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3/02/03 第553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財經專題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台幣爆巨量 一口氣升2.65角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放「鴿」,國內股匯歡慶大漲,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昨(2)日強升2.65角,以29.7元作收,連四升並為逾七個月新高,因外資瘋狂匯入逾10億美元,匯市昨天再度爆出23.4億美元的成交巨量。

匯銀主管說,兔年開紅盤以來,熱錢連四天大舉匯入,累計匯入金額估計超過40億美元,新台幣匯率連四天爆量升值,累計升值6.68角,升幅達2.25%。

匯銀主管說,美國聯準會一如市場預期,放緩緊縮力道僅升息1碼,新台幣匯率延續兔年開紅盤以來的超強氣勢,昨天在外資瘋狂湧入下,盤中一度升抵29.658元,最多狂升3.07角,為避免新台幣升勢過猛,央行進場調節,買進不少美元,將新台幣匯率升值金額降至2.65角後報收。新台幣兌美元終場收在29.7元,創下七個多月新高。

匯銀主管估計,熱錢昨天匯入超過10億美元,央行也進場敲進美元緩和升勢,使匯市成交量突破20億美元。隨著聯準會放緩升息步調,新台幣匯率能否繼續挑戰29.5元,外資是否持續匯入相當關鍵,由於短線匯價升幅已大,不排除新台幣匯率可能先維持29.5~29.8元區間波動整理。

 
財經專題
一年虧掉20年獲利 產險業淨值探14年低點
記者廖珮君、李秉豪/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防疫險讓產險業獲利、淨值都好慘。據金管會統計,2022年全年產險業稅前虧損1,905億元,賠掉產險業長達逾20年來獲利,淨值則下探614億元,探2009年金融海嘯後的14年新低。

據保發中心統計,從2002年來的20年間,產險業從未出現虧損,2022年爆發防疫險後,從4月單月產險業就陷入虧損,虧損額逐月擴大,累計2022年全年爆虧1,905億元,幾乎是產險業一年就賠掉過去逾20年累積的獲利。

獲利慘,淨值也難看。據統計,2022年全年產險業淨值剩下614億元、年減62%,創2009年金融海嘯後的低點。前一波低點是2008年淨值僅547.2億元。

據金管會掌握,受防疫險理賠影響,2022年底有一家產險業淨值比連兩期(6月和12月)低於3%,恐被續要求提改善和增資計畫;另外,2022年底有兩家產險業資本適足率(RBC)低於法定200%水準,也要提增資計畫。

據了解,這幾家淨值比或資本適足率不足的業者,都已有提增資等改善計畫,因此就算2022年12月底財務數字難看,金管會也不會立刻採取嚴厲措施。

產險業淨值危機未除,壽險業則因實施債券資產重分類,確定解除淨值警報。據金管會統計,2022年12月底壽險業淨值1兆5,904億元,已接近5月的水準,僅較上月略減1,049億元,單季增加7,619億元,也是2022年單季首見回升。

 
壽險業未避險匯損達748億
記者廖珮君、李秉豪/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2022年第4季台幣升值,重擊壽險業獲利,匯兌損失吃掉壽險業獲利。據金管會昨(2)日公布,12月單月壽險業稅前虧損442億元,未避險的匯兌損失高達748億元,累計第4季匯損達4,370億元,使壽險業連續三個月陷入虧損,2022年全年獲利降到1,719億元、年減55%。

避險成本高漲,為減少「愈避愈貴」,2022年12月壽險業反手大砍避險部位,避險比率跌破六成到58%的近年低點,市場預期,在壽險業續減避險部位下,2023年1月台幣又升值2%,壽險業海外投資的未避險部位,恐蒙受鉅額匯損,進而壓抑1月獲利空間。

壽險業做海外投資,因多是美元計價,為避免匯損,業者多會用衍生性金融商品工具做避險。一般業者避險部位多落在六至七成左右。

壽險業做避險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工具,包括CS(換匯)和NDF(無本金交割遠匯),前者與兩國利差有關,利差愈大、換匯成本愈高,後者與台幣匯率預期有關,升值預期愈濃,NDF愈貴。目前CS和NDF避險成本都約落在3.8%左右。

金管會昨日公布數據顯示,12月壽險業避險工具利益433億元、占匯損748億元僅58%,等於業者用避險工具僅沖掉了58%的匯兌損失,較11月沖掉了77%匯損,大降了19個百分點,顯示在「愈避愈貴下」,業者寧可縮減避險部位。

