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09/27第844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超高齡時代來臨
高年級勞工尊嚴誰來維護?
200位先祖亡魂遭「迫遷」
新北市府沒把關好這件事?
 
   
封面故事
   
超高齡時代來臨
高年級勞工尊嚴誰來維護?
今周刊•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66歲的米姊在30多年前於一家公司當會計,生下二女兒後成為全職母親不再上班,當女兒長大後,米姊決定重新和這個社會連結;然而,傳說中的「職場年齡歧視」潛規則,終究還是壓上她的肩頭。

原來,工作一段時日後,米姊爭取到離家較近的新開幕分店服務,沒多久,她因同事失誤造成工傷,休息了1個月,再回去上班時,發現主管為她排定的班表工時驟減。

米姊不服氣,客氣地向店長反映之後,卻換來一場類似「公審」的會議。一天,全部員工齊聚,帶頭的年輕長官,逐一要求各員工「說明」米姊工作狀況,沒想到,米姊那份被客人一次又一次在Google評論上點名力誇的「服務態度」,在這場會議裡,竟被年輕同事翻譯成「騷擾客人」。

米姊的情況並非個案,根據勞動部2021年「工作場所就業平等概況調查」,受雇者在職場遭受歧視的樣態,以「年齡」歧視占比最高,55歲以上銀髮工作者有9%曾因年齡遭受就業歧視。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認為,與其緊盯勞參率,真正應該推動的是「友好銀髮族」的勞動環境。

以台灣最大單軋鋼鐵廠義?集團下的燁輝來看,45歲以上員工占了58%,員工平均年齡達44歲,僅差1年就符合中高齡勞工45歲的定義。

走進燁輝廠內的機械維護區,一塊塊厚鐵板,每片都豎立在專用的隔層內,擺得條理分明,電動吊車一來,就能把鐵板吊到維修定位。

年過60的員工老盧說:「鐵板過去都靠人力來搬,年輕的時候我不覺得有什麼。」但是現在這群老將即使還能勉強硬搬,卻可能因此傷了筋骨。維護區改造後,幾乎完全「自動化」,所有工具、材料都整整齊齊收納在機械維護區,他們已不用冒著工安風險替公司打拚。

燁輝在2021年獲勞動部頒發「高齡友善職場企業」獎座,但燁輝總經理張振武未就此滿足。「如果我們希望高齡員工續留,就要從他們年輕時開始避免他們遭受職業傷害。」張振武說,改善安全不只針對銀髮員工,也要保護年輕同仁。

以廢棄物來說,廠區若到處堆滿廢電纜、馬達,這就是動線上的障礙物,也是工安地雷,於是張振武發揮資訊長才做了一個廢棄物存貨水位系統,以顏色區隔什麼要賣、什麼要丟。

張振武也在地面上油漆標示出紅綠燈般的紅、黃、綠區域,讓員工清楚安全、不安全區域。他甚至逐步在廠區裝設電子圍籬,每當員工闖進危險區,管理室會立刻警鈴大作。

「很多年前,有人因堆高機的工安意外去世??。」張振武嘆了口氣,他決心避免悲劇再度上演,他在燁輝所有堆高機上加裝了雷達、攝影機,現在每當有人員經過,警示系統就會提醒駕駛。

張振武笑說:「你知道為什麼以前員工到55歲就會自請退休?因為,人是群體的動物,假設你認為你屬於這群體,你就不會離開。要讓資深員工覺得在這裡是有願景的、是安全的!」

今年,燁輝自請退休人數比前年少了10人,年齡達55歲自請提早退休的比率,從88%下降至75%,而屆齡退休4人中,公司也回聘2人。

台灣高齡勞動率剛要開始起飛,而目前邁入高齡的「戰後嬰兒潮」世代,經濟能力相對穩定,面對未來勞動力只會愈來愈老,可能還會愈來愈窮,此刻,無論政府、社會以及企業,都還有機會為有鬥志、有能力也有需求的銀髮族,打造一個讓他們尊嚴勞動的環境。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397 期謝謝!)

