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生活英語電子報】程度為英檢初級∼中級,內容涵蓋包羅萬象且活潑有趣,幫助你輕鬆快樂地學習英語。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9/10 第68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台灣光華雜誌以雙語報導台灣鄉土情懷,掌握台灣也放眼國際。包括資訊新知、藝術文化、生態環境、社會經濟、休閒旅遊等,清新的編排,寫實的報導,抒解生活的壓力,增加自我進修的實力,隨書看台灣,是國際友人瞭解台灣的最新資訊,是外籍人士瞭解台灣的主要刊物。
土地的恩惠
種米達人:魏瑞廷、曾國旗
【文•曾蘭淑 | 圖·林旻萱】

「袂曉讀冊(不會讀書)就去種田!」老一輩農民總是如此告誡著下一代。年輕一輩抱著絕不種田的決心,努力讀書,逃離家鄉。

台東池上的魏瑞廷、花蓮玉里的曾國旗就是如此,但是當父執輩遭遇生產、銷售等種種困境時,他們卻又選擇返鄉,挑起重擔,用上一代沒有的魄力與專業奮力突圍,種出代表台灣的稻米。


禾怕寒露風,人怕世炎涼

時序走過「小滿櫃,芒種穗」,台東池上成熟的稻米一片澄黃海。魏瑞廷假日清晨五點起來準備,等到露水乾了,開著收割機割稻收割,九公頃的稻田,三天完工,陸續送烘乾、碾製加工。

四季節氣不等人,得趕著夏至播種,立秋前插秧,在此農忙時期,還在林務局上班的魏瑞廷,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我是靠意志力撐下去。」任其額頭上的汗水直流,38歲的魏瑞廷氣喘噓噓地說:「這就是我不想種田的原因。」

因為家裡務農,從小沒有童年,寫作文「去那裡玩」,寫不出來,他說:「甚至與同學在一起時,不敢承認那個穿破破衣服的人,是我的爸爸。」退伍後,為了不想回家種田,屏科大森林系、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研究所畢業的魏瑞廷,在屏科大圖書館苦讀三個月,考上林務局,當上了公務員。

2009年退輔會第一次在池上辦理有機稻田委託經營的招標,其他農民不會寫標單,都寫比100萬元底標還低,只有魏瑞廷父親魏其南以高於底標一萬元,標到16年經營權,10公頃荒煙蔓草的土地,積蓄加上借錢花了500萬元整地,開始種稻。

好不容易一期稻收割了,卻賣不出去,想找買家四處碰壁,產自池上的有機米,最後卻以近腰斬的價格賤賣至關山,接著又遇到二期稻作要收成時,找不到人來收割的窘境。

因為這次有驚無險的經歷,魏父斥資300萬元買割稻機。怎麼有錢?「從農會搬啊!」魏瑞廷的意思是向農會貸款。為了解決缺工的問題,接著他的爸爸又買了插秧機、翻土的曳引機、一年只用六次的灑肥機,還有載穀車、載收割機的板車,不知不覺已欠下3,000萬元的債務。

市集人生苦,毋敢回頭望

「賺的錢都拿去買農機了!每次回家,就聽到父母親為了錢吵架。」還有米的銷售也是一個問題。魏瑞廷苦笑著說:「我的爸爸會種不會賣。」他看不下去,向林務局請調,從宜蘭羅東調回台東關山,利用假日載米去台北有機市集賣,就這樣開始了他長達五年的「市集人生」。

第一次擺攤,60包米只賣了6包,回到池上怕丟臉、又擔心爸媽擔心,謊報全賣完,用他上班薪水補足交給爸媽。原本在中興大學念博士的魏瑞廷,博士也不念了,一到假日,魏瑞廷就載著20箱、400公斤的米到台北市的農夫市集。又因為離家近,身為獨子的他,捨不得老父一人獨自在田裡幹活,插秧時期清晨二點起來幫忙,七點趕換衣服去上班;而假日就是他的有機肥施肥日。