避險成本到底貴了多少?據數據顯示,2022年12月避險工具換匯成本256億元、月增35%,累計2022年避險成本達1,496億元、年增27.6%,市場預期2023年在台美利差擴大下,換匯成本恐會愈來愈貴。

壽險業者說,業者在匯損、和避險成本兩者中做取捨,認為2023年美國仍維持高利率、美元仍維持一定強勢,加上避險成本愈來愈貴,只好縮減避險部位。

金管會昨公布2022年12月底壽險業獲利、淨值和匯兌概況。受12月台幣仍小升0.63%,使12月單月壽險業未避險的匯兌損失748億元,即便業者透過CS、NDF等避險契約做對沖、又收回137億元外匯準備金,12月匯兌仍虧損434億元,累計2022年匯兌損失264億元。

 
國際財經要聞
SEMI示警 美堵不住DUV設備銷陸
編譯季晶晶、記者鐘惠玲/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聯手荷、日等國擴大管制銷售陸企半導體設備之際,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顧問公司Evercore ISI等均示警,相關措施恐難以徹底執行,尤其不太可能全面禁止晶圓代工成熟製程關鍵機台深紫外光(DUV)設備銷陸。

這意味大陸衝刺晶圓代工成熟製程的步調仍可延續,聯電(2303)、世界等台廠持續面臨紅色供應鏈挑戰,在半導體景氣修正下,陸企仍有籌碼發動價格戰搶單,後續若市況回溫,原本期盼陸企無法擴大量能,為台廠帶來的轉單效應也破滅。長期看來,也要注意大陸設備終究可以自立自強的可能性。

美國加強對大陸相關半導體管制多管齊下,從人才、技術、軟體到設備皆下了功夫。去年已限制陸資晶圓廠取得先進製程所不可或缺的極紫外光(EUV)設備,然後再聯手友邦擴大管制範圍,延伸至成熟製程使用的DUV設備。

彭博資訊報導,顧問公司Evercore ISI認為,美國、荷蘭和日本聯手限制對大陸出口晶片設備的協議,可能令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營收減少2%至4%,但不太可能全面禁止所有DUV設備出口。不過,也有業界人士持不同看法,提到因為EUV設備實在太供不應求,應足以彌補艾司摩爾在DUV設備方面所面臨的政策變動風險。

Evercore分析師穆斯表示,日本和荷蘭新規定應會符合美國目前的限制,「我們預期不會全面禁止出口DUV微影設備,只會禁止可以支持前沿製造的工具。」而多邊談判可能仍需好幾個月的時間來制訂全面協議。

Evercore的美國政策和政治資深策略師馬可斯則指出,美、日、荷三國不太可能正式聯合宣布新限制措施,因為美國的目標是讓實際出口管制規則保持一致,「而不是大張旗鼓地要一起對付中國」。

SEMI也提出警告指出,若日本和荷蘭等美國盟友針對中國大陸的出口管制措施,並沒有如同美國那麼嚴格,將「大致上無效」。除非國際盟友同意對大陸生產先進晶片的晶圓設施,實施更廣泛的邊境管制。

美國不只限制特定晶片製造工具出口到中國大陸,也實質禁止中國大陸的先進晶片製造廠取得任何美國技術,同時也不得有美國人提供支持。SEMI評估,若沒有這些額外的限制,大陸仍能以現有的設備與國產設備、以及其他擁有專業技術的未列管項目、非美人士提供的服務,自行生產出先進晶片。

 
Fed升息循環近終點 鮑爾喊通膨趨緩
編譯任中原、廖玉玲、劉忠勇/綜合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Fed)1日決議升息1碼,提高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至4.5%~4.75%,是2007年9月以來最高水準,並警告仍須「持續提高」利率,以控制住通膨。主席鮑爾表示,通膨壓力正趨於緩和,但即使如此,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由於鮑爾發言沒有市場預期般鷹派,被解讀為升息循環已接近終點,全球風險資產2日盤中勁揚,美元重貶至九個月谷底。

Fed升息1碼,顯示政策路徑已回到緩慢而正規的升息速度,也反應出通膨顯然已經過頂,經濟開始減緩,但決策聲明仍強調儘管通膨壓力已略為緩和,仍在高檔,也維持「不斷提高目標區間應屬適當」措辭,顯示Fed傾向進一步升息,且可能不只一次。

