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觀點報】提供知名運動評論家的精彩體育賽事評論文章,讓你輕鬆瞭解比賽及體育界相關訊息。 【常春藤生活英語電子報】程度為英檢初級∼中級,內容涵蓋包羅萬象且活潑有趣,幫助你輕鬆快樂地學習英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直接訂閱E起來閱讀:
 
2011/03/01 第394期 ■歷史報份訂閱/退訂
•小兵報報: 別當睜眼瞎子
•故事搶鮮看: 《我的陰陽眼同學》之闞德健消失了
•圖畫週記: 怪異的陰陽眼
•好書推薦: 我的陰陽眼同學
小兵報報
別當睜眼瞎子

  《我的陰陽眼同學》是山鷹老師新作。

  這本書,是小兵在新年期間,頗受推荐的好書,很多老師、媽媽都指定這本書給孩子讀,為什麼呢?乍看書名,你會以為這本書應該是講些怪力亂神諸魔群舞之類的,但,千萬別只看書名就下定義,還是聽聽作者山鷹老師現身說法吧!  

  我是個四眼田雞,比別人多出兩顆眼睛,照理來說,我應該什麼都看得很清楚才對。

  事實不然,我是個不折不扣的睜眼瞎子。

  這話怎麼說呢?

  有一次,我和家裡的女主人討論某件事,一時理直氣壯,「駭」過了頭,跩跩的諷刺她:「想不到妳也有糊里糊塗的時候啊!」

  話才出口,我就知道大事不妙。

  果然,女主人臉色一變,冷冷的說:「別以為你什麼都知道,就可以隨便羞辱人。」

  那一整個星期,我都過得膽戰心驚,度日如年,家裡的快樂全變了調。事後我努力反省,即使我是對的,千真萬確的對,也不需要逼迫人,讓人進退維谷,無地自容啊!再後退兩步想想,我並非什麼都知道,只是恰巧知道而已;何況,我認為對的事也不見得一定正確,有時還可能剛好相反,眼見為假呢!

  舉一個例子吧,當小小的金星,還有水星,和大大的月亮,一起組成天空的微笑圖案時,月亮真的比金星或水星還大嗎?

  一位前賢說得好:「山近月遠覺月小,便到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高月更闊。」當兩者之間有了距離,一切便會有所變化,眼中所見,真的可能是假,假的可能為真,假假真真,真真假假,不易分辨。

  那,到底要怎麼辦才好呢?

  這時候,即使親眼看見也不足為恃,想要明白,靠的是知識。

  知識讓我們知道,哪一個是大,哪一個是小。

  知識讓我們知道,哪一個真高,哪一個假闊。

  知識讓我們知道,哪一個實在,哪一個虛假。

  再舉一個例子吧,有兩個人對著畫布的顏色爭論不休,一個說畫布是白色的,另一個說,不對,是黃色的。

  到底誰對誰錯?

  其實,兩個人都對,兩個人也都錯。

  因為畫布的一邊是白色的,另一邊,是黃色的。

  問題的癥結在,兩個人只相信自己親眼看到的,不肯轉個身,看看畫布另一面的顏色,因此固執己見,自欺欺人。

  想要知道事實真相,這個時候需要的,不是知識,而是一顆柔軟的心,一顆肯為他人設想的心。

  眼睛只能讓我們看到事物的表面和表象,想看到事物深層的意義,靠的是知識加同理心,也就是智慧。

  有時候,真理不是越爭越明,想要明白,反而是不爭。當我們不爭時,我們的心結才能打開,知識才能抬頭,智慧才能顯現。

  我因此寫了《我的陰陽眼同學》這個故事,藉由主角「看得見,卻看不見」的過程,希望大家明瞭,如果不能靜下心以同理思考,有時候,睜眼反而是瞎子,不僅拉大了彼此互信的距離,更增添相互間無聊的妒意,傷害了親人或朋友間寶貴的情誼。

  願大小朋友都不做睜眼瞎子。-----------山鷹

  看完了山鷹老師的自序,是不是比較明白他這本書想表達的主題了呢?上週開始連載這本書,如果你喜歡這本書,別忘了也推荐給其他小朋友看,希望人人都能不做睜眼瞎子。

故事搶鮮看
《我的陰陽眼同學》之闞德健消失了

  漸漸的,「闞德健」消失了,同學都叫他「看得見」。

  闞德健,看得見;看得見,闞德健,叫起來真順口啊!

  話說回來,闞德健是不是真的「什麼都看得見」,我還是很懷疑。再說,他如果敢說自己真的什麼都看得見,大概,不,是一定會被同學們嫉妒的K死。

  我雖然不喜歡闞德健那種囂張跋扈的模樣,但也不得不承認,有了他加入,實驗課變得容易多了。自從「看得見」加入我們這組,我們的團隊成績扶搖直上,幾乎次次滿分。

  為什麼說是「幾乎」呢?因為闞德健很奇怪,越難的題目,越難不倒他;碰到送分題,他卻反而「看不見」了!越簡單的題目,他越容易因為粗心大意,落入老師的陷阱裡,聰明反被聰明誤。對於闞德健,我心裡有一點羨慕,又有一點瞧不起,總覺得他不全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有這種成果的。不像我,可是經過無數次的努力和比賽獲勝,才能當上天文社的社長。

