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武俠電子報】內容包含武俠作品連載、名家評論及好康贈品活動等內容,讓你以俠會友,以文論劍! 【一次旅行Bon Voyge電子報】邀您啟動旅行夢想,傳達旅行主題化的新概念,賦予每一次旅行新的觀點與玩法!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12/24 第18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臺中好味道
冬季滋補聖品
霧峰黑木耳 亞大T8銀耳
熱門話題
讓路見不平 變成一路平平

 

cover
 
 
 

冬季滋補聖品
霧峰黑木耳 亞大T8銀耳

文/鍾文萍;攝影/楊智仁;協助/陳清溪黑木耳農場、亞洲大學、偉裕生技

都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幾次冷鋒過境,果然迎來了濃濃秋意。
古書記載:「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意味著白露中秋之後,氣溫將逐日降低,
照中醫說法,此時宜「養收」,意即氣候由長夏逐漸轉為寒涼,
人體也要養足精氣神,
貯存能量以因應即將到來的嚴酷冷冬。

 
臺中好味道1
陳清溪黑木耳農場黑木耳以太空包栽培。

飲食調養須順應寒熱溫涼的氣候變化,是普世皆然的養生王道;從飲食改變感受到細微的季節流轉,則是平凡生活中的「小確幸」。秋天雖然氣爽風和,卻是日夜溫差大,容易涼燥,需慎防咳嗽,飲食以清肺養潤為主,例如芝麻、蜂蜜、核桃、黑木耳以及俗稱「銀耳」的白木耳都是應景好食物。其中鹹、甜都好味、冷飲、熱炒皆宜的黑、白木耳素有「血管清道夫」、「藥食俱佳的平補食物」之稱,口感細膩清脆,味道鮮美,烹調固然滋味甘爽清美,作為甜飲則更是恬淡爽口、百喝不厭。將木耳作為日常保健食材,熱食、冷飲、日日食用,以保身心康泰、長冬不病。

霧峰南柳里 黑木耳的故鄉

氣候溫和的大臺中是臺灣種植菇類的王國,新社的香菇、杏鮑菇,霧峰的洋菇、黑木耳的質量之優都是全臺知名。霧峰區南柳里菇農大多採用自行研發的太空包種植,產量高、品質穩定,陳政言、陳冠霖兩兄弟傳承阿公陳清溪經營了40多年的黑木耳農場,是地方上少數自創品牌有成的年輕菇農。陳冠霖說,阿公35歲就和朋友合夥投資一起「做菌」(培養黑木耳菌種)生意,因技術不夠純熟及資訊的封閉失敗收場,阿公堅持不肯放棄,獨自埋頭研究又四處向人請教,直到50歲才終於摸索出門道,種出來的木耳朵朵又大又肥美,幾年以來,一直都是霧峰區木耳的金字招牌。

 
臺中好味道2
太空包原料裝袋採半自動作業,非常費工。

這裡的黑木耳以太空包栽培。雖然一起接手了阿公的農場,陳家兩兄弟卻很有默契地採取專業分工:堂哥陳政言專業栽培黑木耳,堂弟陳俊霖則製作太空包,負責供應堂哥農場及霧峰地區部分菇農所需,從原料到種植一條龍方式生產。陳俊霖表示,所謂太空包是將適合植栽的木屑加上視每一種菇所需要的酸鹼度、濕度、營養成分等不同,分別加入米糠、豆粉、玉米粒等攪拌均勻,填充到塑膠袋中,頂端袋口塞緊棉花,就是太空包。這種栽培法好處是培養料容易取得、管理容易、產能高,缺點是一不小心容易造成細菌感染。木屑的好壞直接影響黑木耳的成長體質,陳家木耳太空包用的是通過200多項檢驗的有機木屑,必須先經過數日充分日曬殺菌才能使用,裝袋後,整個太空包要經過長達11小時、攝氏80至100度的蒸氣「炊菌」(即殺菌),取出散熱整整一天,然後在攝氏20度的低溫室內「接菌」,最後分批放進菇寮「走菌」,讓菌種在整個太空包裡充分發酵:「這個階段是最重要也最辛苦的,因為菌種對溫濕度非常敏感,最怕忽冷忽熱,或是溫度過高或太潮濕都可能導致走菌失敗。」

 
臺中好味道3
太空包要經過長達11小時、攝氏80至100度的蒸氣「炊菌」(即殺菌)。

因此當太空包放進菇寮,全家人便跟著繃緊神經,時時查看風向、日照、溫度、濕度,不靠機器,而是目測調整黑色紗幔的高度位置來確保菇寮通風乾燥並維持在攝氏25至28度的適中溫度,這幾年暖化問題嚴重,氣候多變,對養菇人來說更是嚴峻挑戰。如果菌種得好且照顧得宜,一個太空包可以收成達四至五次,「是個很吃技術的行業。」陳冠霖說。

