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非凡商業周刊電子報】掌握最新財經資訊,分析國內、外總體經濟,現今當紅產業剖析,個股研判相關報導。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09/07 第543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少雨菜價跌 8月CPI回穩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主計總處昨天發布八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百分之二點六六,終止連續五個月破三走勢,但外食費年增率仍高達百分之六點六四。主計總處官員表示,去年八月豪雨影響蔬果價格,今年八月天候平穩,基期因素導致蔬菜跌幅變大、水果漲幅縮小,帶動八月CPI年增率縮小。

儘管八月CPI創近半年新低,但是仍連續十三個月超過百分之二的通膨警戒線;此外,民眾每月購買一次的品項平均CPI漲幅高達百分之五點二一,代表民眾對物價感受仍然深刻。

至於九月CPI會不會再攀高?主計總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八月蔬菜因為基期而年增率大跌,九月因有颱風,蔬菜價格會上漲,但水果基期也變高,兩相抵消不會差很多。九月初颱風對農業災損並不嚴重,除非天候又異常,否則九月價格就可回落,CPI不會破三。

曹志弘說,進口物價指數百分之十六點七八仍高,進口物價未大幅舒緩,但最近國際原物料價格走跌,未來物價壓力可望逐漸舒緩;物價指數全年高點是第二季,所以高峰已過。

主計總處統計,八月CPI年增率雖較上月大幅縮小,水果漲幅仍高達百分之十五點○四,外食費、肉類、蛋類、油料費、房租等價格漲幅仍高,但蔬菜與通訊設備價格下跌,抵銷部分漲幅;若扣除蔬果及能源,核心CPI上漲百分之二點七三,與上月持平。

針對外食費年增率仍有百分之六點六四,曹志弘說,這幾個月外食費差不多都月增○點三個百分點,本月縮小是去年八月疫情結束後,外食業者七月降價促銷,八月促銷結束,因為基期高導致漲幅縮小。整體而言,外食費高點是第三季,只要農工原物料沒有再大漲,年增率可維持百分之六左右。

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切的十七項重要民生用品漲幅百分之五點三八,則高於七月,尤其雞蛋類漲幅高達百分之卅八點八七,創四十四個月最大漲幅,加上國際紙漿價格上漲,衛生紙、面紙價格年漲百分之五點六八,創三年來最大漲幅;沙拉油、調理油漲幅也擴大至百分之十四點八八、創一六二個月新高。

八月躉售物價指數(WPI)較去年同期漲百分之十一點五四,其中國產內銷物價指數漲五點八二,主因燃氣、電、石油及煤製品,以及電子零組件等價格上漲;進口物價指數以台幣計價上漲百分之十六點七八。

 
國際財經要聞
憂冬季供電吃緊 德延後關閉二核電廠
國際組/綜合報導聯合報
俄國供應歐洲天然氣主要管道北溪一號無限期關閉,引發歐洲各國憂心今冬可能遭遇能源危機。德國決定延後關閉原本預計在年底除役的二座核電廠,為冬天供電可能吃緊做準備,經濟部長哈柏克強調德國廢核的立場沒有改變,排除核電廠延役可能性。

歐洲能源危機迫在眉睫,德國電網業者五日公布壓力測試報告,顯示在最不利情境下,德國南部今年冬天可能出現數小時供電吃緊情況,雖然發生的可能性極低。

德國原本預定年底將最後三座核電廠除役,經濟部如今決定,位於南部的伊薩二號和內卡維斯特海姆核電廠將繼續營運,在明年四月以前當作備轉容量,需要時可發電;位在北部埃姆斯蘭的另一座則按原計畫關閉。

綠黨籍經濟部長哈柏克表示,保留核電選項到明年四月,目的是因應今年底到明年初歐洲可能發生的供電吃緊狀況。他說,德國依然堅持廢核立場,不打算為最後幾座核電廠裝填新燃料棒,也排除延役可能性。

二○一一年日本福島核災後,德國宣布將在二○二二年底前實現「非核家園」,關閉境內所有核電廠。

俄國二月下旬入侵烏克蘭,之後逐漸對歐洲減供最後停供天然氣,報復歐盟制裁俄國,導致歐洲今冬可能出現能源危機。德國政壇最近掀起支持核電廠延役聲浪,民意調查顯示多數民眾贊成續用核電。

對此哈柏克表示,核電風險高,從法國的例子來看也不可靠,運轉容易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由於歲修、乾旱、枯水期等因素,目前法國僅一半核電機組可發電,從專業角度來看不該把核電當作解決方案。

 
路透:全球房價升勢近尾聲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路透對房市分析師的調查顯示,隨著利率和生活成本的上升,全球房價的飆升勢頭正接近尾聲。但分析師表示,幾個主要市場的房價需要出現兩位數跌幅,才能讓蝸牛族負擔得起。

超低利率和遠距工作者的強勁需求,協助帶動多數主要經濟體的房價,漲幅不僅大於實際薪資的增幅,還超越各自股市的報酬率。不過這種情況即將結束。

然而,消費者通膨的漲勢還未結束,而且已超過多數央行的目標範圍,在某些經濟體甚至攀抵數十年高點,為未來幾個月進一步升息創造條件。對利率上升十分敏感的房地產業來說,這可不是個好兆頭,因為非常多的民眾剛在持續多年的房市榮景高峰期買了房子。

