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MY-HIEND網站之《為什麼有些發燒友害怕測量?》討論串與幾個類似討論串中,對音響的客觀量測與主觀聽感出現長久而互不相讓的長篇論戰。誰對誰錯這裡先不討論,重點在於其中 chsiang 與 kevintran 兩位網友都是走向進階級的愛樂友,卻是一個支持主觀感受一個強調客觀量測;這顯示其中隱含了從『音響系統的客觀量測』到『音樂的進階欣賞能力』之複雜辯證關係,才會出現這種目標相同、程度相似卻走向相反的有趣現象,因此提出相關思辨進行深入理解。
討論客觀量測與主觀聽感,有一些基本觀念必需先籬清:
第一、人耳的任何主觀感受都『絕對』可以使用客觀的測量數據來代表,否則認知心理學與知覺心理學的所有知識就都是騙人的了;請別懷疑,連宗教與愛情這麼複雜的觀念都可以客觀測量,相對之下聲音聽感實在太簡單了!只是我們現有能力可能不知道如何測量,或者別人己經找到了而我們自己不知道。
第二、但是『客觀的測量數據』並不是單純的物理現象,多半是心理現象。這就是為何測量數據明明不正確、聆聽者卻可以覺得很好聽,因為心理感受與物理刺激不是線性關係。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請找一張純白紙張,從正中間開始將某一半徹底塗黑。ok,這時你會說,外界物理刺激不是只有黑與白兩個屬性,還有什麼?這真的大錯特錯了......人類視覺的生理現象,經過所謂 ZERO CROSSING轉換,你會發現接近中間邊界處,白的越白,黑的越黑;這是任何人類都一定會有的正常生理心理現象。
因此,如果我們只在乎外在物理刺激的定性定量,將永遠宥限於物理刺激只有黑與白,不知道人類真正的心理現象是『從黑到特別黑再到特別白而到白』;試想看看,『只從外在物理刺激』來看人類的感官,是不是有限而且損失掉很多豐富的訊息?
很多人看到這裡就說:看吧!客觀測量無用......這個錯得更離譜。因為,客觀測量『絕對』有用;你再怎麼主觀也絕對無法在一片黑紙上看到『從黑到特別黑再到特別白而到白』的感覺;這個感覺雖然是物理刺激上沒有的,但是它百分之百連結於某種特定的物理刺激。所以我第一點才會強調:『所有主觀感受『絕對』可以使用客觀的測量數據來代表』,問題只在於:我們即使找到了正確的物理測量數據,我們如何『解釋』才能得到相對應的心理感受?
正因為心理感受與物理刺激不是線性關係,所以對『物理測量數據』的『正確解釋』甚至比『正確測量』還要重要。任何物理數據都無法直接對應任何聽感,都需要我們『正確的解釋』;而且這個解釋必需是客觀的,因為每個人通通應該有類似的生理心理現象。所以,乍看主觀的心理感受,仍然會反映各種客觀的物質或社會因素,所以絕不會是聽得爽就好這麼單純。
第三、據此我個人認為:符合客觀的物理測量是『基本』,是『從頭開始』,是『自我成長的起點』。即使我原本是一個不玩音響只聽音樂的人,當我發現我欣賞音樂陷入瓶頸而打算重新開始,如何做?回歸起點,從『聲音』的客觀物理訊息之增加開始;於是就開始拼命玩音響。
第四、同時,符合『普遍(客觀)的心理感受』是『終點』,是『最後選擇』,是『滿足於現在的自我實現』。所謂的好聽、耐聽通通是在這個層次。而我狗運好己經確認了:目前的終點就是『音色藝術的分辨力』與『演奏水準的鑑別力』;除非我聽古典音樂又有什麼天翻地覆的改變,否則目前就是如此.......