鮑爾表示,已出現一些「令人振奮」的信號,顯示物價壓力日益減輕,但「需要更大量的證據,以深信通膨正處於持續下降的路徑中」。他強調,壓低通膨的任務還沒完成,現在宣告勝利仍嫌貿然,顯然排除先暫停升息的作法。他說,「我們正在討論再升息兩次,以達到我們認為具適度約束力的水準」。

但市場聚焦於鮑爾一絲半縷的「鴿派」說法,包括表明「通膨趨緩的過程首次展開」、未強硬批評最近金融情勢趨於寬鬆的發展,以及他的「我們距離終點利率沒有非常遠」等言論。

全球股市2日盤中應聲走揚,延續美股1日漲約1%的樂觀情緒,美元指數貶值0.3%至100.802,再探去年4月來低點,韓元匯率勁升1.2%,引領新興市場貨幣上漲,MSCI新興市場貨幣指數升至去年4月來最高,加密貨幣也走高,比特幣一度漲2.4%至24,020美元,乙太幣揚升3%。

依據Fed去年12月的預測,接下來Fed還會再升息兩次,每次各1碼,且今年內不會降息,但利率期貨市場預測只會再升息1碼,且將在年底前會降息2碼。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部門投資長米契爾表示,鮑爾發言偏鴿派,「他們正接近升息循環的終點。」

 
要聞
匯市起風了 央行實踐「柳樹」理論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匯市起風了,柳樹開始擺動。」面對兔年開紅盤以來,熱錢滾滾湧入台灣的盛況,匯銀主管形容,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對匯市的操作策略,就是所謂的「柳樹」理論。

匯銀主管說,近期熱錢襲台,力道之大猶如「瘋狗浪」,不願逆水行舟的央行,在外資大舉匯入之際,會先放手讓匯率升值,猶如柳樹隨風擺動,央行僅進場調節而不強加扭轉方向,等到外資匯入潮暫歇,再順勢進場調節,才不會白白浪費銀彈。

匯銀主管表示,農曆年後熱錢湧現的匯入潮,主要是衝著台股而來,但資金大舉匯入時會推升新台幣匯率,此時央行只能順勢調節、很難扭轉趨勢。

匯銀主管還說,在農曆年前,新台幣匯率就有一波明顯升勢,現在回頭看,熱錢提前在年前進場「卡位」,並於開紅盤後天天進場加碼,力道之大為近年較為罕見的情況,「就像事先得到內線消息一樣,外資押對寶了」。

 
新創壯大規模 掀IPO熱潮
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不景氣衝擊資本市場,但具規模的新創仍啟動股票初次上市(IPO)與收購,擴大規模。本土純網路服務業、資安防詐業者Gogolook(走著瞧)申請創新板(TIB)上市,預計2023年下半年掛牌;市場還傳出,亞洲主要旅遊行程業者KKday有意今年掛牌,地點以日本呼聲最高。

以Whoscall電信防詐軟體知名的Gogolook去年遞件準備在台上市,Gogolook表示,此舉有三大意義,第一是將更多發展動能留在台灣;第二是可望成為第一家七年級生、本土創業,軟體服務布局全球市場的台灣上市公司;第三是建立本土全新的「信任科技」。

Gogolook創辦人暨執行長郭建甫表示,過去消費者以為防詐騙是企業的事情,但在疫情下,要如何相信「網路分身就是實際真人?」信任將是全民議題,看好信任科技的潛在商機。

Gogolook在上市前兩年已開始布局其他信任業務,擴大營運範圍。除Whoscall服務外,旗下產品包括可疑訊息查證機器人美玉姨、反金融詐騙的金融商品比較平台貸鼠先生、商譽保護服務Watchmen。

去年還收購國內AI新創Crowdinsight(治略資訊),治略資訊是以AI盡職調查(AIDD)解決方案滿足洗錢防制及數位身分驗證需求,以「姓名」防詐,減少銀行防制洗錢的痛點,透過這次收購,也是Gogolook實際跨足背景調查技術的開始。

KKday在過去兩年疫情期間營運持續成長,更獲得投資人支持,完成C輪的兩次募資,僅C輪就取得近億美元資金,是本土看好具潛力的獨角獸。

累計KKday取得逾1.2億美元資金,2021年陸續投資台灣的FunNow、時藝多媒體,以及收購日本知名旅遊體驗預訂平台Activity Japan,掌握包括即時吃喝玩樂行程、展覽內容事業和大量日本在地行程的資產,除推動razio行程預定平台,也協助不少供應商數位轉型。

