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人文歷史報】以生活化方式,讓你輕鬆認識歷史上的大小新鮮事,並從全新視野觀照歷史。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3/14 第27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北美智權網站
 
 
 
 
專利評析 TIPO廖承威副局長談智財權之取得與應用:觀念與定位很重要
   
法規訴訟 USPTO提案修改IPR等程序修正動議攻防規則
   
深入報導 有強勁需求支撐,美國房地產不至於重摔
   
研發創新 RISC-V架構,引領物聯網時代新風潮
2019年石墨烯發展:從近身科技到貼身科技
   
 
TIPO廖承威副局長談智財權之取得與應用:觀念與定位很重要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由經濟部工業局委託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推動的「台灣智慧財產管理規範(TIPS)」項目,甫於2月27日舉辦「2019年度TIPS頒證暨提升企業智財營運能力研討會 — 從智財布局到管理保護」。會中,特別邀請了智慧財產局 (TIPO) 副局長廖承威分享實務上的智財布局策略。分享主要分6大部分,憑藉於智財及專利業界多年的實務經驗,廖承威信手拈來都是很好的教材。一些我們看似平凡的案例,但經過廖副局長的開示,便有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可以說是「聽君一席話,勝讀10年專利法」!

攝影:北美智權報/唐銘偉

分享一開始,廖承威即點出智慧財產權 (IP) 的重要性。以蘋果的iPhone、iPad產品為例,就是因為蘋果擁有許多IP,且其IP具高附加價值,才能讓產品賣到很高的價格。反觀一些蘋果的代工廠,所賺取的利潤則十分微薄。

當然,蘋果的IP不限於專利,其商標也是公司的瑰寶,很多大公司、大企業都是一樣的。不過,廖承威這次的分享只集中在專利及營業秘密的部分。

研發成果要用專利還是營業秘密保護?

在肯定了IP的重要性之後,廖承威接下來討論公司的創新技術究竟應該用專利還是營業秘密來保護比較恰當的問題。他分別舉了兩個例子。

● 案例一:上海交通大學研發利用馬鈴薯製作糕點,並申請了多項專利保護

針對這個案例,廖承威認為該思考的是:假設今天我們在市面買了一片馬鈴薯餅皮,我們可不可以推敲出裡面的成份是什麼?會不會很簡單很容易?他認為基本上是有一點難度,他說:「就像我們在吃牛肉麵一樣,A店的味道就是跟B店不一樣,在湯頭的地方就是存在很多know-how」。

圖1. 2018年10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學舉行發布會,介紹該校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對接國家馬鈴薯主食化戰略的系列研究成果,並展示多款以馬鈴薯d原料製成的美食新品,包括以馬鈴薯粉製作餅皮、以紫馬鈴薯泥作餡的月餅。
資料來源:新華社

廖承威指出,現在的問題在於今天廠商在市面上推出一種糕點,我們事實上很難模仿,不管是用逆向工程或是從後端推敲回去,都有很高的難度;因此,這一種的創新技術或是Know-how,基本上可以用營業秘密來保護。他開玩笑說:「上海交大可能是在做功德,把專利(技術)資訊在公開公告的資料庫中刊出,就是跟做功德一樣。從另一個角度來,他們把成份公告出來,就是把營業秘密破壞掉」。

究竟要如何選擇利用專利還是營業秘密來保護創新技術?廖承威認為只要掌握一個思維的重點: 「當技術出去的時候,別人從逆向工程反推回來,是否可以得到原始的配方?」如果答案是不容易的話,就應該用營業秘密來保護。也因此很多製程技術都是用營業秘密來保護的,像台積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案例二:大立光告先進光,侵犯專利權與竊取營業秘密

這是發生在2013年的訴訟案件,整個賠償金額達新台幣1,522,470,639 (約15億台幣)。

首先簡單的回顧一下案情:當時先進光有員工帶槍投靠大立光,而他所帶的是一個點膠針頭的技術。當初先進光的員工帶槍投靠到大立光的時候,大立光以為只是營業秘密被剽竊,所以是告其竊取營業秘密;但經過偵查以後,發現更糟糕的是,這些先進光的員工除了是帶槍投靠之外,還把這個點膠針頭的技術申請了新型專利。廖承威認為這有點像玉石俱焚一樣,把競爭對手的key technology公開。從頭到尾大立光對此並不知情,是在進入偵查後,才發現自家的營業秘密已被申請專利。

針對這個案例,廖承威指出在談營業秘密的時候,除了秘密性、經濟性外,還要有合理的保護措施。他提醒企業應從後端作一個思維:可能合理的保護措施比秘密性及經濟性更為重要。事實上,如果沒有合理的保護措施,很多案件是不會成立的(編按:如果企業本身沒有施加合理的保護措施,法官可能會認為那應該不是什麼珍貴且值得保護的營業秘密)。說白一點,就是該鎖的東西要鎖,特定的資訊那些人可以看那些人不能看,必須在界定上作到一個保護點。

研發成果該申請何種專利?

