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弧線 跨越幸福橋
文.金武嬌╱圖.金武嬌.呂可喜. Joe
 |
|
粉嫩的桃紅色二號橋—「浪漫情人」橋,座落在青山綠水間。 |
|
紐約有座布魯克林橋、舊金山有金門大橋,在巴黎塞納河岸的新橋 (Pont Neuf) ,是觀光地標,屢見於印象派名家作品中;電影「新橋戀人」也以此為背景拍攝而成。自古以來,橋樑除了「行」的便利,優雅造型更引發世人許多浪漫聯想。
台中市水資源豐富,溪流縱橫穿梭,形成特殊的都市地景。相對的,跨溪興建的大小橋樑也隨處可見。在以前,橋樑偏重交通功能,隨著時代進步,造橋工法突破與精進,橋樑不再只是橋樑,它也能在交通功能之外,如同藝術品一般展現風華,為城市增添吸睛魅力。
橋樑興建 兼顧美感
以台中市的橋樑為例,過去受限經費,橋樑工程多採用傳統工法施作。自從市長胡志強執政後,因其豐富的閱歷,放諸於橋樑工程規畫上,遂有了國際觀的大格局,胡市長認為興建橋樑,除了顧及橋樑品質與功能外,更應結合地方特色,發展主題精神,以打造優質的景觀橋樑,提昇都市視覺美感。正在興建中的4 座景觀橋樑,就是最典型的現代化景觀橋樑作品。
提起這4 座景觀橋樑,市府地政處科長林至真興奮地說 4 座橋樑的規劃興建,雖是為了紓解當地水患,不過,由於每一座橋樑的設計,都符合景觀美學原則,有獨特的色彩與結構造型,並與地方特色結合,相信竣工啟用後,一定能為地方帶來觀光繁榮效應。
新橋如畫 各具巧思
以白色一號橋來說,雙拱斜張橋造型,乍看像是長長隧道,所以暫時命名叫「新桃花源」橋,完工後將是台中縣市的交通捷徑。桃紅色的二號橋,採人車分道;車行的主橋,和傾斜 75 度的單拱鋼索下的人行橋,組合成有美麗名字的「浪漫情人」橋。二號橋於今年 9 月底通車,粉嫩的桃紅橋樑,座落在青山綠水間,就像一幅畫,尤其強化玻璃的橋面,夜晚燈光照射,晶瑩剔透,浪漫極了。民眾沿著祥順東路堤岸散步,老遠就能看到,步行上橋,還能體驗橋面彷如玻璃舞台的酷炫,說它是全市最美的橋樑,絕不為過。
三號橋是綠色的「大坑清新」橋,造型如湧泉,一長排向外伸展的鋼肋,展現動態的運動張力。四號橋是藍色的「藍天白雲」橋,造型是古典山形意象,對應大坑步道能引發思古幽情。林科長說,跨越大坑溪的二至四號橋,地點在景賢─軍福 13 路之間,屬於大坑風景區範圍,所以橋樑設計也呼應大坑的自然林園特色。除了二號橋今年 9 月底完工,其餘預計明年中完成。
|
 |
|
虹揚橋跨越筏子溪通往中科園區(攝影.蔡友亮) |
虹揚耀眼 夜景迷人
台中市還有一處熱門的景觀橋,就是全長 178 公尺的虹揚橋,從朝馬路跨越西屯筏子溪到安和路,是台中市區聯繫工業區、中科的重要管道。虹揚橋磚紅色的橋身相當耀眼,結構也大氣壯觀,是台中市四大鋼構拱橋之一。橋的左右兩側都有人行步道,供民眾散步觀賞筏仔溪。橋中央有觀景台,向下游看去是高速公路、上游是東海橋和永安橋,都是跨越筏子溪。
建設處技士陳一貴說,虹揚橋的位置,剛好和高鐵、高速公路並行,曝光機率很高,是台中市西陲重要的入口意象景觀橋。為了增添夜晚迷人魅力,市府特別加強虹揚橋夜間景觀設計,例如在橋身安裝省電又不發熱 LED 燈,夜幕低垂時,燈火齊亮,再配合節奏變換色彩,彷如燈光秀般的,時而夢幻、時而耀眼。有網友形容,入夜的虹揚橋化身華麗精靈,翩翩起舞,讓人目不暇給,輝映鄰近裕元花園酒店樓頂的燈光,成了台中市最美麗的夜拍景點。
聖母庇佑 旱溪之福
旱溪是台中市開發較早的地區,為便利交通,興建很多橋樑。光是從松竹二號橋算起,沿線大小橋樑有 14 座之多,難怪鄉親會暱稱旱溪是美麗的「橋之鄉」。其中,位於東區的東門橋與聖母橋最具人文特色,也是當地的出入門戶,連接太平市和市區,是居民每天必經之處。
旱溪聖母橋是在民國 94 年改建完成,原址的舊橋是早溪橋, 921 地震橋面位移拆建。聖母橋全長 122 公尺,橋身以雙龍飛舞、吉祥如意浮雕打造,點綴古色古香的藝術路燈,呼應附近樂成宮的宗教色彩,由於樂成宮奉祀媽祖,所以取名聖母橋,是全市唯一以媽祖為名的橋樑。
聖母橋通車啟用時,胡志強市長期盼這座以媽祖為名的景觀橋樑,除了帶給地區便利的交通,也能結合鄰近樂成宮,朝向地方宗教文化的觀光園區發展,帶動地區繁榮。陳技士說,旱溪聖母橋的人行步道寬敞,人車分道,民眾可以很悠閒的漫步橋上,白天觀賞旱溪風光,迎朝陽,東區是台中最早見到日出的地方,讓人覺得神清氣爽;入夜則可見到藝術路燈亮起,別有一番風情。
|
 |
|
東門橋入夜的燈光造景,閃爍動人。(攝影.吳明智) |
守護東門 感念生命
東門橋雖已通車多年,談起它,承建的劦盛工程設計團隊依舊印象深刻。劦盛工程宋技師說, 90 年,東門橋曾遭桃芝颱風引發的洪水沖斷,當時,市民楊松林的妻兒駕車掉落斷橋,被洪水吞噬,楊松林為了尋找妻兒,不慎摔落河床,一家三口先後命喪東門橋。
宋技師說,東門橋改建時,為了完整傳遞楊家感人的親情故事,設計時特別強化「人本」元素,希望它是一座用愛與關懷打造的橋樑,這是屬於精神層面的含意。在技法上,因為旱溪在東門橋附近轉彎改道,為了遷就不對稱的兩岸,必須採用「提籃式三叉拱」結構設計,三叉拱外觀就像人字型,呼應人本的設計原意,更是意義深遠的巧合!
遠眺靜靜座落在旱溪的東門橋,兩端高聳的「大人字型」鋼拱,中間架著三個較小的「人型吊架」,就像父母守護著孩兒一般,曾獲得 97 年交通部金路獎特殊貢獻獎表揚。
東門橋是聯結太平市和東區的重要幹道,簡潔又富創意的造型,白天夜晚風情各具,白天展現著力與美的現代感,入夜在燈光照映下,美麗而夢幻,為旱溪增添浪漫的視覺饗宴,也是東區最優雅的地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