仲量聯行(JLL)的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研究與戰略執行董事查里斯說:「我們已看到抵押貸款利率發生了重大改變,從一年多前的紀錄低點開始上升…(這)將開始對家庭造成衝擊。」

路透在8月12日至9月2日對100多位房屋市場策略師的調查顯示,九個主要住宅市場的房價在未來兩年幾乎都將放緩,只有印度和杜拜的房價將會小幅上漲。

儘管房市前景受到抑制,但多數分析師並不認同房價將暴跌的看法,因為已開發國家的勞動市場強勁,貸款拖欠率不會明顯上升。

但大多數分析師說,房價已經很高,即使現在開始回跌,對一般民眾而言也是難以負擔。房地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的全球研究主管貝利說,可負擔性已經惡化,要想讓這一指標真正回到六個月前的水準,需要房價出現相當大的回跌。分析師說,在房價最貴的地方,跌幅需要達到或接近兩位數,才能讓人負擔得起。

根據調查,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的房價被高估的情況最嚴重,平均房價在疫情期間分別上漲了45%、35%和40%,需要分別下跌17.5%、17.5%和20%,才能回到可負擔的水平。英國房價則需要下降8.5%才能變得可負擔,在已開發國家中幅度最小。德國和美國則分別需回跌15%和10%。

 
美連鎖藥局併居家照護商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連鎖藥局CVS Health宣布,將以約80億美元價碼併購在宅醫療照護公司Signify Health,把上萬名特約醫師及臨床醫務人員納入旗下,看準醫療照護的未來在府診療服務。

全美營收最大的醫療照護公司CVS 5日表示,已同意以每股30.5美元的純現金收購交易買下Signify,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交易。華爾街日報說,這樁交易在周末期間敲定,之前亞馬遜、UnitedHealth等公司也對Signify有興趣。

多年來,CVS致力於從傳統藥局連鎖店轉型成整合型醫療服務提供者。先前最大動作是2018年收購醫療保險公司安泰(Aetna)。起初CVS的願景是建立一套以藥劑師、店內診所和保險事業為中心的經營模式。

去年林區(Karen Lynch)接任執行長後決定,要實現這個願景,CVS需僱用自己的醫師。她也積極擴大CVS在居家醫療照護領域的能見度。隨著美國人口老化,請醫師到府看診的需求增加;疫情期間透過Zoom等工具提供的遠距醫療大行其道,也為居家照護趨勢推波助瀾。林區接受訪問時說:「到府看診再度盛行。這樁交易提升與在宅消費者的聯繫。」

Signify的經營模式奠基於分析與科技平台,醫師和臨床醫務人員運用此平台,經由病患家中可連網的iPad,即可評估病患需求並提供後續服務。這種模式讓更多民眾能取得醫療照護。Signify服務超過250萬戶家庭,比五年前的30萬戶大幅成長。

Signify Health執行長安布瑞斯特(Kyle Armbrester)形容,臨床醫務人員「作業方式很像Uber司機」,「我們現在進入零工經濟,而這是一種有彈性的模式」。

 
24年新低 日圓一度貶破142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圓對美元周二繼續探底,盤中一度跌破142日圓,寫24年新低。多家銀行與券商匯率策略師預期,隨日本與其他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差距愈來愈大,日圓繼續看跌,可能貶破145日圓關卡。

日圓兌美元6日盤中一度重貶1.3%至142.38日圓,為1998年8月以來最低。日圓對美元匯價今年已跌逾18%,接近1979年寫下的19.2%創紀錄年度跌幅。

日圓跌跌不休已引起日本政府關切,財務大臣鈴木俊一重申,日圓大幅波動「不可取」,他正以「高度的緊迫感」注意匯市發展。美國殖利率攀升,油價上漲為日本貿易逆差帶來壓力,加上日本央行短期內幾乎不可能調整政策,這些影響日圓匯率的因素依然揮之不去。

□豐控股成為最新一家下調日圓匯價預期的大型銀行。該公司策略師預期,日圓兌美元匯價未來幾個月可能跌破145日圓,刷新24年低點。梅寇等□豐策略師5日說,預期日圓兌美元未來幾個月將維持在140日圓以上,可能會貶破145日圓,然後在2023年下半年加速回升,最終在明年收在130日圓。

高盛和瑞穗證券日前也有類似預測,高盛分析師崔維狄等在報告中說,預期美元將在三個月內觸及145日圓,遠高於之前預測的125日圓。

 
要聞
信評:升息衝擊3類產業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聯合報
全球升息步調持續,企業信用結構與舉債壓力受市場關注。中華信評昨天表示,較易受到升息影響的產業,將是未來幾年資本支出較大的公司,例如航運業、石化業以及部分資本密集的科技業,未來二至三年債務預計將再次上升,未來舉債成本可能增加。

