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5/07 第66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台灣光華雜誌以雙語報導台灣鄉土情懷,掌握台灣也放眼國際。包括資訊新知、藝術文化、生態環境、社會經濟、休閒旅遊等,清新的編排,寫實的報導,抒解生活的壓力,增加自我進修的實力,隨書看台灣,是國際友人瞭解台灣的最新資訊,是外籍人士瞭解台灣的主要刊物。
許孩子更寬闊的未來
「我是兒童,我有權利」特展
【文•陳群芳 | 圖·林格立】

還記得小時候的作文「我的志願」嗎?多年過去,你長成你想成為的大人了嗎?那些曾束縛你的教條,仍默默影響著你嗎?

兒童權利之父雅努什.柯札克說:「每個孩子都有權利擁有自己的夢想和秘密。」、「如果禁止孩子吵鬧,就像是禁止心臟跳動。」我們的現在,構築了孩子的未來,現在就來了解兒童權利,一起打造對孩子友善的世界,讓他們長出獨一無二的美麗姿態。


1989年聯合國頒布《兒童權利公約》,宣示大人會盡力讓兒童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這四大基本權利。台灣在2014年將公約納入國內法,但多數的民眾對兒童權利的概念仍十分陌生。去年適逢公約頒布30周年,國家人權博物館(以下簡稱人權館)在景美園區舉辦了「我是兒童,我有權利」特展,讓人權教育向下扎根。

創造親子對話空間

走入展區,立刻被眼前的多媒體裝置吸引,螢幕裡童趣的動畫,有展開翅膀的小童搭配「請給我們做自己的自由,讓我們自由翱翔」的文字;一扇開啟的窗,代表的是「請為我們打開理解世界的大門」。這些由公約內容轉化而成的動畫,彷彿孩子對大人發出的誠懇訴求。

翻閱《兒童權利公約》的內容,其對生命、自由、尊嚴等權利的追求,與《世界人權宣言》相似。負責企劃特展的人權館展示教育組秘書錢曉珊表示,兒童個子小、力氣小,無法獨立養活自己,相對弱勢,所以需要大人的保護與照顧;但仍要尊重他們是有想法的個體,我們不能剝奪他們的聲音,必須尊重聆聽,審慎評估意見是否可行。

展覽籌備期間,錢曉珊走訪小學、國中、高中,向孩子介紹兒童權利,蒐集孩子的想法。有人希望打破制服裙的規定改穿褲子,有孩子想爭取打球的時間,有的則希望能有選擇餐食的自由……。這些看似微小的心願,反映的是大人在不自覺中,習慣替孩子做決定,忽略了孩子表達意見的權利。錢曉珊鼓勵孩子將想法畫成創作,而孩子的發言及作品被做成影像,在展區內播放,讓特展成為孩子發聲的平台。

為跳脫公約條文生硬的刻板印象,人權館邀集專家及深耕兒童權利的民間團體,共同將文本轉譯。研究兒童文學的林真美與台灣插畫家們,將54項條約創作成16幅繽紛生動的繪畫。又或透過VR互動裝置,點出大人常對孩子講的酸言酸語,只要對著螢幕揮手抹去,就會跳出正面的表達方式等,各種有趣的題目設計,讓大人小孩都能在展覽裡玩得開心。

華人社會長久以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認為小孩甚麼都不懂,乖乖聽大人的話就對了……的想法,早已根深蒂固刻進骨子裡,觀念扭轉不是一時就能達成。錢曉珊強調,了解兒童權利不是要責備父母,而是開啟對話、討論的空間,成為改變的契機。

體制內的小革命

行動,才能讓理想成為現實。親子共學促進會便是一個致力落實兒童權利的團體,提倡親子間不打、不罵、不威脅、不恐嚇、不利誘,開啟小孩與大人間平等對話與相處的方式。他們帶著孩子參與社會議題,318學運時在立法院外駐紮支持;發起「兒童連儂牆撐香港」聲援香港反送中運動,與孩子共同在生活中貫徹他們所相信的平等、自由、民主等普世價值。

