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動的女神—台灣媽祖進香文化特展回顧
文字:梁文珍、攝影:程婉菁
有一種心情,叫感動;
有一種感動,叫慈悲;
有一種生命,叫信徒;
有一位人人敬愛信徒崇拜的神靈,叫媽祖。---節錄自展場媽祖影片
在台灣,有一個流傳百年的民間活動。每年農曆三月,吸引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信徒及陣頭一起共襄盛舉,好似大型嘉年華會般,這就是「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
來自各地的媽組信徒將整個鎮瀾宮擠的水洩不通,大甲媽祖就在上百萬的信徒擁護之下,開始展開數天的南下遶境進香旅程……。
媽祖信仰,是台灣民間重要的信仰文化,與台灣歷史發展深深相關,也是海洋文化的表徵。科博館於民國100年,舉辦台灣民間重要媽祖文化,「流動的女神:台灣媽祖進香文化特展」,特展歷經一年半時間籌備,結合眾多媽祖宮廟、信徒、文史工作者與專家學者的力量完成。且為配合「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際交流計畫」,於今年(民國101年)推出「流動女神」網路數位線上展示,線上數位展示為實體展場的延續,觀眾直接可藉由網路,即可認識台灣在地媽祖文化。
特展之媽祖核心空間常用的珍貴文物,大部分來自大甲鎮瀾宮及白沙屯拱天宮,以及國內著名的11間媽祖廟;包含了報馬仔、繡旗、大神偶、36執事儀仗、涼傘及神轎...等。觀眾可藉著網路360度環場實景,更深入其境感受媽祖實體展場情境,而其中的「進香故事」,觀眾可透過15位信徒的受訪影片,了解他們為什麼來進香、及進香帶給他們的意義。
海上女神-媽祖信仰,原是渡海移民心靈的依靠,他們將媽祖的神像或香火,供奉在船艙祈求航海平安。而在四面環海的美麗台灣島,媽祖又在颱風、洪水、地震、瘟疫等災情顯跡,阻擋賑災、平息瘟疫、為信徒治病等,因媽祖在各個地方都顯神蹟,因此祂早已成為台灣在地的守護神,成為民間很普遍的信仰。。
媽祖信仰早已成為台灣社會的在地文化。祂就像慈悲又慈愛的女神,如同台灣人的媽媽,四百年來陪伴、保佑著台灣人民歷經各朝政府統治。祂總是在人們最徬徨、無助的時候,無條件地撫慰人心,成為人民心靈上最重要的依靠。
在深夜裡,只要聽到鞭炮聲或是煙火聲,我們就能尋著聲音的來源,找到大甲媽的蹤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