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中文創園區的展演空間。 |
|
收藏城市記憶的博物館 走訪民生路看盡城區前世今生
文/林美蘭;攝影/澄攝影
一條4.4公里長,串連四條都會河川的民生路,活生生反映了台中城區的發展軌跡與生活縮影,它不是一條尋常的道路,而是一條看盡城區前世今生的時間廊道。且跟著達人的腳步,探訪這個收藏城市記憶的動態博物館。
民生路,約4.4公里長,串接綠川、柳川、梅川與麻園頭溪,是一條連結台中城區前世今生,從屯區翻向商業都會區的時間廊道。「帶路達人」姜樂靜說,走在民生路上,就像進入一座博物館,從綠川的日式風情到麻園頭溪畔的美式風格,台中這座城市的發展軌跡與生活縮影在這一條路上。
姜樂靜是老台中人,民生路是他童年的遊樂版圖,看著這條路的老去與新生,不論以老台中人的生活感或是建築師的歷史感,她期待這條路可以被善待,讓許多關於台中的空間記憶或城市生活,不管是在地人散步或是外來客晃遊,走一遍就能感受台中城的老樣子。
這一條從台中城區拓出來的民生路,名副其實就是演繹台中食衣住行育樂的民生之路。沿路的老學校從頭到尾,包括大同國小、居仁國中、台中女中、台中護專(現為台中科技大學民生校區)、台中教育大學、向上國中。稍稍左轉或右移,就有熱鬧的第三市場、第二市場、第五市場、向上市場等傳統市場。姜樂靜認為,步行是最好晃遊民生路的方式,可以是九十分鐘來回快走或是半天的慢遊,一路上有市場、公園、異國咖啡館或是老學校,覓食歇腳看展說故事不愁無處可去。
|
 |
台中文學館石牆上的題字。 |
|
綠川流域的歷史感
姜樂靜推薦,一本書店是最佳的出發點。書店位在復興路的綠川邊,和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只隔了綠川和一條街。如果選在午餐時間,可以先在書店享用女主人的私房季節料理,再搭配店家自慢的焦糖布丁,飽足後再出發,為這趟民生路之旅蓄積體力與愉悅心情。從書店出發還有一項好處:書店主人對於台中舊城有說不完的故事,如果願意開口問,無論是綠川流域或是天外天劇場後站風情,將能讓你一飽耳福。
位於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內,前身為公賣局第五酒廠的台中舊酒廠,是重要產業遺址與歷史建築。姜樂靜說,在舞蹈排練場的紅磚牆上有美軍轟炸時留下的彈孔,若不經達人指點,一般人很難注意到這斑斑的歷史傷痕。
園區後方有長春公園與游泳池,再往民意街方向去是第三市場。姜樂靜說,她小時候經常在第三市場買生力麵。這是生活感非常鮮明,也有各階層交會的區域,很容易忽略時間的流動,一停腳可能就不只一時半刻了。園區隔著復興路的斜對角是「台中肉圓」,姜樂靜說那也是老台中人的食堂,她回憶小時候媽媽送來的便當,好幾次一打開就是兩顆胖嘟嘟的台中肉圓。
與建國路會口,是台中火車站附近居民熟悉的「火車路空」,再往右推移,二十號倉庫是鐵道藝術網絡的第一站,還有辰野金吾式的台中車站華麗建築。姜樂靜說,站在綠川流經的橋上,聽著列車轟隆行過鐵橋,感覺潺潺水流似乎在追火車;綠川在此河道廣闊,流水聲轟轟得清晰。未來,這裡會有些變化,火車路空將與綠川策略結盟,成為「綠空鐵道軸線計畫」的步行天堂。
穿過鐵橋,一眼就能望見大同國小。創校於1899年的百年校園,保留了日治時期的校舍,是台中市定古蹟之一。沿著民生路靠近自由路口有一處花草繽紛的「大同國.小花園」,這是2014年10月「 綠色方舟啟航計畫 /台中好行,西城散步——民生藝文步道整合計畫」促成社區與學校一起經營的菜園。姜樂靜也是這菜園的催生者之一,「如果學校都能打開圍牆,退出空間讓社區的人一起進來做些好玩的事,看這花園,不就都樂活了嗎?」她說。
過了自由路,就是台中女中,紅色條狀浮著白色連綿山形的圍牆一直延伸到校門口,姜樂靜介紹那是戰後「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所設計。修澤蘭的代表作品有台北的中山樓和花園新城,台灣泰半的女校空間建築,都有她的參與。
繞過台中州廳和市役所後再回到民生路,姜樂靜走進四周公寓圍繞下開出的39巷巷底,這裡是已列入市定古蹟的木構清代考棚,也是台中市唯一留存下來的清領時代建築。考棚從原來的台中州廳位置,遷移到此地當作警察俱樂部,多年後屋舍荒圮,在鐵皮包覆下,就只能抬起頭仔細看出木造斗拱,確認這裡曾是考棚。走出39巷,下次再來,未必能尋著,這是一條容易錯過的路徑,這也是達人帶路的必要。
