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經常憂鬱和焦慮,甚至是憂鬱症或焦慮症發作時,很常會忽略自己的負面思維,因為這樣的負面思維已經內化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變成了一種無意識反應,它們會自動浮現在你的腦海裡。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了其中五項──全有或全無的思考模式、以偏概全、心理過濾、輕視正面事物、妄下結論,接下來我會繼續介紹其他五項「認知扭曲」:
誇大(災難化)或貶低
這表示你誇大事情的重要性,或是不當地貶低事情。
誇大普遍發生在你看待自己的錯誤、恐懼或缺點時,過度誇大它們的嚴重性,例如你犯了一個錯誤之後,就會想像這個錯誤的後果極度嚴重,這也被稱為「災難化」,因為你把司空見慣的負面事件,變成了噩夢般的怪物。
貶低則較常出現於當你想起自己的優點時,卻使得它們看起來變得又小又不重要,例如你成功地完成了一項重要的專案,卻又對自己說:「我們公司裡任何一個人都做得到這件事,甚至做得更好。那沒什麼難的,我的角色根本不重要。」
如果你誇大自己的缺點而貶低自己的優點,肯定會覺得自己不如人,但問題不是出在你身上,而是你看待自己的方式!
情緒化推理
你覺得自己負面情緒必然反映了事情的真實情況,你把自己的感覺當作事實的證據。這個邏輯類似這樣:「我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我是個沒用的人。」「我對你很生氣,這證明你的行徑有多麼惡劣。」
但是,事實應該是你的感受反映了你的想法和信念,所以你的這種推理會誤導你自己──因為如果你的想法和信念是扭曲的,你的情緒反應就完全不合理。
如果你常常感到憂鬱,情緒化推理幾乎都具有關鍵作用。因為你對事情的感受非常消極負面,你當然會認為事實就是如此,而完全沒有想到要去質疑引發感受的那些看法是否合理。
「應該」陳述句
你用種種「應該」或「不應該」來激勵自己,彷彿你必須先接受懲罰,才能期待你做任何事,它的情緒後果是感到內疚,而當你把「應該怎樣」用在針對別人時,就會感到憤怒、挫折和怨恨。
比方說,你認為「一個好母親應該每天晚上都要花時間和孩子參與一些活動」,但你白天有工作,也很累,晚上並不總是能做到這一點,並因此覺得這樣不對。這個「應該要怎樣」會導致你備感壓力和不滿,甚至出現罪惡感。
「應該」陳述句產生了許多日常生活裡不必要的情緒混亂,當你的行為沒有達到設定的標準時,就會讓你的各種「應該」和「不應該」要求,激起自我厭惡、羞愧和內疚等感受;另一方面,當其他人的凡夫俗子表現沒有達到你的期望,你會感到憤慨和自以為是。
若想要克服這種認知扭曲,你就必須改變自己的期望,使其更切合實際,否則你永遠會對人類的行為感到失望。
貼標籤和貼錯標籤
貼標籤表示你不是描述自己的錯誤,反而是給自己貼上一個負面標籤,例如「我是個失敗者」;當別人的行為惹惱你時,你就給他貼上個負面標籤,例如「他是個該死的卑鄙傢伙」。這是一種極端的以偏概全,其背後理念是「要衡量一個人,取決於他所犯的錯誤」。每次你用「我是個……」這種句子做為開場白來描述自己犯的錯誤時,就很有可能正在給自己貼標籤。給自己貼標籤,會為自己創造出一個完全負面的自我形象;而當你給別人貼標籤時,難免會對這個人產生敵意。
貼錯標籤包含了用高度渲染和情緒化的話語,描述一個事件。例如一個節食中的女人忍不住吃了一盤冰淇淋,然後後悔的想:「我真噁心,我真可惡。我就是一頭豬!」但這樣的想法所導致的煩躁不安,可能會讓她又回去吃了一大桶冰淇淋。
個人化
這表示,你把自己看成是某個負面外在事件的禍首,事實上,你不必為此事負主要責任。
你武斷的認定,會發生這樣的事都是你的錯,或是認為這反映了你的能力不足,即使你並不需要為此負責;這種認知扭曲是罪惡感之母!舉例而言,當你的孩子因為學習成績不佳而被老師寫聯絡簿與你溝通時,你如果會這樣想:「我是個壞家長,這證明了我有多麼失敗。」那麼就表示你可能有「個人化」的毛病,個人化導致你產生嚴重的自責和罪惡感。你承受著一種沉重的責任感,迫使你把全世界都扛在自己的肩膀上,並因而癱瘓了你。
這種想法,顯示你把「影響力」和「控制其他人」混淆了。身為一個老師、顧問、父母、醫師、業務員、執行長,你當然會影響與你來往互動的人,但期望自己能控制他們則是不合理的。其他人最終要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起責任,而不是你。
不快樂的感受,表示你在思考負面的事情,而且相信那是事實。然而,你思考的方式很可能是扭曲且不合理的,只要你能矯正愚弄你、讓你煩躁沮喪的認知扭曲,你就能以更切合實際的方式去感知生活,對真正的悲傷和喜悅有更深刻的體會,並活出更有成效的生活。
|