假設公司已經規範好研發成果要以專利還是營業秘密來保護,那要申請那一種專利又是一個問題。廖承威說,其實申請那一種專利沒有好跟不好,主要是看企業運用的策略而定,這是一個很實務的問題。

● 案例三:金融科技要申請什麼專利?

針對申請那一種專利及企業策略的問題,廖承威舉了Fintech的例子。他說,這幾年我們都在談論Fintech,而華南銀行在這方面就搶得頭香,據2016年9月22日聯合報A11版及工商時報C7版的報導,華南銀行是台灣本土首家獲得金融科技專利的泛公股銀行。而在企業界搶得頭香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賺到免費的廣告。

廖承威深入分析,雖然華南銀行在國內銀行搶得頭香率先獲得4項專利,但仔細一看,會發現其獲得的是新型專利。但如果把華南銀行專利說明書的 flow chart 拿出來看,會發現其實就是軟體。他說,就軟體而言,基本上應回歸到軟體專利的範疇。廖承威坦言這個現象在局內經過討論:一個銀行該用發明專利保護的軟體,卻被拿去以新型專利來保護,是對還是不對?

不過,他認為說不定銀行家的想法跟唸工程的人想法不太一樣,猜想銀行可能不在乎專利出來能不能抓到侵權,重要的是上了報紙重要版面的新聞,而且沒有業配,是純粹採訪的新聞。所以搞不好在這個案例上,專利申請的廣告性質大於保護性質。他表示這是一個選擇的問題,但話說回來,他認為軟體專利還是要回歸到發明專利比較正確。【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232期:TIPO廖承威副局長談智財權之取得與應用:觀念與定位很重要


《北美智權報》第232期更多精采文章:

新零售還是賭博:大陸「幸運盒子」走紅引發的爭議

USPTO提案修改IPR等程序修正動議攻防規則

有強勁需求支撐,美國房地產不至於重摔

 
USPTO提案修改IPR等程序修正動議攻防規則
黃蘭閔/北美智權 智權法規研究組
USPTO提案修改IPR等公告後審理程序修改動議(Motion to Amend;MTA)規則,並有試辦計畫可能全面適用新成案(Institution)案件的相關程序。為求審慎,近期剛涉入或有意提出IPR等程序的相關各方,或有必要了解提案內容。

USPTO 2018年10月發布IPR、PGR、CBM等程序修改動議(Motion to Amend;MTA)規則變更提案,徵集公眾意見,並規畫了一個於本文截稿時尚未推出但隨時可能發布的試辦計畫,且試辦計畫說不定會全面適用該日起成案(Institution)案件的相關程序。因此,提案辦法雖不必然生效,生效辦法也不必然與提案內容相同,但為求審慎,近期剛涉入或有意提出IPR、PGR、CBM等程序的相關各方,或有必要了解提案內容,以免應變不及。

MTA及後續MTA

依現行辦法,專利所有權人(Patent Owner;PO)與PTAB會商後,可提出一次MTA新增合理數目的替代項(Substitute Claim)。所謂合理,一般指原專利一項可在MTA新增一項替代,且替代項不得擴大原專利範圍或寫入New Matter。MTA只能回應程序所涉不予專利事由,並需就每一替代項敘明符合說明書書面敘述要件。至於後續MTA,則需滿足特定要件,即兩造為求和解而共同提出請求,或有其他充分理由,才能在獲得PTAB同意後提出。

然而法規雖有MTA及後續MTA機會,實務上,真正獲准修正的案件量十分有限。根據USPTO先前統計,截至2018年3月1日為止,已審結的3203件案件中,專利所有權人共提出305份MTA,其中189份請求新增替代項的MTA已有PTAB審理結果,且僅有7件全身而過,所占比例不到4%,部分通過的共11件,比例為6%。

