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學日語—基礎報】提供寒暄問候、感謝、致歉、願望等日文情境對話,讓你在各種場合下做出適當的應對。 【維京童書報】提供童書各樣資訊,以及優質童書的精闢解說和導讀,讓您隨時掌握好書,豐富孩子的閱讀生活!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8/14 第27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雜誌文摘 海不會讓你危險
借你抱/寵物朋友
 
 
海不會讓你危險
王志元╱採訪
專訪夏曼・藍波安

好不容易躲過從綠島之星湧出的大量觀光客,以及才初夏便已熱得煞人的陽光,我們終於找到了民宿接駁車。「你們和藍波安老師怎麼約? 」司機要我們稱呼他為「阿雄」,他是我們此次的嚮導,也是夏曼.藍波安的姪子。到了民宿放下行李後,和夏曼通過電話,我們便直驅那間作品中曾經出現過的房子——由夏曼.藍波安一磚一瓦親手建成的房屋。

走進巷子,屋外木竿曬吊著魚乾,牆角擺著長長魚槍。夏曼已經等在屋簷下。桌上散放著各種資料還有照片,大概是在為新作準備吧?夏曼從屋內端出冰涼的西瓜招待我們,然後說:「等一下我請阿雄先開車載你們環島一圈,讓你們對蘭嶼有些基本認識。晚一點我們可以再做深入的訪談。」那夏曼今天會下海射魚嗎?﹁跟我去射魚喔,不過那個地方有點難下去……都市來的人可能會走得比較辛苦喔。﹂我們說不怕,就盡力而為吧!如果大老遠來一趟蘭嶼,卻不能見到夏曼.藍波安下海射魚的英姿,豈不就白來了嗎?終於夏曼答應,於是約好下午的射魚地點,我們便先跟著阿雄展開環島之旅。

遊覽過每一個夏曼書中的重要場景,包括舊蘭嶼國小、蘭嶼郵局、椰油碼頭……終於到了和夏曼約定的時間。阿雄載著我們來到夏曼射魚的地點。海與我們隔著一道斜高的懸崖。「這要怎麼下去?」我問阿雄。阿雄聳聳肩笑著說:「就走下去啊,這裡已經算好走的了。」還來不及後悔,夏曼已經現身。他穿著潛水衣,坐在崖邊靜靜看著豔藍海面。「我在觀察潮水的流向,才知道哪邊適合打魚。」接著沉思了一下,他說:「在這本新書中,有個部份我想說的是宗教。西方的宗教說我們『有罪』,可是我們哪有什麼罪呢?小時候聽到神父說這個,我就覺得討厭。這個罪是西方人對弱勢民族強輸的概念,要我們信奉唯一的真理與真神,屏棄我們的傳統與信仰。」知道夏曼開始講述新書,我趕緊開始紀錄。關於宗教,《大海浮夢》這樣寫道:「……西方基督宗教傳入西方人所謂的第三世界、第四世界,重點是在『傳入』,簡言之,就是西方價值觀的引進,企圖以西方神學論、神學觀、宇宙觀顛覆、撕裂非西方人的『傳統信仰』……。」於是在侵略的本質上,迷信與落後劃下等號。夏曼.藍波安說,在他浪游南太平洋以及摩鹿加海峽的過程,便一直在發現此類宗教造成民族對立的情形。「所謂的迷信,對我來說就是『民族科學(native science)』,那不是相對於﹁理性思維﹂的非理性,那是對生態的信仰與理解,是生活與環境的結合。」

我問夏曼,過往作品多是描寫蘭嶼,為何此次新作會選擇從蘭嶼出發,進而描寫與不同地域、民族的交會與相識?「 這是我小時候的夢想。」 夏曼笑著說。到南太平洋流浪,是夏曼.藍波安從十歲開始便在夢境中出現的情景,此

次「放逐」之旅,則是為了圓夢,同時也為了紓解親人過世的傷痛。而摩鹿加

海峽的「仿古航海」,則是一次與日籍冒險家山本良行共同航海的意外之旅。

此時夏曼也跟我們分享了航海至蘇拉維西島馬拉杜市(Manado)及比亞克島(Biak)時發生的趣事:「那裡的人也吃檳榔,他們看我很自然地拿起檳榔、剖開,夾上貝殼粉包上荖藤葉,都對我比起大拇指。那時候吃檳榔這件事,就是我們共同的語言。」

聊了一陣子後,海潮轉為適合下海的流向。我們隨著夏曼小心翼翼走下斜崖,勉力站在礁石上,攝影師則一邊留心自己的腳步,一邊捕捉難得的畫面。夏曼熟稔地在浪間穿梭浮沉,這樣子與大海相處的勇氣與自信,除了是達悟族人的傳統與驕傲外,更是夏曼.藍波安在作品中不斷闡述的,對於自身民族認同深切自省的表現。