去年市場傳出KKday將在今年掛牌,KKday創辦人暨執行長陳明明說,將在對業務發展有利的地點掛牌。KKday過去選擇投資人以策略投資人為主,股東結構包括日本官方、企業集團,因此在日本上市的呼聲高。

 
普發6千元 弱勢、特殊族群擬直接入帳
記者馬瑞璿、林縉明/台北報導聯合報
政府將普發現金六千元,數位發展部官員昨表示,除了上網登記直接入帳、ATM領取現金、以及郵局臨櫃領取等三個發放管道之外,目前正在討論對於弱勢或特殊族群新增發放管道,規畫不用先登記即可直接將六千元入帳。

對於六千元如何發放,政府初步規畫線上申請、ATM操作領取、郵局臨櫃領取等方式,不過,對無銀行帳號、不會用網路及ATM,或部分郵局服務不及地區的民眾而言,將難以領到六千元,民進黨立委鍾佳濱、伍麗華昨天呼籲行政院,應考量金融未普惠的偏鄉地區民眾需求,提高便民服務、照顧弱勢民眾。

數位部官員表示,正在討論新增一項發放管道,即服務弱勢(如請領身障生活補貼者)或特殊族群(如領取老農生活津貼者),採取直接將六千元入帳免先登記的做法,已與相關部會盤點協調可以適用的民眾身分資格。

此外,根據金管會盤點,目前全國所有鄉鎮中,屏東縣獅子鄉及花蓮縣萬榮鄉雖然沒有郵局臨櫃領取服務,但有ATM可以使用,而唯一沒有ATM與郵局則是台東縣金峰鄉,行政院也在研議造冊發放的可行性;財政部並協調公股銀行修改ATM系統加入發放,讓近八成的ATM都可領取六千元。相關方案目前都在跨部會討論中,定案後就會盡速對外說明。

官員說,相關方案都在積極規畫中,系統開發與擴充也正在進行,但領取六千元的相關細節正式方案,須等立法院對於這次特別預算審查完畢才能配合定案。

 
Meta資料中心投資大縮手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臉書母公司Meta Platforms上季營收雖連三季下滑,但沒有市場憂心的那麼差,本季營收預估更超乎市場預期。執行長祖克柏還宣示,今年將是「效率年」,要縮減今年開支和資本支出,同時要砸400億美元買庫藏股,激勵股價2日早盤飆漲逾18%。

Meta去年第4季淨利年減55%、降至46.5億美元,每股盈餘1.76美元,低於分析師預估,主要受整頓措施與裁員相關費用影響。單季營收年減4.5%、降至321.7億美元,略高於市場預期,但降幅未比之前兩季縮小,因來自TikTok日益激烈的競爭、嚴峻的經濟環境,以及蘋果2021年改變廣告追蹤規定,都帶給數位廣告市場壓力。

後市展望方面,Meta預估,本季營收將介於260億美元至285億美元,平均值為272.5億美元,略高於市場預測的272億美元。

該公司也預期,今年支出金額將介於890億美元至950億美元,低於先前預估的940億美元至1,000億美元。

由於Meta取消多個資料中心項目,今年的資本支出預估將介於300億美元至330億美元,略低於先前預估的340億美元至370億美元。

去年疾呼元宇宙未來的祖克柏,則轉向著重眼前的問題,他宣示,今年管理階層的主題是「效率年」,正在精簡組織架構、縮減低績效的專案,並正以人工智慧(AI)工具提高生產力,聚焦於成為「更強大且靈活的組織」。

祖克伯也說,Meta對AI的投資正取得回報,短影音平台Reels的套現效率過去半年翻增一倍,今年底或明年初將約略達到損益兩平,公司今年的發展重點之一將是生成式AI,希望Meta能成為生成式AI的領袖。

Meta重振業務的努力有一張王牌:臉書的龐大用戶群。臉書上季每日活躍用戶達到20億人,高於前一季的19.8億,也略優於市場預期。

臉書所有應用程式的每日活躍用戶則逼近29.6億人,比一年前成長5%。

Meta也要擴大收購自家股票,董事會批准在去年剩餘的109億美元額度之外,再增加400億美元買回庫藏股。

 
縱橫PC業 宏□叛將蘭奇病逝
記者王郁倫/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宏□前執行長、義大利籍蔣凡可.蘭奇(Gianfranco Lanci)因在脊椎手術中引發併發症而逝世,享壽69。蘭奇在PC產業叱吒風雲長達40年,歷任宏□、聯想等國際企業集團高層,不少台灣產業資深主管曾與蘭奇共事, 感嘆一代戰將結束40年PC產業的傳奇人生。

