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不該硬學,藝術是用來玩的!!【小典藏】獻上最無壓的美學饗宴,隨時歡迎您與孩子一起用藝術玩生活!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10/07 第22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封面故事
2015台中國際動畫影展登場 城市電影院動畫上映
我愛台中
余如季的「拍」案驚奇 余如季用鏡頭記錄台中一甲子

 

cover
 
 
 

2015台中國際動畫影展登場
城市電影院動畫上映

文/高永謀;攝影/羅友辰;圖片提供/台中國際動畫影展、謝春未、謝文明、蘇文聖

 
2015台中國際動畫影展1
台中國際動畫影展閉幕片《愛波的異想世界》,已於2015年獲頒安錫國際動畫影展長片類最佳影片。

堪稱台灣史上規模最大動畫影展的「2015台中國際動畫影展」
(Taichung International Animation Festival,TIAF),
將於10月16日隆重開幕,在台中市大遠百威秀影城,
進行為期一週的台灣動畫觀摩、國際影片觀摩影展,
共播映一百五十五部精彩動畫作品,
其中包含台灣動畫影片競賽徵件入圍的四十四部作品,
並於台灣美術館演講廳等場地,舉辦影展講座。

台中國際動畫影展開幕片為法國動畫電影《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閉幕片為法國動畫電影《愛波的異想世界》(April and the Extraordinary World),皆為近年轟動全球動畫影壇的鉅作,將可讓台灣動畫影迷大飽眼福。

一次看遍二十四國動畫片

動畫電影《小王子》由法國知名小說改編,導演馬克.奧斯朋(Mark Osborne)曾執導《功夫熊貓》(Kung Fu Panda),在全球創下超過6億美元的票房。動畫電影《小王子》的情節與小說略有差異,描述一位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小女孩,每天勤奮苦讀,希望可考進菁英學校,當母女搬進新居後,小女孩發現旁邊住著一個古怪的飛行員爺爺。有天,飛行員爺爺摺了一架紙飛機,射進小女孩的新家裡,上頭寫著昔日他駕飛機在沙漠失事,並遇見小王子的往事。

由法蘭克•艾根錫(Franck Ekinci)、克里斯提安•戴士馬(Christian Desmares)兩位導演共同執導的《愛波的異想世界》,已獲頒2015年安錫國際動畫影展最佳長片。故事背景為1941年的巴黎,描述一個科學世家,即將研發出劃時代的血清,但突然間,全家人幾乎盡數消失,僅存一個小女孩愛波(April)。愛波決定持續家族的研究計畫,並在愛貓達爾文(Darwin)、好友茱莉絲(Julius)的相助下,展開一連串的冒險,希望解開親人神祕失蹤的真相。

台灣動畫觀摩、國際影片觀摩影展,則將放映來自二十四個國家、一百五十五部國內外具代表性的動畫電影,並規劃為台灣動畫、動畫長片、兒少特區、動畫嘉年華、焦點導演、亞洲動畫學校專題等六大主題。台灣動畫觀摩將放映的動畫電影,包括《故事》、《放了那個作品》、《我的阿公是潛水人》等;國際影片觀摩放映的動畫電影,包括安錫、廣島、首爾、渥太華等知名動畫影展的特選影片,及晚近的香港動畫電影。

 
2015台中國際動畫影展2
台中國際動畫影展開幕片《小王子》,由《功夫熊貓》導演馬克.奧斯朋所執導。

台中國際動畫影展將邀請加拿大渥太華國際動畫影展策展人Chris Robinson、香港動畫導演袁建滔與會,並擔任徵件競賽的國際評審,他們在國際動畫影壇上,皆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Chris Robinson身兼作家、編劇與動畫影展策展人,所著書籍主題以動畫研究為主。袁建滔於2001年完成動漫電影《麥兜故事》,不僅掀起香港的麥兜浪潮,還獲得2003年安錫國際動畫影展「最佳電影獎」與第39屆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獎」的肯定。袁建滔製作的知名動畫電影,還包括《麥兜•菠蘿油王子》、《長江7號愛地球》等。

