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Magic,只有Basic!【經理人月刊電子報】以實用易學滿足經理人的管理需求,讓你提升管理能力無負擔!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想輕鬆成為新時代的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07/19第373期
 
焦點議題
  實用祕技
 

高成效的唯一祕訣:一次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

 

撰文/張玉琦

文章來源 《經理人月刊》2012年7月號

專注是效率的基礎。真的把事情做完的人,做事都非常專注且充滿活力,能在紊亂中仍舊深思熟慮,保持冷靜。一次只做一件事,不但能完成最多重要的事,所花費的時間也更少。

2009年,兩位西北航空(Northwest Airlines)的機師因為飛機偏離航道150英哩而被吊銷執照。當塔台試圖聯繫他們時,他們正在使用筆記型電腦安排之後的航班,沒注意到飛機已經超過機場。

機師因為太過注意未來的航班,卻忘記航行中的飛機,很不可思議嗎?想想你上次邊開車邊講電話、看簡訊、查e-mail是什麼時候。你覺得開車不用太專心,所以不管是在等紅燈,甚至車子在行進當中,你都敢任由自己分心做別的事。問題是,研究顯示,邊開車邊講電話發生意外的機率,是專心開車的4倍,相當於酒精濃度0.08的人開車肇事的機率。

試將安全駕駛、準時抵達目的地,想像成你手邊正在進行的工作,將沿途中所有令你分心的事物,想像成你在辦公環境裡會面臨的干擾(除了講電話、看簡訊、查e-mail,或許還包括環境太吵、老闆臨時派來一項任務、上網買東西、瀏覽新聞網站等)。即使你像喝酒上路一樣不專心工作,當然還是有可能安然抵達終點,但是你也有可能走錯路、緊急煞車,甚至發生意外。

多工、分心=效率不彰

根據美國精神病協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的界定,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的主要症狀包括:經常無法專心在工作上;經常在面對面談話時,好像沒有在聽人說話;經常無法好好安排工作和活動;容易因外界的刺激而分心。

你或許並不是精神醫學上認定的ADHD患者,但不可諱言地,你是不是覺得上述症狀,你好像多少有個一、兩項,甚或全部都有。誠如ADHD治療專家愛德華.哈洛威爾(Edward Hallowell)所言,現代職場環境已經讓愈來愈多人出現注意力缺乏的特質(ADT, Attention Deficit Trait)。

對此,MIT史隆管理學院數位商務中心研究員麥可.史拉格(Michael Schrage)指出,分心最大的影響就是生產力和績效表現。

直接的證據是,分心會降低大腦「工作記憶」的容量。工作記憶指的是我們在從事複雜認知作業時,儲存和運作短期記憶訊息的能力。過去,心理學家認為,我們的工作記憶能存放7項資訊;現在普遍的看法則是,人最多只能同時處理2∼4項元件,甚至更少。

換句話說,在記憶體有限的前提下,同時處理多項工作任務,並不會擴充工作記憶,反倒會互相排擠,讓你抓著新的就忘了舊的,變得健忘,就像ADHD患者一樣:工作記憶無法持續記住「現在正在做的事」,只要有新的刺激出現,就會覆蓋之前的記憶,只能專心於接踵而至的工作、處理當下的事物。

專注、投入=最高績效

雖然在高度競爭的職場上,多工(multitasking)幾乎已成為無奈的現實,但是當你同時處理兩件或更多件任務時,情況並不是像是你認為的邊開車、邊講手機那麼單純,而是在一連串事物上快速地轉移注意力,每一次轉移都需要重新聚焦。若是其中一件事情愈複雜,需要的注意力愈多,轉換到另一件事所需要的「切換時間」也愈長,導致我們愈容易會遺漏另一件事的內容。

密西根大學大腦、認知與行動實驗室(Brain, Cognition, and Action Laboratory)主任大衛.麥爾(David Meyer)直言,透過訓練,人們固然可以有更好的多工策略,但就算訓練到筋疲力盡,仍然無法達到每次都全神貫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效果。多工的本意是為了追求效率,但麥爾的研究發現,同樣是完成兩項工作,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人所花費的時間,比起在兩件事之間來回切換的人,節省了25%。

由此可見,專注是效率的基礎。海克.布魯奇(Heike Bruch)和蘇曼特拉.戈夏爾(Sumantra Ghoshal)在《主管別瞎忙》一書指出,高達90%的經理人都把時間浪費在缺乏效率的活動上,只有10%的經理人真的把事情做完──這群人做事非常專注,充滿活力,在紊亂中仍舊深思熟慮,保持冷靜。

專注的經理人多半採用「由內而外」的工作方式,有明確的目標和優先順序,也會確保所有活動都有助於目標的達成,所以會堅持每天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不讓自己迫於時間壓力與外在環境,而讓急事、瑣事干擾了重要的事。反之,缺乏效率的經理人則多半採用「由外而內」的工作方式,容易受到外在條件與情勢的衝擊,心理上也會因為工作內容、上司或同事而分心。

