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8/21 第48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經理人月刊網站  |  經理人粉絲團  |  
 
--------------------------------------------------------------------------------------------
 
--------------------------------------------------------------------------------------------
 
--------------------------------------------------------------------------------------------
 
 
 

 

選擇工作的標準:機會遠比安穩重要,事業遠比金錢重要,未來遠比今天重要。

—— 李開復,創新工場董事長

〉〉看更多

 

研華科技實習計畫:跳脫學校的理論空談用可行的點子,展現價值

採訪•撰文 / 韋惟珊 編輯 / 張良姿
文章來源 《經理人月刊》「自學!麥肯錫的專業養成術」

「假設要在幾天內讓一張EDM被3000萬人看見,預算無上限,你會做哪些安排?」這是研華科技面試暑期實習生的考題,幾年下來答對的考生只有一個,對方第一句話不是自己打算如何規畫與執行廣告,而是反問「是在台灣市場執行?」


「這題的關鍵,不是怎麼做,而是台灣根本沒有3000萬人。」負責出題的研華數位行銷創新中心課長李昱弘說,唯有想法觸及執行面,才有可能考慮到3000萬人不是可達成的目標,這也是研華實習計畫的目的:不是讓實習生進來打雜,也不只是負責蒐集資料和寫報告,「我們希望經過這兩個月,他們能成為一名戰士,具有職場實務思維,以後能直接上場打仗,因此,學生不能認為自己只是實習生,而要想成是公司正式聘用的一份子。」


研華人力資源處管理師陳文馨進一步解釋,為了確保學生進到研華,真的可以實作和學習,每年在進行招募暑期實習生之前,都會動員全公司,由各部門提出可讓實習生參與的專案和所需名額,統一審核後,挑出適合者,像是內容行銷、舉辦研討會或開發App,之後才會開放學生投遞履歷。學生還要到內湖總部參加暑期實習生「Open House說明會」、並通過筆試和面試的關卡,才有機會進入研華實習。


滿口理論沒有用,能執行才是重點


關於實習生挑選標準,李昱弘以行銷部為例,他曾設計一個筆試題目,要求學生以英文撰寫一頁A4,說明曾經看過最棒的B2B廣告案例。這是考英文能力,以及測試應徵者對B2B定義的了解,「這些你都可以事先讀書、查字典補足,但最重要的關鍵,是想知道你的思維是不是已經社會化。」


光是一頁A4,李昱弘就能判斷出此學生是滿口理論、想法天真的「學院派」,還是研華想要的「社會化」:能在分析廣告的同時,一併考慮到公司規模、所屬的產業環境、投入的資源多寡、以及最後帶出的成效。「我只要簡單換算公司規模和投入資源,就知道這個創意能不能在研華執行,這才是真正落地、把自己當作研華員工看待的報告。」


每一份筆試報告都會交由5個主管審核,從英文能力、邏輯能力、對產業的理解程度、以及確實可執行的程度進行評分,進一步篩選出面試的人。至於資訊和軟體部門,則會要求繳交作品,顯示對軟體操作和相關知識的熟稔度,同時也和行銷部一樣,學生都必須證明腦中的點子足以執行。


善用實習身分,為公司創造價值


李昱弘坦言,公司並不期待實習生能提出多麼偉大的點子,但只要主動提出意見,研華都會再三思考可能性,有些最後就會變成可行的方案。


他舉例,曾有個實習生設計廣告時發現,在歐美推動再生能源產品時,放上風力發電的風車點閱率會比較高:但在亞洲,則是放上太陽能板會有比較好的效果。當他提出這個觀察,促使行銷和產品人員進一步思考,才明白風力發電在亞洲普及率低,不容易吸引點閱,往後就依照這個邏輯來設計網路廣告,提升行銷資源的效率。


研華的暑期實習計畫已經邁入第3年,李昱弘笑說,學生會想出各種很瞎的點子,在聽的當下可能會在內心翻白眼,不過,這些想法會刺激主管們彼此討論實行的可能。他回憶,有個實習生在會議上提出想藉由動畫,讓產品介紹變得更有趣,一開始大家只是一笑置之,想說怎麼可能給忙碌的經銷商們看卡通?但在會議結束後,主管們開始討論以圖像介紹產品的可能性,因而想出了資訊圖表(infographic)的做法,真的提高了產品的活潑感,經銷商也覺得資訊變得更好接收。


「實習生能帶給公司的,遠比想像中的多。」研華給予實習生各種實戰機會,也同樣珍惜學生給予的回饋,讓想法與實務結合,幫學生蛻變成獨當一面的工作者。


...詳全文

 

華研國際何燕玲:我們是音樂服務業不是唱片公司

採訪 / 齊立文、張玉琦 撰文 / 張玉琦
文章來源 《經理人月刊》「自學!麥肯錫的專業養成術」

歷經產業的動盪起伏,環繞著音樂而衍生的一切,除了消費者始終需要音樂之外其餘的都會改變。所以,華研還要加碼投資內容,積極構思演藝的多元形式,「我們雖然叫做唱片公司,但是我們做的是以音樂為基礎的相關服務。」
...詳全文

 

什麼懲罰你還樂得去做?從「冰桶挑戰」看慈善團體如何顛覆做善事的邏輯

撰稿 / 張玉琦

近一個月來,網路上最受矚目的慈善活動:冰桶挑戰。此活動乃是由美國漸凍人協會,學名為肌萎縮性脊髓側所硬化症,俗稱漸凍人發起的公益活動。挑戰方式很簡單,在自己頭上倒一桶冰水,點名3個人進行冰桶挑戰,被點名的人必須在24小時之內做出回應,他可以選擇在自己頭上倒一桶冰水,或是捐出100美元給漸凍人協會。

...詳全文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