在蘭奇過世時,他的身分是Dosio & Coppo酒莊集團老闆,這是2021年從聯想退休後的新角色,所投資集團在歐洲管理80公頃,每年產量70萬瓶的葡萄酒莊,提供具差異化特色的葡萄酒。

蘭奇2021年9月宣布從全球最大個人電腦品牌聯想退休,當時已67歲,是聯想集團總裁暨首席營運長。掌管聯想九年時間,聯想在2020年創下營運歷史新高佳績。

他的經歷除印證優異的管理能力,到任何一家PC企業都能發光發熱,而他跟宏□的愛恨情仇,也是PC史上的精彩篇章。蘭奇2001年加入宏□成為外籍高階主管,創辦人施振榮2004年退休之際,因亮麗戰績受拔擢為宏□第一任外籍總經理。

蘭奇任內在小筆電及多次併購策略下,宏□在2010年一度登上全球第二PC品牌,以及單季世界PC龍頭佳績,這個黃金年代讓宏□股價登上100元三位數紀錄,但如何任用外籍將領也讓宏□學會寶貴一課。由於產業轉型快速被平板電腦及手機瓜分,宏□內部也面臨歐台雙總部管理問題,最終2011年以高昂離職金代價請蘭奇下台、並以打消43億元高額庫存跌價損失收場。

蘭奇離開宏□後,2011年9月受聘聯想顧問,在2012年加入聯想集團,成為宏□對手,被外界視為宏□叛將。而過去在歐洲跟蘭奇合作的許多主管也追隨他奮鬥,現任佳世達醫療器材事業群共同總經理楊宏培當年曾受蘭奇青睞,挖角擔任聯想東北亞區總經理,楊宏培提到蘭奇時直言,「他是我的老闆」, 更稱讚蘭奇是傳奇人物。

楊宏培指出,蘭奇腦筋聰明,想法轉得很快,思路也很清楚,有獨到的眼光,不管如何,蘭奇都在PC界有顯著的貢獻,「他從義大利小業務員做到世界第一,確實有他的成功方程式,雖然中間的過程褒貶不一,他的做法有爭議,但以結果論來說他成功了」。

人生經歷過多次高峰及低谷,蘭奇最後餘生將管理精力投入童年生活記憶深刻的酒莊葡萄酒事業,而這一切隨他交棒及過世畫下休止符,他最鍾愛的弟子,目前聯想集團營運長杜哲民也十分緬懷地表示,「蘭奇是永遠的家人」。蘭奇至此也完成他精彩的40年PC產業的傳奇故事。

 
美元優利定存 最高衝8%
記者楊筱筠、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2023年上半年,市場料美國聯準會(Fed)升息腳步持續,國銀大搶美元資金,開出高利美元方案4%成為標配,聯邦銀最高喊到8%。華南銀、合庫、北富銀、高雄銀、永豐銀、台新銀以及聯邦銀都加入戰局,公股行庫華南銀昨(2)日最新喊出4.25%。

華南銀昨日宣布,推出限時美元優利定存專案,主打不需要搭配任何商品,只要以新台幣結購或是新資金匯入,可享有3個月4.05%、6個月4.25%年息定存,門檻也不高,個人戶單筆僅3,000美元起,中小企業戶單筆最低1萬美元起。

該銀行高層認為,今年美國聯準會升息步伐雖可能減緩,但美元利率仍處於高原期,金融市場變化快速,部分資金如果停泊在美元定存,可以享有相對穩健利息收益,但同時提醒客戶要留意未來轉換回新台幣或其他幣別可能產生的匯率風險。

合庫今年1月最新推出的「財兔臨門 合利旺」外幣存款定存優利專案,以新台幣結購或自他行匯入新資金,無論透過臨櫃或行動網銀App、個人網銀、企業網銀、EOI等各通路承作定存,單筆只要達5,000美元起,新資金美元定存1個月期年利率高達4.1%,3個月期年利率4.2%。

同時為了提高數位平台使用率,合庫外幣數位帳戶透過個人網銀、行動網銀App承作定存,單筆只要1,000美元起,不分新舊資金,亦可享有1個月期年利率4.10%,3個月期年利率4.2%優惠利率,單一客戶限額5,000美元。

