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快藉由此份報來看你不曾發現的風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12/26 第108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保險要聞 地震險 有無房貸都該保
住宅火險 多了裝潢修復費
投保教戰 保險小百科/保險存摺App 把保單帶著走
專家教你保/備齊癌症險鐵三角 轉嫁風險

今日財經頭條
地震險 有無房貸都該保
記者齊瑞甄/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地震頻傳,每年平均有2萬多到4萬多起的地震,而有感地震就占700次至2,000多次,民眾好奇是否該為住宅投保地震險,有些人以為地震險是強制險。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副總經理辛敬賢就說,事實上,住宅火災及地震基本保險並非是強制性保險。

辛敬賢解釋,政府並無規定屋主一定要投保住宅火災或地震基本保險,不過實務上,銀行在提供民眾房屋貸款時,為保障其債權無虞,多會於貸款合約要求借款戶於申辦貸款時,為其擔保物投保住宅火災及地震基本保險。

房仲業者也指出,因為有貸款,萬一房子不幸遭遇地震倒塌,有保險、銀行才有保障,因此銀行會強制屋主購買地震險,如果沒有貸款,是否要投保可自行決定,貸款才會需要強迫買,如果現金買房不貸款、或房貸繳清,就可以選擇不用買。

根據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資料統計,全台逾900萬戶住宅中,僅約340萬戶投保住宅震險,截至今年8月統計出的投保率37.3%,去年投保率36.88%、前年36.04%不算高,據統計,全台以新竹縣市的投保率45.6%最高,桃園市45.1%居次;連江縣只有1.52%為全國最低。

辛敬賢表示,民眾投保地震險比例連年低,近五年低於四成,主要原因仍是多數民眾房貸已繳清,或是本身沒有房貸壓力者,就不續保地震險。但他強調,其實即時沒有房貸,還是建議民眾投保住宅地震險,因房貸繳清後,房子才真正成為自己的財產,更應該幫房屋投保進行風險分散。

目前每間產險公司都會有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商品,保費都大同小異,一年至多1,350元左右,如果保戶需要擴大更多保障,得依照各產險公司建議、商品內容也會略有不同。

 
住宅火險 多了裝潢修復費
記者齊瑞甄/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火災堪稱房屋殺手,不僅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最怕事後的房屋修繕費用及後續居住問題,甚至若不幸波及鄰居等衍生的問題都令人精疲力竭,產險公司呼籲全國近600萬戶尚未投保住宅火險的屋主們,透過事先預防為住家多一層保障,幫愛家投保合適的保險商品,可分散意外災害後財物損失的壓力。

產險業者指出,通常民眾購屋辦理房貸時,銀行為確保債權同時保障屋主,希望屋主投保住宅地震保險,因我國實施「住宅火災及地震基本保險」制度,也就是將住宅火災保險與住宅地震基本保險自動結合,當民眾投保住宅火災保險就會一併承保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近年受惠房地產市場交投熱絡,全國住宅火災及地震保險投保率衝上37%,已有超過341萬戶房屋獲得保障,也由於房貸繳款期間內保費會自動從屋主指定之銀行帳戶扣款,因此有房貸的住家較不易出現因屋主忘記繳交保險費而導致斷保、出現保障空窗期的風險,這也是跟銀行投保住宅火險的最大優勢。

不過,根據統計全國仍有超過六成、約574萬戶住宅缺乏住宅火險的保障,直接曝露在火災等災害事故威脅中,往往等到重大災害來敲門後,才會發現辛苦一輩子的房子可能就沒了,還要面臨不幸遭受波及的鄰居求償。

鑒於國人對住家保障需求分歧,產險公司提供多元保障的住宅火險商品,如擴大住宅火災動產保險承保範圍,即民眾投保屋內動產保險時保障範圍自動納入「裝潢修復費用」,賠償金額上限為動產保額三成、最高80萬元,不僅可降低客戶災後風險並滿足客戶實際需求。

產險業高層提醒,住宅火險承保建築物限定住宅,換言之,若屋內部分作為辦公或早餐店等營業處所,因已不屬於住宅火險的承保範圍,應立即通知保險公司,避免後續理賠爭議;另除有約定外,金銀條塊及其製品、珠寶、玉石、首飾、古玩、藝術品等財物都屬於住宅火險動產中的不保事項,民眾投保前應仔細評估所需保障範圍及確切了解保險保障內容,才能選到最適合自身需求的保險商品。