為提供攻守陣營更充分的論述空間及更公平合理的遊戲規則,依此次USPTO提案架構,PTAB可針對MTA作成初步決定(Preliminary Decision),而一旦PTAB製發初步決定,即視同滿足提出後續MTA所需「充分理由」要件,保證專利所有權人有第二次提MTA的機會。

究竟什麼是PTAB「初步決定」?簡單說,依USPTO提案,IPR、PGR、CBM等程序成案後,專利所有權人即可提MTA新增替代項,程序請求人(Petitioner)有權提異議(Opposition)陳述反對意見,然後由PTAB考量雙方說法作成初步決定:MTA是否有機會符合法規要件?比對案卷記錄所載先前技術,程序請求人是否有機會成功證明替代項不具可專利性?

PTAB撰寫終局決定時,一般只考慮最後版本的MTA及替代項,不受初步決定內容約束,但有機會在程序早期得悉PTAB意向,這紙新增的初步決定,對程序兩造理論上應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232期:USPTO提案修改IPR等程序修正動議攻防規則


《北美智權報》第232期更多精采文章:

智財局將大修複審與舉發程序:台版PTAB即將出現?

新零售還是賭博:大陸「幸運盒子」走紅引發的爭議

有強勁需求支撐,美國房地產不至於重摔

 
有強勁需求支撐,美國房地產不至於重摔
蔡佑駿╱北美智權報 專欄作家
美國曾經熱烈交易房地產,推升房地產大多頭,可是2008年金融海嘯還是讓房地產的泡沫現形。十多年後,美國的房價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了,隨著這波景氣循環逼近尾聲,市場再度擔心,美國又要面臨房地產大修正的洗禮。

很多人以為,全球只有東亞地區的房價炒作最兇猛,事實上,只要哪個地區有房地產套利空間,長期經濟穩定成長,溫和通貨膨脹,房價長期上升是非常容易出現的。以全球經濟規模最大的美國來說,1960年代以來,美國房價長期上升,1990年初期房價原地盤整,接下來就開啟時多年的大多頭時代,美國新屋銷售中位數均價,從12萬美元飆升到24萬美元以上,漲幅超過100%,全美20座大城市的房價指數,只計算2000〜2007年,指數就飆漲100%以上,美國當時的房地產炒作熱潮,從數據來看,其實也相當瘋狂。

圖1:1990∼2018年美國新屋銷售中位數均價趨勢
資料來源:https://fred.stlouisfed.org

圖2:2000~2018年美國S&P CoreLogic Case-Shiller 20大城市房價指數
資料來源:https://tradingeconomics.com

圖3:1965~2018年美國新屋銷售量
資料來源:https://fred.stlouisfed.org

1960年到1996年,美國新屋銷售在繁榮時期,巔峰熱潮約成交90萬棟,在蕭條時期,成交下限約在40萬棟左右;但是2006年的房地產熱潮,成交量高達140萬棟,1996年以後,美國貸款公司的廣告開始出現在電視上、報紙上、街頭牆壁、信箱。2003年以後,更是如雨後春筍般,美國人生活的四周都是這樣的廣告:

「積蓄不夠嗎?貸款吧!」
「你想過中產階級的生活嗎?買房吧!」
「頭期款也付不出來?我們提供零首付!」
「沒有收入嗎?找喬大貸款公司吧!」
「擔心利息太高?頭兩年我們提供2%的超低優惠利率!」

甚至還有更為客戶「著想」的廣告:

「每個月付不起貸款沒關係,頭二十四個月只需要支付利息,貸款的本金可以兩年後再付!想想看,兩年後你肯定已經找到工作,或者被提升為經理,到那時,還怕付不起嗎!」
「擔心兩年後還是還不起嗎?哎呀,你也真是太小心了,看看現在的房子比兩年前漲了多少,到時候你轉手賣給別人啊!搞不好白住兩年,還可能額外賺一筆!再說,又不用你出錢,我都相信你一定行的。難道我敢貸,你還不敢借?」

「沒錢嗎?先借再說!」

圖4:1996~2008年美國報紙房地產分類廣告成長幅度

1996到2006年,房地產分類廣告在美國報紙版面大幅成長,隨處可見房地產銷售的廣告,直到2006年開始,美國出現房地產消費的衰退期,美國人民繳不出房貸,法拍屋開始大幅增加,就是所謂「次級房貸(subprime mortgage)」崩盤的徵兆,因為許多美國人失業和再就業是很常見的現象,收入並不穩定,甚至根本沒有收入,因為信用等級達不到標準,所以這群人就被定義為「次級貸款者」,他們不容易借到貸款。