更重要的是,當你專心一致,高度投入於目標之中,發揮出自我最大的能力時,你不僅能完成任務,你更會感到滿足,毫不倦怠,對自己充滿自信,覺得人生更有意義。

美國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稱這種全然的專注為「心流」(Flow),是人類的最優經驗。他在《快樂,從心開始》一書中說明,「最優經驗的主要特色是,經驗本身就是個人的目標。當初你或許希望透過工作達到某種目的,但你的工作若能令你全神貫注,最後你的成就感反而來自工作本身。」

更多精采內文請詳見本期經理人月刊《專注的技術》

  主題學習
 

【王志仁專欄】競逐國際人才

 

 

文章來源 《經理人月刊》2012年7月號

提供創新和創業舞台,不是台灣人也能在這裡成功,以未來願景取代眼前支票,是台灣一直以來的籌碼。找到自己被需要的價值,並依此找到需要的人才,是恢復人才市場機能的第一步。

台灣的人才市場,特別是經理人市場,在過去十年失靈,是經濟轉型和升級不順的原因之一。有一部分工作機會,隨著企業和產業外移,而跟著遷走;還有部分雖然留在台灣,卻因為大陸、香港和新加坡可以提供兩倍甚至三倍以上的薪資而被挖走。

隨著市場和競爭的全球化,對於人才的追逐,早已是全球化。擅長幫新創公司辦理到美國股票上市的金融業主管,熟悉無線通訊4G技術的研發高手,替全球五百強企業做品牌諮詢的資深顧問,這些人不管到哪裡都很搶手,而且一個人就能組織並管理好一個團隊,甚至是跨國的團隊。

當英語解決了不同國籍工作者的溝通問題,當電子郵件、手機和電話會議解決了跨區之間的時差問題,人才的流通就很難再被限制住,尤其是愈來愈多城市廣設國際學校,解決這些人才的子女就學問題,讓他們更無顧慮。

台灣有培育人才的傳統,從家庭到學校到社會,主流價值都支持這件事。大批政務官和學校教授,都是海外名校博士,與新加坡和香港相比毫不遜色,年初總統大選是來自倫敦政經學院和哈佛的兩位博士之爭,全世界罕見。

連來台讀大學的僑生,也在台灣得到鍛鍊和發展的機會。來自香港的林百里,來自緬甸的周永明和來自馬來西亞的潘健成,畢業後選擇留下並參與創業,先後為台灣貢獻了廣達,宏達電和群聯等三家股票上市公司。

台灣有善用人才的傳統,但那更多是在台灣本地市場,以及以中文為工作語言。面對北京和上海背後所代表的中國市場,以及以英語為工作語言的香港和新加坡,原本在爭取國際人才就動作慢的台灣,更加沒有優勢,同時面臨本地人才流失的窘境。

換個角度看,人才流失也是人才輸出。那些有台灣經驗的經理人,在海外工作也可能是一種人才儲備,日後有機會對台灣產生貢獻,就像1970和1980年代到美國留學,畢業後留下工作,並在1980和199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時回來參與的那一批。至於留在當地的,日後有不少成為台灣企業往歐美發展的人才來源。

關鍵在於,留在台灣的經理人,能做些什麼,創造自己和組織的機會,進而提供夠吸引力的報酬和發展空間,加入競逐國際人才的行列。張忠謀的成長,求學和工作經歷,原本和台灣沒有交集,卻能在台灣發展半導體業的計畫中,被延攬加入,其後造就一家國際知名企業,就是例子。

提供創新和創業舞台,不是台灣人也能在這裡成功,以未來願景取代眼前支票,是台灣一直以來的籌碼,而不是以更大市場和英語更方便勝出。找到自己被需要的價值,並依此找到需要的人才,是恢復市場機能的第一步。

王志仁
《數位時代》總主筆。1994年進新聞業,從事財經、科技領域報導,曾與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茲、英特爾創辦人安迪•葛洛夫等多位具全球影響力人物對話;多次受邀擔任思科、惠普和interbrand等外商企業論壇及年會主持人。

更多精采內文請詳見本期經理人月刊《專注的技術》


7/28(六)經理人晨讀會,凱撒大飯店連鎖副總裁武祥生邀您一起為自己出征!

 

 
  訊息公告


訂文學類電子報,沉浸書香再抽好禮!
古人說的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讓我們跟著文學類電子報,一起沉浸書香、悠遊書海,探索新世界、事物。現在訂報,還可抽好禮!

人生必修的生死課
在我的醫師生涯中,也曾有過用盡各種治療方法,仍然無法挽回患者生命的經驗。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時,我非常痛苦,同時也體認到醫療能力的有限。

本文章由《Manager Today經理人月刊》授權刊登, paper.udn.com聯合電子報 代理發行
更多內容請見本期《Manager Today經理人月刊
電子報發送內容如有任何疑問或欲轉載請聯絡 service@managertoday.com.tw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