 
投保教戰
保險小百科/保險存摺App 把保單帶著走
記者齊瑞甄/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壽險公會今年6月推出「保險存摺」平台,偕同產險公會、22家壽險公司、14家產險公司及合作廠商中華電信、台灣網路認證公司,在現行保險科技運用共享平台的基礎上建置完成,提供民眾即時查詢保險資料,更於10月再度推出App版,一站式整合所有人身保險保單,開啟保單隨身的新頁。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保險存摺」平台上線四個月,已累計超過20萬人註冊會員,分析登錄會員輪廓,發現20歲者有396人,21歲至50歲間共計17.5萬人,占總會員數87%,為主要使用者;50歲以上者為2.5萬人,其中超過70歲者有近千人。

另,依壽險公會「保險存摺」官網顯示,目前可分成普通會員及白金會員,其中普通會員免費,可查詢「保單總覽」一項資料;白金會員則須繳交年費100元,可於一年內不限次數完整查看所有保單資料。

 
專家教你保/備齊癌症險鐵三角 轉嫁風險
游乃穎/經濟日報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癌症不再是絕症,新式檢測與療法有助於更有效地找出適合患者的藥物與治療方法,並相對精準地抑制癌細胞,幫助降低癌症治療過程的不適感,只要積極治療仍有機會重拾健康。若不幸罹癌,除全民健保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外,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接受最先進、最高品質的醫療照顧,建議可搭配商業保險補足保障,讓自己更有餘裕選擇各種需自費的癌症新式療法。

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每年有超過70萬人就醫接受癌症治療,癌症健保醫療費用更連年燒破新台幣千億。國人享有的全民健保是最基本的醫療保障,但癌症治療日新月異,近年的精準治療,有許多新式的療程及用藥仍需要自費負擔。舉例而言,如果自費使用健保未給付的標靶藥物,一個月的開銷動輒數十萬元;另外,像是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尚未納入健保給付,且多數醫院治療費用超過百萬元。

南山人壽建議民眾提早做好癌症保險規劃,運用「健保協同商保」的概念,定期檢視保障缺口,備足癌症醫療保險鐵三角:「療程型商品」、「一次給付型商品」、「補充包商品」,以達成全方位保障,降低癌症發生時造成的經濟衝擊。

一、「療程型商品」建構基礎癌症保障:療程型的癌症醫療保險可針對常見的放療、化療、手術等進行給付,減輕治療的經濟負擔。

二、「一次給付型商品」提高癌症保障額度:一次給付型的特性可幫助民眾在不幸罹癌後,及時擁有一筆保險金支持,能夠視實際需要,自由運用在醫療費用、照顧人力等各個項目。若預算有限,也可透過定期型保險提高關鍵期間的保障額度,保費相對終身型保險容易負擔。

三、「附加條款補充包」擴充既有的癌症保障:南山人壽針對罹癌後癌症基因檢測、癌症機械手臂微創切除手術、重度癌症標靶治療、實體癌第四期自體免疫細胞治療,這類型高額且須自費的項目設計一系列新式檢測與療法補充包,民眾可透過添購附加條款,擴充既有的癌症保障。

民眾投保後,記得至少每三年重新檢視保障是否充足,一般可透過保險業務員進行保單健檢檢視及補足保障缺口。且預防勝於治療,善用健康管理App做好自主健康管理,為自己與家人做好充分的保障準備,掌握幸福人生。(本文由南山人壽商品部副總經理游乃穎提供,記者陳美君整理)

 
走進廠房「滿地屍體」...特斯拉最老供應商產線直擊
全球電動車的關鍵軍火庫之一,就在台灣!這是汽車供應鏈大廠「和大工業」董事長沈國榮的最新定調。至於這個定調的來源,要從和大的合作夥伴、「特斯拉最老供應商」,準備在2023年登錄興櫃的富田電機最新進展談起。

老闆叫你look alive不是叫你「看起來像活著」
Sandy和外籍老闆一大早要去拜訪客戶。兩人從辦公室出發,老闆行色匆匆說:"Sandy, look alive!"Sandy 緊張得要命,想自己一定是連夜趕報告,了無生氣的樣子,所以老闆要她stay alive。要不要照個鏡子整妝一下,結果老闆又叫她 "Hurry up!"原來 Look alive 就是 hurry up,「快一點」的意思。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