中華信評昨發布「二○二二年台灣信用焦點」報告,分析師許立德針對升息對大型企業衝擊分析指出,雖有部分產業恐受衝擊,但從兩大觀察來看,整體影響有限,第一是台灣政策利率升息幅度有限,標普預估到年底台灣利率將升至百分之一點七五、幅度不大;第二是大型企業在過去兩年市況好、獲利強,債務下降顯著,足以提供相關財務緩衝空間。

許立德說,今年台灣前五十大企業獲利應可維持景氣循環中期之上水準,但將略低於去年歷史高點,主因需求已下滑,今年以後的獲利能力將帶來下行風險,但預期5G、雲端、電動車與物聯網等科技轉型,應可部分抵銷較為疲弱的消費者需求。但他提醒,隨消費電子需求轉弱,加上產業庫存水位偏高,科技業未來一年的獲利狀況可能較不樂觀。

他表示,中大型企業不擔心庫存過剩問題,例如鴻海將維持高庫存到年底,主要是考量庫存安全水位高的好處仍大於壞處,但下游品牌壓力將很大,需積極降低庫存水位;至於庫存壓力,恐至年底才可能降低庫存水位。

 
離岸風電區塊開發 規則揭曉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離岸風力發電區塊開發第一期容量分配的遊戲規則昨(6)日揭曉,經濟部能源局指出,以單一風場規劃開發上限500MW(百萬瓦)為原則;若有重疊風場,價格低者可獲優先排序,若排序較後且仍在分配上限內,可分得未重疊的風場等。

為免開發商惡性競爭,要求廠商競爭同一塊風場時,不得讓場址規劃不當,形成畸零空間,進而影響後續廠商開發。

能源局昨天公布離岸風力發電區塊開發第一期容量分配方式說明,申請人須依《離岸風力發電區塊開發場址容量分配作業要點》向能源局提出風場位置圖、風力機組布設圖及與鄰近風場關係位置圖,並原則以500MW為上限;按能源局之前公告,第一期容量分配上限為3GW(10億瓦)。

在風場容量分配規則方面,廠商要先經過資格審查,通過後才能進入競價程序,決定容量分配排序,排序較前者可優先取得風場開發;若出現風場重疊,排序較後者,但未超過各業者總容量分配上限3GW,可分得未重疊風場;排序較後,又已超過3GW容量分配上限的業者將無法分得風場。

能源局官員舉例,首先,若單一開發商同時申請兩個、各500MW風場,依規第一期單一廠商獲配不得超過500MW原則,廠商最終分配到的是排序較前的500MW風場。

第二,當甲、乙兩廠商申請風場重疊時,排序較前甲廠商可取得完整的500MW風場;排序較後的乙廠商,可分得未重疊風場部分的200MW,若乙廠商還有其他屬於容量分配上限內的風場,則可再分得300MW,總計為500MW。

最後,當甲、乙廠商申請風場重疊,排序較前的甲廠可獲完整500MW風場,排序較後乙廠可分到未重疊風場200MW,但因乙廠其餘風場排序超過容量分配上限,只會分到200MW。

 
四大客戶砍單效應 小摩:台積高階製程減產
記者張□文、尹慧中、鐘惠玲/台北經濟日報
外資摩根大通(小摩)最新報告指出,台積電面臨聯發科、超微、高通、輝達等四大先進製程客戶砍單,破天荒關閉四台極紫外光(EUV)機台以減少產出,月產能將銳減1.5萬片,明年獲利恐衰退8%,是三年來首度面臨獲利下滑。

對於相關訊息,台積電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聞,強調「本公司針對機台設備皆有年度規劃,並依循計畫在不影響正常營運的前提下進行例行維護與升級」。

聯發科、超微、高通、輝達合計占台積電業務比重逾三成,四大客戶近期陸續釋出相對保守訊息,聯發科調降年度營收增幅展望,輝達更高喊「庫存太高,要降價出清」。業界日前傳出,先進製程四大客戶需求放緩下,台積電破天荒關閉EUV機台因應,以減少產出。

業界人士指出,正常情況下,晶圓廠24小時不停機生產,EUV機台是先進製程生產最重要的環節,更不會關閉,台積電破天荒關閉EUV機台,茲事體大。

小摩調查後證實相關消息,透露此波晶圓代工景氣轉淡,台積電也難逃衝擊,並凸顯智慧手機、高速運算、個人電腦、繪圖晶片等領域寒風颼颼,指標晶片廠只能減少投片量因應。

摩根大通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哈戈谷(Gokul Hariharan)指出,由於美國政府要求輝達、超微斷供大陸頂級繪圖處理器(GPU),加上高通、聯發科、輝達、超微等大客戶砍單,影響台積電明年營收及獲利。

哈戈谷表示,台積電高雄廠擴大產能計畫將至少延後六個月,且可能將關閉15廠的四台EUV機台(主要為6奈米),預期今年12月關閉二台、明年元月再關閉二台。部分原因可能是早就計畫好的EUV機台升等,但到明年第2季之前,6奈米晶片的每月產能可能減少高達1.5萬片。

