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下降,就排促銷、提高銷量就對了?向孫正義學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老闆問你工作成果時,你會怎麼回覆?報告老闆,一切都很順利,或是大致沒有問題,還是遇到了什麼困難。如果這些話你的老闆通通都聽不進去,只會一味的要求數字、數字,除了數字一切免談,你會做何感想。
但在日本軟銀,無論日常的報告、聯絡、商量,如果不根據數字說話,則沒人會理你。這也正是孫正義解決問題的成功之道。
許多人遇到問題的第一個反應,通常就是趕緊思考該採取哪些行動,好來解決眼前的問題。例如,業績連續幾個月下滑,大家就開始思考,是否該採取降價促銷,或是加強廣告宣傳,亦或是提供贈品等等。就是趕緊採取因應措施,以免問題持續擴大,要是能夠直接解決問題,那就更好了。
上述這個問題的處理過程聽起來很熟悉,很多人都是這樣做,看起來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你有發現嗎?如果仔細的去想想,又好像那裡有點不大對勁。
許多白領族在遇到問題時,很奇怪的,都是直接想解決的作法,卻從來不先去尋找造成問題的根因是什麼。這不是很奇怪嗎?如果不知道問題造成的原因,又怎能找出適切的方法來對症下藥呢?就像是病急亂投醫一般。如此簡單明白的道理,卻經常意外的遭到忽視,大家只會急著去想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卻大喇喇的省略許多基本處理事情的步驟。
製造業有 QC 七大手法,那麼白領族呢?
同樣的狀況,如果改找訓練有素的製造業的人來看,結果就會完全不同。在製造業中,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步驟早就深植人心,有知名的 QC 七大手法、8D 問題解決法,以及品管圈(台灣稱之為團結圈)等等。在確認遇到的問題後,要先調查現況、蒐集數據,然後應用適當的統計方法來整理分析數據,之後找出主要原因、制定對策,接著檢討對策實施的成果並確認效果,然後按照 PDCA 的循環持續改善。
在這些做法中,有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數值化」,因為,
將「問題數值化」以後才得以衡量,才能夠掌握現狀,才能加以分析,才能設定具體目標,才能找到「要達成目標的那條路」。也才不會天馬行空盲目的亂試解決方案。
白領族在遇到狀況想要分析原因時,往往缺乏現成的數據,不像機器設備容易取得數據,因此就很自然而然的跳過這些步驟,直接提出解決方案,就會產生無法有效預估執行成果,只能亂槍打鳥,憑感覺做事的現象。例如:年底快到了,業績與目標還有一段距離,大家就想著若不採取行動,那麼年底業績勢必無法達成。行銷單位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從 11 月起降價 20%,可是當你問他,為何是 20% 而不是 30%,為何要從 11 月才開始,這樣時間夠嗎?行銷單位的答覆通常都是這是根據過去的經驗,但如果發現降價幅度不夠或是時間不足,這時再來做調整就是了。
數值化是「工具」而非目標
一講到數值化,大家一定馬上就會聯想到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這個許多企業將之奉為管理圭臬卻又經常沒有發生實質效用的管理工具,有時還會產生反效果,但更常見的則是誤以為設定了 KPI 就以為管理工作已經完成了,績效就會自然發生。
KPI 只是目標,KPI 要能明確的衡量就必須要先數值化。要 數值化首先就要考量這個數字是否能夠容易取得,這個數字是否能合理恰當且有效地反應狀況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不管做再多的數值化、訂定再多的 KPI 也是沒用。
許多人其實只是將目標數值化,而不是利用數值化來當作「解決問題的工具」,才會讓數值化背上了汙名。
我們遇到問題時,往往不知該從何下手,就是因為對現況的掌握度不足,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但如果將問題改成數字,即能正確掌握現況,將問題的根本要因明確化,乍看之下完全摸不清頭緒的大混亂狀況,就可以在數值化後看清真面目,就能找出解決方法。
數值化的一大好處,就是能看清在達成目標之前該做什麼?只要進行數值化,就會知道「問題」在哪裡。
孫正義的數值化工作術...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