親子共學促進會也持續推動對兒童友善的環境,例如促成台鐵親子車廂的設置。親子共學促進會理事翁麗淑表示,不希望大眾認為是怕吵,所以把親子驅趕至特定車廂,而是希望大家理解長途旅行對小孩來講很不容易,空間狹窄、無聊、不能玩,有違孩子想玩、好動的本性,不能一味以成人的立場,要求孩子守秩序、不吵鬧,以符合社會對兒童不切實際的規範。

同時也是國小老師的翁麗淑,在教育現場20多年的觀察,升學主義的價值觀,始終換湯不換藥。小學生除了學校作業外還要應付安親班的功課,陷在僵化背誦、抄寫的循環裡;而翁麗淑鼓勵學生閱讀國語日報、寫日記等非常規的作業形式,雖能增進理解力與思考,卻常因看不到成績效果而得不到家長支持。當小孩在反覆練習後能不加思索寫出考題的答案時,多數成人引以為傲,翁麗淑卻看到危機。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看起來井然有序,卻缺乏創造力與想像力,「大家都長得像是罐頭一樣。」翁麗淑說。

在翁麗淑的課堂裡,她致力讓孩子看見世界多元的樣貌,例如課本提到王永慶,形容他是白手起家、創造就業機會的企業家;翁麗淑則會將六輕氣爆、王永慶娶了多位太太等其他面向一併提出與學生討論;又或是在課堂上介紹女性科學家、同志運動員等,帶入性平教育的內容。人是立體多面向的,翁麗淑希望孩子看到的世界是繽紛而多元,成功的定義不會只有賺大錢一種,投身友善耕種的小農,也擁有屬於自己的成功。

對比教育界對教材的保守,翁麗淑認為,教育必須走在時代的前端。不論是情感教育、性平教育,都應該把世界敞開在孩子面前,讓他們看見世界各式的樣貌,理解與自己不同的族群。她舉例,兒子小時候看到路邊樹叢的聖誕節燈飾時,提出對夜行性動物因人類節日而備受打擾的關懷。這種看待事物的獨特眼光、探索世界的熱情,想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企圖心,大人也因此被孩子啟發。

大人給問嗎?

錢曉珊表示,透過特展讓大眾認識兒童權利,另一個核心目標,是希望兒童看見自己的兒童力,所以特闢「看見兒童力」的專區。去年,高雄中學、女中共同發起「終結放榜新聞:拒絕成功模板,停止製造神話」的連署,獲得許多高中響應,紛紛停止發布升學率、滿級分的新聞。學生用行動提醒大人,不要鼓吹升學主義,忽略多元發展,正是台灣兒童力的展現。

在特展活動──紙上策展工作坊裡,人權館邀請師大附中青年社的學生擔任講師,向學員們分享校刊編輯的心得,我們驚訝的發現,校刊已不再是校務宣導或藝文徵稿,而是孩子對社會議題提出觀點的平台。學員們發表小誌的製作時,他們侃侃而談自己對於權利議題的見解,條理分明,每本小誌都充滿創意與觀點,令現場從事編輯工作的講師們讚賞不已。

或許有人會擔心讓孩子在重視兒童權利的環境下成長,會養出桀驁不馴的小孩。但在大人思想研究社(以下簡稱大研社)的孩子身上,我們看見了小孩的思辨能力與批判精神。

大研社是由一群從小跟著爸媽參加兒童文化研究社的孩子創立,成員最小5歲,最大的是今年14歲的上屆社長暨現任顧問的李胤賢。主張小孩有言論自由,「透過活動討論及批判性思考來研究大人。」今年小六的現任社長邱子謙說。自2018年起,大研社陸續舉辦了「大人的善意謊言」和「請問大人∼」等活動。內容、形式全由孩子策劃,「為什麼大人總是把年齡當成衡量一切的標準?」、「為什麼大人總是忘記自己曾經也是小孩?」……孩子提出心中的疑問,邀請大人回答,在一來一往的答辯中,促進彼此的了解。

