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之最,獨有茶館領銜金字招牌;茶館已開,敬邀四方豪傑仗劍前來!各位看倌請來欣賞【金庸茶館電子報】 【聯合好評】有來自戲劇、影視、娛樂、資訊科技等領域的優質評論,讓達人們的好評帶你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1/22 第864期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新聞焦點 新新聞》與習近平兩代深交 陳平看中國:三年內一定亂!
新新聞》池塘換建地 桃園副縣長獲利逾億元
  新聞焦點

新新聞》與習近平兩代深交 陳平看中國:三年內一定亂!
》文╱編輯部

「紅二代」的陳平在八九民運發生之後,離開中共中央智庫,下海做生意,與洛克菲勒合資成立公司,以併購企業賺了大錢,讓他有機會做最想望且十分昂貴的消費──經營媒體,做為促進中國改革的發聲平台。他接受本刊專訪,對兩岸三地的重要議題侃侃而談,言詞犀利,毫不保留。

從改革、經商到媒體人

從沒想過自己會經商,卻靠著經商買下電子媒體、辦紙本媒體、辦記錄片展,更讓這些媒體成為香港呼籲中國大陸民主改革的前哨站,《陽光時務》週刊創辦人陳平經常往來於世界各地,這一天,來到《新新聞》的辦公室。

和《陽光時務》夥伴們才剛吃完阜杭豆漿燒餅的陳平,一邊擦著滿頭汗,一邊談著他對中國大陸、台灣、香港、西藏、媒體的看法,聲音宏亮高亢,即便經商逾二十三年,談到這些話題,他仍熱血沸騰,猶如上世紀八○年那追隨胡耀邦、趙紫陽等中共領導人改革的年輕小夥子,言詞犀利,毫不保留。

七、八○年代,中共元老習仲勛(習近平之父)考察深圳特區,「紅二代」的陳平都跟在身旁;陳平也常翹著二郎腿在胡耀邦、趙紫陽、萬里面前意興風發暢談改革構思;八九民運發生之後,陳平離開中共中央智庫,下海做生意,因緣際會與洛克菲勒合資成立公司,並開始以併購企業為業,這些成功讓他有機會做最想望且十分昂貴的消費──經營媒體,以做為促進中國改革的發聲平台。

陳平買下「陽光衛視」,卻在二○○九年在中國境內遭到禁播,他索性遷到香港;前年,他創辦數位版的《陽光時務》週刊,更在紙本媒體式微難擋的趨勢下,他於去年逆向操作,創辦了紙本版,與數位版雙腳並行。

「數位的iPad版確實是我的想法,可是在紙本發行後,居然是數位版的三十幾倍!我都搞不懂了!」陳平辦媒體,賠了一卡車資本,屢屢被評為「不識時務」之舉,可是陳平卻認為賺錢對自己的意義本來就不大,他努力賺錢「消費」在投入辦社會公器的媒體上,終不悔;雖然他深信有一天辦媒體或許能取得極大的商業利益,但這天來到之前,「我只有選擇以消費之心而為之,方可持續堅持也。」

談中國

三年一定會發生革命 第五代領導人也無法阻止

近日,《南方周末》元旦獻詞遭竄改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陽光時務》週刊卻大量進用優秀的南方報業團退除役編輯人員。陳平認為,南方事件是個偶然,是中宣部官僚奴才管理心態,想表現迎合新主子、錯判下屬反應的偶發事件;卻也是必然,因為民心思變,但中共中層官僚仍生活在主奴的狹窄文化中。「這種逆淘汰制,只會做兩頭不討好的事、兩頭惹亂,做的事都是加速中共統治的瓦解!」

心心念念繫著中國民主改革的陳平,談到中國的發展趨勢,他斬釘截鐵地說,「中國三年一定會發生革命,即便是中國第五代的領導人也改變不了這大趨勢!」陳平更預測,革命最終是來自於社會大規模的抗爭中,最後走向結束一黨專制,開放報禁與黨禁。「這規模愈來愈大的抗爭,可能你們很快就看得到。」

在八○年代,由於置身於趙紫陽智囊團中,陳平熟識多位現今第五代領導人,他認為,這一代的領導人和上幾代不一樣,「第一、起碼我熟悉瞭解的習近平、俞正聲、王岐山、張高麗等的人品,都還是好人;他們不會像鄧小平那一代那麼心狠手辣,用國防軍來鎮壓;他們也不會像鄧之後的領導人般不擇手段,連綁架等流氓黑社會手段全用上;但這一代,只是很難再做到像八○年代胡、趙那樣的政治改革,讓大家跟著走。」

「他們雖然說一定要改,但怎麼改?仔細看都是空話!」陳平觀察十八大如此推斷道:第一、受中共龐大既得利益集團的限制,這些領導人有些心裡想的說不出來;第二、他們畢竟在這官僚系統三十多年,期間所接觸、所認識的知識信息還是既有的體制下,受到局限,這兩點導致說的是空話。然而,陳平仍肯定第五代領導人至少不斷地釋放出改革的善意。