哈戈谷考量庫存去化及需求減弱的效應擴散到資料中心,預估台積電明年每股純益將下滑8%,終結連三年成長態勢,以美元計算的營收將成長5%,資本支出降到360億美元。

 
SK海力士 看淡記憶體市況
編譯湯淑君、記者李孟珊/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記憶體市況受消費性電子買氣降溫、庫存攀高影響而走弱,價格一路崩跌,南韓記憶體晶片大廠SK海力士6日示警,記憶體市況最快要到2024年才會開始好轉,並於2025年彈升。

SK海力士此言,意味記憶體市況至少還要壞一年以上,最快兩年多以後才會走升,南亞科、群聯、威剛、創見等相關台廠同步戒備。

SK海力士看淡記憶體市況之際,台廠展望同步保守。南亞科認為,DRAM市場受到高通膨、俄烏戰爭、大陸疫情封控、物流放緩及消費者購買力下滑等不確定因素影響,需求減弱,造成短期市況修正,第3季旺季效應失靈,營運有挑戰,不過,DRAM是智慧化的關鍵零組件 5G、AI、雲端及網通等應用,長期仍看好。

群聯執行長潘健成認為,目前需求趨緩,導致整個產業鏈面臨庫存調整已是事實,即便群聯早已布局轉型客製化多元儲存市場,如伺服器、車用、工控、電競、Embedded ODM等,致力降低市場波動影響,但由於過去二年半導體產業超級榮景,消費者與企業的儲存需求已被大量滿足,加上通膨、戰爭、疫情風控等因素,目前需求放緩似乎有跡可循。

 
顯卡報價跳水 台鏈營運承壓
記者吳凱中、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顯卡市況崩盤態勢延續,在繪圖晶片(GPU)龍頭輝達要求「加速清庫存」下,輝達高階「RTX 30」系列顯卡報價大跳水,不乏瀕臨腰斬,各地市場報價都下探歷史新低價,且跌勢未止,華碩、微星、技嘉、華擎、撼訊、麗臺等台系板卡廠短線壓力大,不少業者看淡下半年營運。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先前不諱言,公司面臨庫存過剩的問題,將以較低的價格出售,主要是在旗下新一代顯示卡「RTX 4000」系列進入市場前,盡量銷售現在的RTX 30系列顯卡。

輝達加速降價清理庫存,引爆顯卡新一波降價潮。業界透露,當下價格降幅最大的是「RTX 3080 Ti」產品,上市建議售價1,199美元,7月中降到1,099美元,7月底砍至899美元,目前已經來到739美元,跌幅近四成,瀕臨腰斬窘境。

大陸媒體網易報導,美國零售商持續清理高階RTX 30系列顯卡,從BestBuy網站上可以看到,RTX 3080 Ti已經以739美元的價格上市,是該型號創紀錄新低價。至於更高階的「3090」系列,亞馬遜網站顯示為959美元,而「3090 Ti」在Newegg網站上的價格則為1,099美元。

顯卡業者表示,為了迎接RTX 40系列新一代顯卡上市,目前RTX 30系列高階顯卡降價求售,「是必然的趨勢」,這是輝達已訂下的策略,是輝達刻意為之。

展望後市,華碩認為,本季零組件業務(主機板+顯卡)營收有望季增5%以內,全年出貨有望較去年持平甚至小幅成長。

華碩並未公布顯卡庫存金額。華碩由於今年PC業務設定積極擴張策略,導致第2季庫存金額攀升至2,000億元以上,存貨周轉天數也同步拉高。對此,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強調,下半年將努力降低庫存,預計從第2季金額到年底減少約500億元庫存。

微星與技嘉方面,截至6月底,微星存貨金額達384.47億元,年增18.9%;技嘉存貨金額則為299.57億元,年增34.3%。微星與技嘉下半年將持續降低庫存,法人預估,微星第3季底庫存可望轉趨健康,技嘉第2季庫存季減10%,第3季持續季減,並保守看待下半年的展望。

 
車用二極體廠 出貨喊衝
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車用晶片缺貨潮告終,車用二極體廠台半、朋程、德微、強茂撿到槍,將擺脫過往車廠考量車用晶片不足,放緩車用二極體拉貨動能的狀況,出貨喊衝。

其中,台半近來積極深化汽車電子新興應用及ADAS設計導入,其分離式元件的二極體、小訊號產品、電源管理類比IC等,適用範圍極為廣泛,預期在車用晶片供貨舒緩後,伴隨電動車蓬勃發展及高頻快速產業趨勢,將帶動台半全產品線出貨看增。

朋程是車用二極體龍頭,搭上高效二極體 (LLD)、超高效二極體(ULLD)出貨商機,加以輕油電功率模組全年出貨上看百萬套,下半年業績有望增長。朋程並積極切入電動車市場,如碳化矽(SiC)及IGBT模組等產品線發展。

德微近年透過製程優化、導入自動化產線,產品朝附加價值較高的車用、充電樁、工控等領域挺進,目前碳化矽(SiC)自動化封裝生產線開始量產出貨,主要為650V及1200V兩種產品,終端應用為電動車充電樁。

強茂專注MOSFET、IGBT、FRED、Schottky、ESD Array等相關產品設計開發,並布局第三代半導體材料SiC,可應用於資料中心、工控、車用,電動車及5G等高階市場。

