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05/11 5591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家家有本經 【銀髮心情】林揚/記憶像在拼拼圖
【婆媳之間】羊/感謝那個微小的被看見
【為母心情】花椰菜/一覺到天亮的進程

  家家有本經
【銀髮心情】林揚/記憶像在拼拼圖
林揚(台北市)/聯合報
記憶像在拼拼圖。圖/陳完玲

似乎是在拿了敬老卡後,自己和妻子對有關名字的記憶,漸漸變得像是在拼拼圖一樣,得一塊一塊慢慢拼湊,有時還得兩人一起拼才湊得出來。

前幾天一早在便利商店排隊付帳,發現前面隊伍中站著一位尚未退休,以前是同科的同事。

我努力思索著她的姓名,免得眼神交會要打招呼時叫不出名字,會很尷尬。

沒錯,我想起她名字裡有個「玲」字,但姓什麼呢?總不能叫她「玲老師」吧。

眼見快輪到我付錢,跟站著等咖啡的她近在咫尺,卻還想不出她的姓,急得身體都燙了起來。

幸好,付完帳出店門時,同事似乎沒看到我。出了店門,踏下捷運階梯,卻突然記起了她的姓。等捷運時再度思索,也突然蹦出她的全名,像是得來全不費工夫一樣,但幾分鐘前就是怎麼也想不起來。

這種拼湊人名的現象,最常在看電視時纏上我們,往往是在我們突然問對方某個明星的名字時,平常再熟悉的也會瞬間卡在喉嚨,「啊──」了半天,說不出來,尤其是日本明星。

妻子說得有道理:「三個字的名字都記不清楚了,何況四、五個字,我怎麼記得起來。」

最近《如懿傳》又要重播,妻子看到預告時,突然問我男主角叫「霍」什麼,我搔搔頭回答:「霍正華!」她卻靈光乍現糾正我:「不對,應該是霍建華!」

像完成拼圖,很有成就感地哈哈大笑後,老伴又懊惱地說:「他的妻子不就是王心凌嘛!剛剛怎麼就想不起來?」

這下換我得意地糾正她:「是王心如啦!妳也是金魚腦。」

結果「搖擺沒有落魄得久」,也才一分鐘不到,老伴又將我一軍:「你亂說,不是王心如,是林心如!」

看來,今天的記憶拼圖比賽,我們是打了個平手。

最後,我們依舊用底下的故事來彼此安慰。

兩對老夫妻相約聚餐,餐畢,太太們在廚房清洗碗盤,在客廳聊天的男主人說他跟妻子前一天吃了間不錯的餐廳,男客人便詢問是哪一間。男主人開始斷斷續續地回想:「那是一種花,很多人會在情人節時買……對了,還有很多刺。」以為猜出店名的男客人高興地喊:「玫瑰!」這時卻見男主人眉開眼笑,轉頭朝廚房大喊:「玫瑰,我們昨晚吃的那間餐廳叫什麼名字?」

想到這個笑話,我和妻子無奈地笑了,不禁祈禱:記不得明星的名字不要緊,只希望到時候不要連老伴的名字都得這樣拼湊就好了。


【婆媳之間】羊/感謝那個微小的被看見
羊(高雄市)/聯合報
隨著肚裡的寶寶出生,我成為一名新手媽媽。滿月後第一次幫寶寶洗澡,戰戰兢兢,就怕一不小心弄傷寶寶,幸好寶寶全程都很乖,沒有大哭,讓媽媽能不疾不徐地完成每個步驟。

洗完後我忍不住鬆了一口氣,對寶寶說:「寶貝你好棒,你都沒有哭哭!」一旁隨時準備接手的婆婆也是大力讚賞,只是她稱讚的對象不是寶寶,而是我:「媽媽妳才棒!妳成功幫寶寶洗完澡,現在他非常舒服哦!」

一句簡單的肯定,聽得我鼻酸想哭。那是在不眠不休的育兒路上,一個微小的被看見,但這個看見就足以讓我知道自己是被支持的,並且更有力量繼續走下去。


【為母心情】花椰菜/一覺到天亮的進程
花椰菜(新竹新埔)/聯合報
嫩嬰時期的兒子,一直無法睡得安穩。在月子中心時就獲得護理師們的認證,他們提醒我,寶寶不愛睡覺,哭起來可說是天翻地覆。

就我的認知,睡覺是一種本能,僅是把雙眼閉上這個再簡單不過的動作,孩子累了將他放上床不就能自行入睡?直至出了月子中心把兒子接回家照顧,才深切體會護理師所言甚是,我和先生已全然領悟──對我們的寶寶來說,「睡覺」竟有如解任務般困難。

由於兒子無法一覺到天亮,睡眠不足的我和先生為此所苦,於是上網搜尋各種訓練嬰兒睡眠的影片和文章,以了解寶寶的睡眠周期;同時發現孩子的睡眠訓練還有分派別,便汲取兩者的優點,準備讓兒子睡覺時實際演練。

執行約莫三天,兒子幾乎不停歇的哭聲讓我於心不忍,遂告知先生放棄訓練,改成哄睡。各式各樣的睡前儀式、哄睡技巧、安撫用品,甚至是民俗療法,只要對兒子無害,任何方式我都願意嘗試,但依然徒勞無功。

好不容易熬到兒子四個月,睡眠狀況仍舊沒有漸入佳境,同時耳邊還傳來了各種「聲音」。

「他哭妳就不要抱,哭累了就睡了。」、「是不是妳的母奶不夠,他餓醒了?」、「不要奶睡他,這樣他會很黏妳……」

長輩們下的指導棋使我的內心承受著莫大的壓力,飽受煎熬。每當他們看見寶寶睡一下就醒或哄很久都不睡,就會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經驗談」,然而貌似關心的言語,聽在耳裡卻彷彿是落井下石。

日日夜夜,對於哄睡兒子,我已是身心俱疲,時常不經意地將積累的情緒轉嫁到兒子身上,朝著號啕大哭的他聲淚俱下:「你為什麼不睡覺?」但宣洩之後問題依舊,我想了想,決定關上耳朵、拋開世俗眼光。倘若僅有「奶睡」的方式孩子才能入睡,那麼就這樣與他共眠吧!至此之後,我逐漸展露笑顏,同時發現原來兒子很愛笑,先前我怎麼沒察覺到呢?

時光荏苒,孩子如今已邁向幼童,戒了夜奶,可以一覺到天亮,我和先生也恢復一夜好眠。孩子終究會長大,我想跟正在陪伴孩子經歷這段過程的新手爸媽們精神喊話:選擇讓自己快樂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訊息公告

為什麼要燃燒我的生命來通勤?巴黎的「15分鐘生活圈」計畫
新冠疫情後,許多人改為在家工作,大家也開始反思過去花太多時間在通勤上了,我們到底為甚麼要通勤?其實早在 2016年,巴黎第一大學教授卡羅.莫瑞諾就提出了這個概念-住在都市裡的人們,如果可以在步行或騎自行車15分鐘的範圍內,滿足基本生活所需,那麼人們的幸福感也會大大提升!

想一想孩子需要什麼?
你們覺得孩子需要什麼呢?阿雷馬娜在《孩子是什麼?》一書中提到:孩子喜歡人家專心聽他們說話。又青老師在她所撰寫的《故事角落裡的故事》中也提到:孩子需要被看見!裴利老師說:我們要警覺每個孩子最根本的孤獨感。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