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新的發燒新車,國際車壇動向、新車試駕與知名賽事消息,【udn發燒車訊】每週五帶來最新的報導! 【嬰兒與母親電子報】提供完整婦幼保健觀念,兼具實用性、權威性、知識性的婦幼專業知識。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精選文章 啟動績效管理循環 善用溝通技巧有效回饋
歐萊德國際 播下綠色種子 深耕繁衍綠色影響力
2012/12/12 第118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能力雜誌網站直接訂閱 
啟動績效管理循環 善用溝通技巧有效回饋
呂玉娟
前IBM 總裁路• 葛斯納(Louis Gerstner) 曾說:「你衡量什麼,你就得到什麼。績效管理重視什麼,員工就會留意什麼。」;企業管理大師高德拉特(Eliyahu M. Goldratt) 亦曾指出︰「你如何衡量我,我就能告訴你,我會如何表現。」

組織的績效建構在個人績效實踐的基礎上,因此,績效評核成為多數企業的年度大事,然而,績效評核僅是績效管理循環的一個階段,美商宏智國際顧問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亞太區顧問李宗祐便提醒,「泰半企業習於運用績效評核作為警惕與激勵員工的手段;但我們認為不應只把焦點集中在績效評核的結果,而更應重視績效創造的過程以及從中員工可獲得的學習與進步,針對過程與結果同步進行管理,才能取得持續進步與發展,共創員工與企業雙贏。」

清楚績效管理的目的

李宗祐觀察到有些企業主管並不清楚績效管理的目的,使得績效管理淪於打分數的表面功夫,「號稱績效管理,其實並沒有在管理。」李宗祐指出,進行績效管理的目的在於︰ 1. 面對快速變遷時,企業組織更能集中焦點於經營管理的關鍵處;2. 將員工的目標與公司策略焦點進一步結合;3. 提升員工的整體績效表現。

李宗祐強調,要讓績效達標,必須觀念清楚,善用方法︰

1. 強化管理的過程,幫助員工更快達成預定目標。

2. 強調結果,也強調達成結果的方法--即是員工的能力。

3. 創造主管與員工間高品質的溝通會談。

4. 員工對於自己的職責與目標有更清楚的認知及承諾。

面對當前詭譎多變的經濟情勢與不確定的未來,市場遊戲規則丕變,產業洗牌迅速,完善的績效管理更形重要,處在高度競爭與快速變化的時代,員工所需的關鍵技能與組織的發展的方向腳步業也快速,績效管理的構面是否應隨著企業發展進行修正?對此,李宗祐表示,績效管理的核心價值與基礎架構不變,但實施的流程與方法技術可以調整,也就是評估構面的原則不變,但關鍵績效指標(KPI) 會隨企業策略目標與部門年度計畫不同而有所調整,同時,員工的個人發展計畫(IDP) 也會隨之改變。

李宗祐以健康管理做譬喻,「企業體猶如人體,績效管理也可以視為一種組織的健康管理;如同人人都希望健康與長壽,組織也必須要健康、均衡發展,才可能永續經營。現代人對健康觀念早從單純每年就做一次健康檢查,看完報告後再來決定該怎麼應變(觀察投藥或開刀切除),進步到平日就開始注重飲食養身與運動健身,隨時追蹤體態與體能表現,有小問題就馬上調整改善;同樣地,企業也不能只暨盼透過每年一次的『健康檢查』(績效考核),視其結果好壞再作獎懲或更激烈的處置(降職裁員)以儆效尤,一時劇烈改變,恐怕帶來的傷害更甚過當初希望健康的目的,所以,平日各級主管就做好單位內的『績效管理』,隨時追蹤動態循環,才能持續發展並可預期年度績效目標的達成。」

啟動績效管理的循環

李宗祐指出,落實績效管理的關鍵,是在績效管理的架構下,啟動績效管理循環,每個階段都必須做得好,後續才能順利運行。

階段一:期初設定績效目標

在循環的一開始,主管就和部屬進行績效目標設定的討論,雙方應就工作所需達到的成果,訂定具體可衡量的目標,以及部屬為達成目標時所要具備的能力進行檢視,以確保他有機會達標;同時也要設定部屬如何自行追蹤工作進度的方式,以及期中進度追蹤輔導的時間表。