200位先祖亡魂遭「迫遷」
新北市府沒把關好這件事?
今周刊•撰文:陳子萱

位於新北中和的「春秋墓園」,曾被列為模範墓園,如今卻爆出新業者脅迫拆墓還地糾紛,逾4百名墓主組自救會搶救祖墳,劍指新北市府未做好把關責任,為不肖業者開合法化後門。

「從兩年前開始,春秋墓園就被柵欄圍起來……。」墓主榮怡平深嘆一口氣,她從沒想過,這座家族祖墳安居46年的墓園,近年竟因爆發產權糾紛,整片墓地莫名被鐵網圍住,更不時出現「非法侵犯」的鮮紅噴漆。

今年清明掃墓時,榮怡平家中長輩入園祭祖,先是被不明人士要求登記個資,又發現自家祖墳被掛上「未與地主協商,將依法提告」的告示。家人心生恐懼,一度想把安葬的外祖父母遷走,卻又忿忿不平,不解長輩多年來的安眠之地,何以突然捲入紛擾,面臨「拆墓還地」的威脅?

這座位在新北市中和區、有近兩千座墓位的私立「春秋墓園」,成立於1973年,地主主要為中和呂氏家族,原由春秋公司經營。2022年《殯葬管理條例》上路後,業者須向市府申請許可,才能合法經營,但春秋公司長期遊走灰色地帶,遲遲未取得合法資格,在2020年遭新北市殯葬處裁罰。

同年,新業者「道環公司」經新北市府核准設立,取得原春秋墓園經營權,並更名為「龍陵紀念墓園」。沒想到,「合法」業者正式入主接管後,卻掀起一連串爭端。

爭端!

強索使用費 每坪喊到300萬

墓主控訴,道環進駐後,向原本購買墓地永久使用權的墓主主張「非法侵占私有地」,索取每坪數10萬至3百萬元不等的「使用費」,才得以繼續使用。在業者文武並進要脅下,2022年至今已有兩百多座墓被迫遷葬,亡者無端遭迫遷,被家屬形容宛如「陰間版都更」。道環幾個月前更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墓主在今年6月1日前與地主協商,否則將依法提告。

墓主權益無端受波及,讓許多家屬不惜成為「釘子戶」,現有1千8百多座墓主當中,超過4百人串連組成自救會,為祖先抗爭守墓。

自救會成員華一峰說,有成員早在30幾年前就花了10幾萬元為祖父母買好雙人墓穴,祖母去年往生後,安葬事宜卻頻受道環阻撓,被索求高額使用費、二度剝皮。家屬不堪其擾,想把祖父墳墓遷出,另尋他處安葬兩老,竟也被道環恐嚇索取移墓「工程費」,一坪高達60萬元,最後落得「奶奶進不來、爺爺出不去」的窘況。

實際上,春秋墓園是一塊風水良地,歷史超過50年,連國民黨黨國大老謝東閔都在此下葬,早年更曾被台北縣政府認定為「模範墓園」。榮怡平直呼,以前沒有網路資料,多是靠口碑相傳,或看政府公告找尋優良合法的墓園,當時春秋被標榜為績優、示範墓園,大家信任政府;怎料過了半世紀,「現在政府卻反過來說,這是非法業者!」

違法?
新業者土地未達法定門檻

曾獲市府大力背書的模範墓園,實為長期違法經營業者,聽來格外諷刺,凸顯市府把關機制嚴重失靈;不只如此,如今就連新北市府核可「合法」新業者的過程,也被指疑點重重。

事實上,原本經營墓園的春秋公司,主張自己具有長年的經營事實,卻遭市府否准經營許可,並質疑市府的審核程序有違失,向新北市府提起行政訴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今年1月判決,雖認定原告春秋不是當事人(地主或墓園經營者),駁回告訴;但判決書仍清楚列出新北市府在審核新業者道環公司的違法瑕疵。

首先,道環取得的墓園土地,未達到法定面積門檻,恐不具有經營許可資格。鈞合法律事務所所長兼主持律師許鈞傑點出,根據《殯葬服務業申請經營許可辦法》,在所有權人難以估算時,殯葬業者須取得超過三分之二土地面積持分的同意,才可經營墓園。

但判決書指出,春秋墓園總面積約12.6公頃,其中含8筆呂氏家族公同共有的土地,道環未取得其中一脈繼承人的同意,且因該脈未辦理繼承登記、導致繼承人數不明,缺乏幾張關鍵門票。也就是說,新北市府雖認定道環取得約8.5公頃的土地,但經法院判斷,道環實際只取得約6.5公頃土地的同意權,未達超過法定三分之二門檻。