業界指出,電動車比傳統汽車採用更多半導體元件,其中大部分是功率半導體和傳感器,功率半導體主要應用在啟動與發電、安全等核心部件,伴隨車電等產品追求輕薄短小,性能上追求更高功率、更省電、更耐用,對車用二極體需求大增。

 
車用晶片缺貨潮 畫休止符
記者李孟珊、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日經新聞報導,全球前四大車用晶片廠瑞薩、英飛凌、恩智浦、意法半導體當下庫存水位已恢復到疫情前水準,意味先前轟動業界的車用晶片缺貨潮告終。在消費性電子用晶片開始退燒、砍單傳聞不斷下,如今連原本最缺的車用晶片也達正常供需,凸顯景氣修正下,台積電、聯電等晶圓代工廠產能已相當有餘裕。

目前全球車用晶片多掌握在歐、美、日等地廠商手上,以車用微控制器(MCU)為例,英飛凌、恩智浦、瑞薩、意法、德儀、Microchip等合計取得超過九成市占,台廠僅新唐有能力分一杯羹。先前車用晶片大缺,相關晶片廠大賺,如今缺貨潮不再,也考驗新唐等台廠後市。

先前車用晶片荒大爆發,價格倍數飆漲,堪稱「半導體業最缺的元件」,導致一線車廠被迫停工或延後生產,美國與歐盟高度重視,甚至演變成「國與國之間的搶產能大戰」,台積電、聯電等晶圓代工指標廠全力支援車用晶片生產。

業界透露,即便前一波晶圓代工產能大缺,晶圓代工業者仍透過「擠產能」方式協助車用晶片生產。近期消費性電子市況疲弱,不少晶片廠降低投片量,使晶圓代工廠更有餘裕生產車用晶片,有效舒緩缺貨狀況。

不過,近期消費性電子需求轉弱,晶圓代工業者面臨客戶修正訂單壓力,車用晶片因單價與跨入門檻都較高,被業界視為「消費性電子市況衰退下的避風港」,如今連「半導體業最缺的元件」都不缺了,也透露晶圓代工廠產能調配更具挑戰。

日經新聞報導,瑞薩、英飛凌、恩智浦、意法等車用晶片廠庫存已回到2019年疫情爆發前水準,庫存平均周轉月數降至3.48個月,幾乎等於2019年全年平均的3.51個月,反映消費性電子庫存調整後,整體晶圓代工產能已不緊繃了。

業界分析,全球消費性電子景氣風雲變色之際,車用晶片先前仍供不應求,主因電動車市場持續高速成長,包括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電力控制、環境感知等相關應用需求快速攀升,同步推升電動車所需要的感測元件、聯網元件、通訊元件看增。

如今車用晶片缺料逐漸舒緩,對晶圓代工廠來說未必是佳音,因為車用晶片是先前最缺的品項,現在如果逐步趨緩,顯示當下晶圓代工產能非常有餘裕。

 
中租 太陽能淨資產逾400億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租控股多角化跨足綠能、太陽能發電領域,迄今太陽能電廠淨資產已經來到400億元大關之上,達到414.8億元,成長率高達24%,中租控股並規劃在太陽能發電已經新進切入的儲能領域,市場占有率都持續維穩在10%以上。

中租控股指出,過去中租控股是扮演提供中小企發展綠能的資金提供者、技術服務者,之後在台灣跨入投資綠能,開始建立太陽能電廠,除了多角化業務與獲利來源,對中租控股來說,也是自身實踐ESG催動創新多元的重要一大步,並且從開始做太陽能電廠,再發展開放民眾認購投資的全民電廠方案,到跨入儲能綠電領域,並積極開發多元綠能,今年並完成三筆綠電出售,其中之一為日前宣布的開發金控集團未來五年間預定每年向中租旗下電廠採購500萬度綠色電力,另外一筆為中租控股自身採購,已達成中租控股承諾台灣辦公室2030年綠電使用50%、2050年100%目標,也為社會提供多元綠能、幫助節能減碳,達到企業乃至環境永續。中租控股表示,另一筆綠電出售將待確定後對外公告。

中租控股強調,跨入太陽能電廠累積淨資產,至今年上半年已經達到414.81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24%,目前已經達到內部設定的策略目標,也就是太陽能電廠市占率維持10%以上,現在已經達到約11%多,長線要維持,另外,除了太陽能電廠也發展到儲能,目前已經有掌控獲核准的儲能容量已經達到超過400MW,代表在這一塊中租的市場占有率也有達到10%,也將持續維持此一市占率水準。

 
企業獲配股利 兩情境要稅
記者陳姿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許多企業除本身營業行為外,還有投資其他公司,北區國稅局昨(6)日表示,一般情況下,企業獲配上市櫃公司股利享免稅,但仍有兩種投資情形屬於例外,分別是一、投資公司同為被投資公司董事、監察人;二、企業獲配KY股股利(海外企業來台上市)屬於海外投資收入,企業應列入營所稅課稅。