台中是台灣電影發源地

台中國際動畫影展雖為台中市首次舉辦的城市影展,但其實台中發展電影產業的歷史已超過一百年,可說是台灣電影的發源地。台灣電影事業始於1896年,在1902年,台中市便已成立商業戲院「台中座」(光復後稱為「台中戲院」),這家日本人所開設的戲院,也是台灣第一家戲院。而由台灣人所開設的首家民營製片廠,亦坐落於台中。

二次世界大戰終戰後,台中的電影產業蓬勃發展,台灣第一部台語電影,即誕生於台中製片廠,帶動台灣電影風起雲湧。在二十世紀中葉後,台中市更曾被譽為「台灣影城」,是當時台灣電影產業的中心。

但自二十世紀、1990年代以降,台灣電影產業進入蕭條期,一直到2008年《海角七號》異軍突起後,才重拾昔日榮景。現在台灣電影看似昌盛,卻侷限於國內市場,僅有少數幾部電影可外銷至中國、日本與東南亞市場。不過,縱使是日本、韓國,也只有動畫電影可進軍全球市場,因此發展動畫電影,應該是台灣電影國際化最可能的方向。

影展可望為國片帶來生機

 
2015台中國際動畫影展3
此次入圍台灣動畫影片徵件競賽共四十四部作品中,約有八成為學生的作品,其餘二成是動畫產業從業者的作品。

「在入圍徵件競賽的四十四部作品中,約有八成為學生的作品,其餘二成是動畫產業從業者的作品。」台中國際動畫影展策展人陳怡菁指出,台灣動畫產業雖無法與美國、日本等動畫大國相提並論,但此次台灣動畫影片競賽徵件,參賽作品多達三百七十九件,其中不乏優秀、創意的作品,足見台灣深具發展動畫產業的潛力。

長期以來,台灣觀眾對動畫的印象和認知,深受日本動畫影響與制約,除了美國動畫,許多人從未看過其他國家的動畫,也包括台灣動畫。陳怡菁深感欣慰的說,在台中國際動畫影展的入圍作品中,除了傳統的2D動畫,還有3D動畫、黏土動畫等,類型頗為多元,可以讓台灣觀眾耳目一新。

陳怡菁分析,由於電腦技術日新月異,製作動畫已無需辛勤筆耕,門檻大幅降低,就連大學在學生,亦有能力製作動畫短片;台灣電腦普及率甚高,加上愈來愈多大學成立動畫相關科系,形成台灣發展動畫產業的重要利基。

她觀察指出,這次入圍的四十四部作品,無論是動畫技術,或動畫劇本,水準皆相當整齊,有些作品更令人驚豔,雖然這些作品都是短片,其中有數部作品,若可籌集足夠的資金,將有機會如電影《賽德克•巴萊》般,從短片延伸為可上院線播映的長片。

擔任台中國際動畫影展徵件競賽初審評審的謝春未、謝文明與蘇文聖,也不約而同認為,此次入圍作品的水準,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入圍動畫水準讓人驚艷

現為遊戲大廠遊戲橘子旗下動畫子公司兩隻老虎總經理的謝春未表示,在她受邀擔任評審的同類型競賽中,此次徵件競賽的水準可說最高,許多學生的作品已堪稱精品,代表台灣動畫優秀人才源源不絕;若他們畢業後都可發揮所長,台灣動畫產業必將更具競爭力。

 
2015台中國際動畫影展4
三位台中國際動畫影展初審評審在看過徵件競賽參賽作品後,對台灣動畫產業的未來更具信心。

謝春未特別指出,相較於其他影展競賽的動畫作品,主題大多灰暗、鬱悶、晦澀,但台中國際動畫影展徵件競賽的入圍作品,主題相對明亮、幽默,且更為多元,讓她對台灣動畫產業的未來更具信心。

