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ZIK古典樂刊】提供最新古典音樂訊息,以及有趣的音樂小知識,突破你對古典音樂的想像。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3/21 第28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北美智權網站
 
 
 
 
專利評析 一蘭拉麵讓你吃得更香的「味集中座位」專利
   
法規訴訟 智財局將大修複審與舉發程序:台版PTAB即將出現?
   
深入報導 美國印太戰略正排擠一帶一路倡議
   
研發創新 智慧機械加持,台灣機械業2025年挑戰產值2兆元
   
智財管理 如何建立、執行及驗證TIPS智財管理規範?環球晶圓經驗分享
   
 
一蘭拉麵讓你吃得更香的「味集中座位」專利
吾思/北美智權報 專欄作家
(本文作者為資深專利工作者)

一蘭拉麵,你吃過了嗎?不管是東京淺草、大阪心齋橋還是福岡的總店,每次去日本的一蘭拉麵,排隊等空位的隊伍媕Y幾乎一半以上都是台灣人。後來一蘭拉麵來台北開店,一天24小時營業,隨時都是排隊人潮不斷。

在一蘭的成功祕訣裡,專利也算是要角之一。不過,到底是什麼專利呢?是喝到一滴不剩的湯頭嗎?

一蘭拉麵的專利並不是隱藏著的甚麼秘製湯頭或醬料的配方,而是去吃過拉麵的都會留下深刻印象的那個有如k書中心一般的個人小隔間。一蘭拉麵給這種座位配置方式取了一個名字,叫作「味集中座位」,並且還申請了專利保護(發明人還是老闆本人呢)。

圖1:「味集中座位」是一蘭拉麵的重要專利

一蘭拉麵的隔間座位,已獲得日本特許權

說到這,讀者們可能會問:味集中座位的專利究竟是什麼?

味集中座位並不是正式的專利名稱,而是店家特地創作出來用來宣傳的廣告用語或暱稱。藉由半封閉式(自閉式?)的「味集中座位」,在客人與客人之間有隔板遮擋視線,店員端出拉麵只要把座位前方捲簾略略拉起,客人在吃麵的過程中,完全不會被任何人看到臉,也不需要看到任何人的臉,大胃王想要一直加麵,也不用看到下麵的店員翻白眼。

一蘭的專利的正式專利名稱是「店鋪系統」(日本特許第4627981號),其所包含的內容其實也不只是個人吃麵小隔間而已,而包含了整個店鋪中烹調區及客人座位區等的配置以及客人動向的偵測機器等等。

事實上,在一開始提出申請的時候,獨立項中主要包含安裝在店內的感測器和顯示器等等的機器,用以讓來店的顧客不太需要直接和店員互動,能夠安靜地吃上一碗麵,店員也不太需要隨時眼觀八方耳聽四方地去注意顧客的動向,只要在後台廚房裡觀看板上的燈號等輸出,就能夠知道顧客入店、離店、點單或者需要加麵等動向,可以迅速且順利提供服務。至於讓人印象深刻的吃麵小隔間,在申請之初只是最後一個附屬項而已。

但在審查過程中,審查委員檢索到好幾件相關前案,而否定了上述「店鋪系統」申請案的進步性。後來雖經過修正限縮,把店內的顧客區和後台廚房區的區隔方式以及各個感測器連動的燈號狀態也加入了獨立項,但在審查階段仍然是被核駁審定了。之後,一蘭鍥而不捨地提出不服拒絕審判請求,並且心一橫把本來記載在最後一個附屬項的吃麵小隔間的特徵也加入了獨立項,最後才在前置審查時克服不准專利之事由而獲得核准審定。

去過一蘭拉麵的人,看了日本特許第4627981號代表圖都會感覺很熟悉吧?幾乎就是店面的平面藍圖呢!

看到這裡,讀者也許會問:味集中座位在台灣也有專利保護嗎?

一蘭拉麵的分店遍及全日本,而且也在台灣、香港和美國等地設立了海外分店,但是上述的味集中座位的專利,並沒有在日本以外的國家取得專利。味集中座位可說是一蘭拉麵店面的一大特徵,為何竟然沒有取得海外的專利保護?