在10月到翌年5、6月旺季期間,陳家黑木耳一次可收成高達21萬包的量,是全霧峰區最多的,種出來的黑木耳葉大肥厚、軟中帶脆、光澤飽滿,為鮮食上品。

 
臺中好味道4
收成的黑木耳得一片片手工去除根部殘土才能出貨。

為拓展黑木耳市場,陳家兄弟研發出將新鮮黑木耳切碎,加入黑糖、碳培龍眼乾熬煮三小時的「桂圓黑木耳露」,好喝滋補,在網路宅配市場打下一片天;在霧峰街上的門市還可以喝到加上牛奶、蘋果多多、檸檬多多甚至OREO巧克力餅乾的創意黑木耳露飲料,讓黑木耳走出食材、藥材形象,成為年輕一代的健康飲品新選擇。

亞大T8銀耳 臺中之光

相較於後起之秀黑木耳,香香甜甜的銀耳(白木耳)於許多人而言是熟悉度更高的滋補食品。前亞洲大學健康學院院長、生物科技系講座教授林俊義主持的「食藥用菇類研究中心」研發出38種品系銀耳,發現採自阿里山編號第8種品系銀耳含有60%多醣體,抗氧化、提升免疫力功能極佳,命名為「亞大T8銀耳」,並且由於育菌、養菌、出菇全程採環境控管,不用農藥、二氧化硫,在國內的白木耳市場,堪稱一枝獨秀。

 
臺中好味道5
前亞洲大學生物科技系講座教授林俊義,研發亞大T8銀耳,名揚國際。

從外觀上,便能發現「亞大T8銀耳」的與眾不同:朵朵大如成人手掌,貌似盛開的牡丹花,富含玉蘭花宜人的清芬氣味。負責行銷端的偉裕生技行銷經理James指出,亞洲大學以「亞大T8銀耳」為主題發表了31篇論文並爭取到二項專利,大大強化了臺灣在銀耳研發的世界性權威,不僅是「臺中之光」,更是「臺灣之光」。

木耳可提供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適度應用在料理中,有助保養身體機能,深秋涼寒的時節,有什麼比吃一碗香滑Q軟、風味清甘、天然植物膠原蛋白豐富的熱黑木耳露、銀耳露來得更養分滋補、心靈滿足呢?除了注重美容養顏的太太小姐們,就連男生也愛,吃完彷彿全身氣血暢通,一整個發汗痛快,再也無懼寒氣襲身。

 
臺中好味道6
陳家兄弟研發的桂圓黑木耳露,在網路宅配市場頗受歡迎。

美味看過來

▲ 陳清溪黑木耳
地址:臺中市霧峰區樹仁路133號
電話:(04)2339-9003
網址:www.霧峰清溪黑木耳.tw

▲ 偉裕生技(亞大T8銀耳)
地址:臺中市霧峰區柳豐路500號
電話:(04)2339-2550
網址:www.weiyu-t8.com.tw


TOP

 
 
 

讓路見不平 變成一路平平

文/黃郁晴;圖片提供/臺中市政府建設局

穿梭在新舊市區的道路,是構成大臺中的重要血脈,
市府戮力於交通建設,期盼讓車流更加便捷,
但受到舊市區老舊道路使用年限,以及BRT、捷運等重大工程影響,
起伏跳動的路面,成為所有用路人的夢魘……

 
路平專案1
市府戮力於交通建設,期盼讓車流更加便捷。

對道路平整與否的感受性,每天都親身體會的用路人最為顯著,尤其是「肉包鐵」拿生命在拼搏的機車族。為了使民眾對參與公共事務更有感,臺中市政府於102年底舉辦了票選活動,先由朝陽科技大學以科學儀器挑選出59條道路提供民眾票選,最後選出十條民眾最有感的「爛路」,分別為大雅路、健行路、雙十路、忠明南路、漢口路、五權路、進化北路、英才路、三民路及旱溪東路,作為103年度優先改善的參考。

103年度全市道路平整修復工程共編列14億餘元經費,統計一至九月止共計修復了1,536條,修復長度約為1萬3,745公尺,修繕成果更榮獲內政部營建署「103年度市區道路養護管理績效考核案」評比「優等」的好成績。

路平專案 還民一條好路

臺中地區目前因包括汙水下水道、BRT、捷運等民生重大工程同時進行,這些工程以直接或間接程度影響了道路品質,在這段交通黑暗期,市府除了請市民體諒外,也仔細規劃工程目標並嚴格監督施工品質。