官員說明,當企業被選任為董事、監理人,或是從被投資公司取得董監酬勞時,表示投資公司握有被投資公司的足夠股票,代表企業對於被投資公司具有控制能力或重大影響力,因此持有股份所獲配的股利,就不完全代表投資報酬,與一般投資所獲配股利享免稅,是不同的範疇。

至於企業對被投資公司是否具有控制力或重大影響力的判定標準,國稅局官員表示,會依據多項指標綜合評估,但單以持股比率區分,只要企業持股比率達20%,就適用「權益法」的會計處理方式。

不過適用權益法的企業,究竟投資收益要如何計算呢?北區國稅局解釋,當被投資公司股東權益發生增減變化時,企業要依投資比率增減投資的帳面價值,在年底評價時,依被投資公司稅後損益×投資比率,計算出認列投資損益。

北區國稅局提醒,如果企業未依權益法認列投資收益,短漏報未分配盈餘時,國稅局會就短漏報部分,向企業補徵未分配盈餘加徵營利事業所得稅。

舉例來說,甲公司從2015年4月至2019年度持有乙公司股權達25.81%,但在乙公司沒有董事席次,對於股利分配等重大決策無法參與決議,甲公司認為只持有乙公司股權,不是董事且不具重大影響力,所以未認列投資收益。

但經過國稅局調查後發現,甲公司和乙公司的負責人為同一人,甲公司股東也是乙公司的董事,事實上甲公司為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長期股權投資,要依規定按權益法認列投資收益。因此重新計算甲公司2015年至2019年度應認列的投資收益、未分配盈餘金額後,補徵未分配盈餘加徵營所稅一共1,100萬元及罰鍰440萬元。

另外,國稅局也提醒,如果企業或機構投資人等國內公司獲配KY股息,屬於海外投資收益,不能比照投資國內公司適用免稅規定,必須計入年度所得、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

 
永續金融評鑑指標 年底公布
記者齊瑞甄、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為鼓勵金融機構辦理永續金融,金管會研擬「永續金融評鑑」辦法,針對指標目前研擬進度,金管會綜合規劃處處長胡則華昨(6)日表示,第一屆受評對象,包含本國銀行35家、壽險業八家、產險業五家、再保險公司一家、券商九家,預計今年底前能如期公布永續金融評鑑指標。

胡則華昨在金管會例行記者會上說明,「永續金融評鑑指標」下設委員會共有19位成員,包含五個專家,目前已經開過三次會議,預計今年底可對外發布完整指標。明年第一屆,受評對象,銀行業共35家,但輸出入銀行、純網銀例外。

她解釋,因輸出入銀行是國家政策銀行,跟商業銀行的性質差異大,不容易比較,不列在受評對象範圍;純網銀也跟傳統銀行不同, 因此初期沒有納入。

另外,壽險業有八家,八家都是資產在1兆以上的業者,產險業有五家,主要是資產規模最大的前五家,以及一家再保險公司。證券商部分,胡則華說,是按照規模以及編制永續報告書的時程。第一屆的證券商受評對象是在資本額50億元以上的有一家,上市櫃有八家,加起來共有九家;投信業部分規模都較小,第二屆以後再受評。

胡則華表示,永續金融評鑑指標執行小組部分,目前已請金融研訓院擔任主辦單位,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證基會)、保發中心一同辦理,委員會已經開過三次會議,包含評鑑架構、評鑑構面、關鍵議題,評鑑期程、作法等都已經出來,現在針對每一業別,銀、保、證,還有共通項目指標,目前正在討論中。

 
電支買基金 明年Q1試辦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聯100%投資的電子支付「全支付」與「好好證券」昨(6)日宣布 ,已獲金管會核准,將共同推動「開戶身分認證及授權與款項收付」試辦業務,創下金管會自2月24日推出主題式試辦案後,全台第一起核准案,雙方預計在明年第1季推出「電支買基金」試辦業務。

全支付上線短短兩周,註冊會員將破百萬戶,昨天宣布將與好好證券攜手,於明年首季推出電支買基金試辦業務,好好證券將提供全支付客戶,獨享的基金買賣服務功能與超低的手續費優惠,共同落實普惠金融。

金管會在今(2022)年元月18日宣布舉辦「數位身分認證及授權」的主題式監理沙盒暨試辦專案,並廣邀各界為金融市場注入新活力,以加速政府推動金融科技業務。

好好證券董事長楊少銘表示,好好證券過去是科技公司,用基金交換(FundSwap)的金融創新,成為台灣首家依金融監理沙盒完成修法、落地,這次,再以金融機構身分,獲金管會許可,領先業界藉由試辦業務持續再創新。

好好證券與全支付的本次試辦合作,若順利成功,不僅將讓基金投資人能更快速、便利地完成開戶,最值得期待的是,投資人得以電子支付帳戶直接買賣基金。聰明購物找全聯,線上買基金,就來好好證券綁定全支付,輕鬆搞定投資大小事。

全支付總經理游金榮分析,政府為推動無現金的數位國家目標,於去(2021)年7月1日修正《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放寬電支機構就金融商品服務提供代理收付款項服務改採「原則開放、例外禁止」之管理方式。除「金流核心業務」還擴及「金流附隨業務」與「金流相關衍生業務」經營。這讓電支機構有機會給消費者方便、安心的支付體驗,獲得再次提升的機會。由於全支付為電支工具,依金管會規定,用戶需通過實名認證。據統計,從全支付9月1日正式上線,截至今已突破80萬會員完成註冊。