申請專利時,一蘭拉麵才剛跨出福岡

一蘭拉麵能夠海外展店,還變成排隊名店,這樣的展開也許是申請專利時沒有料到的。味集中座位的日本專利申請案,是在2003年提出申請的,申請當時甚至連實審請求都沒有提出,一直到提出實審請求的期限快要到了,才去申請實體審查。依據一蘭拉麵官網的說明,在2003年的時候,一蘭拉麵其實才剛從發源地福岡走出,邁向首都圈東京而已,可能沒有料到之後會在海外展店。

沒有在海外申請專利是不是一個錯誤?這個要事後諸葛當然是很容易,但在2003年的當時沒有進行日本以外的其他國家的專利申請,也是很能夠理解的。話說,之所以會有味集中座位這個發明,就店鋪方面來說,當然是想要以有限的人力提供更好更有效率的服務,主要只要有後台廚房的人員,加上少數的店員,就可以完成服務流程(客人專心吃麵不要聊天,可能也有提高翻桌率的效果);而就顧客端來說,不需要和店員或其他客人互動,甚至也可以不被其他客人看到,就可以完成吃拉麵的心願,很符合日本消費者(尤其是女性消費者)注重個人私密空間的文化。

店鋪方面的效率需求,這很容易理解,每家店都有這樣的想法。而顧客端的需求,其實並非舉世皆然。傳統上,日本的拉麵店,並不是女子隻身一人會去吃的地方,顧客多是男性為主,女生多半是跟男性友人一起的時候才會出現在拉麵店。味集中座位的發明人吉\社長就曾經表示,在他上中學的時候,常看到女同學總是一邊掩著嘴一邊吃便當,因此覺得很多女性不去拉麵店可能是因為他們都很抗拒進食時被他人注視,因此才想到在客人座位前與廚房間設置了遮擋用的布簾,甚至加入了隔開鄰座的隔板等,以便讓客人不分男女都能安心吃拉麵。

這樣的顧慮在台灣其實不是很必要,畢竟大家都是習慣夜市坐下來就可以啃藥燉排骨的,拉麵一碗實在是沒有什麼好遮遮掩掩的。雖然如此,一蘭拉麵在台灣展店時,仍然按照日本的方式設置了味集中座位,因為這樣的座位配置已成了一蘭拉麵的特色之一,而且就店家來說,不但提高了服務的效率,且有助於提高翻桌率。一蘭拉麵的味集中座位專利在取得專利權之後,至今已經進入第11個年頭,並沒有遭到異議或舉發等公眾審查的質疑。今後應該也會繼續繳交年費,走完專利權的20個年頭吧。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飲食業界的其他專利申請。其實,日本飲食界的專利申請相當多,除了食物內容相關的專利之外,關於提供飲食服務的方式也有許多專利。這個案件的故事比較長,留待以後有機會再說分曉吧。除了一蘭拉麵的味集中座位之外,還有隨興點牛排(ゆわスベЗЪみワ)的專利也很受大眾矚目,但這件的命運就比較坎坷,獲准專利之後因為被異議而遭撤銷,後又經過知財高裁翻盤,可說是一塊被命運捉弄的牛排。


《北美智權報》第232期更多精采文章:

CAFC做出有利於系統請求項專利權人的決定:CENTRAK v. SONITOR TECHNOLOGIES案

2019年石墨烯發展:從近身科技到貼身科技

有強勁需求支撐,美國房地產不至於重摔

 
智財局將大修複審與舉發程序:台版PTAB即將出現?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專利業界對智財局的專利複審、舉發程序詬病已久,尤其當日本、美國等專利大國,都以兩造對審的方式進行舉發審查,台灣卻還是以書面進行,而且在智財局審定後,又得通過經濟部訴願會才能進入司法程序,效率上大打折扣。終於,現在智財局決定出手翻修了,第一步就是成立類似美國PTAB的專責單位,負責處理專利的複審與舉發。

從去年開始,智財局就著手翻修現行的專利權舉發程序。例如在專利法的修正草案中,對於舉發人和相對人的舉證、更正期間做出限制,以提升舉發審查效率(可參見前文台灣專利法修正重點搶先看)。此外,也設計了適用於舉發程序的聽證作業辦法,若當事人對舉發審定結果不服,也可以免除訴願,直接向智財法院提起訴訟。

到了今年,智財局的動作更大,計畫一次改造專利、商標的有效性爭議機制。組織上,目前智財局的編制中,專利和商標各有其獲證後的舉發或異議、評定的主管單位,但未來計劃將這兩個部門合而為一,成立專責的專利商標複審與爭議審議組(簡稱審議組),以擴大業務量能。

