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讓父母瞭解孩子思考與美感的「天賦」,陪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創意思考! 【讀小說•愛閱報】提供最新女性網路文學,內容涵蓋愛情、穿越……熱門排行不錯過,一同情話綿綿來說愛∼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臺中好生活電子報
2016/07/06 第28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封面故事
從菜園到餐桌的探索之旅
孩子的第一堂食育課
七期豪宅旁的學校菜園
黎明國小樂當綠食育實驗場

 

 
 
 
 
從菜園到餐桌的探索之旅,孩子的第一堂食育課。

從菜園到餐桌的探索之旅
孩子的第一堂食育課

文/林韋潔、李政青;攝影/澄攝影;圖片提供/主婦聯盟、東海•美食育基地

從孩子出生起,爸媽就為了該讓他吃什麼而傷腦筋。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卻被許多美味但不健康的加工食品所吸引,也可能出現挑食的壞習慣,影響他一輩子的健康。讓飲食教育向下扎根,教孩子選擇吃正確食物的能力,這場覺醒運動的風潮,已從歐美日吹向台灣。一切得從認識食物、瞭解食物開始,不妨讓孩子來趟「從菜園到餐桌」的探索之旅吧!

「該吃什麼好?」這是自孩子出生以來,每個媽媽都不斷煩惱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孩子需要健康均衡的飲食,才能好好長大,但在日常三餐裡,能否讓孩子攝取到成長所需的營養素,讓孩子遠離加工食品、懂得為自己選擇好食物?這恐怕是連家長自身都必須面對的難題。

現代許多家長很重視孩子的課業成績、課餘生活與才藝表現,但對家庭的飲食品質卻不一定願意花很多心力去經營,寧願將日常三餐飲食的內容和品質,交給坊間各種食品廠商或店家來決定。不少學生喜歡買炸雞、奶茶、可樂等高熱量、低營養的食物果腹,不喜歡吃蔬菜,更討厭吃營養午餐,挑食的問題嚴重。「這反映出父母親對於兒童飲食教育,長久以來的匱乏。」知名親子教養作家番紅花如此觀察。

有健康的國民,國家才有未來

在台灣,大約每四個兒童就有一個體重過重或肥胖。根據研究,肥胖的孩子長大後持續肥胖的比例高達八成,而且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跟著增加。兒童肥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還是來自不正確的飲食習慣。而不良的飲食習慣日積月累後,將導致下一代的壽命比父母還短!

然而,唯有健康的國民,國家才有光明的未來。

像日本就有很清楚的體認,是全球第一個將食育立法的國家。日本早在2005年就通過《食育基本法》,要求孩童的監護人或教育關係人,必須肩負起食育的責任,同時將食育列為中小學的必修課,要建立學童健康的飲食習慣、飲食知識,培養良好的食物判斷力,同時要對食物心存感謝,不僅保留了日本的飲食傳統,也是面對食安問題根本的解決方法。

「食育」的議題在歐美也同樣備受關注,不少國家紛紛倡導使用在地當季食材,教孩子認識食物,體驗做料理樂趣。像2010年,美國國會將每年10月訂為「從農場到學校月」(National Farm to School Month),全美各地的公立學校開始推行「從農場到學校」計畫,學校向當地農場採購食材,有些學校在校內闢菜園,讓學童認識食物生產,進行跨越校園的食農體驗,同時擴展社區的市民農園、蜂園,要重新建立社區與食物、土地的連結。美國總統夫人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也以身作則,在白宮裡開闢一塊有機菜園,邀請小學生一起來種菜。

 
大部分孩子會挑食,是因為不吃沒看過或不認識的食物,但親手種出來的菜,就會願意去嘗試。

英國名廚推動飲食革命

英國知名型男主廚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以擅長使用有機食材聞名,他也是英國校園食育的推手,和「世界飲食革命日」的發起人。

傑米從多年的廚師專業養成經驗中體認到:食物的力量不僅只是填飽肚子,他認為,從土地滋養而出的果實到餐桌享用的過程,只有透過親手烹飪,才能重新連結人與人、人與土地,建立起友善的美味關係。

當他發現,在英國,每五個十一歲的學童,就有一個過胖,而肇禍的元兇,來自糟糕的飲食習慣,以及個人缺乏料理食物的技能時,他決心「翻轉餐桌」,在英國推動校園「廚房菜園計畫」(Kitchen Garden Project),讓孩子在學校菜園裡體驗耕種、收成的樂趣,還在2012年發起「飲食革命日」,希望透過飲食革命,教育每個孩子關於食物的知識,鼓勵所有家庭重拾烹飪樂趣。後來他更號召了三十萬英國人共同連署,成功將校園飲食改革的提案打入英國的教育政策。

2014年,英國教育部正式將「烹飪」列為所有十四歲以下學童的必修課程,低年級孩子需了解食物的來源及基礎飲食原則,學會製作簡單的輕食;中年級要能掌握基礎烹飪加熱技能,並清楚當季概念及常見食材的加工處理過程;十四歲畢業時,需學會自己煮出一餐足以餵飽自己與家人的營養餐點。現在,英國的中小學生在畢業前,都必須學會製作二十道料理。

