高門檻。

張錫指出,公會彙整業界看法,普遍認為可逐步落實50%目標,30%則有極高難度,而一旦拍板落實時間,各投信必須加強管理。據悉最快本周公會向投信公司發函,50%期限擬設定2021年底,30%由投信自提。

因規範確定擴大到所有ETF,業者坦言,現在新基金很難養,被迫放緩募集,若是舊基金再加大監管,衝擊勢必更高。投信投顧公會統計,首當其衝的債券ETF,今年前三月成立的有22檔,4月十檔,5至8月驟降到一到五檔,9月也僅二檔,有業者私底下表示,現在規範擴及所有ETF,以後將不再發行。

業者還擔憂,受衝擊的法人除了國內壽險外,在非債券ETF積極著墨的外資也會被納入管理,一家投信主管不諱言,「外資一定受到影響」,因為台灣ETF量體夠大而且發展成熟,早為國際資金重視的交易地點。

 
保單貸款變熱了 7月底餘額創新高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保費收入持續增加、借款管道變得方便、新會計準則給予誘因,三項因素影響下,原本一年淨增加不到150億元的保單貸款業務,今年前七月大增490億元,7月底餘額攀抵6,130億元,創下史上新高。

國內前五大壽險中,除了南山人壽不主推保單貸款,其餘包括國泰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富邦人壽,都越來越重視這項業務,且前述四家壽險公司合計囊括六成市占率,堪稱保單貸款四雄。

國泰人壽與新光人壽為保單貸款業務前兩強,國壽7月底保單貸款餘額逾1,700億,新壽也逾1,200億,為國內唯二躋身「保單貸款千億俱樂部」成員。

保單貸款業務為何變熱?保發中心副總許煌明說,整體壽險業保費收入增加,保單貸款自然水漲船高。保發中心統計,壽險業今年7月底資金總額較去年底成長7.5%,同期間保單貸款餘額成長8.7%,保單貸款成長動能更強。

ATM、線上與App等借款管道興起,也讓保單貸款魅力增加;以國壽為例,致力於數位化轉型,全面提供保戶透過實體ATM、國泰世華網路銀行、國壽官網、國壽App等途徑辦理保單貸款,搭配優惠專案,利率可殺低至2.3%。

新壽也鼓勵ATM保單借款,透過新光ATM現貸卡借款達2萬元,可享2.3%~3%優惠利率。

壽險公司主管表示,自動化或數位設備少了人工成本,加上以日計息、隨借隨還等特性,讓保單貸款有機會和銀行個人信用貸款競爭,壽險公司不再只是服務「在銀行借不到錢的人」。

我國預計2025年接軌IFRS 17(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7號保險合約),新光金主管表示,目前財報下,保單貸款被當成壽險公司資產,IFRS 17底下則被視為類似「負債減項」的概念。保單貸款業務做得好,有利負債金額減低、公司淨值增加。

 
京城銀員工最會賺 706萬元奪冠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銀獲利持續成長,中央銀行最新統計顯示,今年第2季國銀員工平均貢獻度為221.5萬元(經年率化),亦即每一位國銀員工,平均可為公司賺進221.5萬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至於哪家國銀的員工最會賺?京城銀行以706.1萬元奪冠,緊追在後的是上海商銀的655.7萬元,兆豐銀行為468.3萬元、排名季軍。

央行公布最新國銀營運績效季報,第2季國內商業銀行員工貢獻度(排除中國輸出入銀行與農業金庫),「小而美」的京城銀行、上海商銀拿下冠亞軍,平均每位員工能為銀行貢獻逾706萬、656萬元的獲利,遙遙領先銀行同業。

至於最會賺的銀行員工第三名,是由兆豐銀行奪下。兆豐銀日前被金管會納入「系統性重要銀行」,過去一直是公股銀行獲利常勝軍,也是外匯業務龍頭銀行。

排名第四的花旗銀行,員工平均貢獻度390.1萬元,以些微差距領先台北富邦銀行的386.9萬元,為前五大裡唯一外商銀行。

此外,順利擠入前十大的商銀,依序為中國信託、第一銀行、玉山銀行、□豐銀行與元大商銀,其中,中信與一銀的員工貢獻度都在300萬元以上,玉山、□豐與元大也都有281.6萬元以上的水準。

即使國銀利差薄如紙,但國銀靠著海外獲利成長、業務多元化,在紅海市場裡殺出血路,獲利持續成長。

員工貢獻度蟬聯冠軍的京城銀,上半年稅前盈餘34.12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9%,累計每股盈餘2.99元;亞軍上海銀,上半年稅後純益破百億元至101.95億元,年成長維持兩位數的15.22%,每股稅後純益1.85元,在同業排名持續領先。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