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閱讀最豐富的生活資訊?【RICH達人生活網電子報】囊括財經及健康主題,還有精彩的人物專訪,不容錯過! 【同位素】以人文價值與口吻,介紹同志相關文化、資訊。期從注視別人的生命過程,累積自己生命的厚度。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03/06 第256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本次主題:

羽扇綸巾,說的是諸葛亮還是周公瑾?

遙光絮語

懂得堅持,成功離你越來越近

羽扇綸巾,說的是諸葛亮還是周公瑾?

 

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第二四六期 2012/03/06
主題:羽扇綸巾,說的是諸葛亮還是周公瑾?

在現在的戲劇或舞台上裡,扮演孔明的形象,總是以執羽扇,戴綸巾來表現,於是,當我們看到劇中人手持鳥羽做成的扇子,頭戴青絲便巾之時,總不由自主想到孔明態度從容不迫、瀟灑閑適的樣子!於是,《太平禦覽》卷七百二也有引東晉中期裴啟的《語林》:「諸葛武侯……葛巾,白羽扇,指揮三軍。」;另外,明朝的王圻,他在的《三才圖會·衣服一》裡頭提道:「諸葛巾,一名綸巾。諸葛武侯嘗服綸巾,執羽扇,指揮軍事。」從這兩個例子看來,從東晉乃至明朝,握羽扇、戴綸巾的人都是孔明。不過,這中間夾雜了一個重要的反例。最早提出「羽扇綸巾」這個名詞的人卻是宋代的蘇東坡,他在《念奴嬌》:「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把羽扇綸巾的人卻說成是周瑜。那這中間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呢?

江蘇省江都市丁溝中學的張廣祥老師,為我們做了詳細的考證,他說:「『羽扇綸巾』是魏晉時代人們的一種習慣裝束,它既不是諸葛亮的首創,更不是諸葛亮的『專利』。魏晉時代,上層人物多以風度瀟灑、舉止雍容為美,而『羽扇綸巾』的裝束則能夠顯示出這樣的『名士』派頭;即使親臨戰陣,也往往如此裝束。如《晉書·顧榮傳》:顧榮與陳敏作戰,『麾以羽扇,其眾潰散』;《謝萬傳》:謝萬『著白綸巾,鶴裘』,以見簡文帝;《羊祜傳》:『祜在軍嘗輕裘緩帶,身不披甲。』等等,均是這樣的例證。所以,筆者以為詞人依據當時的時尚而塑造出的『羽扇綸巾』的周瑜形象是完全符合歷史的真實。把『羽扇綸巾』作為諸葛亮的代名詞,實在是囿於不明史實的結果。」從上述考證而言,「羽扇綸巾」指稱的是人周瑜,這是無庸置疑。

搖著羽毛扇子,束著青絲帶的頭巾,這是古代儒將的裝扮,以孔明與周瑜在戰場上的表現而言,任何一人做這樣的打扮,都並不違背史實。不過,對最早提出「羽扇綸巾」的蘇軾而言,周瑜那從容若定、舉止風流的模樣,要比孔明更適合戴著綸巾搖羽扇,因此,我們把「羽扇綸巾」正名為周瑜,與其說合於史實,不如說這樣的形象更符合文學家的想像。而網友跨下馬,掌中刀,另有專文考證,內中旁徵博引了諸書辯證,有興趣的網友,可以搜尋來看。

至於孔明為何常常手握羽扇?在野史中倒有此一說:話說有日孔明與妻子聊天,孔明意氣風發的告訴妻子劉備曾造訪他,但言及劉備之形勢不佳時,卻憂慮的眉頭深鎖。妻子覺得丈夫的喜怒太形於色,無論是在戰場或外交上,都不是一件好事,因此便送孔明一把羽扇,以此來掩飾他的情緒。以三國時代最傑出的謀略家而言,孔明當不致有如此的表現,但拿這樣的說法來穿鑿附會,倒也多了一個可資茶餘飯後的話題。

撰文者:遙光
版權所有,欲轉載文章,請徵求電子報的同意

TOP

 

懂得堅持,成功離你越來越近

 

 

傳統中國文學 網站建立以來,網路生態以幾何倍數改變,從論壇、部落格、道社群網站,每一個型態都衝擊網站經營者,改變,有可能損失習於原有形式的網友;不改變,則有可能漸漸流失喜歡嘗鮮的人們。就在臉書上中國文學社團成立後,遙光也順便檢視過去的網路人際鍊,發現當初一起闖蕩天下的友站站長們,持續延續率幾乎等於零。

一來,這顯示許多網站站長承受不住網際網路生態的改變,對現實做了很大部份的妥協;二來,面對後浪不屈不撓的追趕,這些人也喪失原有的熱情,成為死在沙灘上的前浪。

遙光在傳統中國文學經營的凋零,正好是轉戰補教界的時期,十幾個年頭過去,固然是站在金字塔頂端了,但也面臨十二年國教學制改變的衝擊。回首當下的心情,竟與之前轉換跑道的心情有相當程度的相似。該怎麼走?還有待釐清,但一樣不變的是,即使再度轉換跑道,堅持,仍會是我不變的初衷。

網友黃湘編了這麼一本書「懂得堅持,成功離你越來越近」,本來想請我將堅持的故事分享給大家,但我始終沒有挪出多餘的時間,而今,書已出,看著文章其他人的故事,竟也有與我相同的心路歷程。於是,分享給各位,無論各位是否一樣徬徨過,故事中人物的現身說法,對你我都有一份激勵的作用。

傳統中國文學臉書社團:http://www.facebook.com/groups/231844880197365/
懂得堅持,成功離你越來越近: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36980

 

遙光信箱shinning@pchom.com.tw

TOP

 


【Sports觀點報】免費訂報 再抽7-11禮金
你今天林來瘋了嗎?【Sports觀點報】讓你更深入了解豪小子等運動明星的動向。3/31前訂報,還可抽7-11禮金!

春賞鬱金香
春天除了賞櫻外,也可賞鬱金香喔!一起來徜徉在浪漫的鬱金香花海,感受春暖花開的幸福吧。



˙訂閱、徵稿與轉載
傳統中國文學網站:http://www.literature.idv.tw
免費及訂閱方式:請到網站上「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區」訂閱
或者直接寄到:shinning@ms1.url.com.tw
主旨:訂閱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內容空白寄出即可

二零零二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是個沒有碩士學位,也沒有從事學術研究的日本人田中耕一,得獎的原因,是他二十八歲唸大學時,誤將兩種不該混合的物質混在一起,意外發現這種新溶液可以測量一些過去測量不出的高分子質量,有趣的是,他不知道依照當時的理論,他的做法是完全不可行的。後來他將研究成果發表成論文,雖然沒有引起重視,但後來美國、德國的學者卻改良他的方法,在生物科技上取得極高的成就。於是瑞典皇家科學院追溯原始構想人,確定將諾貝爾獎頒授給他。

因此,要請喜愛中國文學電子報的讀者們,踴躍投稿,千萬不要妄自菲薄,覺得自己的想法或文筆不夠水準,誰能保證自己不會成為下一個田中耕一?誰能保證自己在電子報的文章不會引起學術界的波濤?另外,堪稱是網路上第一份學術性電子報的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也徵求各大專院校相關系所的站長、BBS版版主、以及眾多熱愛文學的義工為敝刊提供轉載,希望藉由著各位的幫忙,能使愛好文學的種子,散發到更廣闊的人間。

徵稿啟事:http://www.literature.idv.tw/news/n-b.htm
轉載申請:http://www.literature.idv.tw/bbs/thread.php?fid=8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