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路見不平 變成一路平平
文/黃郁晴;圖片提供/臺中市政府建設局
穿梭在新舊市區的道路,是構成大臺中的重要血脈,
市府戮力於交通建設,期盼讓車流更加便捷,
但受到舊市區老舊道路使用年限,以及BRT、捷運等重大工程影響,
起伏跳動的路面,成為所有用路人的夢魘……
|
 |
市府戮力於交通建設,期盼讓車流更加便捷。 |
|
對道路平整與否的感受性,每天都親身體會的用路人最為顯著,尤其是「肉包鐵」拿生命在拼搏的機車族。為了使民眾對參與公共事務更有感,臺中市政府於102年底舉辦了票選活動,先由朝陽科技大學以科學儀器挑選出59條道路提供民眾票選,最後選出十條民眾最有感的「爛路」,分別為大雅路、健行路、雙十路、忠明南路、漢口路、五權路、進化北路、英才路、三民路及旱溪東路,作為103年度優先改善的參考。
103年度全市道路平整修復工程共編列14億餘元經費,統計一至九月止共計修復了1,536條,修復長度約為1萬3,745公尺,修繕成果更榮獲內政部營建署「103年度市區道路養護管理績效考核案」評比「優等」的好成績。
路平專案 還民一條好路
臺中地區目前因包括汙水下水道、BRT、捷運等民生重大工程同時進行,這些工程以直接或間接程度影響了道路品質,在這段交通黑暗期,市府除了請市民體諒外,也仔細規劃工程目標並嚴格監督施工品質。
|
 |
103年度雙十路路平專案工程,施工前照。 |
|
為配合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推動道路平整方案」及「確保道路工程品質改進行動方案」,臺中市政府自97年起便推動路平專案至今。路平專案依施工方式分為特定道路專案與通案路修兩種,前者作業時程較長,前期規劃、宣導也耗費較多時間;後者則是立即性修補,雖然修補面積小,卻能馬上修復使用,以最短工期讓道路恢復暢通。
針對路平專案的施作工法,臺中市比照臺北市以管線孔蓋下地率達80%,道路管制封閉養護六小時或表面溫度降至50度以下這兩大方針為主,對於整條道路重鋪的工程,也比照臺北市重新刨除鋪設十公分,而且是在鋪設五公分後待溫度降低再鋪設另外五公分,如此一來才能保留足夠的養護時間,讓道路施工品質更穩定,也能更有效地延長道路使用年限。另外,為人詬病的道路品質,同樣由政府來監督維護,建設局特別購買檢測儀器,將「三米直規檢測方式」納入工程驗收契約規定中,嚴格要求廠商正視道路鋪設平整度。
整合管線下地 煩惱一勞永逸
民眾行車時感覺顛簸,是因「道路凹凸不平」所造成,而造成路面不平整的因素,又以孔蓋過多、孔蓋與路面落差大,以及施工品質不佳所造成的下陷及坑洞為主。維護路面的平整,除了由市政府進行全面性路面修補的週期外,其實影響最大的就是管線挖掘、維修的頻率。有鑑於此,市府從101年度辦理路面刨封時,就要求各管線單位配合孔蓋減量及下地作業,臺中市政府建設局除要求工務大隊與廠商加強修復工程品質外,每兩週更由吳世瑋局長親自主持管線協調會議,統合瓦斯、自來水、電信、電力四大管線單位預定路修刨封之路段及工期,有效減少道路重複開挖回填的次數,也降低民眾對施工頻繁衍生的困擾。
|
 |
103年度雙十路路平專案工程,施工後對照。 |
|
除了有效整合各單位以減少重複開挖的近程改善外,建設局進一步推廣試辦「孔蓋下地標示器計畫」,逐一檢討路面孔蓋的存廢與設置距離,例如沒有經常打開的人孔蓋,孔蓋下地後只要在地面上留下鋼字標示器,留待查驗即可。從102年起,專案辦理的忠明南路(南屯路至三民西路)、自由路四段(雙十路至復興路),及103年度的雙十路(錦南街至太平路)、進化北路(永興街至大雅路),都是孔蓋減量的示範道路。
為了讓馬路更平穩,臺中市政府不單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將眼界放得更遠,回到源頭從基礎建設開始做起,將「設置共同管道」定為道路維護的遠程目標。共同管道的概念,是在地下施作一個可容納電力、電信、瓦斯、自來水、寬頻管線等民生管線的構造物,將來無論哪一個單位都無須開挖馬路,就能達成維修、施作目的,目前臺中市較新發展的12、14期重劃區內,都已將此概念付諸實踐。
你撥1688 保你一路平平
臺中市轄區內約有九成道路是市政府所管轄,其他如快速道路、國道、省道則是由中央的公路總局所負責,民眾只要看到道路需要修補及舉報,不僅能撥1999市民一碼通來通報,今年八月起,市府建設局更成立了「路平專案勤務指揮中心」,民眾只要撥打0800-72-1688(騎了,一路平平),就可以省去轉接不便,直接告知「不平之處」,也能詢問工程問題,讓施政更有感。
|
 |
整平後的雙十路,讓用路人一路暢通。未來對於各施工單位的施工品質,市府也將嚴格監督,讓路平成為臺中市民的驕傲。 |
|
立即性的修繕,是民眾對路平最有感的部分。在勤務中心的工班人員約有16至25人,只要是民眾通報路不平,若是簡易坑洞修補,24小時無休,馬上出動,最快在四小時內便會完成修補,若是需要較複雜技術或開挖的工程,也會在通報後的三至七日內完成修補,改善率高達95%以上。
市民除了透過1999、1688來回報道路異況,建設局也編制有各區一至二位的道路巡查人員來執行道路巡查,就其轄區內主要道路在兩日內完成巡檢,若遇到坑洞,最慢於通報後24小時內就要修補完成;孔蓋不平整之處,當日就會開立改善單給管線單位,並限期三日內完成改善。對於廠商的施工品質,也會以查驗抽查來加以監督,若是逾期未完成改善,依照違反市區道路條例予以裁處。有了公部門與市民攜手合作,條條好路通臺中的夢想,便是指日可待之事了。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