※ ※ ※
那麼我將需要進行什麼測量呢?當然就是最能夠彰顯『音色藝術的分辨力與演奏水準的鑑別力』的客觀測量,而且它也真的出現了。
新竹音響廠商兼老朋友 rendzaw告訴我,他背後設計與製造喇叭的曾先生,自己訂定了一條針對喇叭的測量曲線;他生產的喇叭無論是號角、傳統、全音域、一百萬級、六仟元級、頻寬超大的、頻寬有限的......通通必需符合這條測量曲線。
rendzaw 與曾先生當然都不知道什麼叫做『音色藝術的分辨力與演奏水準的鑑別力』,他們只是覺得這樣子設計的喇叭最好聽。結果我多次測試他們的喇叭,無論聲音特質如何、甚至是我討厭的聲音走向,照樣都可以通過『音色藝術的分辨力與演奏水準的鑑別力』的鑑識。更離譜的是明明在頭份有一對 TAD號角加上老擴大機,音質不錯但是『音色藝術的分辨力與演奏水準的鑑別力』爛到連3000元耳機都不如;但是經過曾先生以『自訂的測量曲線』重新設計分音器後,該音響系統瞬間變成『音色藝術的分辨力與演奏水準的鑑別力』絕佳的音響系統。
換句話說,雖然我極其主觀地偏好『音色藝術的分辨力與演奏水準的鑑別力』,其實它一直符合某種客觀物理測量,才會造成原本素不相識的曾先生、自行研究的量測結果完全成功解釋我的聽感來自某種客觀量測。
這就說明了,無論是從主觀聽感上決定對自己最有意義的偏好(例如我),還是從客觀量測上去決定對自己最有意義的產品特性(例如曾先生),只要在聲音世界中有『一致性的聽感』,獨立自主地明辨那些是我要的、那些不是我要的,似乎人類就可以依循著某種隱含性學習原則,最後主觀聽感與客觀量測完全對應到相同的目標。我的『一致性聽感』,就是『音色藝術的分辨力』與『演奏水準的鑑別力』;曾先生的『一致性聽感』,就是『自訂的喇叭測量曲線』。
相對的,如果人云亦云,這個也說好那個也說好,他將失去『一致性的聽感』;無論他再使用多麼豐富的主觀聽感或客觀量測,也永遠無法獲得進階級的實力水準。他一下子覺得PHILIPS的修飾高低頻是有音樂性,一下子覺得DG的多軌錄音突出樂器是有音響性,最後就是被錯誤錄音欺騙一世從而永遠無法欣賞音色藝術。又或者他以極專業的水準宣稱測量了很多數據,卻無法決定那種數據是真正有意義的目標,亂槍打鳥之下照樣只能拿正確的數據去產生錯誤的聲音,或者空有正確的音響只會欣賞離譜的唱片。
※ ※ ※
再來我要論述一個嚇死人的觀點:我不但去柏林聽過柏林愛樂廳,還當場測試了多種聲音的聽感(無聽眾的情況下);我得誠實的說:柏林愛樂廳對於進階的音樂欣賞能力是『很糟糕的錯誤示範』。
我想很多專業的網友一定會大驚失色說我亂來,完全滿足聲學建構的音樂廳怎麼會被我貶得一文不值?很簡單,當我站在舞台或聽眾席,我清楚感受到『難以聽到音色的細膩變化』。跟誰比呢?德國的音樂廳當然要公平地跟別的德國場所相比;我比較的是同時間去的萊比鍚聖湯馬斯教堂(就是巴哈最後生涯的那個);相對之下,萊比鍚教堂是我目前所聽過最偉大的現場,管風琴與人聲的和諧共存讓我淚流滿面,真的是音響絕對表現不出來的絕調。相對之下,要我去聽柏林音樂廳,我還真的寧可留在家裡聽音響......
我的猜測是:就像古典音樂唱片市場一樣,柏林音樂廳不是為了古典音樂本身而設計,而是為了滿足『古典音樂的朝聖者』而設計;所以它訴求『最簡單易懂的聲音』,就好像流行的古典音樂錄音也一樣,把音色的細膩表情通通刪除掉;保證在該處你難以聽出來吉利爾斯與朗朗有什麼不同,到是很容易『看』到朗朗的肢體動作比吉利爾斯更好看......
建構柏林音樂廳的專業高手,對聲音的專業水準比我不知道要高幾千萬倍!!....但是,因為知道自己要追求什麼音樂,知道如何把客觀的音樂廳聽感『解釋』成我的心理感受;所以我這個小子偏偏可以很客觀地論證這些高手『有問題』。所以我前面說,符合『普遍(客觀)的心理感受』是『終點』,是『最後選擇』,是『滿足於現在的自我實現』。
※ ※ ※
至此我們看到比客觀量測或主觀聽感更重要的進階音樂欣賞能力原則了,就是尋找『聲音體驗的一致性』;確定自己想要的目標,再據此嚴苛地判斷經驗世界,留下對自己有意義的而丟掉對自己沒意義的。長久一致性的行為模式下,自然而然產生進階級的知識成長。至於到底是使用那一種路途走向,反而比較不重要。
前述論戰中 chsiang網友透過參加人人崇拜的慕特現場演奏,勇於堅持自己的『一致性聽感』,從而體驗到怎麼現場演奏還比不上新天新地唱片的音響播放?而 kevintran網友則是面對唬爛囂張的 psycho之言論,先把道德評價丟一邊,親身實驗 psycho之言是否與自己有一致性的聽感。結果,兩位網友通通走向了進階級道路。因此,雖然一個偏好主觀聽感,卻積極把自己的主觀聽感使用具體唱片實例舉證出來;另一個傾向客觀量測,卻重視說明那些數據可以直接對應某種實際聽感。他們兩人都基於『一致性聽感』而提出了最有意義的『解釋』,所以最後都會得到最有意義的音樂。
尋找『聲音體驗的一致性』可以說是主導我古典音樂素養走向進階級的唯一方式。過去不懂音響,但是強調『五大後期心靈』體驗,成功地把人類的心靈躍升現象轉化成後期音樂欣賞的『聲音體驗的一致性』,因而先成為雜誌樂評、後又在連線古典音樂討論區建立一代盛況。後來遇到了新天新地唱片,將過去的自己通通推翻;也是繼續尋找『聲音體驗的一致性』,最後找到極為客觀的『電腦性能』聽感,真正可以透過全套兩萬元音響系統得到真實聲音的美妙了。簡而言之,音樂當然是主觀的,但是如果不能從主觀的音樂體驗中發現普遍客觀的原則,那麼音樂素養必定是有限的了。
這是走向進階級音樂欣賞能力的重要方法。
(END)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