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昇英語競爭力?想自修英語?快來訂閱【學生郵報電子報】,讓你增強英語溝通能力,並迅速掌握世界脈動! 忙到沒時間對統一發票嗎?【統一發票電子報】為你快遞每兩個月的最新號碼,讓你不錯失成為百萬富翁的機會!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9/17 第32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專題企劃 達人專訪/不僅僅是愛情故事—— 貓眼娜娜的言情小說出版觀察
達人專訪/每一個風格就像簽名一樣 平凡X陳淑芬
 
 
 
達人專訪/不僅僅是愛情故事—— 貓眼娜娜的言情小說出版觀察
貓拓/文
年少時期,那些青春但苦悶的課後,旁邊同學塞過來一本書。哪,借妳看。那些書以一種祕密的姿態,輾轉於我們胡亂塞了考卷與習題的抽屜之中。有時是放學後,我們約好一起晚餐,卻在等待便當裝好的空檔,走進隔壁的租書店。

愛情小說。或者被稱為言情小說、言小的那些書,在那段不被允許談戀愛的時光裡,默默餵養著少女們盛裝在急遽抽長的身體中的靈魂。

本名柯延婷的「貓眼娜娜」,現任匠心文創的出版策畫總監。能編能寫、身懷多種專業的她,十五歲時出版的第一本作品正是言情小說,離開學校後的第一份工作也是言情小說的編輯;一談起言情小說,她明亮的大眼睛裡便閃動著興奮的光彩。

「言情小說的全盛時代,大約是在一九九○前後的十年間左右。」貓眼娜娜擔任言情小說編輯時是二○○五年,當時流行的是古代和穿越的題材,作者大多很認真,為了寫古代題材會花心思查各種歷史資料,考據的功夫做得很足。言情小說雖然是很通俗的作品,表面上是愛情故事,但其實有著許多種形式,讀者可以從中獲取到意想不到的知識,「這也是讀起來最有樂趣的部分。」

言情小說的出版社與作品之間,往往有著非常深切的關係。「很多時候,言情小說其實並不能說是作者本身的獨立創作。」出版社的品牌方向,往往會很深入的介入作品的風格,除非作者本身寫作方式已經很鮮明、同時也具有一定知名度,否則從寫作風格、選題、結局安排等等,出版社都有權力可以干涉。「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一個作者轉換到另外一個出版社後,風格也就跟著變了。」

言情小說的閱讀族群其實很極端,除了由十八歲以下由國高中生構成的主流族群之外,另外還有三十五歲以上的主婦族群;二十歲到三十幾歲這段年紀的讀者,反而是相對比較不存在的。這倒不是出版社或作者有意的規畫,而是事後觀察到的結果。對此,貓眼娜娜有她的想法:「當妳處在可以談戀愛的年紀時,談戀愛是一件很迫切的事情,它就變得不那麼浪漫、反而是很現實的。但當妳是對戀愛充滿想像的小女生,或是到了必須放棄一些事情、戀愛已經是不可得的年紀,才會在想像中去追求。」

提到現在整體書市的不景氣,貓眼娜娜認為,一部分原因固然是娛樂重心的轉移,另一部分則是出版社的責任。市場萎縮,出版社的資源也因此變少,出版社因應的方式通常是降稿費、降行銷預算、出書率降低等等。這帶來的影響很多,包括稿件素質下降、抄襲、直接購買中國的稿件等等,都會造成惡性循環。但這是一連串的因素造成的,很難去斷定哪個環節的問題最大。

隨著行動載具的普及,這幾年台灣出版人也越來越關注電子書的市場。以言情小說這個類型來說,電子書形式有一定的優勢:攜帶方便,不佔空間,較具私密性等等。但目前盜版的情況很嚴重,加上目前被言情小說餵養長大的這群讀者,其實還是比較習慣看紙本。「我認為,電子閱讀大概要再等五到十年左右吧。現在大家開始有版權的概念了,但還是得到下一個年輕世代出現,情況才會真正有所改變——這群年輕讀者會是很習慣虛擬商品的一個族群,也會願意付費閱讀;只是到了那個時候,書會是唯一吸引他們的東西嗎?」

「劇情最強的是狗屋,最浪漫的是禾馬,古裝小品是新月;萬盛(現已改組為「飛田文化」)有著最多的『不可能』,出現很多特殊的實驗性作品;高寶和希代那時有《小說族》雜誌,只要在那邊出了書,就有機會上雜誌,是當時最受憧憬的出版社。」回想言情小說的全盛時代,貓眼娜娜臉上出現懷念的表情。「言情小說的折口不是常常會設計成書籤嗎?小時候總是會很認真的剪那個書籤……」她說著,右手不自覺地做出剪折口的動作,彷彿言情小說並不僅僅只是一個故事,而是一個足以承載少女心中各種騷動情感的事物本身。

言情小說的全盛時代是過去了。就好像出版人灰心時,會說閱讀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那樣。但人們總是需要故事,需要有人往虛空裡一揮手、憑空生出一場幻境來。一如貓眼娜娜所說:「愛情故事是不會死的。問題只是它會用什麼形式、在什麼時間點重回到我們身邊而已。」而這正是出版者和作者必須思考的事。