為了節省時間,他假日疾行在蘇花公路上,往返台東、台北,總是感覺疲累沒有止境。曾經,他暗自希望蘇花公路的一塊大石頭掉下來,正好一了百了;米賣得不好,沮喪到邊開車邊哭,只是回到家又是一條好漢,至少每週固定在市集賣米的收入,可以用來償還貸款。

運用區塊鏈,行銷國際

原本以為「市集人生」就是人生的全部了,魏瑞廷在2018年開始結合區塊鏈的技術,透過微氣象站記錄稻米生長情況,不僅吸引《倫敦時報》專訪,稱他是全球第一個使用區塊鏈的農夫,也讓他守得雲開見月來,稻米開始行銷國際。

魏瑞廷打開手機的畫面解釋,區塊鏈具有不可竄改、忠實呈現等特性,因此透過區塊鏈的紀錄,可以忠實呈現田間的情況,成為食品溯源履歷的保證。

「起初是香港的買家,接著是加拿大等國外的買家,不相信台灣的有機認證,卻相信區塊鏈。」魏瑞廷以「池上禾穀坊──米之谷」的品牌,再打入美國的亞馬遜網站,住於美、加的華僑買到池上出產的米,縱使一包二公斤的米要價29.95美元(約台幣864元),也興奮激動。

2019年1月他再與阿龜微氣候合作,在田間裝設太陽能發電的感應器,可以偵測雨量、溫度、溼度。他說:「過去我爸施肥靠經驗、憑感覺,現在我看電導度EC值、土壤溫溼度。」可以給予各田畦的稻子最適合的水與肥料。

有機耕種米,癡心贈教宗

魏瑞廷也申請清真認證,將米遠賣至杜拜。「南加州的買家,在意農田生態的情況,因此我今(2020)年第一期作又開始記錄稻田裡的動物,澤蛙、臭青母、蝸牛是基本盤,還看過野兔、山羌,以及紅頭雉的足跡。」

會念書的魏瑞廷看到國外的文獻,有一種「叫大自然做工」的有機農法,他也學以致用,運用擬態猛禽,放置鷹偶風箏、唯妙唯肖的貓頭鷹,來嚇唬吃稻穀的小鳥;收成時放「假的水鴨」,吸引真水鴨來吃福壽螺,形成田間有趣風景。

魏瑞廷用高雄139、145號輪種,除了增加稻米生長量,號稱醜美人的高雄139,雖有外觀心腹白的缺點,但口感香甜Q軟,完全不輸日本壽司米。

2019年8月他受到《獻米給教宗的男人》這本書啟發,認為台灣米一點也不輸給日本,突發奇想送米到梵蒂岡,並在駐教廷大使館的襄助下,由樞機主教約斯基(Konrad Krajewski)接見,接下米,而且說剛好可以做為教宗作完彌撒後的午餐。教宗還回贈降福狀與十字架,肯定他的心意。

同年底他又以為教宗慶生為名義,再一次送米到梵蒂岡,這次卻寄不見了,駐教廷大使李世明很認真幫忙找米,隔年2月找到了又再送給教宗。魏瑞廷滿腔愛國心地說:「每次運費高達五萬元,初衷不在賺錢,而是想讓教宗知道:『台灣很在乎你』!」 


一樣逃離家鄉十多年的花蓮玉里鎮東豐里的農村子弟曾國旗,返鄉接班時還是「負二代」──負債千萬的第二代,學建築出身的他,用規模經濟走出困境,成就全國最大的有機雜糧暨水稻種植專區。 


少小離家,笑問客從何處來

22年前,人在中壢一家建築師事務所上班的曾國旗接到電話,他的爸爸因為水圳加蓋的公安意外遭到活埋,救援人員不敢出動怪手,只能徒手挖掘,30分鐘救出來已沒有生命跡象,後來從鬼門關搶救回來,因下肢粉碎性骨折,醫師預估至少要住院半年。

曾國旗的父親曾文珍是2007神農獎得主,1995年開始以一公頃面積試種有機米,1998年他又為了配合當時省農林廳防治農村畜牧汙染的政策,基於循環農業的理念,正著手興建堆肥廠,又籌組了花東有機肥合作社,千頭萬緒,百廢待舉,卻受了重傷。

