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劍道團體在彰化市武德殿切磋技術,宮本武藏代第十一代宗家陳信寰(前右者)示範進擊技巧。 |
|
|
台灣數十個劍道團體昨天齊聚彰化市武德殿以武會友,台灣劍道聯盟秘書長莊益源再次表達願意承租武德殿,回復原使用功能,地方文史工作團體到場「讚聲」支持,呼籲縣府尊重武德殿的創建精神,停止不當使用。台灣劍道聯盟借用彰化市武德殿,上百名劍道高手演練進擊與防守技巧,日本宮本武藏代第十一宗(宮本武藏傳人),也是台灣劍道聯盟副會長陳信寰,示範「二天一流」流派劍道,參觀民眾即使不懂劍道,也看出他在動靜之間、剛中帶柔的爆發力。 彰化市武德殿整修竣工後,使用次數屈指可數!昨天難得開放,除劍道演練外,台灣劍道聯盟同時舉辦書道、茶道、花道演示,吸引遊客駐足,了解劍道武士鍛練心性的多元涵養。 國手劉怡婷稱讚彰化市武德殿「採光、通風很好」,給人舒適感,看不出閒置已久。 秘書長莊益源表示,全台武德殿以高雄市活化最成功,他和劍道團體願承租場地比照辦理,回復武德殿昔日風光。 彰化縣多名文史工作者到場,為劍道運動發聲,希望讓武德殿回歸原用途。 文史工作者黃志誠說,武德殿現為彰化縣忠烈祠,在忠烈祠開餐廳不倫不類,用餐者也會覺得氣氛奇特。 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常務理事蘇至弘表示,武德殿旁邊的縣定古蹟節孝祠將規畫廂房經營書店和假日農夫市集,彰化縣政府應考量帶狀文化古蹟動線,武德殿還給劍道,連同中山堂、縣立美術館、節孝祠形成帶狀文化古蹟旅遊動線。 歷史建築欲重生 合約、土地待解套 彰化縣政府修復彰化市武德殿,使用次數屈指可數,二林鎮武德殿的修復進度原地踏步,都飽受地方文史工作者抨擊;文化局長吳蘭梅表示,前者有委外經營合約限制,後者有私人土地難題,文化局將盡力處理。 縣府獲文建會(文化部的前身)補助2500萬元整修彰化市武德殿,94年完工,96年5月公告為縣定古蹟,劍道團體再三爭取承租使用,希望發揚武德精神,縣府評估後,仍在96年發包委外經營餐廳。 包商打算在殿內煮食,遭質疑可能危及古蹟,包商把武德殿外的日式房舍及迴廊改建為廚房,被批評破壞古蹟;縣府迫於輿論壓力,以消防公安等理由沒發給使用執照,並要求不能使用明火烹煮食物。 吳蘭梅說,後來包商配合縣立美術館興建工程,暫停展開營運,文化局建議販售輕食及加強歷史文化活動的連結,包商將重提營運計畫,若通過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的審核,包商每年繳納營運租金36萬元,第二年起繳交淨利的2%回饋縣政府,營運滿3年始得視營運狀況作為續約的參考。 二林鎮武德殿建物產權隸屬縣警察局,部分土地是私有,文化局近日將邀集地主、警察局、地政處討論合作事宜。吳蘭梅表示,如能建立活化再利用共識,文化局會發包修復設計工程,爭取修繕補助款。 彰化市武德殿建齡84年,目前是彰化縣忠烈祠,縣府在此舉行春秋兩祭。二林鎮武德殿創建於日治昭和年間,民國93年登錄為彰化縣歷史建築。 看問題/活化古蹟 開餐廳非唯一選項 上個世紀末期,台灣興起古蹟和歷史建築保護運動,老屋經重新翻修,空間規畫利用往往擺脫不了「民以食為天」,轉作餐廳或咖啡館,使活化古蹟思維落入「賣呷卡賺錢」窠臼,阻礙文化保存再升級腳步。 維護古蹟和歷史建築所費不貲,有人形容「比蓋一幢新房子還貴」,公部門斥資千萬元修復,接下來的維護工程堪稱無止境投資,財務平衡成了當務之急。 多數國內外學者認為,活化再利用古蹟和歷史建築,主要目的在於供後人了解前人生活型態及當時的文化精神,並作為觀察文化未來發展依據。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曾研究台灣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直指古蹟再利用應以欣賞建築物及緬懷歷史為主,而非競相出租開餐廳。 經營餐飲被視為最容易回收資金的活化再利用方式,因不乏成功前例,台灣處處可見利用古蹟、歷史建築場地賣餐飲,彰化縣也不例外。公部門不能一味地媚世流俗,應思考引進民間力量彰顯古蹟與歷史建築的意涵,替代開餐廳當作維護古蹟資金的唯一選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