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華隊止步12強賽,今年的棒球熱結束得有些突然與悵然,但與荷蘭、加拿大、古巴、波多黎各場場經典,收視率迭創新高。除了緯來在有線電視平台的轉播之外,許多人卻忽略了無線的公視其實也參與了此次的轉播。以預賽最後一天中華隊對波多黎各的比賽為例,緯來體育台的5.27 vs. 公視的1.62,顯示無線頻道仍有其重要性,特別是沒有安裝付費有線電視的家庭,也能透過公視觀賞「國球」,做為台灣文化公民的集體經驗。無線電視台面臨有線電視、新媒體的挑戰舉世皆然,畢竟從三、四家寡佔的市場進入到上百個競爭者,世界各國無線電視台所受的震撼可想而知,但是絕大多數都仍擁有電視市場主流甚至龍頭地位,反觀台視、中視、華視無線老三台優勢崩壞之迅速,卻是舉世僅見。這十幾年來,老三台在主流商業電視頻道早已淡出,輿論上幾不見任何領導議題的影響力,運動轉播上也是每四年一次的奧運才總被半推半就地接手。
最重大運動賽事的轉播總是在各國的無線電視台上播出,因為那是一種文化公民權的宣示,英國、澳洲都有明確的名單揭示,保障這些具有文化顯著意義的賽事必須由無線頻道轉播,以讓最大多數的民眾得以觀賞。英超等職業賽事在英國國內必須透過付費的BT Sport或是Sky Sports才看得到,但是世界盃、歐洲盃、奧運等賽事卻絕對在無線的BBC或是ITV頻道上。但台灣的老三台在運動領域上實在太不爭氣,回想一下過去幾年,你還記得三台主動轉播過哪些運動賽事?足球迷或許還依稀記得中視在今年夏天轉播了南美國家盃足球賽?但,除此之外呢?算了吧,他們連體育記者的編制都一併省去多年了。
有線電視與新媒體步步進逼運動轉播市場,Discovery旗下的付費運動頻道Eurosport以13億歐元的天價拿下2018年到2024年之間冬夏季奧運的歐洲轉播權,而非與奧會合作數十年的歐洲廣播聯盟(EBU),這筆劃時代的合約已經表明,無線電視台不再是運動轉播中不可或缺的主導者,儘管根據奧運規章,奧運轉播仍必須在無線頻道播出,但該合約也表明會分予無線電視播出,也就是重大運動賽會觀賞的文化公民權仍須保障。
然而,無線也好、有線系統業者也罷,這個守門人到底還能守多久?OTT (Over The Top)的服務在全世界都已經蓄勢待發,大舉進軍影視市場,各大企業紛紛投入相關產業,WalMart投資的Vudu、NBC、FOX與迪士尼/ABC三大電視網合資的Hulu、亞馬遜(Amazon)的Amazon Video等等,都已經在美國具有一定的市佔率,根據最新的產業報告,具有寬頻網路的美國家庭中已有57%訂閱OTT的影音內容,而且已經有7%擺脫傳統付費有線/衛星電視,僅以OTT做為其收視的來源,而這比例還在升高當中,為傳統電視產業發出警訊,其中以政治陰謀劇《紙牌屋》打響名號的Netflix就被視為最主要的對手。
OTT山雨欲來之勢,只要將眼光稍稍轉向香港就可窺見一二,一方面是國際集團向中國進軍的灘頭堡,另一方面也是中國向外擴張的基地,這兩股勢力正在香港交匯。
2016年初,Netflix這個在美國與其他超過40個國家上市、擁有超過6千9百萬訂戶而掀起影視產業革命的平台將進軍台灣,他們的企圖也不僅止於電影或是影集,運動轉播也會是他們著墨的重點,Netflix就曾參與英超在香港轉播權的競標,但最後出價不敵樂視,但其企圖心已不容小覷。2015年9月份,甫在香港登陸的樂視,據傳就是以3年47億港幣(約台幣199億)的天價標下英超2016-2019年賽季在香港的轉播權,將英超做為打進香港市場的特洛伊木馬的企圖昭然若揭。
中國中央電視台以其國營且無線的優勢,掌控了絕大部分運動轉播的資源,但是小米與樂視OTT收視盒與網路收視的崛起,卻為中國的影視產業掀起震撼,其中樂視在中國就掌握了英超、德甲、西甲、法甲、義甲與歐冠等全世界最重要的足球賽事,另外還有NBA、NFL、美國大學籃球、歐冠籃球、PGA、F1、ATP男網與WTA女網等幾乎所能想像到的全球頂尖賽事,中國國內的中超足球、CBA籃球也都蒐羅在內。近兩年,樂視更放眼全球,除了積極籌備進軍美國與印度市場之外,香港就是他們測試水溫的地方。
於此同時,世界各地OTT平台加入運動轉播的戰局方興未艾,英國Perform Group旗下的OTT平台預計2016年在德國開播,2015年起便動作頻頻。10月份首先買下NBA在德國、奧地利與瑞士的轉播權,接著12月宣布從傳統衛星電視德國天空衛視(Sky Deutschland)手中奪下英超在德國、奧地利與列支敦斯登三國的獨家轉播權。還有,我們也別忽略台灣的麥卡貝在中華職棒Lamigo TV的經驗後,也加入了12強轉播的行列,收視人口達20萬人,後勁不容小覷。
最近有線與無線電視陣營為了必載問題吵得不可開交,之所以造成這爭議,實在與老三台太不爭氣有關,儘管無線電視台承載文化公民權的任務為其必載性加了分,台灣有線電視系統長期惡質守門也令人厭煩,但是我們稍抬起頭向外看,OTT大軍都已經拆下層層大門,我們卻還仍舊在吵「無線頻道必載與否」這樣上世紀的問題,實在令人擔憂台灣媒體產業的未來。可以預見,在這波新媒體潮下,媒體的國界、形式等等已經是枝微末節的資訊,與獲得媒體內容的管道渺不相涉。也就是說,「如何」送達閱聽人已經不重要了,內容終將決定媒體的命運,運動轉播如此,整體影視產業更是如此。
陳子軒
威斯康辛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博士,國立體大副教授,研究專長運動、流行文化與媒體觀察,譯有《聰明看棒球》。曾任FOX體育台美國職棒MLB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