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誼奇蜜0-3歲育兒報】提供育兒教養資訊、和孩子共處的好點子、爸媽經驗分享等多元教養育兒內容。 【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讓【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陪伴你每一天!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0/6/11 第148期
 
財訊雜誌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本週精選

封面故事

獨家!踢爆四大私募亂象

特別企畫

郭台銘 腹背受敵的三大祕辛
趨勢講座
黃金,亂世英雄投資不敗之術
 
│特別企畫

獨家!踢爆四大私募亂象

財訊雙週刊

文/蔡靚萱

私募制度原本是良善美意,卻在台灣成了少數不肖大股東自肥的工具,出現自家人折價認股、一手買一手賣賺價差、虛增所需資金辦理私募案、申報不確實等怪現象,了解四大私募弊端,是投資人趨吉避凶的重要指南。

你手上的股票私募了嗎?今年有一七二家上市櫃公司進行私募,換算每七家公司就有一家舉行私募。然而,你知道私募可能會讓你手上的股票貶值嗎?

亂象1:找自己人 大股東眷屬竟享認購折扣

根據《財訊》雙週刊投入上百個人均小時,檢視去年初至今發行的一二六件私募案,仔細研究認購者身分與大股東的持股異動明細,比對認購價與市價差異,發現上市櫃公司濫用私募制度的四大亂象,投資人不可不慎。

找策略夥伴私募入股,原本是犧牲股價、股本,換取長期的合作效益,然而卻有不少公司董監事、員工也一起加入認購折價私募股的行列,儼然當成新的「分紅管道」,甚至連大股東的家人也一同加入「策略聯盟行列」。

包括威剛引進聯電與京元電資金、 驊訊與中國龍旗集團聯盟、東貝與彩晶結盟、訊聯引進鴻海資金、大宇資結盟智冠、元隆電找來日月光和鴻海當金主,都見到大股東與自家關係人堂而皇之加入折價認購行列驊訊

在去年五月與龍旗集團策略聯盟,讓龍旗得以認購市價打六折的私募股,雖然成功引進策略夥伴,但包括驊訊董事長鄭期成與配偶子女、高階主管及眷屬等人都「搭便車」認購六折股,公司表示是龍旗希望經營階層一起認購,而主管也考量不希望持股被稀釋,而一同參與。

無獨有偶,威剛以市價打七折的私募股引進聯電、京元電等策略投資人,但董事長陳立白與陳玲娟夫婦卻是此案的最大認購者,兩人以及名下的投資公司合計認購高達四七四○張私募股。

東貝去年引進彩晶、瑞軒資金進行策略聯盟,但董事長吳慶輝也認購三千五百張,甚至比瑞軒的認購股數還要多。連戰的女婿陳弘元身為元隆公司總經理,也認購公司私募的二三一二張股票,打八五折。

原相引進廣達、昆盈等策略夥伴的私募案中,也讓公司的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認購近一半股數。但據說是原相董事會特別情商老曹出馬以穩定軍心。

這些大股東勇於認購要鎖籌碼三年的私募股,固然是基於對公司前景的高度信心,但公司讓自己大股東、經理人或關係密切的私人認購,價格還要打六、七折,是否合適?箇中玄機小股東們理當仔細思索。

亂象2:兩手策略 大股東邊買、邊賣賺價差

許多公司辦理私募的理由,就是私募股必須閉鎖三年不得賣出,有助於公司股權結構穩定。然而,實際上卻可看到部分公司的大股東,靠著賣手中老股、認購折價私募股,在保有原來的持股比率之餘,還能賺得價差。

驊訊董事長與家人認購私募股前共賣出四千多張老股,副總楊昆成強調,公司去年三月董事會通過私募、六月股東會決議辦私募,但今年四月才完成繳款,董事長是去年三到七月賣出,時間點已差了快一年,兩者並無關係。