動畫電影導演謝文明直言,入圍動畫作品水準,超乎他所想像,但他發現,沒有入圍的三百三十五部作品中,不乏作品有創意、技術俱佳,但因為完成度較差,才與入圍失之交臂。

「台中國際動畫影展的競賽徵件作品數量不少,代表台灣動畫產業已經蓄積豐沛的能量。」謝文明認為,台灣動畫產業如果能出現一部像《海角七號》般的作品,可望帶動台灣動畫電影的浪潮,讓動畫產業跟電影產業一樣,源源不絕出現轟動市場的作品。

動畫導演蘇文聖則觀察發現,此次徵件競賽的畫風多偏向日系,題材看似繽紛、多元,但接近《納尼亞》(The Chronicles of Narnia)、《愛麗絲夢遊奇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類的奇幻故事不少,作品情節不外乎「一位平日飽受欺凌的高中生,有一天突然進入了一個奇幻的世界」,他建議參賽者不妨在台中國際動畫影展中,深入觀摩其他國家的動畫傑作,擴大自己的視野,並累積將來創作的養分。

「近年來,台灣電影走出谷底、重獲生機,得以振衰起敝的關鍵原因,在於蕭條時期,各大城市紛紛舉辦影展,號召眾多電影觀眾參與,為國片保存生機。」陳怡菁強調,目前中台灣已有多所大學設立動畫相關科系,加上台中國際動畫影展可以培養更多動畫影迷,擴大影迷們的視野,相信台中可以扮演台灣動畫產業的火車頭的角色,帶動動畫產業向前邁進。

台中國際動畫影展相關播映影片場次訊息請上官網:http://tiaf.taichung.gov.tw/查詢

TOP

 
 
 

余如季的「拍」案驚奇
用鏡頭記錄台中一甲子

文、圖/楊媖媖;圖片提供/余立

 
余如季1
余如季用鏡頭記錄台中一甲子。

見證台中一甲子的攝影前輩余如季,用照片寫日記,透過鏡頭,記錄台中的成長蛻變,滄海桑田;
但他不只是一位見證者,更是一位實踐者,
因為熱愛鳥類生態,他花了七年拍攝《白鷺人家》,更遠赴西非和農耕隊一起耕種、追鳥;
不忍綠川髒亂,於是發起「同心花園」社造運動;
從農村生活的點滴汲取,幫忙催生了台中民俗公園,為台中後代子孫留下庶民生活的紀錄,
他不只是一位攝影大師,更是一位公益行者。

祖籍福建漳州的余如季,十三歲父母雙亡,到台中投靠長姊,這一住就是七十個年頭,對余如季來說,他鄉已是故鄉,台中,是他的第二故鄉。現年八十三歲的余如季,雖然健康大不如前,但心心念念希望把這一輩子的精華──百萬張照片在水湳數位營運中心展示,為台灣留下珍貴的影像紀錄。

農業生活的紀錄者

台灣以農立國,從余如季的照片中,便可看出端倪。許多早期台中農村生活的景致,例如北屯的挑柴夫、大坑居民牽豬哥過吊橋、烏日喀哩烏溪旁的浣衣少婦、在稻田裡養鴨的游牧民族和放牧的養羊人家……還有一幕幕耕牛犁田和收割稻穀的畫面,全被捕捉到他的鏡頭下。

比較特殊的是,因為任職過台中市政府及媒體記者,余如季還曾記錄下1962年8月美國四健會的草根大使李斯小姐,到台灣擔任國際農村青年交換生,在北屯水景里賴家使用大灶下廚的居家生活照,以及1950年代台中市農業改良場代耕隊及推行耕耘機等農業進程,更曾為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前身)推出一部三十分鐘的教育劇情片《養豬致富》。

 
余如季2
1971年非洲象牙海岸國慶日,余如季拍下台灣農耕隊製作的稻米花車,參與遊行慶祝。

不僅如此,1960年代,他應美駐台大使之邀赴美訪問後,逕行轉往西非拍攝珍貴的鳥類塘鵝,一度還被當時任職的台灣電視公司查辦,最後,因所記錄的台灣農耕隊在象牙海岸共和國的援助農業影片,受邀參加國際電視新聞展,才將功贖罪。這支非洲農耕隊紀錄片,後來以《木琴心聲》為名獲得金馬獎肯定,而《塘鵝篇》後來也為他贏得一座金鐘獎。