此外,判決書也明確點出,該墓園有新北市府的土地,市府卻未依法公開招標,未能兼顧公平性,逕自提供給道環申請使用,行政程序有失公允,也有私相授受之流弊。

「新北市政府就是在包庇有問題的殯葬業者。」民進黨新北市議員戴瑋姍直批,判決書種種都指向市府有違法之嫌,替道環開了合法化後門,放任新業者進駐,惹出一連串宛如黑道的恐嚇糾紛。她認為,既然法院已認定核發經營許可過程有瑕疵,市府作為主管機關,「現在就應直接撤銷許可,為何非要這家業者不可?」

自保!
掌握墓地使用起訖時間

除了行政流程的爭端,民眾更大的疑問是,全台數百處墓園,未來一旦遇到經營易主,強迫挖墳還地,家屬真的只能坐以待斃?在法規制度上如何自保?

許鈞傑觀察,以我國現行法律來看,墓主買的是「永久使用權」,屬於債權契約,較類似租賃關係,而不是物權契約,不涉及土地所有權移轉;但這也衍生因土地產權不清,後代地主不承認前代地主,甚至推翻之前交易關係的風險。

許鈞傑指出,從法制面來說,在所有權絕對原則下,「這是一個難解的問題。」目前《殯葬管理條例》規範太寬鬆,像業者經營許可的核准、埋葬許可證的核發,都缺乏明確可供執行的作業辦法,因此殯葬管理各級機關裁量權大,人治空間多,個案處理差異也大。但他直言,既然中央制度寬鬆,權責下放地方,執行面上,地方政府就該嚴格把關。

對於未來民眾再遇到類似墓地產權爭議,導致權益受損,市府如何處理?新北市民政局表示,市府雖有評鑑機制,但只能針對重大缺失、違法行為,撤銷業者獲獎資格,無法作為撤銷經營許可的依據。民眾可依評鑑結果,作為選擇業者的參考,一般而言,若墓園經營者更替,市府會要求新業者承接舊業者相關義務。

不過,從春秋墓園案爆發諸多爭議來看,市府的作為顯然未達民眾預期。戴瑋姍也認為,坊間許多墓園仍是販售永久使用權,市府應積極要求業者揭露其用地取得的效期,例如業者和地主之間的同意契約,讓消費者事前就明確掌握墓地使用的起訖時間,以免業者不慎倒閉或易主時無從追訴。

許鈞傑則建議,市府應鼓勵殯葬業者依照《民法》第八二六條之一,登記「共有物分管契約」(共有人約定各自占有特定部分而為管理之契約),像是由業者來整合各地主,且有分管契約作為白紙黑字依據,釐清管理權責。一旦有了分管的登記公示,未來即使後手變動,也應繼受前手已同意的分管約定。市府可將此納入業者評鑑項目之一,以免土地產權糾紛再起。

目前春秋墓園爭議已交由監察院立案調查,面對土地產權糾紛在陰宅上演,地方政府後續應建立明確把關機制,確保墓主權益,避免再上演先祖亡魂遭「迫遷」而不得安眠的荒誕怪象。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397 期 謝謝!)

本週好康快訊:

麥當勞優惠券、點數「再不兌換就不能用!」 新APP將登場QA一次看

自己買食材下廚比外食更省?日本家事達人:揭開常見「隱性浪費」行為

工業電腦沒電扇散熱能用嗎?宸曜創始團隊從烘碗機開始試、13年後Uber、輝達都買單

「豆油伯」釀出全球冠軍醬油!二代「長公主」接班竟從還債3千萬開始

進出AI股3個月賺1倍!7年級台大博士靠投資攢數千萬身家:5步驟教你抓住「主升段」

古代真的有「金榜」 中研院展給你看
每次大型測驗放榜時,考生等著「金榜題名」。但「金榜題名」可不只是形容詞而已,古代真的有「金榜」。明清科舉的最後一關「殿試」、皇帝欽定名次後,將榜單於東長安門外張貼3日。因為榜單是用黃紙書寫,因此稱為「金榜」。中研院歷史語言陳列館此刻正展出清代道光年間的「金榜」,寬104公分、長630公分。

當心夏季傳染病!大人、小孩都不能輕忽
濕熱的夏天蚊蟲多,炎熱的氣候也使食物保存不易,因此夏季是容易發生傳染病的流行季節,像是登革熱、腸病毒,新聞也不時爆發出相關事件,聽得人心惶惶,究竟該如何應對與防範呢?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