未來專責部門將統合負責專利、商標的有效性爭議

既然設立了專責部門,行政程序也必須搭配調整。以專利為例,智財局計畫分成「申請案」和「舉發案」兩套程序:在申請案中,若發明或設計專利的申請人對於智財局的核駁審定不符,未來可以向審議組申請複審;在經過前置審查、合議審理等程序後,若審議組最終仍做出複審不成立的決定,則當事人可以智財局為被告,向智財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圖1)。

圖1:未來台灣發明、設計專利核駁複審流程規劃
資料來源:專利商標審查及爭議業務修法芻議,經濟部智慧財產局,108年2月

至於舉發案,則是由當前聽證程序再進化而來。未來對於發明、新型、設計專利的舉發案件,將統一歸由審議組處理,只要滿足一定的形式要件,就會由審議組以三至五名成員進行合議,並且以言詞辯論的形式,由舉發人和被舉發人(及專利權人)進行攻防,做出舉發成立或不成立審定結果。若兩造當事人對此審定結果不服,也可以再向智財法院提起訴訟(圖2)。

圖2:未來台灣專利權舉發流程規劃
資料來源:專利商標審查及爭議業務修法芻議,經濟部智慧財產局,108年2月

新作法的最大好處,就是提升審查效率。依據現行辦法,不論是申請案或者舉發案,若對智財局的決定不服,都必須先經過經濟部訴願會才能進入司法訴訟,新作法可以在智財局的決定後直接進入法院,當然有效率得多;但如此一來也會產生諸多新問題,例如新設置的審議組,如何確保獨立性?對此,洪淑敏解釋,由商標、專利的人員共同組成,就是希望在專業上能夠互補。「專利議題在個別技術確實有門檻,但商標這邊的人都具有法律專業,在合議審理時就能互相幫忙。」

新作法能提升作業效率,但修法工程十分浩大

不過,更大的問題會在程序進行上。以申請案的複審流程來說,智財局計畫導入前置審查制度,也就是若申請人提出的複審申請中伴隨修正,需由初審人員進行前置審查,若審查未通過才會進入到後階段的合議審理。對此,與會的業界人士認為,對於「修正」的範圍必須界定清楚,例如若僅是圖示標號、頁碼、錯字等無關專利範圍大小的修正,都必須通過前置審查,對於效率提升的幫助恐怕將十分有限。

至於舉發案,因為將改以兩造對審的方式進行,後續的司法訴訟如何定性,也必然引起爭議。洪淑敏指出,在日本特許廳(JPO)審判部的當事者系審決中,若有一方不服審決,是以程序相對人為被告,向知的高等財產裁判所提起訴訟;因此,智財局的修法建議中,也是以舉發程序中的申請人或相對人為被告,提起行政撤銷訴訟。對此,洪淑敏強調,「這完全不是定論,只是很粗淺的想法」。

圖3:智財局長洪淑敏
攝影:唐銘偉

智財局之所以對這個問題如此戒慎恐懼,是因為它碰觸到了台灣司法制度的核心。若舉發改採對審制,由舉發人和專利權人進行攻防,則智財局(即審議組)的角色將轉化為類似法官的裁判者,後續的司法訴訟也應該由這兩造繼續進行,才能杜絕現行「二打一」的問題;然而,不論專利權的授證或者舉發撤銷,都是由智財局做成的行政處分,並不適合以民事訴訟來處理。洪淑敏也坦承,「如果訴訟中的兩造都是人民,打的卻是行政訴訟,這樣法理上該怎麼解釋我們還沒想好。」

可想而知,後續的草案研擬、政策討論、修法推動都會是大工程,而且接下來適逢選舉年,要順利完成修法的難度也更高,但智財局願意踏出第一步,向業界宣示改善的決心,就已經值得肯定了。


《北美智權報》第232期更多精采文章:

TIPO廖承威副局長談智財權之取得與應用:觀念與定位很重要

新零售還是賭博:大陸「幸運盒子」走紅引發的爭議

美國印太戰略正排擠一帶一路倡議

 
美國印太戰略正排擠一帶一路倡議
林士清/北美智權報 專欄作家
(本文作者為北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結合下的一帶一路倡議,近因美中貿易戰的激化、地緣政治風險的上升、中國大陸內部債務攀高的因素驅使下,致使一帶一路倡議的政策績效備受考驗,甚至無從衡量。由於外部環境下在印太戰略的橫空出世下,由美國、日本、澳洲及印度等國的戰略聯盟形成,一帶一路有鑒於中國的內外情況在過去數年間出現極大的轉變,是否面臨大規模的縮水或甚至可能無疾而終?對衡量中國崛起是極具衡量意義的事件。