事實上,大部分孩子會挑食,其實就是「不吃沒看過或不認識的東西」。若是讓孩子親手去看、聞、摸、去切,最後自己煮出一道菜,相信孩子所有的主觀意識都可以改變,開開心心把親自做的菜吃光光。

 
孩子在栽種過程中,瞭解每天吃的食物都是農夫流汗耕種的成果,能讓他們更珍惜食物,也能培養正確的飲食觀念。

讓孩子從小瞭解食物、健康與環境的關聯

隨著近幾年食安問題在台灣掀起熱議,讓國人認識從產地到餐桌的各個環節,已刻不容緩。

台中市政府相關部會也致力推動食農教育,期待孩子們能夠從小瞭解食物、健康與環境之間的關聯。教育局長彭富源表示,「學校如果能將教育的觸角延伸,讓孩子在栽種過程中,了解每天吃的食物都是農夫流汗耕種的成果,不但能讓他們更珍惜食物,也能培養正確的飲食觀念。」

這幾年來,台中市已有不少學校身體力行,帶著孩子利用校內閒置空間栽種蔬果。其中,國光國小可說是市內最早推動食農教育的學校,自九十三學年度起,學校即將生態教育列入學校本位課程,藉由校舍改建與拆除的機會,讓校園內的水泥柏油逐漸退場,改變成耕學園種植有機蔬菜,生態池裡有魚蝦可撈,還有夢田專種水稻。而蔬菜、稻米收成後,還可以直接煮成午餐,學童吃到都特別開心。

近三年來,黎明國小、樂業國小、月眉國小不約而同在校內開闢農地,讓學生種菜、種稻。自從台中月眉國小在校園內開闢了三分地大小的無毒農園後,全校200多位師生共同翻土、耕作,收成的蔬菜讓學校的營養午餐也可以有免費的機會,有時甚至多到可以讓學生帶回家,家長收到沒有農藥的菜,都非常開心。月眉國小還養了鴨,學生放學前還得將鴨子趕回鴨寮。

另外,像三田國小因校內沒有足夠空間種植,但他們換個方式,轉而認養學校周邊的農地,同樣可以讓學生體驗農耕生活。

 
現在有些學校會安排課外教學,帶著孩子到菜園參觀。

市府積極推動食農教育

為了鼓勵學校重視食農教育,自104年度起,台中市政府教育局推動「我的Farm心園」食農教育試辦計畫,遴選台中市三十所學校辦理。校方可以利用盆栽、花台、校內閒置空地或承租校園旁休耕土地進行農事體驗,並結合家長及志工進行課程安排。為了提升台中市學校師生「均衡飲食」、「愛物惜物」的良好品德觀念,市府也鼓勵學校利用校園內閒置土地種植農作,進行耕種體驗,並認識在地糧食、了解地產地銷的食物旅程觀念,以達到食農教育向下扎根。課程中除了讓學生實際參與種植體驗,並融入相關領域課程,教導認識在地糧食生態,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地產地銷的飲食觀念。

有鑑於許多學校雖然有心推動食農教育,但教師們普遍因農事經驗、知識不足而卻步。台中市政府農業局在104年度特地舉辦了「台中市食農教育規畫及推廣補助計畫」,除了針對台中市農業推廣人員及教師分別舉辦食農教育研習營外,並在上下學期和信義國小合作,試辦食農教育。並有設計完整的活動與教案,期望於日後編寫「食農教育指引手冊」供各校參考。

未來,教育局將在各個行政區選定四至五所學校,做為食農教育推廣種子學校,透過「小小食農工作坊」,請種子學校分享食農教育、農耕經驗,並結合大專院校相關系所的學生投入推廣。另外,還將舉辦「小小食農市集」,提供學校農作物銷售或交換機會,讓學生能夠認識農作物銷售歷程,連結食農教育精神及社會公益意義,深化環境教育成效。

「當我翻開落葉堆肥時不禁嚇了一跳,因為裡面有很多蜈蚣、毛毛蟲、蚯蚓…我更好奇,原來小蟲子可以幫忙鬆土啊!」在104年度試辦的食農教育中,不少學生都有類似的轉變,原本以為土壤很髒,菜蟲、蚯蚓很噁心,但上過課以後,想法都慢慢改變了。如果每個孩子都能對於食物的生產歷程有清楚的認知,相信我們的地球會有不一樣的未來。

TOP

 
 
 
 
七期豪宅旁的學校菜園,黎明國小樂當綠食育實驗場。

七期豪宅旁的學校菜園
黎明國小樂當綠食育實驗場

文/李政青;攝影/澄攝影

台中七期豪宅旁,有座號稱地價最貴的小農場,這裡是台中推展綠食育最早的實驗基地。最初在主婦聯盟協助下,讓黎明國小奠下綠食育的良好基礎,現在孩子慢慢學會選擇食物、珍惜食物,這比考試得滿分,對他們一生的影響更重要。