李宗祐表示,在這階段的重點在於達成共識,雙方面對面坐下來談,透過討論,從部門目標展開,設定個人目標,個人目標的訂定是根據員工過往的績效以及主管的觀察,而非主管的一句話,硬塞給員工永遠達不成的目標。共識無法達成也可能是雙方的認知與期待有所出入,主管對於部屬有所要求,也希望能激發更大潛能,但相對必須提供部屬必要的資源與支援,讓他了解在過程中可以得到主管持續不斷的支持與協助,好讓他可以安心衝刺,達成目標。主管也應該要對部屬說清楚,當他達成個人目標且對公司策略目標達成的貢獻為何,沒達成目標會造成的影響與後果,包含獎懲都要讓部屬清楚知道,讓部屬明白為何以及如何而戰。

階段二:期中執行與追蹤輔導

在期中執行階段,部屬必須運用績效設定階段與主管達成共識的方式,來追蹤各目標及行為的達成或改善狀況;並藉由主管及時回饋及定期追蹤檢討,協助員工順利達成階段性目標。

李宗祐強調,追蹤目標達成狀況,是主管與部屬雙方共同的責任。主管必須讓部屬了解他要對自己的績效負責,也必須主動去尋求他人回饋與指導。若是員工能夠主動向主管、跨部門同儕或客戶等尋求與自身績效相關的回饋,而主管也主動給予部屬回饋及指導,將讓部屬更快進行改善與調整,加速績效提升的速度與效率。

階段三:期末檢討績效結果

期末進行績效檢討的討論,主管和部屬共同檢討工作目標的進度及所期望行為的表現。評估實際成果與原先目標相差多少,達到目標要加以獎勵,未達目標應如何進行改善,共同檢視部屬個人能力是否有所提升與進步,以期在下一個年度的績效循環可以進步得更快、更順暢。

避開績效檢討的陷阱

李宗祐特別提醒,在進行績效檢討的討論時,雙方應避免落入以下陷阱,以免破壞彼此的信賴關係、造成部屬信心與情緒低落,形成事倍功半的反效果:

陷阱一:偏離事實。

狀況:主管僅根據自己主觀看法來提供意見回饋或作出結論,未參考客觀的數據資料或實際發生的狀況。

預防:

1. 主管在提供意見時應以完整的行為事例(STAR) 來說明,確保提供當時當事人所面臨的情況/任務、他所採取的行動(所說、所做或是欠缺的言行)以及所產生的結果。

2. 在提供待改善回饋時,請部屬思考如果再次面臨同樣的情況時可以有什麼不同的說法或做法,或直接建議部屬可以怎麼說與怎麼做,才能達到較好的結果。

3. 如果主管提供了不完整的回饋,部屬也質疑主管所提供的資料,應先停下來詢問部屬是否還有其他數據資料,或建議等雙方都蒐集到更多的資料之後再進行。

陷阱二:措手不及。

狀況:在某件事發生了很久之後,主管才提供回饋。

預防:

1. 主管應及時提供回饋,讓部屬能夠有時間反應並思考改善與調整之道,主管可以運用與部屬定期會議或非正式會談時提供回饋。

2. 如果主管發現自己忘了及時提供回饋,可跟部屬說明未能及時提供回饋的原因,並支持與協助部屬盡速處理他所面臨的問題。

3. 主管必須定期針對部屬待改善的事項提供回饋,切勿在期末檢討時才一次提出,造成驚嚇而非驚喜。

4. 主管應鼓勵部屬主動積極地向其他人( 非僅主管) 尋求與自身績效相關的回饋。

陷阱三:檢討沒有意義。

狀況:主管沒有強調績效檢討的重要性。

預防:

1. 主管在與部屬展開討論時,務必要說明績效檢討的目的及重要性,必須向部屬解釋清楚績效檢討是用來協助部屬了解哪些事情做得好、哪些事情需改進,並討論改善工作績效的機會。

2. 主管必須要求部屬充份參與績效檢討的討論,讓部屬明白管理工作績效是部屬自己的責任。要請部屬充份準備並且在討論中使用部屬所準備的工作績效資料,主管要以坦誠的態度給予回饋和評估意見。