陳平認為最好的狀況是:「民間強大的改革壓力和統治集團裡的這些人品好、有良知、願意改的最高層順水推舟、順應民心。」

除此外,在八○年代曾參與制定對外開放等經濟改革戰略,對大陸經濟狀況知之甚深的陳平剖析:「中國大陸的經濟已走不下去!」其主因在於官僚利益集團在國民經濟中所掠奪的成分太大了,「就像一個家庭如果不幹活的人太多,這家庭必定垮掉;一個公司也是,如果都是不做事的管理層,而且管理層還要多吃多占多喝多要,肯定要垮掉,但公司內有老闆、外有市場管他;那麼一個政權他不讓人管他,所以走到今天這地步。」

看到大陸許多地方政府樓蓋得比白宮還豪華,陳平十分心痛,「現在很多地方政府工資都發不出來,很奇怪,一年中央財政十幾兆,加上地方財政,再加上各種稅費,加上壟斷國企幾乎要二、三十兆人民幣,占了GDP的七成左右,他就這樣還不夠花!很多都是揮霍掉了!要是進到人的口袋那還會拿出來消費。」

他深信明年就會表現出中共本身活不下的狀況,「到處都是財政危機,然後你指望右手拿剪刀砍掉自己的左手,怎麼可能?」所以陳平稱之為「革命」。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350期;訂閱新新聞電子版

新新聞》池塘換建地 桃園副縣長獲利逾億元
》文╱陳東豪

政府做莊 墊高房價的元兇

在股票市場上,預先獲悉未公開且足以影響股票市價消息後,進行交易獲利的行為被稱為內線交易,可判處有期徒刑。但是,在政府公布重大投資計劃前,事先購買農地,等待區段徵收,坐享農地變建地,這種行為雖然很像股市內線交易,卻有暴利而無刑責。

這種事先買地獲暴利中最厲害的當屬一位買賣池塘的政務官,這名政務官就是現任桃園縣副縣長李朝枝。今年六十五歲的李朝枝過去常年擔任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的祕書,國民黨重返執政後,出任第四屆省諮議員,算是吳伯雄家族的親信。

池塘煉金術 小政務官李朝枝的示範

去年五月分,李朝枝就在桃園機場捷運A11站附近,以數千萬元買下一片占地上千坪的池塘。事實上,包括A11、A15、A16這三塊最後納入「桃園航空城」計劃的現況都是農地,桃園縣政府至今還未完成都市計劃,甚至已蓋好的機場捷運站體周邊多是無路可通的農地。

想不到去年九月中旬,交通部公布「桃園航空城」計劃,原本並不在區段徵收範圍內的埤塘,經桃園縣政府力爭下,交通部同意將十七公頃埤塘都納入「桃園航空城」區段徵收,這下子李朝枝上千坪的池塘可就值錢了!

但李朝枝最大的好處還是在於,他一千多坪的池塘經區段徵收後,可拿回至少四百坪變成建地的抵費地,生地變熟地。以高鐵青埔特區A18「青埔站」及A19「體育園區站」為例,目前國有財產署每坪建地標售超過六十萬元的行情估算,李朝枝未來拿回的抵費地將可獲利逾億,投資房地產的利潤由此可見。

問題是,李朝枝若不確定這些埤塘將納入「桃園航空城」計畫內,他怎麼敢放手一搏呢?但李朝枝就算事先知情買地,卻也是無法可管,也不違法。據瞭解,桃園政界養農地,地位比李朝枝高的大有人在,不過只有李朝枝用本名買農地,又因必須申報財產而曝光。

一本萬利 全台游資湧向三百公頃農地

當交通部去年九月宣布將耗資四六三○億元(含民間投資部分),啟動「桃園航空城」後,「桃園航空城」附近農地就節節暴漲,包括政界人士、建商、財團與投資客的資金就蜂擁搶進,但最熱門的還是機場捷運A11、A15、A16站附近約三百公頃的農地。

「桃園航空城」與高鐵青埔特區是兩種不同典型的炒地皮,「桃園航空城」多屬未經區段徵收與都市計劃的農地,算是「生地」,而高鐵青埔特區的A18「青埔站」及A19「體育園區站」則已完成開發,算是「熟地」,但還是以農地炒作最兇。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350期;訂閱新新聞電子版

  訊息公告

孫芸芸:愛讓我勇敢
她柔軟卻不脆弱。孫芸芸自己也說,她從小一直被保護得很好,沒見過什麼大風大浪,妳當然可以說她是溫室的花朵,但奇妙的是,她卻有極為強韌的生存能力。

Audi參展CES 科技自動秀
奧迪(AUDI)在今年的CES大展中,展示該車廠為未來汽車與交通環境所開發的新科技,焦點就在於汽車與周邊環境之間的網路連結,特別是未來汽車將具備神奇的自動駕駛與行動通訊的技術。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