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MBA名校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裡,某一天,65位MBA一年級新生,在上課鐘響前十分鐘就已坐定,屏氣凝神地等待,他們等的不是名教授或學者,出現在課堂上的,是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
這不是一時興起的例外,其實,邀請軍事將領進入校園,是華頓商學院領導課程的例行重頭戲。此外,規畫這堂課的尤辛教授(Michael Useem),還會把學生帶到軍隊裡。他每年兩度安排九十位MBA學生,到美國海軍陸戰隊在維吉尼亞州的預備軍官學校參加訓練課程,甚至帶領學生參觀著名的古戰場。
軍事與商業,在「領導」的領域裡交會。
近來商業環境變化之快速,讓企業經理人面臨了前所未有的不確定,就像在戰場上,強敵環伺,生死交關,必須有高度警覺與應變能力,才能克敵制勝。這也難怪,美國近年來兩次重大災害的應變負責人,都是美國海軍上將艾倫(Thad Allen)。他在近期的墨西哥灣漏油事件擔任國家緊急應變指揮官,在五年前的卡崔娜颶風災害危機中,負責領導救災和復原行動,若想知道他如何因應突發且延續多時的危機,請參考本期〈你必須全面領導〉一文。
為了更完整地了解軍方有哪些領導原則值得企業參考,本期雜誌規畫了一系列專文,其中〈調適型領導四堂課〉一文正是由尤辛教授所寫,說明了美國將官的四大領導原則,以及企業如何借用這些原則,塑造一種隨時備戰、全心投入的文化。
因應隨時變化的市場,企業除了要有能夠隨時調適的領導力之外,也要能調整策略。〈你該自問的七大策略問題〉一文提供一張非常有用的清單,完整檢視你的企業到底哪裡出問題。即使面臨困境,仍隱藏著許多機會,策略大師麥可.波特說:「競爭優勢來自壓力、挑戰和逆境,很少得自安逸。」逆境中隱藏的各種長期性危機,正等待我們提出解決方案,這些領域包括環境、健康照護、教育、基礎設施等(見〈發掘逆境競爭力〉一文)。
即使本身能力看似不足,也不必妄自菲薄,「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話,也適用於企業。看看跨足海外的西班牙企業吧,它有為數約兩千多家的企業,雖然沒有先進技術和強勢品牌,但善用舊技術,搭配垂直整合的策略、政治與人脈技巧,仍能在海外有亮眼的成績(見〈舊技術征服新市場〉一文)。
本土專題系列「搶進未來人才」在本期的主題,探討如何找到優秀的全球化領導人。當前的企業應該都已體悟到:要維持理想的成長率,勢必要走向全球化,而這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流的全球化領導人。匯豐銀行向來擅長培養國際化人才,本刊邀請匯豐(台灣)銀行資深副總裁暨人力資源處負責人陶尊芷,說明他們的做法。另外為搭配這個主題,我們也刊登了取自本刊英文版的〈搜尋世界級領導人〉一文,由五位重要的國際企業領導人,說明全球化經理人必須具備哪些特質,以及他們所領導的企業,各自用什麼不同的方法,來尋求和培育這些人才。...【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