當時一些次級房貸抵押公司,借這些貸款者資金,然後得到他們的房地產抵押權,再以資產抵押債券賣給投資銀行;投資銀行再包裝成新的金融衍生商品,轉賣給銀行和保險公司、對沖基金、避險基金等機構,形成整個大規模貸款的結構。美國家庭擁有房地產的比例,也達到歷史新高,當時的美國房地產投資熱潮,和1990年的日本、2015年左右的香港、台灣、中國、南韓相比,未必遜色。

但是任何供給遠大於需求的經濟現象,終究都會面對泡沫崩潰。隨著融資借貸的成本越來越高,加上國際能源暴漲,家庭開支增加許多,終於壓垮了美國人的消費力,美國人破產數量漸增,法拍屋數量也跟著暴增,美國的房地產崩盤,甚至還擴散到全球金融市場,引發全球金融海嘯。

圖5:2005~2010年美國法拍屋數量

美國2006年進入房地產蕭條時期,一直到2012年,房地產業才全面落底。不過短短數年的時間,美國整體房價到2018年再度創下歷史新高,可以預期,美國房價短期內要再出現2008年那樣的大空頭,機率非常低,因為相對於當年的美國人財務狀況和住宅需求狀況,美國房地產泡沫的成分已經大幅降低。

圖6:2001~2018年美國家戶負債對GDP比率變化(%)
資料來源:https://tradingeconomics.com

泡沫十年後,難再現房地產大空頭

經過2008年的金融海嘯後,美國人的財務明顯「優化」許多,財務去槓桿的比例情況非常高,雖然房價持續上漲,但是房地產的交易熱度和過去50多年的歷史相比,並沒有非常高,整個美國「踴躍」交易房地產的盛況並沒有重演。

圖7:1990~2018年美國租房空屋率(%)
資料來源:https://fred.stlouisfed.org

圖8:2000~2018年美國新屋開工數量(千棟)

比較起來,美國人的實際居住需求,可是明顯成長許多。近十年來,美國受惠於龐大的移民人口,總人口成長約2000萬人,但是美國開工數量,10年來才慢慢地恢復到2008年、約130萬棟開工數量的水準。這樣的新屋供給數量,趕不上美國人的實際住宅需求,但無論是買不到或買不起或不想買,美國人還是需要有房子住,於是美國房地產的租屋空屋率,下降到比1990年代還低。

從上面的數據推論來看,也許美國房地產在這波景氣循環會出現漲多修正,但絕不會像2008年大樣的劇烈修正,因為目前的美國房地產價格,實際居住需求的成本相當高,投機炒作的情況並不明顯。


《北美智權報》第232期更多精采文章:

智慧機械加持,台灣機械業2025年挑戰產值2兆元

美國印太戰略正排擠一帶一路倡議

智財局將大修複審與舉發程序:台版PTAB即將出現?

 
RISC-V架構,引領物聯網時代新風潮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5G被喊得震天價響,無線傳輸速度翻倍再翻倍後,各式各樣的應用場景也陸續推陳出新。不過,傳輸究竟並非電子設備的核心價值,如果最基本的運算能力無法提升,無論傳輸速度再快也是枉然。因此,在物聯網時代中,具備架構簡單、開源、可模組化等優勢的RISC-V也應運而起,為5G時代的各項應用提供更多可能。

資深的資訊產業人士,對於40年前那場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複雜指令集架構)與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簡指令集架構)的處理器架構之爭,絕對印象深刻。1980年,IBM推出的個人電腦,內部搭載了英特爾(Intel)的處理器以及微軟(Microsoft)的作業系統。這個決定,奠定了日後PC產業的發展基礎,影響直到今天。

「當時IBM的想法是PC的運算能力不能超越Workstation,Workstation又不能超越Mainframe,」黃崇仁回憶,當時的處理器兩大陣營分別是價格較便宜但性能有限的英特爾,與性能較優越但價格相對高昂的摩托羅拉(Motorola),但當IBM採用Intel的處理器晶片後,被Intel擁護的CISC勝出,PC產業的規格從此定於一尊,造就往後數十年的「Wintel」榮景。直到今天,業界人士仍會忍不住設想:如果當年IBM選中的不是Intel而是Motorola,今天的資訊產業又會是何種光景?