 
路平專案2
103年度雙十路路平專案工程,施工前照。

為配合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推動道路平整方案」及「確保道路工程品質改進行動方案」,臺中市政府自97年起便推動路平專案至今。路平專案依施工方式分為特定道路專案與通案路修兩種,前者作業時程較長,前期規劃、宣導也耗費較多時間;後者則是立即性修補,雖然修補面積小,卻能馬上修復使用,以最短工期讓道路恢復暢通。

針對路平專案的施作工法,臺中市比照臺北市以管線孔蓋下地率達80%,道路管制封閉養護六小時或表面溫度降至50度以下這兩大方針為主,對於整條道路重鋪的工程,也比照臺北市重新刨除鋪設十公分,而且是在鋪設五公分後待溫度降低再鋪設另外五公分,如此一來才能保留足夠的養護時間,讓道路施工品質更穩定,也能更有效地延長道路使用年限。另外,為人詬病的道路品質,同樣由政府來監督維護,建設局特別購買檢測儀器,將「三米直規檢測方式」納入工程驗收契約規定中,嚴格要求廠商正視道路鋪設平整度。

整合管線下地 煩惱一勞永逸

民眾行車時感覺顛簸,是因「道路凹凸不平」所造成,而造成路面不平整的因素,又以孔蓋過多、孔蓋與路面落差大,以及施工品質不佳所造成的下陷及坑洞為主。維護路面的平整,除了由市政府進行全面性路面修補的週期外,其實影響最大的就是管線挖掘、維修的頻率。有鑑於此,市府從101年度辦理路面刨封時,就要求各管線單位配合孔蓋減量及下地作業,臺中市政府建設局除要求工務大隊與廠商加強修復工程品質外,每兩週更由吳世瑋局長親自主持管線協調會議,統合瓦斯、自來水、電信、電力四大管線單位預定路修刨封之路段及工期,有效減少道路重複開挖回填的次數,也降低民眾對施工頻繁衍生的困擾。

 
路平專案3
103年度雙十路路平專案工程,施工後對照。

除了有效整合各單位以減少重複開挖的近程改善外,建設局進一步推廣試辦「孔蓋下地標示器計畫」,逐一檢討路面孔蓋的存廢與設置距離,例如沒有經常打開的人孔蓋,孔蓋下地後只要在地面上留下鋼字標示器,留待查驗即可。從102年起,專案辦理的忠明南路(南屯路至三民西路)、自由路四段(雙十路至復興路),及103年度的雙十路(錦南街至太平路)、進化北路(永興街至大雅路),都是孔蓋減量的示範道路。

為了讓馬路更平穩,臺中市政府不單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將眼界放得更遠,回到源頭從基礎建設開始做起,將「設置共同管道」定為道路維護的遠程目標。共同管道的概念,是在地下施作一個可容納電力、電信、瓦斯、自來水、寬頻管線等民生管線的構造物,將來無論哪一個單位都無須開挖馬路,就能達成維修、施作目的,目前臺中市較新發展的12、14期重劃區內,都已將此概念付諸實踐。

你撥1688 保你一路平平

臺中市轄區內約有九成道路是市政府所管轄,其他如快速道路、國道、省道則是由中央的公路總局所負責,民眾只要看到道路需要修補及舉報,不僅能撥1999市民一碼通來通報,今年八月起,市府建設局更成立了「路平專案勤務指揮中心」,民眾只要撥打0800-72-1688(騎了,一路平平),就可以省去轉接不便,直接告知「不平之處」,也能詢問工程問題,讓施政更有感。

 
路平專案4
整平後的雙十路,讓用路人一路暢通。未來對於各施工單位的施工品質,市府也將嚴格監督,讓路平成為臺中市民的驕傲。

立即性的修繕,是民眾對路平最有感的部分。在勤務中心的工班人員約有16至25人,只要是民眾通報路不平,若是簡易坑洞修補,24小時無休,馬上出動,最快在四小時內便會完成修補,若是需要較複雜技術或開挖的工程,也會在通報後的三至七日內完成修補,改善率高達95%以上。

市民除了透過1999、1688來回報道路異況,建設局也編制有各區一至二位的道路巡查人員來執行道路巡查,就其轄區內主要道路在兩日內完成巡檢,若遇到坑洞,最慢於通報後24小時內就要修補完成;孔蓋不平整之處,當日就會開立改善單給管線單位,並限期三日內完成改善。對於廠商的施工品質,也會以查驗抽查來加以監督,若是逾期未完成改善,依照違反市區道路條例予以裁處。有了公部門與市民攜手合作,條條好路通臺中的夢想,便是指日可待之事了。

TOP

 
  完整文章請見:《悅讀大臺中》十二月號NO.45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