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趙毅•于寶航】
不過由於中國民間宗教信仰的複雜性,黎東方先生在《細說明朝》中認為,後來成為大明天子的朱元璋所參加的「這個革命團體的真正名稱是什麼,今已難考。在外表上,它只是半公開的一種宗教。有時候被稱為『明教』,有時候被稱為『白蓮教』,有時候被稱為『彌勒教』。它的主要的口號是:彌勒佛下凡轉世,作人間的『明王』。它的主要的戒律與活動是燒香、點燈、吃素、做禮拜。」
起義軍以「貧極江南,富稱塞北」的文告鼓動百姓,又打出旗號稱「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意在利用長期存在的民族矛盾號召、團結漢人,並直接提出了推翻元朝統治的政治目標。起事發動後,進展迅速,占領了黃、淮之間很多州郡,眾至10萬,屢敗元軍,百姓從之如流。其餘地區亦紛紛起而回應,天下大亂。南方白蓮教徒徐壽輝、鄒普勝起兵於蘄水(今湖北浠水)並建立政權,徐壽輝稱帝,國號「天完」。芝麻李據徐州,郭子興據濠州(今安徽鳳陽東北),亦皆以白蓮教聚眾號召。另外還有一些起事者不屬白蓮教系統,如活動於浙東沿海的方國珍和占據淮東的張士誠。其中張士誠自稱誠王,建國號大周,都於高郵(今屬江蘇),阻斷漕運,對元朝威脅最大。
在各地反元浪潮的衝擊下,元朝的統治風雨飄搖。江淮地區動盪的形勢阻斷了南方賦稅的徵收和北運,政府財政已無法支撐,大都一帶的糧食供應更成為一個嚴重問題。至正十八年(1358),大都發生饑荒,加之疫病流行,百姓大批死亡。11座城門外各挖萬人坑掩埋,所葬遺骸達20萬。而作為最高統治者的元順帝卻依然長期怠政,沉溺於游宴淫樂,親自設計製造龍舟、宮漏等物品以備遊戲,精巧冠絕一時。他又與一批近臣從西番喇嘛教僧人修習房中術,君臣宣淫,男女裸處,「醜聲穢行著聞於外,雖市井之人亦惡聞之」。大臣張楨奏請「凡土木之勞、聲色之好、宴安鴆毒之戒,皆宜痛撤勇改」,指出值大亂之際,「而陛下乃安焉處之,此所謂根本之禍也」。順帝卻執迷不悟,大元朝離滅亡不遠了。
從遊方僧到開國皇帝
元末群雄逐鹿的最終獲勝者是朱元璋。
朱元璋,幼稱重八,初名興宗,字國瑞,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朱元璋的祖籍是江蘇沛縣,祖上幾代都是種田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由於受不了地主的剝削,幾經遷徙,到他父親朱五四時已搬家到濠州。先是住在鐘離東鄉,後又搬到西鄉,最後搬到太平鄉孤莊村。因為家貧,朱元璋幼時曾為地主放牛。朱元璋是唯一具有這種赤貧背景的一代皇朝的開國之君,他曾經說過:「世之寒微有能過我者乎?斯寒微之至極也!」∼全文完∼
.從淮西走來的貧民皇帝朱元璋
(一)
.從淮西走來的貧民皇帝朱元璋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