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繪本格林報】破解好繪本中的圖文密碼,將繪本如何好的祕訣告訴你!並增加帶讀技巧,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大田iPen圖文報】擁有很多、很棒的圖文作者及作品,歡迎喜歡看圖文的讀者來【大田iPen圖文報】逛逛!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直接訂閱:
亞洲常青田徑錦標賽 比出自信與健康人生
從旅遊服務中心出發 臺北玩透透
 

亞洲常青田徑錦標賽 比出自信與健康人生
文/廖雅琴;攝影/王能佑;採訪協助/中華民國常青田徑協會秘書長張灶生

跑跑跑 向前跑
經過小巷和大道

跑 跑跑跑 向前跑
困難艱難腦後拋

跑跑跑 向前跑
珍惜一分和一秒……

這是歌手包偉銘(跑!向前跑)的歌詞,當年唱紅大街小巷,至今深植人心,而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完美演繹這首歌的人,正是已經過了青少年時期,體力已不若當年的常青田徑選手。

為了鼓勵多元、尊重與公正而毫無歧視的運動賽事,自1981年舉辦第一屆以來,亞洲常青田徑總會(AMA)(Asia Masters Athletics)承辦的亞洲常青田徑錦標賽至今已30年,這項錦標賽提供亞洲中老年田徑選手擴大參與運動競技的機會,讓35至95歲中老年人運動族群,能重回運動場上。

誰與爭鋒 各國常青好手齊聚臺北

臺北市今年獲得亞洲常青田徑總會的授權,將於11月2日至7日在臺北田徑場舉辦第17屆「2012亞洲常青田徑錦標賽」,屆時將會有中華民國、日本、新加坡、哈薩克、印度、馬來西亞等共17國、1,714名好手參賽。

此場重要賽事開放所有於1977年11月2日以前出生、適合賽事之男女運動員參賽,運動員自35歲起,每5歲設定一級別,在運動場上競逐包括適合所有年齡的100至5,000公尺慢跑、4×100、4×400公尺接力賽、5,000公尺競走、跳高、跳遠、撐竿跳高、鉛球、鐵餅、標槍、鏈球;及35歲至80歲以上依照男女及年齡分組的80至400公尺跨欄賽和2,000公尺障礙賽等。

高齡96歲參賽者 伏地挺身難不倒他

1949年來臺的彭宏年,是這次比賽參賽年齡最高的選手之一。邁入90歲後,彭宏年在第15屆亞洲常青田徑錦標賽100公尺及800公尺都得到第一名,分別破了亞洲紀錄及全國紀錄,而第16屆亞洲常青田徑錦標賽更在100公尺、200公尺、400公尺及800公尺都拿到金牌。除了亞洲常青田徑錦標賽外,包括像是臺北101登高賽、舒跑盃馬拉松賽等,也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彭宏年說,當初想要參加比賽的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是好奇,一方面則是本身就喜歡運動,他驕傲地說,自己是特種部隊的傘兵,體能訓練當然好,從軍生涯中,光是跳傘,就跳了103次!

96歲的彭宏年身子硬朗,聲音宏亮,甚至能夠做伏地挺身。彭宏年特別喜歡路跑,平常健身就在街邊路跑大約10公里,住在六張犁的他,會沿著和平東路一路跑到國立臺灣大學後繞回來,這樣跑一大圈,大概花費一小時半,沿途看著街邊景色,同時輕鬆計畫公里數,比起一直在學校操場裡繞著圈圈跑,更讓他喜歡。

除了雙腳萬能的「11路」外,彭宏年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有時,他會騎著自行車到三峽、鶯歌或桃園,一面出遊,一面鍛鍊身體,而平常他總是騎著自行車一路到擔任義工的中華民國田徑協會,幫忙貼郵票和寄信。對單身獨居的彭宏年而言,田協就是他的家,田協的員工則是他的家人。