3. 將討論的結果以文字記錄下來,雙方各保留一份,依據工作績效檢討的結果來協助制定後續獎懲升降或調薪獎金等HR 決策。

陷阱四:標準不一。

狀況:期末評估的標準與初期所設定的不同,而過程中也沒有溝通標準已經變更。

預防:

1. 在初期設定目標時就必須清楚界定目標與行為要求,所設定的目標必須符合SMART(具體明確、可評估衡量、可達成、與職務相關、有時限)原則,各項行為必須是明顯、容易理解並且與績效目標有關。

2. 如果主管在期中檢討時,發現原先所設定的目標已有變化,舉例來說,例如該項目標已不再屬於該部屬的職權或可控範圍時,就必須與該部屬或工作團隊工共同討論以找出方法讓他們能夠達成目標或重新調整目標,使其能納入其職責或可控範圍之內。

善用溝通技巧有效回饋

李宗祐進一步提醒主管,必須學習並掌握回饋的技巧,才能讓回饋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以下是回饋的基本技巧:

1. 記錄「具體的」事實

主管必須以明確、適當的用語來描述部屬的行動和結果,不僅在正面回饋時需提供清楚明確的行為事例(STAR),在針對待改善事項時更必須同時給予具體的行動建議及預期的結果。在主管向部屬提供回饋時,也可同時請部屬自己想想建議行動以及預期成果;如有必要,才提供其他替代方案的建議。

2. 提供「平衡的」回饋

主管必須同時觀察部屬正面及待改善的地方,如果回饋只著重於需要改善與加強的部分,部屬可能難以承受,或喪失自信心;如果每每只提到好的工作績效,說不定誤導產生不切實際的期待,都難以發揮績效管理的效果。

3. 善用「溝通技巧」

靈活使用溝通技巧,不但可以讓彼此互動效率高、有助快速形成共識,同時在過程中除了讓部屬明瞭主管的要求與期許外,更能充分感受到主管的尊重、關懷與支持。

信任是關鍵溝通從心做起

有句話這麼說︰「問題都在前三排,如果不在前三排,肯定出在主席台。」李宗祐再次強調,主管的責任是要協助部屬達成目標,主管要懂得溝通且願意溝通,「信任是關鍵,沒有了解不可能信任,部屬有話不敢講的原因通常在於不信任,透過定期溝通與回饋,真實建立起溝通的橋樑。此外,在溝通過程中也必須顧及部屬的自尊心,並真正明白部屬的困難與擔憂的事情,給予實質的支持與鼓勵,絕非隨便敷衍以一句『我相信你可以』就打發部屬。」唯有主管勤於溝通與指導,真心關懷部屬,做為部屬的表率,績效管理的循環方得以自發啟動、順利運行。

【本文刊登於《能力雜誌》2012年12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歐萊德國際 播下綠色種子 深耕繁衍綠色影響力
編輯部

高度文明帶來了便利,也伴隨著有形無形的各種汙染,對人體、對地球環境均帶來難以挽回的傷害。人類在面臨自己一手造成的崩壞之前,必須積極反省,透過理念使命驅使、透過科技智慧實踐,致力於改善自己生存的大環境,所以綠色能源、綠色產品的開發,將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命題。

其中多數為化學成分的髮妝產品,尤其與生活息息相關,日常消耗品所影響的層面深廣,不僅是身體在感受化學物質可能造成的副作用,透過廢水排放,土地、河流、水中生物,都在一起承受毒害物質。

綠色有機 首創自然純淨髮妝

為了讓身體健康,尋找天然成分研發產品,立志改變被化學成分圍繞的生活和環境,是O' right 綠色髮妝品牌創立的初衷。一手催生O' right 的葛望平總經理,因為本身是極敏感體質,並常為過敏病症所苦;在2002 年創建歐萊德公司期間,父母更因腎臟病及癌症於同年相繼過世。葛望平有感於生活環境裡無所不在的毒素汙染,於是發願,要幫助人們遠離有毒重金屬與化學物質的危害,決心要將化妝品事業朝綠色有機發展。

秉持為健康把關與友善對待地球環境的使命,在2006 年確定了 O' right 綠色品牌的發展方向,以「自然、純淨、環保」為理念,「更美、更好」為願景,期盼為環境播下綠色種子,永續未來美好生活,「歐萊德自然純淨髮妝」因而誕生。