 
防疫險理賠 擴至800億元
記者齊瑞甄、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防疫保單、疫苗險理賠金額持續擴大,據最新統計兩者理賠件數已突破200萬件、金額破800億元。金管會昨(6)日公布,今年以來統計至9月5日止,防疫保單已理賠超過170萬件、理賠金額逾646億元;疫苗險理賠件數達38.6萬件,理賠金額160.5億元,若以防疫保單加上疫苗險理賠總件數達208.6萬件,理賠金額突破800億元,達806.6億元。

根據金管會保險局公布最新數據,從8月30日到9月5日近一周防疫險理賠件數增加近12.7萬件,理賠金額增加54.1億元;疫苗險近一周理賠件數增加4.4萬件,理賠金額增加18.1億元。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防疫保單承保件數至今仍每周上升,主因6月前核保案件過多,6月底待各家保險公司處理完,有些仍需要照會保戶補件,因為後續補件,如果通過核保,會進一步追溯到當初申請日期,後面申請的會再加入,導致承保件數持續增加。

此外,自今年累計至9月5日,防疫險部分,有效保單共473.3萬件,保費收入45億元,理賠金額是保費收入的14倍以上;疫苗險部分,有效保單共240.3萬件,保費收入10.1億元,理賠金額是保費收入的15倍以上,總計防疫險加上疫苗險的總有效保單共713.6萬件。

金管會統計,現階段一共有四家產險向金管會申請增資獲准,分別為國泰世紀產險增資100億元、中信產險增資40億元、富邦產險增資150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增資147億元,合計申請增資437億元。張玉煇說,目前富邦、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兩家,正在進行增資程序,而國泰世紀產、中信產已完成增資。

另外,金管會已核准三家產險融通短期借款,以支應防疫險鉅額理賠金,目前剩三家保險公司販售疫苗險、共三張保單。其中兩間產險業、兩張產品,其中一家產險僅接受續保件、一家產險可受理新投保,不過被保險人年紀限制為6至18歲;另有一家仍販售疫苗險的壽險公司,可接受新投保且並未設下年齡限制。

 
海岬型船運價 跌深反彈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海岬型運價強彈,近一周漲幅逾倍,對於運價飆漲,業者指,應與俄羅斯關閉北溪1號天然氣管線,而北半球進入秋冬,囤糧、囤煤的需求轉強,煤礦等原物料搶運潮再起有關。

慧洋營運長趙子隆指出,全球經濟走軟,但對於民生必需品,該運還是得運,中小型船運價可望優先回穩;大陸疫情減緩後,擴大公共支出,對鐵礦砂的需求也會逐漸恢復,海岬型可望開始反彈。總之,散裝船最壞的情況應該過去了。

業者指出,此波海岬型船舶運價大漲,可視為「跌深反彈」,因為短線運價暴漲逾倍,確實罕見。若把時間拉長看,近三個月原物料價格走軟,也衝擊散裝船運價,日租金崩跌逾七成,卻在短短幾天就大漲一波,顯見市況有特殊的轉變,但未來漲勢如何,仍值得後續觀察。

也因為各種船型的日租金大跌,使得BDI(波羅的海運價指數)也大跌,近三個月跌幅達56%,9月5日收盤價為1,133點,上漲4.33%。其中,受到鐵礦石載運需求急凍,海岬型船日租金已經跌至2020年疫情爆發時的谷底期,每日的日租金不到1萬美元,僅有7,000美元。

趙子隆指出,目前來看,散裝船新船加入數量不多,再加上明年就要實施新環保新法規,長期來看,船舶數量會減少;至於散裝船的反彈幅度有多大,需要看全球經濟景氣變化而定,「情況再差也不過就是現在情況,往上的空間比向下空間大」。

散裝船業者也表示,因為這次原物料走勢下滑,各種商品同步走低,而中小型船表現較大型的海岬型船略好,在鐵礦砂、煤等需求減少後,海岬型、巴拿馬型日租金價格低迷,現貨日租金再度低於輕便型的日租金價格。第4季已經進入冬天,是煤的傳統需求旺季,持續觀察俄羅斯不恢復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後續影響。

法人進一步表示,隨著這波運價下跌,急跌對於國內業者的影響反而不大,而是急跌後是不是長期維持在這種低價谷底,國內的散裝航商不免受到運價回檔修正的行情干擾,但目前各家手上船舶早就換約在營運,再加上也搭配一些長約,所以裕民、慧洋-KY、台航、中航等第三季營運受到行情下跌波及有限。

 
台驊加碼長榮 不手軟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驊董事長顏益財持續「反向加碼、綿延不絕」,台驊昨(6)日公告,自今年4月25日到9月6日共買進長榮股票2,500張,每股平均價格127.57元,交易總金額約3.18億元。