一帶一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泛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該倡議將覆蓋26個國家及地區44億人口,堪稱全世界最長的經濟走廊。按照北京的戰略構想,一帶一路並非是一個實驗和機制,而是一套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仰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既有的雙邊及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區域合作平台。不過,中國大陸龐大的債務也給一帶一路沿線經濟體帶來沉重負擔,而印太戰略的橫空出世,也讓一帶一路備受擠壓淪為模糊的口號。

一帶一路陷入地緣政治的風險

筆者近期觀察北京高調倡議的「一帶一路」,因受地緣政治的風險、美中貿易戰激化、國內債務問題嚴重等三重影響,頗有聲勢衰弱的現象,中國大陸學界習慣將一帶一路稱為帶路倡議。然而,帶路倡議究竟要把人民幣灑向何方?要灑多少?有多少收益?從未經過有經驗或可驗證的成本效益分析。例如,北京最近批核一筆25億美元的貸款給予巴基斯坦,作為北京的巴鐵,竟然要求的貸款高達60億美元,雙方隨即針對這個勒索舉動進行討價還價而被印度媒體大幅報導,此一錙銖必較的舉動顯現北京的對外援助,已非是一擲千金且面不改色。

美籍華裔的中國問題專家裴敏欣也在媒體上撰文,直指一帶一路有鑒於中國的內外情況在過去數年間出現極大的轉變,將無可避免面臨大規模的縮水或甚至可能無疾而終。事實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碰壁之新聞案例不少,緬甸當局與北京關係微妙,原先中國中斷的中資水壩項目將不會復工,緬甸政府恐怕觀察到美中貿易戰的嚴峻及力挺東協集團的中立政策;位於印度洋馬爾地夫正與北京重新商討30億美元的債務,而馬爾地夫 GDP三分之二的債務是因為興建帶路工程而向中國借貸的,過高的GDP債務引發內部強烈的政爭;馬來西亞因馬哈迪重新上任首相否決中國高鐵在當地的興建,此舉對中國高鐵外交輸出的傷害慎重。

圖1:中國的一帶一路遍布整個歐亞大陸
圖片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One-belt-one-road.svg

半路殺出攔路虎:印太戰略的橫空出世

「倡議」(Initiative)與「戰略」(strategy)在英文是不同的概念,倡議較為軟性,而戰略較為硬性;在國際關係研究上,倡議概念意涵廣、戰略實務操作性強。筆者認知上喜歡這樣的比喻:倡議是講狼來了,戰略是狼真的來了。北京提出的「一帶一路」亦面臨此類困擾,北京三令五申指出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結合,不是硬性的戰略,而是軟性的倡議。外交部和商務部甚至還提出一帶一路的標準英譯。不過,美國結合亞太盟國及印度的印太戰略,正對一帶一路的實施上產生嚴重的擠壓,美中貿易戰更是摧毀以中國為核心的貿易網絡。

北京是否要強化一帶一路的實施路徑,必須考慮到美中關係的發展,因為美中關係對周邊形勢的影響可謂全方位。2018年是美國「印太戰略」落地實施的一年,印太戰略在經濟上引導美國與盟國為印太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透明的、可替代性的民間投資,在安全上維護基於規則的地區安全秩序,促進印太地區的海上安全合作,起至美國、日本、印度、澳洲的印太地區包圍網,對海上絲綢之路形成制約,另外還有俄羅斯在地緣政治上的牽制。除非美中關係得到改善,否則北京很難在此區域政經上有所突破。

美、日、印、澳四國對中國的包圍態勢明顯

印太戰略的意圖明顯,不僅牽引著周邊國家相應地調整對中國的政策,更有可能擠壓北京「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俄中關係穩定,一帶一路倡議與俄羅斯提出的「歐亞經濟聯盟」對接順利推進;而近來澳洲當局反中情節蔓延,澳洲全面壓寶印太戰略;日本在參與印太戰略的同時,出於國內經濟界的壓力,不願意將中日合作置於一帶一路框架內;印度對印太戰略的態度較為矛盾,強調印太構想應是包容的而非戰略的,而非是針對某一國家的同盟體系,但印度與美國攜手制約中國的外交戰略是清晰的。

東協國家反應審慎,並未在美中之間選邊站,避免激化亞太地區昇華充滿對抗的環境,東協成員具有更多的戰略自主性,主要是希望加強東協的中心地位以應對地區局勢的變化。然而,去年APEC峰會讓南太平洋地區成為熱點,美國和澳洲則頻頻出手,通過增加整體援助資金,以及確立具體援助項目強化對南太平洋國家的影響力,讓北京非常氣憤。美中貿易戰讓雙方逐漸走入新冷戰的邊緣,北京對印太戰略的恐懼在於針對性太強烈,印太戰略試圖在安全與經濟領域雙管齊下,美日澳印合力為地區國家提供可替代性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將會壓縮北京的經濟外交的空間,四國呈現的戰略同盟包圍中國的態勢顯著。

小結:一帶一路倡議為何績效不彰?