比齊柏林早了幾十年,余如季當年已經開始空拍,在一張張1971年於西非象牙海岸的空拍照中,可見台灣農耕隊在西非的農業貢獻,由滄海變桑田、荒地變良畝,如何開圳灌溉、如何插秧育苗,不只水稻,還有玉米、茄子、甘蔗、西瓜、高麗菜和小番茄,豐收的笑容,在西非人民黝黑的臉上綻放。

余如季回憶說,當時正逢象牙海岸國慶日,台灣農耕隊特別製作了一輛稻米花車遊行,上面插滿了綠色的秧苗,花車前頭斗大的「RIZ」正是法文的「米」字,花車浩浩蕩蕩的前駛在該國國慶歡樂的隊伍中,搶盡了風采。

庶民生活的保留者

 
余如季3
1962年美國草根大使李斯小姐在台中北屯農家擔任青年交換生,學習使用大灶下廚。

余如季與農業淵源深厚,除了歷史的演進外,也與他的庶民出身相關。在感念漳州與台灣這兩個故鄉之際,他一直覺得應該做些什麼。余如季說,他發現台灣許多民俗文物與漳州相同,連語言都是,所以在1970年代,與台中扶輪社社友一齊催生了民俗公園,希望可以保留住台灣歷史文物,以供後世緬懷先人生活點滴。

余如季和扶輪社友們在台灣各地蒐羅庶民的生活用品,不管是轎子、牛車、蓑衣、留聲機、紅眠床等,其中還包括鎮園之寶的蒸氣小火車頭以及邵族的獨木舟,從早期安置在台中寶覺寺民俗公園籌備處,到後來搬到目前旅順路的民俗公園內。余如季的長子余立強調,火車頭和獨木舟都是真的,「是我爸爸向人要來的,不是復刻的」。

余如季回憶,1974年,他因公和省議員到基隆猴硐參觀瑞三煤礦,發現有三台廢棄不用的蒸氣火車頭,被任意擱置在外頭,日曬雨淋,當時正在籌備民俗文物館的余如季,腦筋一轉,直接向瑞三煤礦的老闆開口:「你送一台給我吧!」沒想到對方慨然答應,之後在中連貨運董事長蘇永仁協助下,費了一番功夫,終於運抵台中。

 
余如季4
余如季在日月潭湖畔發現一艘邵族人手工製作的獨木舟,後來成為台中民俗公園的收藏品之一。

同年,他又在日月潭湖畔發現了台灣的寶物,一艘邵族人從前賴以維生的捕魚工具,就這麼載浮載沉的擱置在湖邊,那是一艘邵族人手工製作的獨木舟,於是余如季決定向邵族的毛王爺開口,毛王爺爽快的說:「要,你就拿去!」不只如此,同行的新萬仁製藥董事長林添茹後來還加碼,捐贈兩艘蘭嶼達悟族的拼板舟,在民俗文物館中一併展示。

一千餘件文物,就這麼一一陸續到位。萬事具備,只欠東風。1984年,台中市政府在重劃完成的中正、東山重劃區內,選定位於旅順路上的1.6公頃土地,興建民俗公園,一晃眼至今已過了三十餘年。這裡早已成為台中市民休閒的好去處,而民俗公園大草坪上的火車頭,陪伴許多人一起長大。

社造運動的實踐者

不只是拍照、記錄,余如季也是推動社區營造與環境工程的先驅。

1970年,時任台灣電視公司記者的余如季前往日本大阪,採訪萬國博覽會。他對大阪市區美麗的河川風光,印象深刻,尤其佩服日本的河川景觀與都市排水系統,對照起自己家鄉的河川,一個好似天堂,一個宛如地獄。像綠川是台中火車站前的重要河川,但河的兩岸卻違章建築林立,居民將垃圾隨意傾倒至河中,河岸風光只有髒亂二字可以形容。余如季心想,綠川是台中市的門面,如果日本能,那我們應該也能。