  有一次上自然課,自然老師拿來一小節昆蟲的前肢,要大家根據腳的特徵,說出牠的主人是誰。快下課時,答案千奇百怪,有人說是蜜蜂,有人說是蜻蜓,還有人說是蟑螂,自然小老師則信心滿滿的說是蚱蜢。

  最後老師宣布答案:「是蝗蟲。」

  「不對!老師說錯了。」沒想到平地一聲雷,有人舉手反駁,反駁的人正是闞德健。

  「哦?那你說說看,這是什麼昆蟲的前肢?」

  「是螽斯,絕對沒錯。」

  螽斯和蝗蟲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雖然長得很像,卻也很容易分辨,一看就知道誰是誰了。但是,光憑小小一節前肢就要說出主人是誰,何況還帶著傷口,那可真不容易。

  事後證明,闞德健是對的,老師錯了。老師因為太過匆忙,不小心拿錯標本,才會「錯把馮京當馬涼」,出了大糗。

  這件事,闞德健原本可以好好風光一下,沒想到他竟然得理不饒人,面露揶揄,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喲!想不到,老師也有出錯的時候啊!」這一次,闞德健連老師都得罪了。

  這些還不算什麼,記得我們曾經叫他「陰陽眼」嗎?當初只是隨便叫叫,骨子裡還有一點輕視的味道。沒想到,「陰陽眼」真的是陰陽眼……

  「別動!吳鐵生。」

  有一天中午,我們正要去領便當,闞德健突然拉住我。

  「什麼?怎麼了?」

  「別說話。」

  「???」

  我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在校園的小徑上,和闞德健大眼瞪小眼,足足呆立了有三分鐘之久。對我來說,那三分鐘有如三年一般漫長。

  「走吧!」三分鐘以後,闞德健對我說。

  「到底怎麼了?」我滿臉狐疑。

  「我們碰到『他們』了。」

  「『他們』?『他們』是誰?」聽到這裡,我已經冒出一身冷汗。

  「『他們』就是『他們』啊,需要我明說嗎?」

  「喂喂喂,大白天呢,光天化日之下,『他們』怎麼會跑出來?別嚇人好不好?」

  「不!吳鐵生,你錯了。」闞德健斬釘截鐵的說:「告訴你,『他們』跟我們一樣,白天工作,晚上睡覺。」

  「不會吧?」我第一次聽到這種論調。

  「沒錯,就是這樣。」

  「真的嗎?」我還是不相信。

  「是真的。」闞德健說:「我問你,你的祖先死了,你認為他們會保護你還是害你?」

  「當然是保護我啦!」

  「我也相信我的祖先絕對會保護我,因為他們是好人,對不對?」

  「對!」

  「既然他們都是好人,你覺得他們喜歡偷偷摸摸,還是喜歡光明正大?」

  「當然是光明正大啊!」

  「這不就得了。喜歡光明正大的『他們』,當然是在白天活動了,不是嗎?」

  「是……是有一點道理啦,不過……邏輯還是有點問題。」我提出反駁,在同學中,我以邏輯觀念見長。

  「哦,邏輯有什麼問題?」

  「既然在白天幹活的『他們』都是好人,為什麼我們還要停步?」

  「哎呀,敬老尊賢啊!你連這點基本的禮貌都不懂,虧你還是個當社長的人!」

  本來我以為機會難得,可以扳回一城,藉此殺殺闞德健的銳氣,沒想到他輕易的反駁了我,還反過來將我一軍。哼!這種人,真叫人打從心底討厭。

  什麼都看得見的闞德健卻讓人討厭,嗯,他該怎麼辦呢?更精采的故事全在《我的陰陽眼同學》裡,快去找一本來看看吧!

圖畫週記
怪異的陰陽眼

  有一次上實驗課,我故意拿了一撮兔子毛考他。

  闞德健只瞄了一眼,就胸有成竹的說:「是兔子毛。」

  「你這麼肯定?」我緊咬他不放:「那你說說看,是哪一種兔子的毛?是腹部的毛還是胸部的毛?」

  「什麼腹部毛還是胸部毛?你有點知識好不好,這是岩蹄兔的內耳毛。」闞德健跩跩的回答。

  他實在太厲害了,連正確的部位都說得出來,我實在很好奇,他那雙「怪異的陰陽眼」底下,到底有什麼神奇的構造。

  摘自《我的陰陽眼同學》文/山鷹 圖/徐至宏

好書推薦
我的陰陽眼同學

  吳鐵生的班上來了一個轉學生,他不但名字很奇怪,長相也很奇特。他的眼睛一大一小,其中一隻有如黃水晶,另一隻好似貓眼綠。不只這樣,他那雙眼睛好像看得見所有事情的答案,不管老師出了多難的考題,他都能答對,甚至還能考倒老師。這麼厲害的人,為什麼要一直轉學?難道那些學校不喜歡資優生嗎?……這個故事告訴小朋友,做人不要自大,也不要固執己見,想當一個讓大家都敬佩的人,除了學問、知識,還要有一顆肯為他人設想的心喔!

訊息公告
寫一句幫自己打氣的話,拿心靈好書
寫下「送給最愛的自己一句鼓勵的話」,就有機會獲得盧蘇偉老師,幫助現代人找回自己的心靈大作《這一生,你為何而活?》。

夏卡爾的愛與美
很多人說我的畫是詩的、幻想的、錯誤的。其實相反地,我的繪畫是寫實的,只是我以空間的第四次元導入心理的次元而已。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