中國大陸的經濟總量雖然位居全球第二,但整體發展階段仍屬「開發中國家」,能否透過地緣政治經濟的蹺蹺板來玩大國政治?仍猶待考驗。事實上,固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主觀上理想宏大,但客觀上不利因素甚多,筆者自2014年觀察一帶一路倡議的演變,可歸納出五大因素:

  1. 一帶一路倡議的政策目標太過理想,缺乏明確衡量的標準,充其量僅為模糊的口號,國營企業佈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是摸著石子過河,缺乏跨國團隊的顧問機制;
  2. 一帶一路倡議太想畢其功於一役,政策規劃單位不積極思考建構優先順序,有限的政策資源填不滿偌大的政策倡議,政府財政盈餘之可以填補美夢,但財政後勤支援不足時便破綻百出;
  3. 一帶一路倡議太過執著「數大便是美」,一出手動輒上千億人民幣的資金,不顧自身能否負擔財源,也完全不顧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觀感,朝貢體系的歷史痕跡依然抹之不去;
  4. 缺乏監督機制,一帶一路倡議的政策項目缺乏實驗和比較,有時因領導人的講話和批示讓政策執行太過教條,商務團隊和駐外人員沒有政策創新的勇氣,導致墨守成規;
  5. 資訊蒐集報喜不報憂,導致實際執行的組織人員不能從失敗經驗中加以學習,亦不做前瞻性思考,也未能及時發現自身的能力缺陷且盲目追從。

因此,即使外在環境若無印太戰略的擠壓,一帶一路倡議因內部因素的影響也遲早原形畢露。


《北美智權報》第232期更多精采文章:

新零售還是賭博:大陸「幸運盒子」走紅引發的爭議

旅館業商標註冊與保護的思維

2019年石墨烯發展:從近身科技到貼身科技

 
智慧機械加持,台灣機械業2025年挑戰產值2兆元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台灣機械業從2017年晉升兆元產業後,每年仍有新台幣千億元的成長,台灣沒有歷經二次世界大戰、也沒有廣大內需市場,卻能淬鍊出全球第四大的工具機市場。台灣機械業不畏中美貿易戰衝擊,誓言2025年挑戰2兆元產值,「智慧機械」這塊浮板,這次台灣廠商能牢牢抓緊嗎?

2017年台灣機械業產值首次突破兆元目標,達到新台幣1.1兆元,2018年機械業出口值274億美元,前三大出口對象為大陸、美國、日本;而生產值達到1.18兆元,成長約7.3%,持續創下歷史新高。今年,台灣機械工業公會將力推智慧機械上雲端,用共享經濟的概念發展公版機械雲,協助設備業者導入機械雲服務,目標在2025年實現機械業產值2兆元。

表一、2018年台灣機械出口主要國家統計分析表
金額單位:千美元;資料來源:海關進出口統計月報,TAM

2019年3月在台北舉辦的國際工具機展,晉升為全球第三大規模,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出席「2019智慧製造創新應用論壇」時表示,機械業是工業之母、工具機是機械之母,以工具機出口值計算,台灣是全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前三大國是德國、日本、義大利。2018年機械業出口值274億美金,整體產值達到1.18兆元,從2017年突破兆元後,每年有1000億元的成長,台灣沒有歷經二次世界大戰、也沒有廣大內需市場,能夠淬鍊出全球第四大的工具機市場實屬不易。台灣機械業在全球競爭,靠的是品質、可靠度和CP值,讓全世界買主認同,機械公會一年就帶將近50團廠商到國外拓展、行銷,足跡遍佈全世界,產業公會的力量非常大。

圖一、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出席「2019智慧製造創新應用論壇」。
吳碧娥/攝影

發展智慧機械,要走務實路線

最近各產業都在觀望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機械業也不例外。柯拔希認為,台灣機械業雖是首波受害者,但原本在大陸製造生產的國際買主,開始尋找第二生產地,衍生出許多設廠需求,對機械業又是新的商機;加上全世界人口的老齡化、少子化、自動化,這些都屬於「今天不買明天還是得買」的剛性需求,將成為機械業未來發展的動能。