正在準備建築師執照考試的曾國旗,因父親的重傷,不由自主地責備自己,當時27歲的他毅然決然地回鄉接手家業。

國中畢業就離開花蓮玉里的曾國旗,鄰里都不知道曾文珍有這個孩子,「當時我不只完全不懂什麼是有機米種植,也沒有人吃有機米,對父親搞堆肥廠,『與大便玩在一起』更是不以為然。」

打造規模經濟,有機專區成形

回鄉卻是一連串的困難在等著他。第一個難關是有機肥廠,雖然現今曾國旗能夠體會有機肥廠是有機生產的基礎,但當時出資十萬至百萬不等的合作社股東,發現生產有機肥不會賺錢,紛紛要求退股。曾文珍以「人和」為由,認為這些都是農民的血汗錢,答應如數退股,結果36個股東退成只剩6個。龐大的財務壓力就落到曾國旗肩頭上。

第二個難關是有機米的種植與銷售。農村人口老化,人力短缺是現狀,一開始跟著父親用傳統方法做,但曾國旗發現只有「改變」才能突破困境,他大膽採取父執輩不敢嘗試的方法,用機械化耕種解決人力荒;發展規模經濟才能增加收入。

但改變都是在父親的反對下進行,而曾國旗用成果來證明自己。例如一輩子種水稻的父親,無法接受水旱輪作。但曾國旗說,有機種植最怕雜草,台大、中興大學的老師都建議「水旱輪作」,也就是一期種稻、一期種豆。

他解釋,水旱輪作時,原本習慣水田的雜草、水生昆蟲因旱田而生存不下去,反之亦然,果真達到病蟲害防治的目標,也解決雜草叢生的問題,東豐拾穗農場還成為台灣第一座大面積水旱輪作的示範區。

他指著一望無際47公頃的農地說,這塊地其實包含76塊小農的土地,小農沒有資金投入機具、設備,就必須貸款,因此他與父親藉由原有合作社的組織,增加契作種植的面積;再與花蓮農改場合作,研究如何用機械取代人工,藉由機械化增加產量,進一步協助在地小農轉作有機,由合作社來提供支持與後盾,擴張有機農業的版圖,這也讓「花東有機農產加工生產合作社」從原先最少的7公頃,增加至目前的130公頃。稻米加雜糧響應了政府糧食自給的政策,曾國旗在2017年獲頒神農獎。

創東豐米品牌,種出台版越光米

2004年曾國旗整合合作社的有機米、有機肥與文旦等農產,以家鄉之名,創立「東豐」品牌,合作社要自產自銷,溫和的曾國旗語調變得更柔軟地說:「感謝慈心基金會的創辦人日常老和尚一路陪伴與支持,答應收購我們的有機米,在里仁有機商店的通路販售,讓東豐米的銷售沒有後顧之憂。」

學建築出身的曾國旗,將營建工地的施工計劃用在農地上,生產、品管都有標準流程,卻引發社員不滿,尤其是曾國旗推廣栽種口感清香的台南13號,遭到最大的反彈。因為農民不再能隨性的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不能種原來習慣的品種,而是要配合合作社規劃的進程插秧、施肥,有些社員受不了這些規定,或是偷偷用化學肥料,紛紛退出,栽種面積一度從30公頃減少至7公頃。

但稻穀的收成說明一切,透過保證價格的收購,甚至因為調整插秧、施肥的期程,閃避稻熱病的危害,讓契作的農友現今增至36位,種植面積從花蓮豐濱延伸至台東關山。

曾國旗另外以十公頃面積種了台南16號,這是在他心目中最能代表台灣的品種。

他稱台南16號為「纖細美女」,原本具有產量不高的缺點,經過台南農改場陳榮坤博士的改良,又親自到現場指導,調整插秧等時程,加上曾國旗又是有機肥的行家,種出的米粒晶瑩剔透,煮出來的白飯軟黏、泛著油亮光澤,甚至超過日本越光米。