 
余如季5
綠川在1973年的整頓後,兩岸繁花似錦,因此命名為「同心花園」。

於是,他下定決心推動整頓綠川的工作,回國後便登高一呼,發起全民美化、整治綠川運動。他先邀請中興大學教授黃敏展、林樂健、彭昌怙等人參與規劃,接著又號召中興大學園藝系、東海大學和當時的台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現為中興大學附屬台中高級農業學校)學生為綠川服務,台中市政府與當時的省政府也大力支持並提供幫助,民間與政府齊心協力展開「同心花園」社造運動。

余如季將他在大阪的所見所聞與綠川的髒亂,巧妙的融入新聞裡,透過輿論,引起社會共鳴,於是居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大家主動參與。配合當時台灣省主席周志柔所發起的義務勞動,參與的學生要自備棉被、爐灶與生活用品,進駐「綠川勞作營」,地點就在今日的居仁國中(當年的台中市立一中)教室。因那時還是戒嚴時期,還曾一度引起警備司令部的關切與調查。

1973年,在眾人的努力下,綠川蛻變成兩岸繁花似錦、綠樹如蔭的好風光,河道也清晰可見。因為整治工程端賴大家齊心協力完成,因此命名為「同心花園」,成為當年台灣各縣市爭相觀摩的地點。十多年後,1987年,對照余如季拍攝綠川兩岸羊蹄甲盛開的照片中,當年栽種的植栽已然繽紛,頗有日本櫻花盛開的況味。

台中發展的見證者

提起余如季,一定會提到他的代表作《白鷺人家》紀錄片。為了記錄白鷺的完整生態,余如季在北屯國小附近一戶林姓農家,一待就是七年,沒想到無心插柳榮獲大獎。1967年,在獲得日本東京第十四屆亞洲影展獎後,余如季更進一步改拍成劇情片;隔年,獲得「金馬獎」最佳黑白劇情片和「西班牙國際兒童影展」最高推崇獎兩項大獎,更因此榮膺「十大傑出青年」。

 
余如季6
余如季以生動的鏡頭拍下雄白鷺將樹枝交給雌鳥做巢的珍貴畫面。

但是,這些榮譽對他來說,都不如白鷺鳥給予他的人生啟示來得重要。他曾經說,「一般人只知道白鷺鳥,其實白鷺鳥分為三種,有小白鷺、中白鷺與大白鷺,而牛背鷺(黃頭鷺)、夜鷺是比較常見的鷺鷥鳥,除了大白鷺不在台灣營巢外,小白鷺、黃頭鷺及夜鷺,春天時經常聚在一起營巢,俗稱白鷺鷥林;而台灣有原住民、漢人、閩南和客家人,正如鷺鷥鳥的生態一樣,是多樣而共生在這片土地上。」所以說,真正見證台中族群融合、由農業轉為工商業發展的正是白鷺鷥,對他而言,白鷺鳥才是真正的台中住民。

有著和美國知名環境保護論攝影大師安塞爾•亞當斯(Ansel Adams)類似的歷程,少小離家,曾經以為自己愛吹口琴會成為一名音樂家,卻被姊姊家的一台蛇腹相機征服了他的心,讓攝影成為他永久的志業。跟亞當斯如出一轍的是,他們都不只是一位攝影師。幸好有余如季對社會、文化、環境議題的關注與貢獻,才使得台中這塊土地,能一步步蛻變,走向更進步的未來。

 
余如季7
不只是拍照、記錄,余如季也是推動社區營造與環境工程的先驅。

余如季
出生:1932年
現任:東藝影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台灣攝影美術館創辦人。
經歷:台中市政府、台灣電視公司攝影記者。
1967年以《白鷺人家》紀錄片獲得亞洲影展。
1968年獲中華民國第六屆「十大傑出青年」。
1975年非洲農耕隊紀錄片《木琴心聲》獲得最佳紀錄片和最佳攝影二座金馬獎。

「水流漫漫─余如季見證柳川映記展」
地點:台中文學館(台中市西區樂群街48號)
時間:即日起至11月1日,每日早上9點至12點、下午1點至5點,免費參觀。

TOP

 
  完整文章請見:《臺中好生活》十月號NO.9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