談到台灣發展智慧機械,柯拔希認為這次要走務實路線,其實過去台灣有多次很好的機會,都是因為Top-down(由上而下)的作法不夠務實,計畫太高深但卻不接地氣,這次工業4.0要真正由「需求端」出發,從能力範圍和客戶需求開始,首要之務就是了解客戶需求,「如果還停留在工業1.0的廠商,只要做到工業1.5就好,2.0的做到2.5就好」,一步步往前進,以務實取代高深。機械公會去年曾發佈《智慧機械產業白皮書》,就是擔心台灣廠商對於工業4.0的憧憬太美好,必須從短中長期分階段進行,而非一口氣直達工業4.0。

為了讓台灣成為全球的智慧機械製造王國,機械公會去年8月發表的《智慧機械產業白皮書》,提出「2025年機械產值達新台幣2兆元」願景,並向政府提出包含全球戰略、智慧機械、智慧製造、人才培育、跨領域合作及政策資源等六大建言。機械公會認為,政府工業4.0政策,應該按照短、中、長期的智慧機械發展方向來規劃。短期目標是協助機械設備智慧化,要將新舊機台全部聯網,才能從遠端進行操控與維護;中期目標則是加速發展感測器與「機械雲」,從生產資訊分析到機械設計服務,提升台灣機械產業競爭力。機械公會與成功大學、中華電信、資策會等單位正在合作發展機械雲,希望廠商能以租用或分享的方式來使用相關軟體及網域,透過軟體蒐集與傳遞生產資訊,加強遠端服務、預知故障排除。至於長期目標,則是打造工業等級的感測器,透過感測器及感測模組訊號的分析與回饋,掌握機械加工的實際情況和監控異常,並大量收集各國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相關資訊,建立機械知識庫,將台灣打造成為智慧機械王國。

圖二、「機械雲」應用服務發展規劃
資料來源:工研院

今年景氣先蹲後跳,中美貿易戰影響大

台灣工具機產業因出口占七成以上,未來發展還是要觀察全球景氣的變化。由於去年第四季投資開始縮手,市場觀望氣氛濃厚,部分機械業廠商接單出現反轉。預估今年上半年,因中美貿易戰與英國脫歐仍有變數,下半年表現有機會優於上半年,今年景氣將維持「先蹲後跳」的格局。因應美中貿易戰,海外設立第二生產基地的需求逐漸發酵。特別是越南和印度市場,未來商機可期。今年剛舉辦的台北國際工具展,潛在訂單可達16億美元,全年成長幅度約在5~10%,如下半年表現不錯,成長率有機會上看10%。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金屬成型機械專業委員會會長蕭文龍指出,依據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2018年1~11月台灣金屬成型機械出口約5.3億美元,較上年衰退5.3%。主要出國國家為:中國大陸、美國、越南、印度、印尼、泰國及土耳其等市場。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台灣金屬成型機械出口到大陸出現逐月衰退,反之出口到美國則是逐月增加。根據2018年大陸汽車產銷情況來推估,金屬成型設備受的影響,將在今年出現效應。不過,蕭文龍仍看好金屬成型產業的市場前景,因為未來自動化領域的發展與需求,只會更多、不會更少。整體而言,影響2019年的景氣前景的最大變數,仍是要看中美貿易是否有個圓滿的結局。蕭文龍預期,上半年庫存去化後,下半年自動化及智慧化的機械設備需求仍然會陸續出籠。在新南向國家中,尤其看好印度及越南市場,另外則是土耳其以及美國自動化升級的商機。

產學合作,問題出在分工不足

智慧機械被列入政府重點發展的「5+2產業」,柯拔希強調,產業發展要懂得分工,短期發展產業可以自己來做,或是和法人研究單位合作,中間則靠法人單位結合產業或學術界,長期研發就要借重學術界力量。台灣機械業要發展工業4.0,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人才,要找到跨領域的人才,難度更高。機械產業很歡迎產學合作,將學校資源和教授研究引進產業界,產業研發只能做到某種程度,若要繼續往上突破,產學合作是勢必走的一條路。

目前業界和學界合作的問題出在分工不足,學校應著墨在中長期研究,若產學都在做短期研究,等於重疊進行;更重要的是學界的研究成果要讓產業界知道,否則不能為產業所用,最終也只是紙上論文而已。柯拔希呼籲,台灣最好的人才都在學界,產學合作的成果要能實際運用在業界,科技部應該鼓勵學校將研發成果移轉給業界使用,對產業發展才能有真正的幫助;他也鼓勵在校學生可以跟著教授多參與產學合作,或是多參與相關展覽,在學期間就要接觸業界最新脈動。