推廣兒童權利這條路,台灣有許多團體努力不懈,他們的步伐有快有慢,以各自的方式為兒童發聲,但共同不變的,是那份讓孩子活出自己樣子的初心。

 

「我是兒童,我有權利」特展在人權館景美園區展至2020年5月3日,下半年將移至嘉義故宮南院、台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展出;除此之外,人權館也將規劃把展覽內容設計成行動展板,供學校借用展示。一切的努力,只為把兒童權利的核心價值帶到更多孩子面前,讓人權教育向下扎根,改變未來的社會。

 

(本文摘自台灣光華雜誌109年4月號)

 

光華2020/4月號

 

【本期推薦報導】

用音樂的節拍唱和土地的心跳 – 生祥樂隊
為地方策展 – 北投×鳳甲美術館
電音尬古謠 – 阿爆遊走的雙軌人生
許孩子更寬闊的未來:「我是兒童,我有權利」特展
打造台灣醫療品牌 – 醫衛國家隊前進新南向

人權館的錢曉珊透過展覽來強調兒童力,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有能力改變社會的,進而邁向更有人權意識的未來。

人權館的錢曉珊透過展覽來強調兒童力,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有能力改變社會的,進而邁向更有人權意識的未來。

新世代的家長帶著孩子參加社運,以開放的思維與孩子討論各種議題,拓展孩子的視野。

新世代的家長帶著孩子參加社運,以開放的思維與孩子討論各種議題,拓展孩子的視野。

沒有生硬的教條,而是繽紛的圖文、影像和好玩的互動裝置,「我是兒童,我有權利」特展值得一遊。(林格立攝)

沒有生硬的教條,而是繽紛的圖文、影像和好玩的互動裝置,「我是兒童,我有權利」特展值得一遊。(林格立攝)

沒有生硬的教條,而是繽紛的圖文、影像和好玩的互動裝置,「我是兒童,我有權利」特展值得一遊。(林格立攝)

沒有生硬的教條,而是繽紛的圖文、影像和好玩的互動裝置,「我是兒童,我有權利」特展值得一遊。(林格立攝)

沒有生硬的教條,而是繽紛的圖文、影像和好玩的互動裝置,「我是兒童,我有權利」特展值得一遊。(林格立攝)

沒有生硬的教條,而是繽紛的圖文、影像和好玩的互動裝置,「我是兒童,我有權利」特展值得一遊。(林格立攝)

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有一群支持兒童發聲的大人們作後盾,大研社的孩子們說起話來條理分明、思慮清晰。

有一群支持兒童發聲的大人們作後盾,大研社的孩子們說起話來條理分明、思慮清晰。

沒有生硬的教條,而是繽紛的圖文、影像和好玩的互動裝置,「我是兒童,我有權利」特展值得一遊。(林格立攝)

沒有生硬的教條,而是繽紛的圖文、影像和好玩的互動裝置,「我是兒童,我有權利」特展值得一遊。(林格立攝)

在人權館舉辦的紙上策展工作坊裡,孩子以自己的創意,創作一本本充滿想法的小誌。

在人權館舉辦的紙上策展工作坊裡,孩子以自己的創意,創作一本本充滿想法的小誌。

  1. 學生用行動提醒大人,不要鼓吹升學主義,忽略多元發展,正是台灣兒童力的展現。
    Through their activism, students reminded adults that they shouldn’t emphasize educational advancement at the expen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person. It was a true demonstration of the power of children in Taiwan. 
  • at the expense of以……為代價
    This efficiency is achieved at the expense of durability and cost. 
  1. 為什麼大人總是把年齡當成衡量一切的標準?
    Why do adults always use age as the ultimate litmus test? 
  • litmus test 石蕊試驗
    The true litmus test will be the mid-term election.

台灣的好,光華報給你知道!
六語官網 / FB /  IG
線上閱讀,立即體驗!

台灣光華雜誌官方網站

epaperopen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