若以長榮昨日收盤價80.8元概算,台驊4月迄今加碼買進長榮後,虧損金額已逾1.16億元。不過,台驊昨日不僅續抱長榮股票還逆勢加碼,顯示持續看好後市。

長榮今日起暫停交易,開始進行減資六成相關作業,每股的股東可以領回現金6元,昨日股價收在每股80.8元,以證交所退還現金股款減資參考價格試算,減資後新股參考價為187元。

長榮完成新股票暨上市買賣日期為9月19日;目前持有1張長榮股票的股民,未來只剩下400股,掛牌首日股價則由現在的80.8元,變為187元。

市場擔心運價下跌後,貨櫃三雄的營收、獲利會跟著走低,不過,長榮海運7月營收再創歷史新高,來到627.99億元,累計前七月的營收為4,086.23億元,年增逾七成。法人分析,長榮減資後的股價走勢,最大的關鍵將是運價及8月營收表現,這兩個成為長榮減資後股價變化的重要觀察指標。

長榮海運上半年財報出亮麗成績單,第2季大賺1,022.93億元,獲利再創歷史新高,每股純益(EPS)達19.33元;累計上半年每股純益為38.49元。

現在運價還在高檔,長榮海運在新船加入下,全球貨櫃輪排名在今年擠進第六名,業績不斷寫下新高。

 
新店裕隆城 拚明年中開幕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裕隆集團(2201)昨(6)日公告,已經委託工程公司啟動新北市新店裕隆城裝修工程計畫;代表這項百億元的投資案即將登場。裕隆指出,裕隆城最快明年中開幕,其中最受人矚目是全台最大1.9萬坪誠品書店進駐。

裕隆城案在2006年確定以後,進度就受各方矚目。裕隆昨天公告,裕隆城裝修案將委託英雄工程公司承攬商業區新建工程與裝修工程。

業界指出,裕隆集團期許帶動當地商圈成為新北市另一個核心消費中心,打造為新北的「六本木」,未來不僅挹注裕隆集團租金收益,也可望提升當地房市價值。

另外,明年中開幕的裕隆城將是誠品全台最大據點,誠品董事長吳旻潔在今年股東會曾表示,裕隆城商場定義為「微型城市」,雖然是在室內,但是有城市感。

吳旻潔說,該店營業面積達到1.9萬坪,是誠品最大規模店點,預計年營收可達40億至50億元,餐飲占比將達35%至40%,專櫃有250個,目前正在招商中。

裕隆指出,裕隆城商場將結合商業、科技、生活、人文等元素,提供休閒娛樂、美食購物、文創藝文,以及集團汽車價值鏈的服務能量,提供優質便利的一日生活圈。

裕隆表示,目前裕隆城使照變更相關工程已完成,第3季取得核准函,室內裝修工程持續進行中,誠品和威秀已陸續展開點交工作,預計2023年中商場開幕。

裕隆說明,由於裕隆城明年並非完整年度營運,預期將自2024年起為完整的營業年度,屆時可望有3億至3.5億元收入貢獻,估計未來可望逐年上升到每年4億元。

裕隆集團近期最受矚目是與鴻海合作開發的電動車已開始預接訂單,而且市場反應熱烈,裕隆強調,轉投資事業中雖然以汽車相關事業為主,但資產活化也是集團獲利的重要來源。

裕隆城商業區為地下三樓到八樓的建物,總計有4.3萬坪,地下一樓到四樓為誠品商場,五樓至六樓為商場,七樓與八樓為影城,商場建物使用執照在今年2月25日取得,目前正在加緊裝修中。

業界指出,由於新店類似的商場並不多,裕隆城商業區被看好成為新店的商業中心,也是帶動新店房地產發展的重要案場。

 
浦項颱風重創 中鋼、燁輝盛餘利多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經濟日報
受颱風重創的南韓浦項鋼廠,長期來是包括中鋼、中鴻、燁輝、盛餘等國內上市鋼廠海內外鋼市的競爭對手;投資法人圈認為,浦項停工期若拉長,對鋼鐵股將是重要利多,鋼價向上值得期待。

台灣、日本、南韓大鋼廠間長期維持友好關係,在商場上是既競爭又合作。但整體而言台灣與日本鋼廠間的關係較緊密,像是中鋼越南冷軋廠CSVC就是與日本鋼鐵合作,台塑越南河靜大鋼廠也有日本JFE持股。反觀與南韓鋼廠間的關係,顯得鬆緊有別不太一樣。

長期來國內已多次對南韓低價鋼材提出反傾銷警告,希望遏止來自韓國的低價鋼材擾亂國內鋼市秩序;許多鋼廠業務也常說「跟南韓鋼廠做生意要特別謹慎」。

但是對於許多渴望降低成本的國內鋼企來說,採購南韓鋼料的頻率也頗高,這也是南韓鋼界的商社長期活躍台灣市場的基本盤。

法人分析,這次浦項鋼鐵受災,對於鋼鐵股來說具有短中期利基,關鍵在於台灣不論內銷或外銷,都經常面臨南韓鋼廠的競爭,其中浦項與現代鋼鐵更是代表,隨著南韓鋼鐵產銷步驟重新調整,國內相關上市鋼廠有機會獲利。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