「Wintel」架構造就PC產業三十年榮景

圖1:力晶科技董事長黃崇仁
攝影:蔣士棋

PC產業之後的行動通訊產業則呈現另一種風貌。「ARM(安謀)很厲害大家都曉得,但可能沒多少人知道,他名字裡面的R,指的就是RISC架構,」芯原微電子董事長戴偉民指出,Intel未能抓住3G、4G帶來的行動通訊商機,而ARM以RISC開發的處理器架構,具備低能耗、高性能的特點,受到以Google為首的Android陣營大力支持;在「AA(Android + ARM)」攜手合作下,終於打破了Wintel的壟斷優勢,成為行動通訊的霸主。

進入5G時代,競爭格局又再次轉變。戴偉民指出,半導體產業過去奉行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已經逐漸走到盡頭。「1990年代時期,大約每四年能提升一倍的運算能力,但是到2000年以後出現瓶頸了,發現只靠一顆處理器不夠,開始發展多核,」他補充,即使如此也無法扭轉CISC運算能力成長趨緩的事實(圖2)。

圖2:1980年至今微處理器運算能力變化
資料來源:台灣RISC-V聯盟啟動儀式暨研討會,2019/03/07

ARM授權金高,不利物聯網創業家

至於ARM,雖然採行較為精簡的RISC架構,但這家公司並不自行生產晶片,營收來源均為專利授權金,授權費用也愈來愈昂貴。這樣對於想要投身物聯網產業的年輕創業家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

這個時候,標榜開源架構、模組化的RISC-V應運而生。戴偉民解釋,RISC-V只有40多條不變的核心指令,遠比Intel、ARM要更為簡潔;使用者可以在核心指令的基礎上,發展可擴充的指令集,也可以依據自己的應用需求,開發能以專利保護的專用指令。換句話說,採用RISC-V架構設計晶片,一方面可以避免龐大的授權金,而且使用者可以任意挑選需要的指令組合來開發物聯網應用,輕量化的晶片架構也很適合用於低能耗、高效率的物聯網運算需求。

因為能夠繞過Intel與ARM兩座大山,許多亟欲在半導體產業彎道超車的大陸廠商,都正積極投入RISC-V當中。小米生態系中專注於穿戴式裝備的華米科技,在去年九月推出了第一款以RISC-V架構開發的處理器晶片,號稱具備人工智慧(AI)功能,至於實際運用的可穿戴產品,預計在今年內可以上市。也是在去年九月,中天微系統推出了基於RISC-V架構的處理器CK902,旋即被阿里巴巴集團收購,與阿里內部的晶片團隊達摩院整合成立平頭哥半導體公司,也與小米旗下的松果電子合作,推動RISC-V商業化。

圖3:華米科技設計的黃山一號晶片,就是基於RISC-V架構。
圖片來源:http://www.huami.com/news/67

進入5G時代,資料傳輸速度會翻倍成長,才能造就物聯網、人工智慧這些科技應用;不過同等重要的是,未來的終端設備,也就是物聯網中的每個「物」,都必須具備相當的運算能力。如果說Intel與ARM分別定義了PC和行動通訊時代的運算標準,對於即將來到的物聯網時代,我們期待的可能正是RISC-V。


《北美智權報》第232期更多精采文章:

有強勁需求支撐,美國房地產不至於重摔

智慧機械加持,台灣機械業2025年挑戰產值2兆元

如何建立、執行及驗證TIPS智財管理規範?環球晶圓經驗分享

 
2019年石墨烯發展:從近身科技到貼身科技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Andre Konstantin Geim)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stya Novoselov),成功在實驗中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證實它可以單獨存在,並在2010年拿下諾貝爾獎。隨著電子產品大量工業化後,面臨體積和散熱技術的瓶頸,各大廠商再次將厚望寄予石墨烯,華為、三星在石墨烯手機上互較高下,是2019年手機的一大亮點,石墨烯正式進入商業化量產階段,不再只是近身技術而已,各種石墨烯穿戴式的貼身產品紛紛出爐。