威剛董娘陳玲娟從去年七月至今已賣出一千多張持股,公司回應是個人理財規畫。

美吾華董事長李成家家族三家投資公司誠意、誠心、力領,合計認購公司私募股八千張,認購價照市價打七折,一年半來共出售老股五千多張,淨賺價差三成以上。公司則回應指出,三家公司總持股依然比去年同期還要高。

聯成總經理柯衣紹在聯成今年一月發行的私募案中,認購了二二五張股票,不過從去年十一月到今年四月,就已經賣出了兩百張股票。

亂象3:交叉認購 沒錢才辦私募,卻有錢交叉認購?

本刊掃描各大私募案中,發現了這麼一件有趣的案例,許多公司的私募理由,都是為了讓資金趕快到位,而選擇籌資較迅速的私募,隸屬同一集團的懷特與美吾華,都以這個理由辦理私募。

有趣的是,急著要讓資金進帳的懷特與美吾華,卻都有閒置資金可以互相認購對方的私募股,懷特認購美吾華私募股金額達九九一三萬元,美吾華認購懷特金額三億四五八二萬元,兩家公司同時在去年七月完成繳款。

更奇怪的是,懷特、美吾華買下對方私募股的前後,還持續出售老股,美吾華認購了一萬多張懷特私募股,一年半來賣出三千多張老股;懷特認購美吾華八千張,一年半以來賣出近千張。私募真能取得閉鎖三年的穩定籌碼?在懷特與美吾華私募案中,顯然不適用。

亂象3:交叉認購 沒錢才辦私募,卻有錢交叉認購?

由於私募最主要監督者就是股東,資訊揭露的透明度,關係到小股東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然而,本刊調查私募案過程中,發現至少三類申報怪現象。

第一,許多大股東都將持股交由銀行信託,也因此,當大股東以股票信託專戶認購私募股,竟只公告是哪些銀行代管的專戶,卻未必告訴投資人專戶的擁有者,包括聯成、浩鑫、勁永、金麗科都有此現象 但同樣是託管專戶,旭展公司就清楚地列出專戶所有人名稱,堪稱清楚揭露資訊的模範生。

第二,各公司申報認購人並不確實,包括永兆、大宇資、金麗科並未依規定填寫認購者究竟是否為公司關係人。第三,私募案消失了?新世紀私募案於去年十一月定價,今年一月群光也公告取得新世紀私募股,但到六月初都未見相關資訊申報,經查,竟然是法規沒限制私募繳款期限,資金未繳足前資料不用申報。比起現增繳款期只有一個月,私募案規定實在過於寬鬆,顯示無論是金管會或證券交易所均對私募案的管理掉以輕心,才造成發行公司的輕忽,對小股東而言,資訊將因此更不對稱。

由於私募相當簡便,也導致有公司採用很具「創意」的方式運用私募制度。懷特將去年私募的一部分增資股,免費提供給工研院,作為技術移轉的報酬,然而懷特增設技術移轉專案管理委員會,讓參與委員會作業的公司員工也無償取得技術股。今年二月,證期局發現私募股恐藉此成為借屍還魂的員工分紅,只得勒令懷特員工將私募無償技術股「吐出來」,成了業界茶餘飯後的趣談。事實上,私募制度光怪陸離現象還不少,有待股東一一檢視 ......(全文未完 更多內容請看348期財訊雙週刊)

財訊348期  其他專欄目錄:

失控的司法天平:扁朝5大親信心路歷程大公開
槍擊案後,胡志強還能靠一張嘴打贏選戰?
美國三名人:歐巴馬、朱棣文、迪蒙給新鮮人的成功心法
曹興誠現身說法:聯電與阿布達比玩真假
匯率波動加劇,四招戰勝基金匯損