精神奕奕的他,被問到身體保健的祕訣時,彭宏年的回答令人大吃一驚。他說,因為擔心農藥殘留,他不喜歡吃青菜,因害怕魚刺,所以也不太吃魚,反而特別喜歡吃牛肉、牛肚、小排骨和里肌等肉類,是標準無肉不歡的人,每餐更是要吃兩大碗白飯,另外,他每天也會喝上1到3杯的高粱酒,他認為適量的飲酒,可以讓身體血液循環變好,有助延年益壽。彭宏年透露,其實保持健康的關鍵是吃得飽、睡得飽、沒有心事,「不要老是煩惱,東想西想,這是自找麻煩!」

鉛球女將 參賽是為了激勵自己

已經連續4次參加亞洲常青田徑錦標賽的李蕙,曾在2009年第15屆時創下50歲組的亞洲紀錄,擲出12公尺13,今年她參加的是55歲組,她希望能再次打破紀錄,擲出超過11公尺34的好成績。

身為內湖高中現任體育老師、前運動員的李蕙說,平常就很喜歡運動,雖然擅長田徑項目,但她平常喜歡以多元化的運動平衡訓練肌肉,包括跑步、游泳、自行車、高爾夫球等都難不倒她,住在古亭附近的她,很喜歡去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騎自行車或跑步,一邊欣賞美景,一邊鍛鍊體能,特別的是,她每年都會參加龍舟賽,熱愛各式運動的她,認為「食補不如運動補」,運動就是她維持健康、保持體力的祕訣。

「有無得名不是重點,是為了刺激自己保持運動」,李蕙說,隨著年紀增長,體力以及比賽的成績只會下滑,但每次參加亞洲常青田徑錦標賽,除了回味自己當年身為運動員的感覺,還深受其他年紀更大參賽者的運動精神感動,看他們努力的身影,她期許自己到了他們的歲數後,也能和他們一樣熱愛運動、重視比賽。

每兩年舉辦一次的亞洲常青田徑錦標賽,其實給中、老年人更多生活目標與重心,田徑場上是他們退休後重新獲得肯定的重要舞台。而當問到打算參賽到什麼時候,李蕙笑說:「不管年紀多大,都想一直參賽下去。」

地主國選手 11月再創佳績

2010年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的第16屆亞洲常青田徑錦標賽,我國榮獲參賽國第四名,僅次於印度、日本及斯里蘭卡,並奪下金牌24面、銀牌26面及銅牌21面,共71面獎牌,擁有輝煌成績,而今年臺灣成了地主國,參賽人數有317人,相信參賽的優秀選手們,能再次為中華臺北刷新歷史紀錄!

更重要的是,在田徑場上,這些常青選手認真比賽的身影,氣勢絕不輸人,他們是心態永遠「年輕」的長者,歡迎你屆時一起來場上,為他們加油與喝采!

▲2012亞洲常青田徑錦標賽
時間:11/2∼11/7
地點:臺北田徑場(敦化北路3號)
網址:master2012.taipei.gov.tw

【完整內容請見《臺北畫刊月號第537期】

從旅遊服務中心出發 臺北玩透透
文/連美智;攝影/王能佑

炎夏褪去,換得一身秋風清涼,在這舒適爽朗的季節裡,怎可錯失出遊的好時光?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目前於臺北市交通節點及觀光景點設立12處旅遊服務中心,並培訓專業優秀的旅服員,每處旅服員皆可為旅客量身打造客製化遊程,提供臺北市旅遊服務中心鄰近的景點、商圈或街區的旅遊資訊,讓旅客輕鬆玩,體驗臺北多元、繽紛的城市風貌。讓我們從臺北車站旅遊服務中心出發吧!