高雄銀行推出「新春外幣好利HIGH」優利定存專案,以新台幣購買存6個月期美元定存,年利率高達4.3%。

中小型民營銀行給出的美元高利定存利率更高,以聯邦銀New New Bank最高,只要以換匯美元新資金承作美元定存1個月期,享8%優惠年利率 ,但每人存款限額2,000美元。

台新銀推「階GO利8外幣定存專案」,1年期平均定存年息4.8%、半年期4.7%,單筆承作門檻1,000美元起跳;永豐銀推出「美人雙幣定存」限時優惠方案,美元定存6個月天期4.88%,但限制臨櫃承作1萬美元起。

北富銀則提供3個月年息4.88%、6個月年息4.78%、12個月年息4.68%美元優利定存,單筆最低1,000美元起存。

 
央行副總裁陳南光再撰文開砲:升息消極 恐釀停滯性通膨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被視為央行「鷹派」的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近日再度重砲抨擊央行貨幣政策。陳南光在最新出爐的《銀行家雜誌》撰文指出,央行在通膨與房市管制措施方面過於消極,應擔負起物價穩定與正視處理高房價的責任。

陳南光指出,從歷史經驗看,走走停停、過早放鬆的貨幣政策,只會讓通膨拖延更久,更易落入停滯性通膨陷阱。他呼籲央行不可樂觀認定「台灣通膨相對溫和」而掉以輕心。

陳南光在文中抨擊,面對這波通膨,我國央行自始即堅持通膨只是短暫性,並認為以升息因應供給面衝擊不僅無效,而且「我國通膨相對溫和」,因此至今多以半碼爬行速度升息,台美利差已不斷擴大。

由於政策性管制及CPI中的房租類指數低估等因素,雖使台灣通膨看似相對他國低,但這統計數字是建立在價格管制衍生的龐大成本及樣本偏誤致數據低估上,央行切不可樂觀認定「我國通膨相對溫和」而掉以輕心。

陳南光痛批,我國央行抗通膨的消極態度,不僅無法主動引導民眾通膨預期,以致通膨範圍蔓延擴散,加以價格管制等措施對資源配置效率扭曲甚鉅,將帶來龐大社會成本。

陳南光認為,過去這段時間央行一再錯失升息機會,以致至今仍受困於其營造的長期低利率和寬鬆的貨幣環境。目前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離歷史低點不遠,只有不到0.5%,只要政策利率下降兩碼,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就降為0,未來政策調整空間極為有限。

許多研究顯示,長期低利率環境)不僅為通膨和資產價格上漲提供溫床,也導致資源誤置及所得與財富分配惡化等負面效應。

陳南光說,2021年12月後,央行認為過去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執行成效良好」,再沒有提出進一步管制措施。在這期間台灣房價持續暴漲,先前在疫情期間房價大漲的國家,多數已開始反轉,而台灣房價仍在加速上升。然而央行一方面宣稱由於剛性需求,房價上漲是「有基之彈」,並呼應成本上升等說法;另一方面則稱房價高低不是央行關心重點,並以租稅政策是抑制房價最有效工具為由,將抑制房價責任轉移給其他部會。

 
沈榮津掌台灣金控 藍批酬庸養老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聯合報
內閣改組後,首件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異動案敲定。財政部次長阮清華昨表示,行政院核定,台灣金控董事長由行政院前副院長沈榮津接任,原台灣金董事長呂桔誠專任台灣銀行董事長,人事案今天進行交接。這件人事案也開了公股金控、銀行董事長由不同人擔任的先例。

對於沈榮津接任台灣金董事長,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表示,沈榮津過去擔任經濟部常次、經濟部長,對於產業界確實很熟悉,但毫無任何金融背景,竟然被派任台灣最大國營金控董事長,根本就是酬庸。此外,沈榮津已七十二歲,「難道去台灣金是要養老?」,相信金融界對此安排會「跌破眼鏡」,財政部安排此人事,相關高層若夠專業,恐怕連自己也難以說服。

呂桔誠原為台灣金控、台灣銀行董事長,今起改專任台銀董事長後,金控董事長將由沈榮津接任。相關人士指出,人事安排是考量沈榮津的產業背景,接任台灣金董事長後,有望發揮金融支持產業功能。

財政部高層則說,台灣銀行占台灣金控約九成業務量,台灣金控以銀行為主要核心,呂桔誠長期在銀行有高度專業,人事案是專業合理安排。

阮清華指出,人事案今交接,由他代表監交。至於有無下一批公股其他人事安排,目前行政院尚無相關核定,一切以行政院核定為準。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