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重新看見歧視
同志遊行至今邁入第九年,一年多過一年的參 與人數代表了同志與支持者越來越強的權利意識。集體現身讓我們的 能見度提高,同志公民權利的討論也開始受到注意。然而,歧視的暗 流卻依然強大,並伺機侵蝕我們多年來爭取平權的成果。近年數樁反 同及恐同的事件告訴我們,除了法律和制度層面的不平等之外,對於 性傾向和性別氣質的歧視仍然深刻的存在於社會文化之中。和過去赤 裸鴨霸的面貌不同,現在的歧視者已經學會偽裝成開明尊重的樣貌, 打著尊重之名行排擠壓迫同志之實。在你我周遭的案例中,歧視同志 者往往是利用其他莫須有的理由,侵害同志人權。另外少數仇恨團體 ,則偽稱家長及教師團體製造不實資訊,煽動社會大眾深層的恐同心 理,達成壓迫同志生存空間的目的。在這樣高度緊張的局勢之下,我 們呼籲同志社群內外的朋友們,唯有重新檢視深植於社會文化中的歧 視,並揭發歧視者粉飾的假面具,才能為同志平權建立穩固的基礎。
●否定兒童及青少年同志的存在就是歧視無數同志與非同志的生命
經驗告訴我們,性傾向與情慾的啟蒙早在兒童時期便已經開始。然而毫
無科學根據的"同性密友期"謬說,卻在學術界及社會上普遍流傳,
完全否定了兒少同志的存在。事實上,整個教育環境預設了所有人都
是異性戀,當兒少同志的性傾向開始啟蒙時,缺乏支持力量與正面肯
定,因而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如果不在國中小學教導學童多元性傾
向及多元性別的知識,並建立學童各種性傾向及性別都具有平等權利
的觀念,對於同志與非同志的兒少都會造成負面影響。偏見及歧視會
透過家庭以及其他管道流竄,使得同志兒少面臨孤立霸凌威脅,同時
非同志兒少也會因為歧視的觀念,而錯失發展成為健全公民的機會。
我們主張
•堅持捍衛國中小性平課綱中關於"性傾向"及"多元性
別"的能力指標。性別平等教育不可窄化為生理男與生理女二元式的
教育,性傾向及多元性別的概念必須納入。
•堅決反對關於"性傾
向"教育的特教化,關於"性傾向"的教育必須是義務教育的一部分
。家長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學童接受觀於性傾向的教育。
•保障校園同志社團成立的自由
●對抗性別氣質的歧視針對性別氣質的歧視是社會中最常見的歧視形式
凡是不符合男女刻板性別氣質的人,都會遭到攻擊以及孤立,被認為是虛弱的、無能的、有病的、心理不健全的。性別氣質的歧視,常常伴隨著汙名同志的語言。即便在兒童時期,孩子們已經學會使用"XXGAY!"之類的汙名來攻擊性別氣質不同的同學。然而,政府不思深化性別平等教育,在課程綱要上自失立場,卻以以罪罰化的手段,將觀念不足的學生予以懲處,這樣不教而殺,等於是政府帶頭霸凌學生!僅依靠罪罰的手段,對於改善性別氣質歧視毫無有助益,只會讓教師們更缺乏動力深化性別平等教育,並激化校園內的矛盾對立而無助於觀念的生根深化。我們主張
•加強學校中關於多元性別氣質的教育,給予教師足夠教學支援
•透過性別平等教育,給予非主流性別氣質的學生足夠培力與自信,並養成所有學生尊重多元性別氣質的價值觀。
●保障感染者與同志人權,消除愛滋歧視愛滋只是一種疾病,不是犯罪!
愛滋承載了超乎疾病應有的道德汙名,背負嚴重的社會偏見。長 期以來愛滋等於道德敗壞,而同志等於愛滋,使得同志與感染者同時 承受社會的歧視。愛滋也成為反對同志、恐同者最常用來攻擊同志的 藉口。「高危險群」防疫論述、感染者罪罰化,既無益於防疫,也污名特定族群。唯有去除對愛滋的污名、消除對愛滋的各種歧視,保障感染者人權,才能使感染者與同志擁有平等的生存空間。我們主張
• 愛滋防治工作應針對全民進行愛滋教育,而非繼續以「高危險群」 的思維污名特定族群。
•廢除捐血相關規定中關於「高危險群不得 捐血」的歧視條款。
•廢除「外籍感染者不得入境」、「在台外籍 者感染後立即遣送出境」的歧視規定。
•廢除相關法令中,將感染 者罪罰化的歧視條文。
●破除同志公民權遭受的歧視同志作為公民的權利義務並不對等。
同志必須盡所有的公民義務,但卻被剝奪了許多重要的基本公民權利,積極取回被剝奪的公民權,必須和改善社會文化環境同步進行,同志平權才能實現。我們主張
• 推動非異性戀夫妻收養子女、未婚人工生殖合法化。
• 人人皆應有「性別自決」的權利,法律應立即放寬 性別認定與變更之限制,真正實踐多元性別教育!
• 擴大「伴侶」 與「親屬」關係的定義,,並將相關伴侶權益,包括財產,稅務保險等等面向納入法律及社會福利體系,真正落實於生活層面,讓多元家庭和伴侶受到應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