從臺北車站旅服中心出發 賞古蹟遊於藝

景點:國父史蹟紀念館、台北當代藝術館、中山地下街藝術市集、光點台北、玫瑰古蹟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終年人潮熙來攘往的臺北車站,除了交通繁忙、商業熱絡,鄰近周邊的人文藝術景點亦多彩多姿,例如位於中山北路1段的國父史蹟紀念館,曾是國父來臺下榻的旅館,館內陳列國父的手稿及相關史料文物,其日式木造建築及雅緻的造景庭園,別有古意風情;或是行經長安西路上,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Taipei)鮮明的紅磚壁構搭襯黑瓦斜屋頂,旋即映入眼簾。這棟日治時期留下的古蹟經活化再利用後,不時可見當代藝術展覽在此大放異彩,匯聚充沛的藝術創作能量。

看完藝術之美,順道走逛捷運臺北車站至雙連站之間的中山地下街。在這長達815公尺的地下街上,除了五花八門的商家百貨、帶來新知舊雨的地下書街,尚有各式文創商店聚集而成的藝術市集,像是提供版畫藝術研習與展售相關資訊的岩筆模、發揮工藝美學的五行創藝設計、2050插畫設計事務所、SHOP及通路品牌Good Day等,商品設計或新穎或前衛,在在令人驚豔。

步出地下街,不妨沿著中山北路2段前行,踏訪曾是美國大使館的光點台北。這棟白色二層樓的洋式建築歷經時代變遷,如今蛻變為電影藝術交流場域,各式影展、講座或工作坊蓬勃發展,自是影迷的朝拜聖地。除了這裡,還可參觀附近的玫瑰古蹟──蔡瑞月舞蹈研究社,認識臺灣現代舞之母的其人其事,感受舞出希望、跳出理想的青春飛揚。

從捷運西門站旅服中心出發 逛鬧區品古味

景點:西門徒步區、西門紅樓、總統府、艋舺龍山寺、青草巷、剝皮寮歷史街區、華西街觀光夜市

捷運西門站旅服中心位處西門鬧區,四周市景街區繁華熱鬧,走一趟西門徒步區,迎面而來的是各種流行服飾、音樂商品、美食商家等,目不暇給,還有人潮絡繹不絕的電影街也是一大遊賞去處;另外,鄰近的西門紅樓為三級古蹟,其八卦、十字的紅磚洋樓外型別具一格,在八角樓內有中央展區、西門紅樓茶坊,以及提供租借的二樓劇場,十字樓則有文創品牌聚集的16工房、結合展覽與銷售的文創孵夢基地,而河岸留言西門紅樓展演館、北廣場的創意市集與南廣場的露天咖啡區更是充滿活力的創意空間,不啻為西區文創發展的重要據點。

鄰近西門町的總統府前身是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建築風格典雅莊嚴,其廊柱、山牆及圓拱窗無一不是藝術之美。由西門町往南行,還可領略傳統的古早風情,如終年香煙繚繞的艋舺龍山寺,以中國古典之三進四合院傳統宮殿式建築享譽中外,作為建築裝飾的雕刻、剪粘或交趾陶藝術亦是精細雅緻,值得細細品味。賞完古寺,豈可錯過鄰近的西昌街青草巷,記得可到各草藥店裡挖寶;或者踱步至剝皮寮歷史街區,一探清代街廓的建築原貌,認識臺灣早期的歷史文化。

夜晚來臨,覺得饑腸轆轆嗎?那就來逛逛華西街觀光夜市,嘗嘗老字號店家的招牌手藝,不論是北港甜湯的燒麻糬、勇伯的米苔目湯,或是漢記的剝骨鵝肉、阿義的滷肉飯,市井美食不勝枚舉,不由得大快朵頤。

▲相關資訊
請至臺北旅遊網(www.taipeitravel.net),點選旅客諮詢,即可查詢臺北市12處旅遊服務中心。

【完整內容請見《臺北畫刊月號第537期】


劉克襄:八公里的幸福
搭公車刷卡,八公里免費措施,讓我可以省下一些定期回家的車資,還能走逛許多地方。長期在台北依賴捷運和巴士慣了,在這個處處要錢年代,不用付半毛錢,我既驚又喜。

口感軟Q有餡料 台式歐包熱賣
很多高檔麵包店,都走歐式麵包風。不過就像很多菜到了台灣,都會被改良。所以現在,推出台式的歐風麵包,到底有多台呢?其實就是口感更軟Q,更偏向養生風。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