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名人堂電子報
2025/10/13 第341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名人觀點
廖元豪/誰在推大法官下水?
廖元豪
憲法法庭因大法官人數僅剩八人,未能合乎法定評議門檻(十人),目前形同停擺。這很明顯是總統與立法院兩個政治部門應負起的責任,但卻有幾股勢力在催促大法官們自力救濟,希望大法官逕行跳過十人門檻開始審理案件。這些評論連大法官在「睡覺」都已罵出來。十月八日,三名大法官終於無法忍耐,正面反駁「睡覺說」。看來,對立明顯,僵局已成,但到底哪邊是對的呢?

大法官在審理程序上,應遵守憲法訴訟法規定,還是可以「程序自主權」名義把門檻規定宣告違憲?若大法官不能「自救」,那誰能解套?答案很清楚,三位「否定說」的大法官才是正確的。不斷催促甚至想要自己跳入戰場的大法官,或對司法審查機制空轉極度焦慮,但解方不但法理上大有瑕疵,反而害了憲法法庭及司法體系的威信。

原則上,法院的審理程序,都要「依法」審判,不能自作主張。憲法只規定司法院解釋憲法,但沒有規定司法院「如何」解釋憲法!解釋的主體,是要像以前稱為「司法院大法官」或「大法官會議」,還是現在的「憲法法庭」?解釋憲法的決定,以前稱「解釋」,現在叫「裁判」,都是憲法容許的。至於司法院釋憲權怎樣發動?何時受理?條件門檻?憲法更無規定。多年來,司法院解釋憲法的具體制度,都委由立法者制定的法律落實。立法者有充分權限形塑「司法院釋憲權」,絕非大法官依「程序自主權」處理。以前因法律規定簡略,大法官會自行補充,但在規範詳密的憲法訴訟法時代已沒空間。

大法官也在許多解釋中,明確宣示「訴訟制度依法律規定」的原則。釋字第一七○號解釋,大法官就指出「人民有訴訟之權,憲法第十六條固定有明文,惟訴訟如何進行,應另由法律定之」。釋字第二八九號解釋明示「稅法規定由法院裁定之罰鍰,其處理程序應以法律定之」。釋字五三○號解釋則提醒,司法院作為最高司法機關,擁有「規則制定權」,但只能處理細節性、技術性事項,當然不可牴觸法律。部分人士所引用的釋字三七一號解釋,是極少數的例外,且是在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的「疑義解釋」聲請案,才會有這樣的聲請案。

所以,大法官行使憲法訴訟審判權,到底是要依法,還是程序自主?其實應是前者為原則,後者是例外。若回到本次爭議,更要弄清楚:憲法訴訟新制,本來就是「立法」創設的。如果不是立院制定新法,哪來憲法法庭?立院可用憲訴法,讓司法釋憲的程序更像訴訟程序,當然也可設定門檻、程序、受理要件。任何法院審理案件,都是「先程序後實體」,法院對法定程序都須嚴格遵循,鮮少聽說法官可自己創設訴訟類型,或改變評議人數。若民事法庭不能甩開民事訴訟法,自己依程序自主權來審理,那憲法法庭為何可這樣做?普通法院合議庭無論三人或五人,一個都不能少;憲訴法規定十五位大法官只要有十位出席就可評議,相比之下只有更寬鬆,何來當然違憲之說?

憲法法庭空轉,確屬悲劇。但就像美國聯邦政府關門,難道川普可在國會沒立法,預算無法通過的情況下,宣布政府重新開張,直接從國庫撥款?政治問題就要政治解決,一直催促大法官要公親變事主的人,是要大法官去做連川普都不敢幹的事?這其實是把大法官推進自己浮不出來的水中。請大法官慎之慎之。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AI應用拉抬 先進封裝需求水漲船高
隨著人工智慧與高效能運算(HPC)的持續發展,半導體產業正面臨一場結構性的轉折。摩爾定律推動晶片效能不斷提升的黃金年代,逐漸觸及物理與經濟的極限。如何在有限的晶片面積內塞進更多電晶體、縮短訊號傳輸路徑,並有效解決能耗問題,成為業界迫切要回答的難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先進封裝」正逐步浮現為核心解方,並在AI晶片製造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上帝漸層藍色畫布「宮古島」 每一幕都是旅遊明信片
這裡的景色不只適合用眼睛欣賞,更值得用鏡頭收藏,若喜拍照,宮古島是一座會讓快門頻繁響起的島嶼。光影在海面上遊走,幾乎不必刻意構圖,拍下的都是明信片,每一次快門,都是用藍色寫下的詩句。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