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冬季此刻正在風靡白松露,國際新聞說又創下歷史新天價,我細細揣著懷裡雪白鮮嫩的猴頭菇,欣賞這同樣是來自森林裡的白色精靈,深深覺得咱們的猴頭菇反而更勝一籌。冬日清晨,我拿出在桃園福源山上的鮮採猴頭菇,把開水煮滾,下薑片,再將數朵碩大雪白的猴頭菇,剝成適口大小,放進滾水裡,清雅菇味盈鼻,十多分鐘後,湯汁轉成金黃,接著飄出如雞湯般的濃郁香氣,再對上幾滴麻油,作為早餐前暖腹的熱湯,再適合也不過了。
猴頭菇自古即是中國八大山珍之首,四大名菜之一,亦是慈禧太后最愛的宮廷食補佳餚,它原產自中國黑龍江小興安嶺,屬高海拔的野生菇蕈。在台灣,最初在棲蘭山保育林裡有人工栽培猴頭菇,但由於產量極稀,且保鮮配送不易,新鮮的猴頭菇因此顯少出現在傳統市場上,一般人常見皆是乾燥的猴頭菇,殊不知,新鮮的猴頭菇現在正值產期,東北季風吹起,冬雨一下,猴頭菇就可以收成了。
自然禪養生農場的黃老師,近二十年的栽培經驗,突破在低海拔山區栽培猴頭菇的限制,在桃園福源山上建造數座菇寮,我在微光水霧的菇寮裡,細細欣賞一朵朵猴頭菇,每朵都有明顯差異,忍不住感嘆,真是天然的藝術品,初萌的猴頭菇,毛管細短,如茸毛,花團錦簇,成熟的猴頭菇,毛管細長,靜似鐘乳石,也似一幅象牙白的立體山水畫。
但黃老師卻稱猴頭菇是白色精靈,因為它是對環境極其敏銳的真菌,要溫差大,溼度夠,有對流,水質好,每個環節都不能出錯,才能養出甘甜鮮脆的猴頭菇,再加上猴頭菇的消費者多半是茹素或體弱者,因此,黃老師雖養菇多年依舊戰戰兢兢,小心翼翼。他的菇寮位於上風處,透過水濂,風扇,噴霧器,逆滲透淨水等設備,模擬原始森林裡的清晨薄霧,深夜冷雨,水瀑下的負離子等等,並視每日氣候做調節,都讓猴頭菇有如在大自然的環境裡,雖然生長緩慢,但個個健美。
今年由於氣候冷得晚,加上水氣不足,猴頭菇的產期略為延後,從11月到隔年4月。新鮮的猴頭菇,呈象牙白,有著淡淡乳香,不必用水清洗即可下鍋,猴頭菇是絕佳的鍋料,涮三分鐘即可食,可佐魚湯,排骨湯,雞湯,羊肉爐等,鹹淡皆宜,葷素不拘,尤其是毛管較長的菇,容易吸附湯汁,而菇柄肥碩的菇,則適合切片做紅燒,酥炸、炒煮。
猴頭菇的營養價值高,但保存不善也很容易變質變苦,建議新鮮的猴頭菇宜覆上餐巾紙,放在冰箱裡,可保存一週。因為猴頭菇鮮摘後還在呼吸生長,因此,需要透氣,不可密封。養生農場也與宜蘭大學術合作開發猴頭菇粉,可以直接沖泡食用,符合現代人的生活步調。
自然禪養生農場0932-08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