由石墨烯旗艦計畫(Graphene Flagship)籌畫並獲得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與GSMA支持的Graphene Pavilion,在2019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上,展出超過20個基於石墨烯材料技術的原型裝置,包括行動裝置、健康監測及各項穿戴式裝置應用,這些原型和設備將可能改變未來的電信與人類生活。

由西班牙光子科學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Photonic Sciences,簡稱ICFO)策劃的石墨烯旗艦計畫在MWC 2016中首次亮相,這是歐洲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石墨烯研究計劃,現在已經進入第四個年頭,在MWC2019展會上,展示了石墨烯如何實現全新的連接方式,從單一連接設備到構成物聯網生態系統的嵌入式處理器、傳感器和通訊硬體網路。根據Graphene Flagship與ICFO發布的訊息,石墨烯在防衛與安全、資料與行動通訊、顯示、能源與環境、食品與健康、物聯網(IoT)、太空、汽車與運輸、穿戴式裝置等應用極具壞性創新潛力,石墨烯將從實驗室環境轉移到工廠,並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圖一、Graphene Flagship2019 年MWC的展示現場
圖片來源:Graphene Flagship

在今年的MWC展會中,Graphene Flagship將焦點聚集在「未來電話」、「未來可穿戴式設備」,以及「未來家園」三大領域,參觀者可以親眼看到石墨烯技術如何提高互聯網連接速度,同時降低與數據傳輸相關的成本和能耗,進而改變通信業的面貌;同時也能改善健康相關穿戴式產品的準確度,並降低了功耗。

圖二、2019石墨烯發展三大焦點
圖片來源:Graphene Flagship

石墨烯將改變手機技術和電信,手機主要製造商已經在研究使用石墨烯來增強網路設備的各種可能性。從高速數據通訊到耐用複合材料、夜視鏡頭和音頻技術,石墨烯的可能性可說無窮無盡。石墨烯獨特的性能可與超寬頻(Ultra-wideband,簡稱UWB)通訊和低功耗相結合,滿足物聯網和即將到來的工業4.0需求,使得石墨烯設備成為5G、物聯網和工業4.0發展的關鍵因素。

未來手機:石墨烯電池

過去手機大廠都是仰賴大面積的金屬背板、限制最高溫度來控制手機散熱,隨著智慧型手機越做越輕薄,電池散熱和降低功耗勢必是要解決的大問題。2016年時,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ohan Liu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利用石墨烯薄膜冷卻電子產品的新方法,透過使用埭嶊謁J胺基增強石墨烯薄膜,成功將散熱效率提升到76%,該項研究為電子元件提供了新的熱能管理方案,利用在電子產品上能夠達到快速降溫的作用。石墨烯一躍成為終結手機鋰電池時代的秘密武器。

2018年6月,大陸知識產權局公告了一項由華為與劍橋大學聯合申請的石墨烯散熱專利,專利顯示華為發明了一種官能化石墨烯及其製備方法,而在去年10月,華為推出的智慧型手機Mate 20 X,選擇了超大容量的5000mAh電池,搭載的就是由石墨烯加上「液冷散熱系統」(HUAWEI SuperCool)組合,主推高效散熱、低溫穩定運行,這也是石墨烯技術首次在智慧型手機上得到應用。華為2019年新推出榮耀Magic2手機,除了主打3D仿生感光技術,也繼續採用石墨烯散熱技術,解決遊戲玩家遇到遊戲體驗不流暢、長時間手持手機感到燙手的情捸C

圖三、華為石墨烯發明專利:「一種官能化石墨烯及其製備方法和聚有機矽氧烷」
圖片來源:CNIPA(申請號:2017114556878)

雖然華為首先將石墨烯技術應用在手機上,但三星卻搶先一步在2017年布局了基於石墨烯電池解決方案的專利,去年10月三星官方微博曾經分享「石墨烯電池,利用鋰離子在石墨烯表面和電極之間快速大量穿梭運動的特性,開發出的一種新能源電池。使充電容量增加45%,在60度高溫下仍可持續穩定,而且十幾分鐘就可以充滿電」,暗示三星已完成石墨烯技術研發,在短時間內可進行商用,2019年三星旗艦手機 Galaxy Note 10相當可能採用石墨烯電池,據稱充飽電只要12分鐘,成為三星新款手機的賣點。