「年紀大了,肺活量和體力不比從前了。」夏曼手裡抓著射中的,比小臂還要長的魚這樣跟我們說。但那已是距離他潛下海中半小時後的事。不過光是這半小時,站在礁石上的一群人早已腰酸背痛,更別說浮潛射魚。這是達悟族人的謙遜,也讓我們見識到真正與勞力、環境結合的生活,需要付出多大心力。

吃過晚飯後,阿雄載著我們回到夏曼家,繼續未完的訪談。「你們認為什麼是海洋文學? 」夏曼首先開啟話題。待我們胡亂回答一輪後,他說:「對我來說,所謂海洋文學,不只是書寫海洋而已,而是以海洋為中心所呈現的生活方式,信仰,與價值的文學。」對達悟族人來說,生活圍繞著海洋,每天睜開眼看到的就是海,自然在觀念中,便是以海為中心。他說:「舉例來說,你覺得海很危險嗎?不,是你的恐懼讓你危險。」

在這樣依存海洋的生活中,自然會產生與海洋連結所建構出的民族科學。譬如說男人與女人吃的魚有所不同,或者不捕捉過大的魚。「在海裡,最怕的就是你硬凹。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要勉強。」夏曼.藍波安說。「我們也不會去評論什麼魚好不好吃,我們是為了生活去捕捉魚,不是為了品嚐。吃魚的牙齒和吃肉的牙齒並不一樣。所以每當有人問我,飛魚好不好吃,我都覺得非常無奈。」但這樣的民族思維,卻在漢人入侵後被鄙夷與汙名化。「比如說,小時候漢人告訴我們,太陽『下山』才是正確答案,可是對我們來說,『下海』才是我們天天看見的正確答案。為什麼只能接受一個答案呢?又或者說,達悟族人不吃青蛙,因為我們覺得青蛙是醜的生物。但漢人卻嘲笑我們笨。」這樣的漢人中心教育卻讓年輕的夏曼產生了迷思。「迷思,不見得是迷惘。但這樣的迷思卻讓我到了台灣,也讓我開始反省,最後再回到蘭嶼。」夏曼說。這次的新作《大海浮夢》有部份亦是在描寫這樣的迷思如何產生,建構的過程。「我認為好的作品在於普世價值。」他說。所謂普世價值,便是世界上大部分人都能認同的基本價值。譬如自己年輕時對漢文化認識並不深,但讀魯迅的作品,卻仍然會有感觸,會有畫面。或者像是《孤雛淚》或《悲慘世界》,也都是能觸動自己的作品。「雖然對我來說,海明威認識的海跟我認識的海有段差距,但《老人與海》仍舊是一本闡揚普世價值的好作品。」

「偉大的作家,在於不安於室。」夏曼又說。海洋並非是想像出來的,對達

悟族人與他來說,每一天的生活都是變化。而「移動」是一個作家發掘世界

並進行反省的應有方式,正如《大海浮夢》始於移動,帶來的是野性海洋思維。「許多作品描寫的生活都是靜態的,即使是描寫都市,也都好像與都市無關。這樣的作品,看不見人與環境的關係。這樣的文學不是我想要的東西。」

隔日一早,我們隨著夏曼走進新書《大海浮夢》中的山谷林地裡。在沿著乾枯河床而上的路途中,夏曼一一為我們介紹每一種類的樹木,當然也包括達悟族人造船重要的木材:龍眼樹。「當時漢人軍官士兵和犯人來到島上,沒經過我們同意,便亂砍我們的龍眼樹。沒有任何賠償,只用一個理由:這些都是國家的。」關於這段歷史,《大海浮夢》有段驚心動魄的描述:

……在籃球場上族人的聲勢浩大,並不時的以長矛木柄敲擊水泥地板,板著臉孔,裝著驅除魔鬼的叫囂聲,好像聽在指揮官此波起那波落的吵雜聲,讓他不耐煩,也惹毛了他,他負氣的立刻站了起來,說「那些樹是國家的」,我們全都聽不懂他那鄉音很重的話,眾人一起說著mapaturu(賠償)、mapaturu(賠償)……。

忽然間,ㄆㄧㄤ、ㄆㄧㄤ的兩聲,那個時候指揮官忽然舉著手槍對空鳴槍展示威嚴,我們立刻無語的蹲了下來,彼此相互對視。

山谷林場裡的每一顆龍眼樹都是達悟族人的資產,樹幹會刻上家族記號。當

這些往後用來造船的重要資源被盜砍盜伐,達悟族人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無力反抗霸權的武嚇。「我的父親不會講漢語,只會講達悟族語和日語。看著那些犯人和官兵砍樹,只能在一旁著急地罵著:八卡亞路,西那令(王八蛋,中國人)。」

由於怕我們太累,夏曼並未帶我們走到山林深處,只到一處水泥平台便讓我們停下休息。「這個平台,以前就是『長員(軍中犯人)』住的地方。他們就在這裡勞作,放牛。長員的管理比較鬆,他們帶來的黃牛,竟然也放任踐踏我們的地瓜園!地瓜是我們的食物,辛辛苦苦的種植,就這樣被牛吃掉了,真的很可惡。」