蕭文龍則強調,軟體的實力將是長期發展的關鍵,不管是加工模擬軟體或是控制、資料收集軟體,跨領域人才的整合將是邁向智慧機械的必備條件,廠商應及早啟動跨領域人才的培育計畫,才能在最短的時間,由智慧機械邁向智慧製造。


《北美智權報》第232期更多精采文章:

新零售還是賭博:大陸「幸運盒子」走紅引發的爭議

TIPO廖承威副局長談智財權之取得與應用:觀念與定位很重要

USPTO提案修改IPR等程序修正動議攻防規則

 
如何建立、執行及驗證TIPS智財管理規範?環球晶圓經驗分享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甫於2月27日舉辦的「2019年度TIPS頒證暨提升企業智財營運能力研討會 — 從智財布局到管理保護」中,執行單位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除了邀請智慧財產局 (TIPO) 副局長廖承威分享實務上的智財布局策略外,也邀請了2018年通過TIPS驗證及抽查之標竿企業環球晶圓來分享其導入TIPS(台灣智慧財產管理制度)的心路歷程及寶貴經驗。

環球晶圓主任羅秋梅;攝影:北美智權報/李淑蓮

環球晶圓:藉導入TIPS提升公司研發能量

環球晶圓的前身是中美矽晶的半導體事業群,從母公司中美矽晶開始,即持續參加TIPS的認證,從2013年通過基礎驗證開始,一路到深入驗證、深化驗證、再通過AA級的認證,希望可以加強公司的智財管理能力。環球晶圓主任羅秋梅表示,公司主要是承接母公司中美矽晶的TIPS管理經驗,如果要追溯久一點,環球晶圓其實從2011年已經開始接觸這一套系統。

大部分人最好奇的是:為什麼當初想要導入TIPS系統?羅秋梅說其實理由很單純,因為在2010年的時候公司開始有一點專利的產出,而當時的專利資料都只是存放在員工的個人電腦中,但事實上,資料存放在員工個人電腦中並不好統計,而且案件委託過程也不易留存。當時公司便思考是不是可以建置一個比較好的系統,不管是在硬體或是軟體都同時加強,讓公司的智財管理能力及專利品質可一併提升,而這也是環球晶圓(或者是說中美矽晶)當初加入TIPS的最主要動機。

● 過去6、7年來為導入及執行TIPS,環球晶圓作了什麼努力及準備?

  1. 人力資源面
  2. 羅秋梅指出目前公司的智財管理團隊包括她在內共有7名成員,大部分的成員都是研發人員出身,在加入智財單位後才開始接受一些專利的訓練,因此非常需要外部的課程及資源來提升對專利的認知及智財管理的能力。所以像是TIPS的課程及考試、TIPA的課程及認證、以及一些大學科法所的學分班等等,環球晶圓都會運用公司的資源,請智財單位的人員參加。

    羅秋梅表示近期公司也開始聘請一些科班出身的學生,像是專利所出身的學生,希望可以更快速的提升團隊的專利素養。

  3. 系統制度面
  4. 環球晶圓主要申請的是專利和營業秘密。在專利的部分,早期公司並沒有什麼提案制度,可能是公司研發人員大家談一談就找事務所來申請了,但這些年來已開始建立一些專利提案制度,這個審查制度開始討論一些技術適不適合申請專利,或是討論這個技術是適合申請專利或是營業秘密保護的問題。基本上,環球晶圓都是委託外面的事務所來進行專利的申請及撰寫,所以在智財事務所的部分,公司也建立了一套評鑑制度,希望可以評鑑出比較好的委外單位。而在獲得專利之後要如何維護或是程序上的應用策略,則是由年費維護評估制度來負責。

    而在營業秘密的部分,環球晶圓在推動TIPS的過程中,也建立了許多制度,尤其是在文件的部分,作了許多盤點,訂立等級、區隔權限,定義那些是屬於機密那些為非機密。羅秋梅指出在定義好之後,一定要有一些教育訓練的課程,讓公司的員工了解那一些文件需要管制,那些不需要浪費氣力管制。另外,最重要的是公司要對整個系統有一個內稽制度,要透過內稽制度才會知道這些制度執行的情況如何,是很順利還是不太理想。

