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 龍蝨抱握足的分節構造模式 |
 圖2 雄龍蝨各種吸盤比較 |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用到許多小工
具,以方便我們完成某件事,像
是吸管用來吸飲料,掛勾用來掛東西,
吸盤用來吸附物體,其實這些小工具
也都可以在昆蟲的身體上找到喔!蝴
蝶的口器像吸管,甲蟲的爪子像掛勾,
而吸盤呢?就在雄龍蝨的前腳上。
龍蝨生活在水裡,有著光滑流線的
身體,可以減少水流的阻力。也因為
如此,雄龍蝨若要攀在雌龍蝨身上交
尾,用一般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於是
龍蝨演化出吸盤的構造,便能緊緊吸
附在雌龍蝨身上,像這樣長有吸盤的
腳稱為「抱握足」(Clasping Leg,圖1)。
吸盤位在前腳跗節的1~3節,每種
龍蝨的吸盤都不太一樣,只適合攀附
在同種雌龍蝨的背上,大多數龍蝨的
吸盤是圓形的,吸盤有大有小,小吸
盤下方有長柄,讓大小吸盤位在同
一個平面。另外有些龍蝨的吸盤則是
橢圓形的,像是橙斑大龍蝨(Cybister
rugosus),這樣的吸盤構造讓吸附力
具有方向性,正好和雌龍蝨游泳方向
相反,因此當雌龍蝨往前游時,吸盤
反而吸得更緊!(圖2)
雄龍蝨可不是個溫柔的求偶者,一
旦抓住雌龍蝨,便會上下搖晃雌蟲,
讓雌蟲掙扎以增加氧氣需求量,然後
缺氧而無力抵抗。此外,雄龍蝨還會
禁錮雌蟲不讓她換氣,有時囚禁太久
還會不小心害雌龍蝨缺氧致死。不只
如此,若雌龍蝨已經交配過,再被其他雄龍蝨抓住,也會增加被天敵吃掉
的風險,那就太不值得了!所以雌龍
蝨也演化出細毛或皺褶的結構,較容
易掙脫雄龍蝨的騷擾,而雄龍蝨也不
斷演化出更有效的吸盤來抓住雌龍
蝨,這樣的演化競爭一直在進行著,
因而造就各種不同型態的抱握足。
昆蟲身上有許多法寶,若深入研
究,或許可以從中獲得不少創新發明
的靈感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