貓拓

大貓座,育有黑白二鳥。

近期著迷於羊毛氈這項手藝,維持作息則是永恆的難題。

曾獲全國巡迴文藝營小說、散文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小說獎,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聯合文學新人獎中篇小說獎。

 
達人專訪/每一個風格就像簽名一樣 平凡X陳淑芬
蘇宇翎/文
前言/天氣晴朗的早上,夏日的陽光如常刺眼,平凡與陳淑芬雙雙瞇著眼望向鏡頭,背景則是小碧潭秀麗的風光。剛搬至附近的兩人,肩並肩散步,看起來一派優閒,時不時為對方整理頭髮及衣著,偶爾笑著互望彼此,很難想像其實他們上一秒還慌亂的拆著紙箱、翻箱倒櫃尋找手繪筆。平凡被稱為「光與影的魔術師」,陳淑芬則有「亞洲插畫界天后」之稱,他們是言小插畫界的開山始祖,筆下的一顰一笑,都陪伴書迷度過無數的閱讀時光。

兩位是「唯美浪漫插畫派」始祖,相識過程是否也如言情小說中的那般浪漫?

陳淑芬(以下簡稱芬) 說不上浪漫,因為當時的認識很刻意,是一位報社的編輯安排我們相遇。在我們還沒認識前,我就先認識平凡的圖了,那是我還是學生時,有一個我很想參加的海報比賽,但後來平凡拿走了第一名,我就對他的圖開始有印象。

平凡(以下簡稱平) 我也是先認識淑芬的圖,那時淑芬就已經開始畫小說封面,也畫過卡片。我們畫的圖,其實有某一部分是很相似的,比如說我們都喜歡某種人物型態,當時我看到淑芬的圖時,簡直嚇了一大跳,這根本就是我會畫的風格。

芬:我後來再看到平凡的圖,是他那時在皇冠出版社畫插畫,我也想要嘗試這樣的工作,可是市面上並沒有徵稿消息,我就自己去跟出版社談。那時的言情小說市場只有希代跟皇冠,我跟希代提了幫小說畫封面人物的想法後,馬上就簽了合約,意外地順利。

平:希代跟林白,可以說是真正的台灣羅曼史的起源。早期他們製作的書都是外國羅曼史,無論是內容或是圖片,絕大多數都是翻版的,後來遇到台灣著作權法修改,出版社必須要製作正版書,加上當時張曼娟的《海水正藍》非常暢銷,讓出版社開始思考,台灣自製羅曼史的可能性。最剛開始所嘗試的那幾本小說,封面就是用了淑芬的圖片。

淑:那時的市場動向還不明朗,根據出版社內部的人員表示,這非常的冒險。不過後來就相當順利,台灣羅曼史的書一上市,馬上就各立三國,每家都各自有力捧的作者,簡直就是言情小說的濫觴。

封面人物的選擇?

芬:因為一剛開始的封面就是畫女生,加上內容及讀者也大部分都是以女性角色出發,被大眾市場接受後,通常封面人物就是以女性為主。別看現在封面有時候可以畫男性,這樣的舉動在當初都是很大的挑戰。因為大家都已經習慣女性角色,要換成男性的話,要有被讀者抗議及書銷量不好的心理準備。

大部分封面人物的原型,有些是我親戚、有些是朋友,有些是我在路上或書迷見面會上搭訕而來的,我其實是很「外貿協會」的人,有一次我們出去吃飯,遇到後面一桌有個小孩長得很漂亮,是個兩歲的混血兒,我就去跟她媽媽搭訕,詢問可不可以幫孩子拍照,後來還變成不錯的朋友。

平:禾馬比較好溝通,也是他們讓我嘗試把男性設定為封面人物。不過讀者的抗議還不只是封面,就拿林白跟禾馬的書來舉例,兩家的開本一樣,有時候作者也會彼此互換,差別在一家書封是亮皮、一家是霧皮,如果今天更改了這些設定,書就賣不好、讀者也會來信抗議,這非常的弔詭。簡單來說,一旦有個東西被定型了,想要做出變動,都非常的困難,特別是在羅曼史小說。

芬:讀者會很介意這些細節,甚至到後來,出版社跟作者對封面人物也開始有不一樣的要求,像是「俏麗型」、「陽光型」等等,甚至還有「我希望主角可以畫出綠皮膚」或是「我想要裡面的男主角長得像四爺」,各種千奇百怪的要求都有。

平:但我認為這對整本書來說是好事,我們不會閱讀到內容,甚至剛開始我們只負責交稿,根本不曉得這張作品會被配到哪本書去。如果作者可以主動告知書本的人物設定、大概情節,會有助於我們在創作時,利用封面人物營造出某種適合書中的氛圍,讓封面跟小說調性更一致,相輔相成。交稿後就不太會被退稿,除非畫得太離譜,像是將古代人物配到現代情節去,跟原先設定落差太大,否則交出去就是交出去了。

兩人的合作狀況?