曾國旗在2018年農糧署舉辦的稻米達人選拔時,獲得全國有機米組的第三名,也是當年台灣好米組與有機米組的前三名中,唯一不是清香米的品系,也就是說他的米不靠特殊的香味,還能在嚴格的評審條件中脫穎而出,可見其優異的口感。

「我的夢想就是種出全世界最好吃的有機米。」從逃離家鄉到建立花東最大有機雜糧暨稻米專區,曾國旗在家鄉找到了身為農家子弟的認同與驕傲。    

(本文摘自台灣光華雜誌109年8月號)

用友善的方式耕耘土地,土地所給的回饋是稻米的豐收。

用友善的方式耕耘土地,土地所給的回饋是稻米的豐收。

曾國旗以家鄉之名,創立「東豐」品牌,行銷合作社的雜糧、稻米等產品。

曾國旗以家鄉之名,創立「東豐」品牌,行銷合作社的雜糧、稻米等產品。

透過微氣象站記錄稻米生長情況,可以作為施肥、灌溉以及病蟲害防治的參考。

透過微氣象站記錄稻米生長情況,可以作為施肥、灌溉以及病蟲害防治的參考。

「叫大自然做工」的有機農法, 利用放置鷹偶風箏, 來嚇唬吃稻穀的小鳥。

「叫大自然做工」的有機農法, 利用放置鷹偶風箏, 來嚇唬吃稻穀的小鳥。

回家接班時是「負二代」的曾國旗,用水旱輪作,規模經濟走出困境。

回家接班時是「負二代」的曾國旗,用水旱輪作,規模經濟走出困境。

(林旻萱攝)

(林旻萱攝)

用區塊鏈記錄每日出貨,每一包米都有一個編號,難以造假。

用區塊鏈記錄每日出貨,每一包米都有一個編號,難以造假。

用區塊鏈記錄每日出貨,每一包米都有一個編號,難以造假。

用區塊鏈記錄每日出貨,每一包米都有一個編號,難以造假。

回家接班時是「負二代」的曾國旗,用水旱輪作,規模經濟走出困境。

回家接班時是「負二代」的曾國旗,用水旱輪作,規模經濟走出困境。

曾國旗透過合作社擴張有機農業的版圖,成就全國最大的有機雜糧暨水稻種植專區。(東豐拾穗農場提供)

曾國旗透過合作社擴張有機農業的版圖,成就全國最大的有機雜糧暨水稻種植專區。(東豐拾穗農場提供)

原本是逃離家鄉的農村子弟魏瑞廷,返家後用科技等專業,將自家稻米行銷國際。(林旻萱攝)

原本是逃離家鄉的農村子弟魏瑞廷,返家後用科技等專業,將自家稻米行銷國際。(林旻萱攝)

「花東有機農產加工生產合作社」吸引年輕人返鄉務農。

「花東有機農產加工生產合作社」吸引年輕人返鄉務農。

魏瑞廷二度送米給教宗,教宗回贈降福狀與十字架,肯定他的心意。

魏瑞廷二度送米給教宗,教宗回贈降福狀與十字架,肯定他的心意。

  1. 魏瑞廷在屏科大圖書館苦讀三個月,考上林務局,當上了公務員。
    Wei Jui-ting put his nose to the grindstone for three straight months in the NPUST library to prepare for the recruitment exam for the Forestry Bureau, which he passed, thereby becoming a civil servant. 
  • put one's nose to the grindstone 埋頭苦幹、勤奮苦學
    I really put my nose to the grindstone and made sure I didn't miss the deadline.


  1. 好不容易一期稻收割了,卻賣不出去,四處碰壁。
    After going to all the trouble of harvesting his first crop of rice, Wei Qinan found he couldn’t sell it, running up against brick walls in all directions. 
  • brick wall 碰壁.
    Whatever I tried, I seemed to run up against a brick wall.

台灣的好,光華報給你知道!
六語官網 / FB /  IG
線上閱讀,立即體驗!

台灣光華雜誌官方網站

epaperopen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