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流親師悅讀報】介紹繪本、青少年選書與教養議題,讓家長與老師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一起快樂「悅讀」。 【異外之聲˙同志熱線電子報】帶你/妳了解台灣同志社群近況,掌握第一手活動與報導,來聊聊異性戀之外的事!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聯合好評
2014/02/25 第29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好評
黃尹青/改變世界的珍珠
黃尹青(珠寶作家)
形色完美的珍珠,最簡單的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圖/MIKIMOTO提供
「一顆珍珠,改變全世界」。這是去年珠寶圈一句讓我很有感覺的廣告詞。

一顆珍珠真能改變世界?小小的不同可能衍生大大的改變,我原來就相信的。恰好這幾年,又為了寫書收集資料,看過不少關於珍珠的故事,很能理解這句話的力道。

這是珍珠品牌MIKIMOTO為品牌120歲生日喊出的一段話。起算日是西元1893年品牌創辦人御木本幸吉成功養殖出珍珠,也就是養殖珍珠誕生的那一年。

成功養殖出珍珠,不只是珠寶界的事,也是很多人生活上的事

在這之前,珍珠只有自然天成的,非常珍稀,為權貴專有。所以不論東西方,都因為掠奪珍珠,發生過殘忍的故事。中國有一句成語「合浦珠還」,意喻物歸原主。源起故事就有地方官為了珍珠餓死百姓的情節。16、17世紀開始,歐洲強權擴張,掠奪各種資源,珍珠產地也是目標之一,當然更不乏斑斑血淚的歷程。

19世紀以前歐洲皇室成員的畫像,特別是女性,最愛配戴珍珠入畫,碩大的珍珠吊墜和耳環、一串又一串若瀑布流瀉的珍珠珠鍊,都是象徵權貴的配飾。20世紀初,美國的富豪掀起一波珍珠熱潮,砸重金搶購大有來頭的珍珠珠鍊,則是為享有宛如皇室的尊榮。

養殖珍珠的崛起,終止因天然珍珠而生的掠奪,不只讓天然珍珠的價值崩盤,某個程度也象徵社會結構的改變。珍珠真正走進很多人的生活,和很多人的生老病死發生連結,我喜歡用唐朝詩人劉禹錫的詩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來形容這樣的轉變,珍珠此後珍貴而平易,屬於眾人

人們愛天然珍珠,為的不只是它的美麗,還交纏著對權貴的想望;直到養殖珍珠的普及,這樣的聯想沒了,卻因為它貼近更多人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感動。

不少人的記憶裡都會找到珍珠,即使是自認不愛珠寶、不買珠寶的人。不論是父親為應合「掌上明珠」這感覺送給女兒的生日禮物,或是母親送給將出閣的女兒預祝幸福;或是搭配白紗的必需品;或是為往生者照亮去路的明燈。它參與了很多人的生老病死、悲歡離合。

珍珠的美麗很特別,它收納周遭的光與色,用柔和的方式,映照配戴者的容顏。同樣的珍珠,靜靜擺放在那裡,總不及配戴在人身上有魅力,它是特別需要和人互動的寶石

但是最宜為它加分的是情感,不是設計。特別是形色完美的珍珠,讓人很難插得上手。所以不少設計師不願設計珍珠,選擇繞過它,因為不知道還能為它做什麼。

我應該在去年養殖珍珠過整歲生日的時候寫這篇文章;但121歲畢竟也不是小數字,值得特別補上祝福!

每天做一點,健康多一點
許多人為了維持身體健康,會在健身房裡揮汗如雨,有時甚至不吃飯。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加入一些簡單的習慣,毋需費力就能助你燃燒幾百卡路里的熱量喔。

真的是政府對不起年輕人,不是嗎?
政府放任整體土地正義的失衡與惡劣社會環境,這一點憲法裡寫得很清楚,政府有義務要保障人民有居住的權利,但我國的社會住宅比例低到離譜,連0.1都不到,怪罪政府只是「剛剛好」而已。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