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圖1.綠繡眼啄食雀榕果實 | 圖2.綠繡眼的「白眼圈」 |
科博館戶外庭園有一種被稱為“綠色小精靈”的小型鳥類臺語叫牠「青笛仔」,常成群出現在樹林、花叢之間,清秀、細脆的啾啾聲,讓寂靜的環境添加許多熱鬧的氣氛。綠繡眼,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觀察鳥種,主要以昆蟲、漿果、植物嫩芽和花蜜為食,本館栽種許多雀榕、七里香和山黃麻等樹種,提供豐富的食物來源,當這些樹種結實累累的時節,會吸引許多綠繡眼來啄食(圖1)。
綠繡眼(Zosterops Japonica),雀形目,繡眼科,英文名Japanese White-eye,俗稱「青笛仔」或「青絲仔」,為台灣普遍的留鳥。常見於低海拔的樹林地帶;綠繡眼的外型嬌小,體長10至11公分,全身黃綠色羽毛,眼部有明顯的「白眼圈」,由為許多細小的白色羽毛構成(圖2)。黃綠色羽毛從頭部、背部延伸到尾部,喉部為黃色,腹部呈灰白色,眼先和嘴呈黑色,腳灰黑色,常群聚行動,穿梭在樹林之間;分布於亞洲東部,包括臺灣、日本、中南半島和大陸,3至6月是牠們的繁殖期,以芒草穗、草莖和乾葉為材料,築巢在離地2至4公尺高的樹林或竹林內,鳥巢為精緻的杯狀結構,每窩約產2至3顆卵。
綠繡眼非常能適應新環境,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動,穿梭在樹林間,喜歡玩水、洗澡。以昆蟲、蜘蛛、花蜜、漿果為食,既會為果園帶來災害,同時也清除許多害蟲,你覺得綠繡眼是“益鳥”或是“害鳥”呢?
綠繡眼的天敵不少,有蛇、松鼠、紅尾伯勞和鳳頭蒼鷹等,人類喜歡牠可愛的外觀和悅耳的聲音,而廣受歡迎,常成為寵物店交易的主角。
臺灣除了綠繡眼之外,還有一亞種是巴丹綠繡眼,外型相近,體型稍大,背部綠色較深,嘴部較粗,腹部中央略呈黃色,只分布在蘭嶼和綠島等離島,在臺灣本島不易觀察到。另外,畫眉鳥中外型和綠繡眼相近,同樣有“白眼圈”的繡眼畫眉在2014年正名為「臺灣繡眼畫眉」,和大陸繡眼畫眉區隔開來,臺灣特有種鳥類亦從過去的24種增加到25種(中華鳥會依據Clement 鳥類名錄)。
科博館戶外庭園是觀察綠繡眼的絕佳場所,可以觀察牠們矯健的動作、美妙的飛姿和悅耳的叫聲;雖然數量眾多,不屬於保育鳥類,但大自然才是牠快樂的「家」,與其養在鳥籠中,不如讓牠們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大自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