柳川流域的生活況味
在台中護專靠三民路的圍牆內,一排四棵高拔的柚木,在台中市是十分罕見的景觀樹種。往柳川方向行走,停在台中醫院後方的停車場前,姜樂靜向四周掃視了一圈後說:「台中醫院以前靠民生路的停車場有焚化爐與太平間,連帶著葬儀社與鮮花店業者之前也聚在這裡。」說到這,姜樂靜想起了相距不遠的樂群街上是一心豆干本店,可惜一心豆干在前些日子已停止經營。那應該是除了太陽餅外,令人難忘的台中印象,可惜的是一心豆干在前些日子已停止經營。「台中的豆干,外省、本省口味都有,除了一心豆干外,萬益豆干也在不遠的中山路上,眼前民生路上也有一品香豆干,他們都是經營四十年以上的老台中人口味。」或許在旅行的背包上放上一包,嚼一嚼老台中的味道,走這一趟會更有滋味。
在沒有柳樹的柳川兩岸,由警察舊宿舍整修而成的台中文學館是文青所在,一旁第五市場的羊角饅頭、鹹粥,十足庶民氣味。
過了柳川,在柳川西路上是膠彩畫家林之助先生的紀念館,這是以林之助生前在台中教育大學任教時所居住的日式木造宿舍修復而成。紀念館裡有與街道喧囂隔絕的安靜,可以好好欣賞林之助的精彩膠彩畫,從他的畫中還能看見早年柳川吊腳樓風景。姜樂靜提醒,柳川吊腳樓的昔日風光,除了可從林之助的畫作一窺究竟外,攝影師余如季也有十分豐富的影像紀錄。
1928年落成存留迄今的台中教育大學行政樓,是簡化近世哥德式樣建築,已列入台中市文化資產。姜樂靜沿著打開的圍牆邊,進入音樂系館旁的「師道.詩道」,這是以碑林裝置展示傑出校友名錄的藝文廣場。從廣場望向校門方向的林道,是姜樂靜認為這校園最美麗的角落,緊鄰著民生路,也是民生路上最具綠意的羅曼蒂克小徑。
|
 |
國立台灣美術館大門。 |
|
梅川流域的機關林立
越過五權路後,民生路的景觀逐漸有大樓出現,視野不似前面路段的開闊,歷史感也比較不那麼濃烈。這裡已是梅川流域,而梅川在民生路這一段蓋上綠意,水流脈脈流動在公園、馬路底下,過了文化中心後才又重見天日。
走到英才路口,這裡聚集了審計大樓、國稅大樓、台中教育大學英才校區,還有郵局、公賣局等。姜樂靜指向郵局後方的老舊倉庫說:「這裡以前是綠意甚多的農業改良場,那倉庫應該就是當時農改場的倉庫吧!」
接著人聲逐漸清晰,綠園道就在眼前,順著綠園道繞向文化中心、美術館,再回到民生路上的審計新村,進行美學洗禮。審計新村在閒置十年之後,被修復活化成為台中市摘星計畫的青年文創基地,中興大學策劃的小蝸牛市集,也在假日時讓這裡活絡了起來。
麻園溪畔的美式風格
走出審計新村,就是美村路口,接下是中美街、華美街。美村路口是閒置多年的美軍俱樂部,對面一家「美軍豆乳冰」正好提示這樣的背景:這一帶是美軍時期的美軍活動範圍,難怪這裡會出現一連串「美」的路名,沿線往北走,Pub也很容易被發現。
走到忠明南路口,是民生路的尾端了,在麻園頭溪的另一岸是台中五期,過了溪,台中的城市風貌已是摩天大樓林立的十足現代都會風了。
民生路的時間軸切片非常清晰,「從麻園頭溪往綠川方向出發,正是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腳步會從美式的輕快,逐漸放緩到日式的優雅。逆流而上,也是步行民生路的一番趣味,」姜樂靜說。
民生路一日小旅行建議散步路線
☆ 步行時間至少90分鐘
第一站:一本書店
第二站:文創園區
第三站:大同國.小花園、大同國小
第四站:台中州廳、市役所、台中市警局第一分局日式建築
第五站:清代考棚
第六站:台中文學館、第五市場
第七站:林之助紀念館
第八站:台中教育大學(校本部)行政大樓、詩道
第九站:綠園道、文化中心、美術館
第十站:審計新村、美軍俱樂部(後改為彩虹賓館,現已歇業)
|
 |
帶路達人姜樂靜。 |
|
帶路達人姜樂靜
姜樂靜建築事務所主持人,畢業於東海大學建築所碩士。
她設計過不少校園與文教設施,並參與公共藝術,特色是能巧妙融入地域文化元素與調配具療癒的空間記憶,並兼顧功能經濟。2008年榮獲「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代表作包括:二十號倉庫、潭南國小(獲遠東獎)、向上國中及大墩國小(獲國家卓越建設獎)、高雄河堤圖書館,以及2016年3月完成的太魯閣新城車站。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