  5. 基礎設施面
  6. 羅秋梅指出,事實上在機密的管制上,有很大部分是在環境和設施上的管制,環球晶圓在設施的管制上作了很大的努力。像早期根本沒有在USB隨身碟上作管制,現在則是要到公用區經過申請才能使用,而一般的雲端及個人筆記型電腦更是禁止使用。而更重要的是在email的部分增加了許多稽核的工作。最近環球晶圓也在討論利用智慧型手機拍照的問題蠻嚴重的,現在人手一機都可以用來拍照,那如何在一些公司覺得比較機密的地方針對拍照作重點管制? 這是一個必須思考的問題。而在工作的部分,為了讓專利工程師可以提升效能,公司除了實施電子化的管理外,也有購買一些商業化的檢索資料庫,讓檢索的效能及品質可以提升。

● 導入及執行TIPS多年,環球晶圓有什麼收穫?

究竟導入及執行TIPS多年,也通過了AA級驗證,環球晶圓到底有什麼收穫?針對這點,羅秋梅提出了3個在申請一些(政府)計畫時常遇到的問題,再分析如何運用TIPS將這些問題一一破解。

  1. 需要說明專利布局情況或不侵權分析
  2. 計畫主管單位為了避免資源重複投入,及避免訴訟糾紛或賠償金,參加的企業必須說明公司專利布局情況或提供不侵權分析。羅秋梅認為即使不是參加政府計畫,公司內部開發產品時也很需要這樣子的事先分析,而這個時候,TIPS能提供的協助是什麼?

    目前環球晶圓是由專利工程師負責政府計畫專案的申請及管理,羅秋梅指出,這樣子有一個好處,就是在研發初期可以請專利工程師提供研發人員相關政府計畫的資源說明,因為每個計畫適合申請的標的都不一樣,在經過大家討論後,即可擬訂一個合適的計畫或是技術方向。有了技術方向之後,專利工程師便可以適時進行專利布局及專利不侵權分析,提供研發人員市場的即時訊息。另一方面,專利工程師也會隨時提醒研發人員申請專利的時機,而研發人員也可以適時避開侵權的風險。羅秋梅認為這樣子的運作除了可以讓計畫完整性提高,在計劃申請上也更能展現技術之亮點。

  3. 大部分的計畫需要以「專利」來展現計畫的成效
  4. 有些計畫針對專利申請會有獎勵金或是專利補助金,不過,不是只要申請專利就好,計畫主管單位最終目的是期待申請人的技術成果具有前瞻性,而其專利佈局又能提升公司的競爭力,對公司有所幫助。

    針對專利申請的部分,為了提升研發能量,環球晶圓一直都有提供專利研習營,由專利工程師來分享什麼是專利及專利申請的經驗,讓研發人員了解專利的內容及基本概念。羅秋梅表示,公司在近期除了要讓研發人員了解什麼是專利外,也要培養其專利檢索能力,讓研發過程更完善、更有效率。

    羅秋梅指出,早期半導體要提案申請專利並不容易,像環球晶圓在2014年之前的內部提案量大概每年才10件多一點,但經過上述的運作及推廣後,最近3年的提案量每年可以到40件以上。就近期所申請專利的類型部分,環球晶圓都集中在新材料及新技術的布局,由此可見,透過活動的推行,的確有助於研發人員對新產品及新技術的開發。

  5. 需要機密管制規範,確保研發資料不外洩
  6. 除了競爭對手外,合作夥伴及公司內部員工洩密的消息也是頻傳,因此必須避免研發成果被不當利用,才能保持公司競爭優勢。

    羅秋梅認為,公司從上到下都要對機密管制有共同的認知,對公司來說也比較容易推廣機密管制的規範。環球晶圓也曾針對營業秘密在公司舉辦過一個標語創意活動,希望藉由此活動讓公司同仁更了解及重視營業秘密的文化。

羅秋梅表示:「藉入導入TIPS ,希望透過外部的認證,由外部委員來提供建議,可以找到更好的改進方向,讓我們持續努力推動;這樣子的文化和氣氛,會讓公司上下對於智財管理及TIPS系統,有高度的認知。即使環球晶圓從2013年推廣到現在已經有6-7年的時間,但在內部稽核上還是很熱情認真的投入,因為持續認證是讓公司可以持續進步的一個動力」。


《北美智權報》第232期更多精采文章:

RISC-V架構,引領物聯網時代新風潮

新零售還是賭博:大陸「幸運盒子」走紅引發的爭議

美國印太戰略正排擠一帶一路倡議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