│特別企畫
 
郭台銘 腹背受敵的三大祕辛
文/林平之

鴻海深圳廠區「十二跳」期間,陸媒鋪天蓋地的「血汗工廠」指控,對照袖手旁觀的中國官員,和慌了手腳卻又求助無門的台灣首富,反映一個殘酷的現實:為中國出口創匯多年拿第一的鴻海集團,地位已遠不如華為、比亞迪等大陸企業,鴻海尚且如此,更別提其他台商了。

鴻海深圳廠區的員工連續跳樓事件,在大陸媒體的渲染下,儼然成了國際新聞,更引起蘋果、惠普等大客戶關切;逼得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只能史無前例的開放園區給二百多家媒體拍攝採訪,結果似乎造成了反效果。

在六月八日的鴻海股東會,郭台銘大吐苦水,他認為台灣媒體大老遠到了龍華,卻不去報導鴻海優渥的員工福利,只會擠在他身邊拍照,「醜化我」;更認為持續「修理」鴻海、讓廠內出現「模仿型連鎖自殺」的主犯就是台灣媒體。因此,鴻海已收集資料,不排除未來再對媒體興訟。

但郭董似乎忘了,大陸員工看不到台灣媒體報導,這次的「十二連跳」新聞,可是在中國地方媒體不斷追蹤,中央電視台帶頭評論的推波助瀾下,事件才不斷擴大到連他都招架不住的地步。一家廣東大型平面媒體集團的主管就認為,中國媒體的主控權都在黨手上,這次眾多媒體如此窮追猛打,甚至有點失控的企業負面報導,對仍以經濟發展掛帥的中國來說相當少見。

鴻海在台灣對記者不假辭色的興訟,在大陸也如法炮製,因此與陸媒關係也相當緊張。四年前,因一篇:「富士康:機械罰你站十二小時」報導,上海《第一財經日報》的主編、記者被鴻海的深圳子公司鴻富錦求償三千萬元人民幣。此事後來雖以和解了事,卻成為鴻海今日之劫種下的禍因之一。

媒體劫/對《第一財經》興訟 得罪一票學長姊、學弟妹

熟悉中國媒體生態人士表示,和台灣的記者出身五花八門不同,大陸媒體高度「近親繁殖」,從主管傳播業的新聞官員,到各大小媒體機構的主管、記者,多出身新聞相關科系,同業關係不是師生,就是同學、學長姊、學弟妹,郭台銘告一家《第一財經》,其實是犯了眾怒。此回的連續跳樓,看在陸媒眼裡,更坐實了當初「血汗工廠」的指控,自然一擁而上圍毆。

早在四月中旬的「第六跳」階段,一位鴻海主管還私下表示,深圳廠區有四十萬名員工,算起來自殺率還低於全國平均的每十萬人二十三個,說來不算太離譜;而且,「鄰近的幾家陸資公司跳樓的也不少,只是都沒有報導而已!」

總部同在龍華,緊鄰著鴻海廠區的中國本土最大通信設備公司華為,早在二○○八年便因四起工程師非正常死亡事件(三起自殺,一起疑似過勞)引起媒體撻伐,華為與鴻海如出一轍的高壓工作環境、超長加班時間也被一一檢討,後因沒有新增案例曝光而不了了之。

事實上,據其他電子業台商表示,在鴻海連續跳樓事件最火爆時,其他公司也新增自殺事件,「但都被壓了下來。」

看在郭台銘與其他鴻海幹部眼裡,這差別待遇反映的人情冷暖,可說點滴在心頭。鴻海集團出口創匯連續多年全中國第一的金字招牌,在今日中國官員眼裡,顯然已比不上以自創品牌打入全球電信業前五強,集諸多榮耀於一身的「民族英雄」華為、比亞迪等陸資企業。

這種混合著悲憤、無奈和時不我與的感覺,郭台銘在二、三年前已嘗過一回。之前中國企業比亞迪惡性挖角鴻海手機團隊,涉嫌剽竊智慧財產權,從此兩家企業纏訟多年;然而郭董的興訟動作,不僅沒讓這家深圳民營企業傷到筋骨,比亞迪的老闆王傳福還贏得股神巴菲特青睞,甚至因而登基中國首富。