「從前我們的父親祖父們,是從更遠的地方將木頭砍下,然後再用人力搬回平地。」夏曼指著山林深度對我們說。我踏了踏地下的水泥平台,再看向夏曼指的地方。這是一條達悟族人為了自身信仰與價值付出艱辛勞力的路途,而在這路途中,卻憑空生出了這一塊突兀水泥地,讓當時的達悟族人與現在的我們理解侵略是怎麼一回事。

回到平地後,我們準備與夏曼告別。望著山谷裡走路所面向的大海,夏曼指著底下一塊礁石告訴我:「這就是我遇到書裡兩條沙魚的地方。」兩條沙魚的故事出自《冷海情深》中一章〈浪人鰺與兩條沙魚〉。篇章裡除了描寫與大魚浪人鰺搏鬥的精彩過程外,亦有遇見沙魚聞血而來,與漁人擦肩而過的驚險情節。作品裡有這樣一句話:「失去的大魚是孝敬海中的祖靈,送給海神的禮物。」聽至此,突然理解昨夜夏曼所說的,以海洋為主的生態觀與信仰價值。從《冷海情深》到

《大海浮夢》,夏曼.藍波安始終是以這樣的觀點在看待蘭嶼與大海。而所謂﹁移動﹂,除了是地域與國界的浪游,亦是一個民族到另一個民族的觀察與理解。海並不危險,危險的是人與人欠缺理解的恐懼。作為採訪者,除了有幸能來到島上,貼身觀察海洋文學家的生活外,更幸運的是,藉著文學家的作品與眼睛,來到夢想的起點:界線消融的海平線盡頭。看著車窗後不斷縮小的夏曼身影,此次移動所帶來的滿足與愉悅,像是浪濤,一陣陣地不斷朝我而來。

志元

喜歡寫詩和拍照。曾出版詩集《葬禮》。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八月號358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借你抱/寵物朋友
心岱/文
前世今生

家裡同時擁有四貓的生活,是我哀樂中年最美好的回憶,我在南面的大窗下,特地設計了一個三尺寬的床榻,專屬給貓咪做日光浴。遇到夏天,沒多久,有花色的貓便紛紛躲到窗簾背後,唯獨小乖還沉睡在直射的烈日下。小乖全身白色,一點不吸熱,其他貓都需要遮陽,尤其是墨綠色雲豹花紋的端午,溫度超過三十度他就燥熱不安,也只有他最愛與我一起待在冷氣房。但到了冬天,怕冷的小乖,成天都賴在電毯睡鋪。

原來,貓不只長毛、短毛的區別,其花色深淺,也牽涉到他們對冷熱溫差的不同感受。我家的貓,體型與花色互異,每一隻的來處都很神秘,使我相信「生命的緣分,是前世今生的結局」。更迷信「貓選主人,而非主人選貓。」四貓中最小的「小乖」來自馬路邊的花台,剛剛出生,眼睛未開,老鼠大小,還好他有高分貝的喵聲,把等公車的我叫住了。聞聲尋找,終於在昏黃路燈下,發現白色蠕動的小身影。手掌大的貓嬰兒,全身冰冷僵硬,不會吸吮奶嘴,我以為活不過四月冰涼的季候,但在我的加油聲中,小小乳貓靠著電毯、保溫燈,好不容易慢慢回魂了,他在三天三夜裡一定死過千百回,終於掙扎著回頭與我重逢。只是,有著菜市場名的小乖,眼睛深處總是虛無一片,他的純白毛色讓我感覺冷冽,這種無來由的抗拒,竟然讓我過敏了,朋友要我以LP33調理體質,所以當我每天清晨打開冰箱,小乖還會跟在腳邊,似乎在嘲笑,又彷彿懷抱歉意。

如今小乖已經從魁梧大貓到了靜靜老貓,他歷經了家裡貓口逐一的凋零,從四個到三個到兩個,到掛單;但始終小乖都很獨立,以若即若離的態度與我相守,他深昧﹁愛不過火﹂的哲學,當我碎碎念時,他總是充耳不聞,顧自閉目養神。

心岱

於一九九二年創辦「愛貓族聯誼會」,同年並出版「MAO」貓雜誌,以推廣愛生哲學、發揚貓美學、查訪本土貓文化為訴求宗旨。一九九六年訂定「台灣貓節」為四月四日,向世界發聲。二○○六年,發佈「台灣貓血緣調查報告」。已出版貓書十本,經常舉辦個人所收藏的「貓逸品展」。是貓的代言作家。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八月號358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跨界結盟:台南社大環境監測網發威
台南社大經過14年的努力,他們串連起政府、民間單位與公民社群,以行動重塑在地樣貌,讓地方學不再緬懷過去,追憶歷史,而是一首充滿實踐與當代關懷的進行曲!

孕媽咪的食品安全守則
食安問題吵得沸沸揚揚,讓關心食品安全的孕媽咪不知道該怎麼吃!到底怎麼吃才能避開食安地雷?本次針對忙碌的現代孕婦,提出三餐外食與在家輕鬆煮的方法。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版權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