淑:因為這算商業插圖,所以也不會有所謂「沒有靈感」的事情,畫就對了!比較常發生是畫累了、畫到麻痺了,不想再動了,對這個人物沒有感覺、不知道怎麼畫下去的狀況,後來我們就開始合作畫插畫,因為可以聆聽對方意見,減少這種情況發生。

平:我常動手幫她修改圖畫,因為這樣比較快,與其動口指導對方,講得很空泛,不如直接改給她看。以前念書時,老師總會說「膚色的呈現要豐富一點」但所謂的「豐富」很難讓人了解,其實就是要添加綠色跟藍色,因為皮膚裡頭有微血管、表面有毛髮,這些位置都是固定的、有規則性的,但這些用說的,並沒有任何幫助,還不如我乾脆直接畫給她看。

芬:如果他跟我說「膚色,不是只有膚色」我是很難體會的。雖然我是屬於「動口」的人,但偶爾也會幫他修改,畢竟人物畫久了,很容易走到死胡同裡或畫僵掉,他就會把畫丟在一旁,我沒事時就幫他改個幾筆,咦!沒想到只要稍稍變動之後,他又會有靈感,那張畫又重新復活!

從台灣到國際,兩位用插畫走出自已的路,形成一股仿效的風潮,兩位怎麼看這樣的現象?

芬:前陣子有讀者會惡搞小說封面的插畫,我記得看過七龍珠的版本,還有各種版本,非常逗趣。

平:我覺得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有不同風格的作品,代表每個人的創作跟思考都是不同的。其實自從羅曼史搭配封面人物開始後,逐漸形成一股插畫的風潮,但慢慢觀察後,就發現這是很可怕的事情。包括台灣在辦書展時,日本的書商來這參觀,其實他們都覺得很驚訝:「台灣怎麼有那麼多人的插畫跟你們那麼像!」

芬:當畫風變成是一種公共財產的時候,就變成很可怕的事情,就連出版社也會要求旗下的插畫家畫成類似某某某的風格,比如說我的人物很多都是以我表妹為原型,但看到很多人一起在畫我表妹時,我忽然覺得相當不舒服。

平:當消費到達頂點時,慢慢就會走下坡,這也是我打從出生以來,看到幾百個人的畫,都這麼像淑芬的表妹,簡直蔚為風潮。每一個風格就像簽名一樣,因為創作者個人的喜好,所以形成某種樣貌。或許我們走了一條新的路,但後面造成效應卻讓我們擔心,就連一些電腦繪圖的補習班,都直接打著名號說「保證收入多少、保證是誰的畫風」。

芬:看到這些狀況,其實還是有點灰心,後來我們就慢慢移往日本發展,也領會到台灣跟日本作事情不一樣的地方,在日本出書、辦活動,前置作業都要策劃很久,甚至接他們的案子時,對方給予的協助及尊重都是相當多的。

未來還有想嘗試的新方向嗎?

平:無論到日本還是在台灣,我們就是不斷的畫畫。睡醒了就拿畫筆,畫累了就休息、吃飯,有時候案量很大時,根本沒時間思考其他的。我也試圖畫過漫畫,但如果想要讓故事好好的發展,我們就得先放棄商業插畫這一塊,否則根本沒心思可以好好靜下來畫故事。

芬:其實我們在出版自己畫冊時,也有過這樣的情形。一定要畫商業插圖養活自己,才有辦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後來我乾脆心一橫,先跟家人借一筆錢,好好專心籌畫自己的畫冊,否則當時每天眼睛一睜開,就要面臨一個月數百張的商業插畫,怎麼可能有時間處理自己的創作。

平:我們帶著期待,在現實跟理想中掙扎。最後決定搬家到小碧潭來,也是代表想轉型的決心,自從兩年前在上海看到某一場展覽後,我們就開始想往這方面嘗試看看,根據不同展覽的主題去創作,或許這在台灣又是新的挑戰、新的突破,我們都很期待。

蘇宇翎

媒體文字工作者。自國小五年級無意翻開日本少女小說後,其後歲月便無可救藥迷上瓊瑤小說及國內外羅曼史,偶爾兼看花系列電視劇本小說。最高紀錄一天可看完二十本言情小說,懷念躲在棉被裡,熬夜偷看小說的成長歲月。

 
 
小心吃出糖尿病!不可不知的飲食陷阱
因應國人對潛在「糖」的危害缺乏「知覺」,包裝食品強制標示「含糖量」的措施才開始實施,但面對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糖」,還是有許多「眉眉角角」需要民眾自行留意。

募集《一個好女人》謀殺犯罪小說結局!
英格麗特•諾爾55歲時才動筆寫作,寫出了一部轟動28國的暢銷謀殺小說。歡迎喜愛犯罪/推理/謀殺小說的讀者,上網試讀《一個好女人》後(試讀連結:《一個好女人》,佈好你的懸疑密碼,寫出自己鍾愛的結局。即可獲得《一個好女人》新書一本!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版權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