官司劫/郭台銘告比亞迪 查廠、查稅莫名其妙變多

求救無門的郭董,只能透過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在國共論壇的平台上,以台商智財權問題,向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表達台商的困境。沒想到告御狀,並未解決鴻海與比亞迪的恩怨,反而換來這家民營企業的反撲。看似例行的查廠、查稅、查工安、查消防等公權力介入的情況,竟然莫名其妙在鴻海深圳廠增多,讓多位鴻海高層主管不得不聯想到,這似乎是比亞迪透過另一種方式告訴鴻海,「我並不好惹」。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可非一般人,他不但身兼廣東省的全國人大代表,從事的汽車、新能源與電子產業,都是中國重點鼓勵的項目,又紅又專的企業家身分,算是彼岸當紅的樣板民營企業家。何況對深圳政府而言,比亞迪繳的稅可比專做出口的鴻海多,王傳福的地方政府高層關係也就打得比郭台銘深。

在鴻海與比亞迪的纏訟過程中,不僅中央、地方政府與司法部門一面倒的暗中或公開支持自己人,中國媒體力挺小王、暗諷老郭的態度更是昭然若揭。中國知名的專業媒體——《IT時代》周刊,就曾報導:「鴻海幾乎所有中高層都來自台灣,這種不平等的文化,也激起了內地員工們的反感。據悉,從台灣派來內地的四千名高管,他們的工資相當於五萬名內地員工的工資總和。」這樣的訊息出來,自然引發大陸民眾的「民族情緒」,讓鴻海形象受傷。

與其他電子大集團的老闆,例如林百里、鄭崇華相比,郭台銘對中共高層關係的經營遠為投入,近來四川、湖北官員訪台的送往迎來,他都是親力親為,禮數周到。郭董經營多年的官場人脈甚至包括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商務部長陳德銘、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副總理張德江、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等,但這回大難臨頭,不管明裡暗裡都看不出有中央、地方力挺的痕跡,鴻海的處境艱辛可見一斑。

官司劫/郭台銘告比亞迪 查廠、查稅莫名其妙變多

一位熟稔中國官場生態的台商認為,在大陸要與官員有交情容易,但要交心太困難。強如郭董,大如鴻海,也很難做到這一步。更何況,郭台銘的霸氣,雖造就今日的鴻海,用在官場,卻是反效果。

一位曾與郭董開過會的中國國家級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就領教過這點。在一場市、省級領導雲集的餐會上,郭董擔心時間不夠,打斷一位被視為明日之星的市長級官員簡報,直接要求向省委書記反映問題。此言一出,當場頓時鴉雀無聲,這位明日之星也只能尷尬坐下......(全文未完 更多內容請看348期財訊雙週刊)

財訊348期  其他專欄目錄:

失控的司法天平:扁朝5大親信心路歷程大公開
槍擊案後,胡志強還能靠一張嘴打贏選戰?
美國三名人:歐巴馬、朱棣文、迪蒙給新鮮人的成功心法
曹興誠現身說法:聯電與阿布達比玩真假
匯率波動加劇,四招戰勝基金匯損

優惠情報

財訊雙週刊27期+環保好禮二選一,節能價3,290元

財訊雙週刊25期+ icash悠遊卡,輕鬆價2,990元


│訊息公告

台灣版《慾望城市》 大家都想當米蘭達
「城市愛情調查」結果發現:台灣30世代,7成認為麵包重於愛情;如果以《慾望城市》為例,角色一如影集裡的「米蘭達」。

日常生活必備日文
快來看看「好可愛的浴衣」、「撈金魚」、「釣水球」、「吃棉花糖」、「不可以用手捉」這些日常生活中會用的日文怎麼說。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