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展入口的台灣寬尾鳳蝶大模型及台灣 樹的藝術圖案 |
台灣寬尾鳳蝶標本(左:雄蝶、右:雌蝶) |
台灣曾被譽為「蝴蝶王國」,當時不僅容易與翩翩飛舞的蝴蝶相遇,在幽谷中更是彩蝶滿天飛,有如置身世外桃源。棲息在台灣的蝴蝶種類有400多種,其中有50多種蝴蝶更是台灣特有種。這是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及複雜多變的地貌、豐富的植物相、冰河期和間冰期數度交替出現的環境條件,才能造就台灣如此豐富的蝶相。
寬尾鳳蝶是台灣特產的蝴蝶種類,長久以來被視為國蝶,以其後翅寬大的尾狀突起而得名,這個寬大的突起裡具有兩條翅脈,在鳳蝶中極為特殊,現生的蝴蝶中僅有台灣的寬尾鳳蝶和棲息於中國的中華寬尾鳳蝶具有這個寬尾的特徵。
寬尾鳳蝶在台灣的分布很廣,北從宜蘭縣福山、南至高雄縣六龜均有紀錄,但數量稀少。日本人在1930年代便發現了寬尾鳳蝶,但是對於它的生活史一直不暸解,直到1960年代才由羅東的一位國小老師揭露,原來寬尾鳳蝶的幼蟲只取食台灣特產的稀有樹木-台灣 樹的葉片。台灣 樹是陽性先驅樹種,分布雖廣但是很難成林。因此,寬尾鳳蝶也呈現分佈廣而數量不多的情形。寬尾鳳蝶主要出現在東北部,特別是宜蘭縣太平山區,有比較大的機會可以遇到國寶蝶。
寬尾鳳蝶的生活史時間長短差異很大:同一代的卵裡面,有些能在兩個多月內就變成蝴蝶,在同一年的夏天或秋天羽化;但是另一些卻需要大約一年多的時間,也就是到了隔年的春天才會變成蝴蝶,期間大部分是以蛹的型式度過。寬尾鳳蝶的雄蝶常會停在水邊濕地吸水,攝取河水中的無機鹽分;牠們一邊吸水,一邊從腹部末端排水。只要一開始吸水,動作就變得很遲緩,因而可以近距離觀察或照相。雌蝶一般會在山區吸食花蜜,較少到溪邊吸水。
寬尾鳳蝶自被發表以來就被當時的台灣總督府列為「天然紀念物」,因為不了解其生態,被採集到的數量相當稀少,因此標本價格洛陽紙貴,曾有德國的知名昆蟲標本商出價八百元想收購,當時因而有「八百元蝶」之稱。民國78年政府將其列為第一類的保育類動物,禁止採集與販售。
科博館的第四特展室目前展出「福蝶。Formosa特展」,入口處即有一隻台灣寬尾鳳蝶的大模型及台灣?樹的藝術圖案,特展內的標本區也有放置台灣寬尾鳳蝶的標本。想要一睹台灣寬尾鳳蝶的風采嗎?「福蝶。Formosa特展」展至12月12日,歡迎大家把握時間參觀。(本文感謝本館動物學組鄭明倫博士指導)
參考資料:
陳維壽(1997)。台灣賞蝶情報。台北市:青新出版。
朱耀沂(2002)。午茶昆蟲學。台北市:玉山社。
福蝶。Formosa特展資料(2010)。台中市:科博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