站在黎明國小門口往外遠望,七期豪宅毗鄰接踵,夜裡燈火輝煌令人目眩。轉個身子面向校園,一旁映入眼簾的,居然是一座近百坪大的菜園,裡面種了五、六種蔬菜,被戲稱是「台中市地價最貴的農場」。

原本這裡不是菜園,而是教師宿舍拆掉後的空地,種些教學用的植物。2013年,主婦聯盟和黎明國小合作「綠食育國小實驗計畫」,這塊空地正式變身為替孩子們進行食農教育的場所。

與主婦聯盟合作綠食育實驗計畫

「這件事情很需要行政奧援,如果行政機關願意支持,成功機會比較大,」談起當初這項計畫,主婦聯盟台中分會副主任張明純表示,「我們希望教育局看到這種飲食教育會改變學生的飲食行為,可以把它當作教育政策。」

回想起當初合作的契機,黎明國小校長陳華誕說,「那時綠食育的議題剛出現,我們想做但不曉得如何切入,正好主婦聯盟幾個幹部來訪。」為了讓綠食育從小扎根,但顧及學校一年級新生還在適應環境,整個計畫以二年級為主,從綜合課程與彈性課程撥出四堂課先做認知教育。主婦聯盟的志工們透過繪本、實驗與遊戲,讓小朋友了解零食存在許多傷害身體的添加物;接著,又花了十堂課左右的時間,帶領孩子一同下田實作、觀察和採收。

課程之外,還舉辦「綠食育小廚師體驗營」開放全校參加。在營隊裡,學生要認識食材、學種菜、煮午餐,親自料理三菜一湯,同時透過「口味大不同」的遊戲,從食物外觀、氣味到料理後的口感,教孩子分辨有機蔬菜與慣行農法蔬菜的差別。此外,主婦聯盟還針對學校老師,舉辦兩場研習營。

「讓孩子辨別什麼是未加工的食物、什麼是加工後的食品,對一輩子的影響很大。」校長陳華誕說。整套課程實施後,學校老師都確實感受到學生的健康飲食概念提升了不少,曾經有學生帶零食到班上,一旁的同學看了成分標示後說,「這個有色素你還吃喔?」也有老師知道食品添加物對健康的危害後,便不再買糖果餅乾作為獎勵了。

 
學校菜園不灑農藥、不施化肥,難免會有蟲蟲危機,但也讓孩子瞭解「太漂亮的菜不安全」。

每個學生畢業前至少要種一次菜

計畫結束後,黎明國小將綠食育的做法延續下來,並相繼爭取其他單位的支持與協助,如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新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等。由於以前南屯四周都是田,不少家長小時候都有務農的經驗,因此學校的愛心志工是最好的農作指導員。

目前中高年級的班級可以輪流認養菜園種菜,利用早上的晨光時間、下課時間及放學前的空檔種菜、除草、澆水;採收之後,各班可以自行找時間烹煮、品嘗。低年級的學生則以認知層面的課程為主,配合圖書館設計綠繪本的閱讀主題,先建立健康飲食的概念。

由於黎明國小位在七期重劃區旁邊,家長社經地位都不錯,孩子大多在高樓大廈中長大,學校菜園是他們難得可以接近土地的機會。有的孩子從沒摸過泥土,一開始覺得很髒,經過幾個月實作下來,逐漸改觀。園藝組組長黃玉萍觀察,「小朋友很可愛,拔草會哀哀叫,一直說很累、手很痠,等到採收的時候就會特別珍惜。」曾經有學生剛開始不想種,認為去超市買也很好吃,不需要這麼辛苦,結果採收的時候,有同學開玩笑要拿她的菜,小女生反而不肯了,因為是自己辛苦種的菜,捨不得送人。

 
黎明國小位於七期重劃區旁,很多孩子在高樓大廈中長大,甚至從沒碰過泥土。

農事體驗影響深遠

目前學校採用有機農法種植,不灑農藥、不施化肥,所以菜被蟲吃光是常態,但是師生卻從蟲蟲危機中,學到寶貴的經驗。像菜園裡種的高麗菜被紋白蝶的幼蟲吃掉不少,但等幼蟲吃飽長大化蝶後,高麗菜又繼續長出新葉來,神奇的是,蟲害就不見了。這個現象讓黃玉萍老師十分驚喜,「原來蟲吃剩的,就是我們的。」親身觀察過後,小朋友回去就會告訴媽媽,太漂亮的菜不安全。

「推動綠食育,對孩子來講,現在還看不到立即的成績,但往後絕對會看到影響。」校長陳華誕篤定的說。教育經常被形容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事業,綠食育相當能體現這個精神。

黎明國小

地點:台中市南屯區黎明路二段555號
開始推動食育時間:2013年
教學方式:種菜、綠繪本、小廚師體驗營

TOP

 
  完整文章請見:《臺中好生活》七月號NO.17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