綠色策略 一條龍環保作業

歐萊德是台灣首創從行銷、設計、研發、銷售、服務,「一條龍式」環保作業的髮妝品牌公司。產品原料以純淨有機綠茶、烏龍、枸杞、玫瑰等天然植物作為基底,搭配有機認證起泡成分,不僅安全無虞,且深具台灣風味。以綠色產品、綠色服務、落實CSR(企業社會責任),進行供應商與組織內部高度貫穿整合,達到生產供應鏈徹底「綠化」,堅持履行對環境的承諾。

因為不含甲醛、沒有環境荷爾蒙,沒有塑化劑、沒有烷基硫酸鹽界面活性劑等常見的化學添加,讓歐萊德的產品無法保存太久,這不僅在台灣是唯一,即使在全球競爭激烈的髮妝市場中,都具有不可取代的獨一性。近年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做到讓外國人肅然起敬的「碳足跡」認證,證明了MIT 的精品實力,如今在亞澳歐美等17 國的美髮沙龍,都能看見歐萊德。

綠色設計 創新思維包裝

除了產品本身的研發對人體、環境貢獻甚鉅,歐萊德在包裝設計上的各個小細節,更是植入前所未有的創新思維。提袋3 個月就能自然生物分解;洗髮精瓶身以利用澱粉發酵製作的環保塑膠(PLA) 製成,並在底部埋下吸碳量高的台灣原生相思樹種籽,研發出全球第一瓶「瓶中樹」;另一個有趣設計是每份說明書也附了一顆種子,只要澆水就能長成新生命,這些充滿生命驚喜的點子均為歐萊德專利。當然,從紙材也源自負責任的FSC 全球最高森林資源認證,印刷更都堅持採用大豆油墨,徹底落實綠精神。

包裝設計概念來自「產品的設計從結局開始」,要讓每一個環節的結束都能轉化為有用的養分,讓它成為另一個循環的開始。同時也呼應了為環境播下綠色種子,發芽並永續深耕的企業理念。

綠色形象 發揮綠色影響力

歐萊德成功以綠色策略站穩髮妝市場之後,一方面跨足海外經營,同時也深根台灣。不惜鉅資打造亞洲第一座綠建築化妝品廠房,同時也是全台第一家中小企業的綠建築辦公室。引入大量自然天光輔以LED 環保照明的空間,流動著順暢的微風氣息,從地下室無毒無塵的生產流程、透明化作業,回收雨水與中水重複利用,建造生態池孕育大自然,植生牆的綠色廊道,屋頂的太陽能光電板,獨特的內外部型態,將綠色品牌形象牢固地植入人心。

堅持環保與生生不息的理念,開創綠色、健康、永續的工作環境,象徵一份對地球的關愛,更為業界樹立節能減碳楷模典範,帶動綠色風潮。歐萊德榮獲國內外多項綠色創新典範獎項:2012 年「國家磐石獎」、經濟部「台灣優良品牌」、環保署第一批國家「碳足跡標籤」認證,更為全球第一個通過國際「碳中和」宣告達成的化妝品品牌。此外,還連續2 年(2011、2012) 獲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台灣中小企業優良CSR」,並榮獲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第一屆「台灣綠色典範獎」等。

過去,秉持善盡社會責任理念,每年均定期舉辦公益活動。未來,歐萊德這棵樹將在太陽與風力潔淨能源滋養下繼續成長茁壯,向下扎根保護地球每寸土地。樹蔭不但孕育生命,也提供人們一處綠色淨土。歐萊德在每一個政策方向與執行細節,都傳達了堅定可信的綠色影響力。

【本文刊登於《能力雜誌》2012年12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匯通天下,百年金融 從錢莊到現代銀行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中國蓬勃發展,資金需求日增,舊式金融機構難以適應需要,於是西方銀行經營理念和方法被引入,逐漸取代錢莊。

對簡單生活的反擊?「困難生活節」的幕後真相
網路上最近出現了一個名為「困難生活節」的活動,在簡單生活節當天,直接在華山門口開唱。主辦樂團「幹的好海賊團」現身說法,來談談「困難生活節」到底為何而辦。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