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客家「粄粽」嗎?像白色麻糬,有甜又有鹹。昨中市陽明客家協會舉辦客家傳統美食文化研習,由客家麵食老師指導民眾包粄粽,小朋友將磨碎糯米包裹內餡,搓成雞蛋大小,再由大人接手以粽葉包覆,串串粄粽高掛,成就感十足。小朋友墊起腳尖,忙將豬肉、蝦米、香菇等內入糯米漿裡,小小雙手仔細滾動糯米球;林妹妹說,這是第一次包客家粽子,「好像搓湯圓!好好玩!」郭媽媽懷念起兒時,陪祖母與媽媽包粄粽回憶,「還是自己做的比較好啦」。
台中市陽明客家協會表示,大家都吃過閩南糯米粽,鮮少人知道客家也有「粄粽」,豐原區有4萬多名客家族群,今年首次舉辦客家粄粽活動,上百人湧進田心里活動中心綁粽,伴隨國樂磅礡樂曲,場面壯觀。
客家粄粽與米粒顆顆分明的閩南粽不同,將煮熟的糯米磨成漿、壓去水分,模樣有點像麻糬,糯米團還可加入蘿蔔乾。粄粽有鹹、有甜,鹹粄粽內餡以豬肉、香菇、蝦米、紅蔥頭為主;甜粄粽則加入花生粉、糖粉與少量冷開水。
客家美食達人侯冬木老師教民眾綁粽,很多婆婆媽媽沒等她開講,就自己動手做,活動才開始沒多久,就有人喊材料包完、粽葉不夠,她訝異笑說,不愧是客家人,「動作很迅速、精明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