耳機也用石墨烯

Nanene是一種採用專利製造方法生產的高品質少量石墨烯,具有可擴展性、成本效益、環保性,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開發,並與英國石墨烯公司Versarien合作,目前已進入商用化階段,Versarien擁有可擴大生產規模的Nanene庫存。Versarien利用Nanene特性,以石墨烯塗層製造技術,創造了一種比傳統材料更薄更柔韌的耳機隔膜,測試發現Nanene可增強音頻波的高音和低音表現,這款耳機現已上市,售價約為台幣1800元。

圖四、Versarien推出的石墨烯耳機NaneneGraphene-Enhanced Audio。
圖片來源:Versarien

未來的穿戴式設備:石墨烯健康追W器

另一方面,石墨烯可偵測環境變化的敏感性,將成為可穿戴技術的重要元素,實現新智慧健康設備或擔任環境傳感器,在未來可穿戴設備中發揮關鍵作用的一部份。

石墨烯具備可撓性(pliability)、導電性、高硬度、輕薄、延展性、堅固、透明等特性,若能利用石墨烯在光電和機械的技術特性,可以超越其他材料的限制,成為監測生命特徵的關鍵元件。ICFO運用石墨烯可以適應任何表面的特性,據以發展出皮膚貼片的UV傳感器,可監測使用者的陽光曝曬程度並連線至行動裝置,在使用者陽光曝曬達設定臨界值時發出警訊。此外,石墨烯還能用於監測紫外線的多功能光檢測平台,可將石墨烯貼片結合紫外線檢測器NFC晶片,直接與手機連結進行紫外線監測,保護皮膚健康。

圖五、ICFO發展出石墨烯健康追蹤貼片
圖片來源:Graphene Flagship

而輕質的石墨烯嵌入式泡沫,能反應出壓力變化情形,可結合在所有類型的鞋子中進行追蹤,讓電子產品和我們更貼身互動。劍橋大學劍橋石墨烯中心研發出一款可進行詳細性能監控的智慧鞋墊,以鞋墊中的石墨烯泡沫追蹤足部的壓力分布,用於運動分析和矯正足部。

圖六、石墨烯壓力感應鞋墊
圖片來源:Graphene Flagship

未來家庭:石墨烯家居用品

若將石墨烯創新運用在智慧建築內部,因為不用受形狀因素的限制,更具環保、高效和互動性。從更精確的傳感器到更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板、或是智慧生態材料研發、可以過濾空氣和水中的污染物,石墨烯將能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電子鑰匙是石墨烯應用在NFC器件的第一個例子,石墨烯NFC天線可應用在幾種柔性材料中,為金屬天線提供可靠和環保的替代品,顯示石墨烯在家庭自動化中的新應用馱O。

圖七、石墨烯電子鑰匙CNR
圖片來源:Graphene Flagship

石墨烯可以摻入常用建築材料中,像是在混凝土中以石墨烯產生高導電性複合材料。根據義大利公司Italcementi研究,石墨可作為智慧創新建築的解K方案,為地板和牆壁加熱、室外除冰、電氣接地,和傳感導電石墨烯混凝土,提高智慧家居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此外,石墨烯可以製造具有高功率效率和長壽命的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採用石墨烯相關材料有助提高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和效率,石墨烯優異的電氣特性也正在發展為未來的清潔能源。

圖八、以石墨烯發展太陽能可持續能源
圖片來源:Graphene Flagship

污染和空氣品質差是全球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物聯網技術推動了準確、即時的環境監測,由愛沙尼亞塔爾圖大學(University of Tartu)研發的石墨烯空氣嗅探器(Graphene Air Sniffer),展示了基於石墨烯製造的微型傳感器,可以檢測空氣中極低水平的有害氣體,如二氧化氮或臭氧。

圖九、用於空氣污染的石墨烯電子鼻Graphene Air Sniffer
圖片來源:Graphene Flagship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詹文男認為,石墨烯因為快充與散熱優勢而被應用於資通訊產品,今年MWC展會可觀察到此項材料已被運用於微型感測晶片,貼附在手機甚至是人體皮膚上,協助各式感測機能的穿戴化,石墨烯正式從近身科技走入貼身科技,預期將為智慧醫療與健康等應用創造出龐大的潛在商機。


《北美智權報》第232期更多精采文章:

新零售還是賭博:大陸「幸運盒子」走紅引發的爭議

CAFC做出有利於系統請求項專利權人的決定:CENTRAK v. SONITOR TECHNOLOGIES案

旅館業商標註冊與保護的思維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